VB程序设计教学实践的思考与探索

来源 :数字化用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iltohan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针对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开设的VB程序设计课程,阐述了在教育教学方法、手段、实验指导等教学环节的思考与探讨。要根据不同教育教学内容采用案例、任务、讨论等不同的教学方法;将多媒体教学、传统教学、网络助学等教学手段有机的结合使用。
  【关键词】VB程序设计 教学 学习 教育教学
  VB程序设计课程是我国高校为进行计算机普及教育而广泛开设的一门非计算机专业的必修课。一方面,作为非计算机专业选择的程序设计语言,VB可视化的编程环境以及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思想使得其在开发Windows环境下的应用程序较为方便和快捷,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实用性。而另一方面,作为非计算机专业的公共基础课,在课程安排上又面临课时少、知识点多、学生多、理论课的“学”与实验课的“做”之间不同步等现实问题。加之初学程序设计的学生需要一个思维方式的转换过程,如何引导学生顺利、尽快的建立程序设计的思维方式,进入良性的学习状态,是学好VB程序设计的关键。这需要围绕教学内容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验指导以及成绩评价等各个教学环节做好精心设计和落实。
  一、教学方法
  (一)案例教学。程序设计语言课程传统的处理方式基本都是以知识的逻辑结构和体系组织教学内容的,包括基本控件使用、语言基础、控制结构、数组、过程等等。每一组成部分先由概念、定义,再辅助以举例应用,如果就此顺序将教学内容进行系统灌输,首先会因为知识点之间联系不够紧密而削弱知识的连贯性和系统性;其次每每让学生先由抽象、枯燥的概念入手去学习课程内容会增加学习的畏难情绪从而降低学生学习的热情、积极性和自信心。因此,圍绕教学目标精心的将相关联的知识点组织起来设计案例,采用案例教学法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将抽象的知识融入具体的案例中进行讲解,就会使枯燥的问题轻松的得以化解。比如在讲授过程与变量的作用域的知识点时,在一个案例中分别定义局部变量、全局变量以及Private过程和Public过程,在程序运行的演示过程中让同学观察局部变量、全局变量在程序中作用以及过程的调用结果,然后进行归纳总结出过程与变量的作用域这一概念,枯燥的概念通过案例的讲解变的直观、易于接受且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二)任务教学。程序设计语言的学习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编程语言的使用,更重要的是培养其程序设计的思想方法以及程序设计的基本素养。因此应根据具体教学内容适时变换教学方法。例如在VB的结构化程序设计中,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如果直接介绍这两种控制结构的语句及格式要求,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从而正确、灵活的运用到实际问题中。但如果由一个具体任务导入:需要对全班的学习成绩进行评定,如何设计程序实现?如此引导学生进行问题定义,算法分析、描述,界面设计,编码实现,此时提出需要有选择结构的专用语句。当有打印金字塔图形任务时,同样引导学生进行算法分析、描述后,要重复执行打印字符语句,也需要有专用的循环语句;需要打印数字金字塔时,则需要双重循环语句的嵌套使用方能实现。如此,在实际任务的驱动下,逐步将控制结构的知识点由浅入深的展开学习,以此把握住学生持续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三)讨论教学。程序设计如同教师教学同属于个人艺术,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因此不应局限一种解题方式,不能限定标准答案。这样才有利于学生举一反三、灵活的运用所学知识,培养其创新能力。设计题目采用讨论法进行教学,鼓励学生讨论解决方案和解题方法,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样可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刚接触窗体、标签、文本框等控件时,在实现输出显示信息时,让学生根据题目的具体功能要求自己选择控件去实现,引导学生从中深入领会各个控件的作用与功能异同。又如,在求解阶乘问题时,启发学生讨论用不同的循环结构语句进行求解、从而深入领悟其异同,再适时地给出归纳和总结。
  二、教学手段
  (一)多媒体与传统教学优势互补。作为可视化的程序设计语言,VB的授课内容不同于传统的课程,除了概念、定义、语法等文字内容,还要有大量的演示操作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授课时合理配置文本多媒体演示与程序设计演示,使两者有机结合,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手段优势互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要以程序设计演示为主,用电子教案突出重点、难点的讲解。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的确实把老师从传统的板书劳动中解放出来了,而且使得高密度、大容量的教学任务得以高效的完成,但在某些教学内容中,大段的文子或大量的画面同时出现的电子教案不仅会令学生产生疲劳感,而且也难与学生的思维步调一致,要忌用。在需要留出一定的思考空间的问题的讲授时,传统的板书讲解效果会更好。例如在进行算法描述时,用板书讲解比多媒体播放更易于学生去理解和接受。
  (二)网络助学。充分发挥网络助学的功能。鼓励学生积极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探索学习,利用QQ软件为学生创建VB学习群,为学生营造VB的学习交流空间,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料和适时的学习帮助,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和状态,形成师生积极交流与互动的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实验指导
