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小学数学教学效果。融洽的师生关系、充足的课前准备、精彩的教学情境、适当的学习方式、针对性强的课后练习,更加能实现小学数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教学
约·艾迪生:工作中最重要的是提高效率。有效教学,始终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生命线。小学数学有效教学是通过数学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认知、能力和情感上在最短的时间里得到最大的发展。在小学数学课改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学发生了变化,教学气氛活跃,教学手段多样,华丽热闹,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可是,这样的课堂,效果并不好,可能优生得到了更大的发展,可是后进生和中等生对数学知识却是朦朦胧胧、雾里看花。这样的课堂,有着形似神离的痕迹,有着放任而浮躁现象,产生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课程改革过程中如何实现小学数学有效教学。下面,个人谈谈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 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基础
罗杰斯说:“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首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也要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应试教育时,数学课堂有这种现象:对优生,处处偏袒,提问时找他们,个别辅导找他们,他们成为班级的宝贝,老师的宠儿;而对待后进生,在学习上很多时候不闻不问,他们成为教室里被遗忘的角落,甚至骂学生你怎么这么笨。而我在教学中却有意多让后进生多回答问题,特别是一些对于他们容易解决的问题。使这些后进生不会感觉到上课回答问题都是优等生的事,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形成全班主动学习,达到小学数学教学的最大有效性。例如,教六年级数学总复习整数四则运算课上,计算1789-275 25。练习时,我叫了一个后进生到黑板上试做。他一开始是这样计算的:1789-275 25=1789-(275 25)=1789-300=1489,刚做第一步,坐在下面的同學沉不住气了,议论纷纷,举手要求上来订正。这位男生站在讲台上,很不好意思,做不会做,下去不好意思。为了打破这个尴尬,我先示意同学们安静,然后问男生:“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什么?”经过提醒,这个男生马上改正了过来,很快算出正确的答案。然后我告诉全体学生,这位同学善于思考,想用简便方法计算该题,他的错误其实提醒我们一个很容易犯的错误,许多人都会认为这题可以简便,实际是不可以的,要再减25连续两个减才可以利用连减的性质简便。我们应该感谢他,由于他的错误,给我们一个提醒。全班同学这时脸上不再是嘲笑,而是一种感恩,都给他鼓掌,这位同学也很高兴。利用课堂上生成的资源,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让学生体会到不怕犯错、善于改正。学生会觉得自己的老师是爱我的,喜欢我的,可以信任的,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二、 充足的课前准备,是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前提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数学有效教学来自精心准备,上课前的准备是上好一堂课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保证。备课要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和备教法。备课的表现形式是教案和课件,进行教学的依据。当我们完成了教案的编写后,再静下心来好好想一想,教学目标把握准不准、符不符合学生实际?教学内容处理的好不好?教学进度、教学活动在人员、时间、设备配备上有没有达到最佳的效益?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的“