  精心设计实验内容。实验题目在紧密结合授课内容的同时,还要兼顾其趣味性和实用性,实验的难易程度也应该由浅入深、逐步增强。加强上机辅导,仔细观察学生的实验过程,发现问题随时给予辅导,注意不是简单的纠错而是启发查找出错误原因,助其纠正错误概念,使其取得进步和提高。对于学生取得的成绩及时的鼓励,促使其更积极得探索和创新。客观积极地给予学生学习成绩评价,有助于学生及时调整学习状态,落实学习任务,达到学习目标。
  四、结语
  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教育教学的主体与客体也在不断地发展与变化。教育教学的方法和手段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作为教师要不断的思考、探索教育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教育教学内容与环境,这样才能更好的完成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
  参考文献:
  [1]焦丽娟等,VB程序设计教学改革的探索,软件导刊,2010年12月
  [2]丁海燕等,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案例教学模式探讨,计算机教育,2011年4月
  [3]罗朝盛,Visual Basic6.0程序设计教程,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年2月
其他文献
这样ZIS就将结果信息返回给请求代理。  (二)P2P代理的设计与通信模式  每个信息系统都要有一个代理(Agent),负责Web服务调用、请求消息处理和更新数据。本文中的代理程序需要完成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是负责和ZIS的通信,这通过调用ZIS的web服务方法来实现,另一方面是代理之间的信息交互,采用Socket技术。  1.代理与ZIS的交互  通信代理一方首先通过 XmlDocument 对
文章通过对矢量曲线的点、线要素在其自动制图综合中的特点进行理论分析,给出一种曲线化简算法的分类体系,并对现有的几种经典算法进行分类,通过比较分析各种算法的优缺点,发现以
当前,随着信息技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受到了高度重视。各级主管部门及教师也在积极进行业务培训以及方法运用的研究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由于我国各地经济、教育发展不平衡,学校的软硬件配备、师资水平、课时安排、学生素质等条件差异较大。因此,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开设的计算机课程,都还处在起步阶段。  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的各种感官都参与到学习中去,使他们从多方位、多角度
一、设计激趣导入,明确学习任务,学生欲学  一个人的认知过程,首先需要有一个外部的刺激,刺激吸引注意,从而激发学习动机。信息技术课当然一个很大的优势,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实现多媒体教学信息,在教学中为学生创造出各种情况。学生对知识的渴求是一种潜在的愿望,教师应充分挖掘,以刺激这个渴望得到有效的教学机会。学生對电脑本身有一定的兴趣。因此,应充分利用学校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让他们主动的搜索
【摘 要】在各技工院校,计算机辅助教学(CAI)作为一种现代化教学技术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改革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改善教材形式的重要途径。本文对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应用现状及多媒体课件制作、使用和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改进建议。  【关键词】技工院校 CAI 现状 解决对策  计算机辅助教学(CAI)是指利用计算机作为信息传播和处理媒介,辅助教师完成各种教学活动,以对话方式与学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摘 要】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迅速,让网络教学成为了当代社会的一种时尚。通常利用网络教学会比传统的教学有着更大的优势,则是现代学生学习的一种最新的学习方法。网络教学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都有很大的提高。使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得以充分展示。  【关键词】网络环境 自主学习 自主探索  当今社会,网络信息技术不断发展,所有的课程都在发生改变,在教育教学方面,对网络信息技术的需求也是越来越重。学生在学习需求和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摘 要】本文对探究式学习概念进行了介绍,对多媒体技术对数学探究式学习的作用进行了分析, 指出了多媒体技术下的探究式教学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和细节。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现代教育 探究式学习  目前,课程改革的重点、热点之一是探究式学习,并且受到教育界的密切关注和肯定。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 改革了传统“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模式,极大地促进了探究式学习的发展和进步。  一、什么是探究式学
【摘 要】随着计算机的不断普及,计算机的应用几乎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社会体系的发展伴随信息化与多元化,计算机应用型人才也被社会大量的需求,这样也对我们的教学提出了更新的要求,但是也提供了良好的机遇让中职计算机专业快速发展,在各类的中职学校中,计算机是每个学生所必修的科目。但是,在实际情况是很多中职学校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自觉性也很差、这导致学生的整体素质普遍下降,对于这些学生素质相对差一些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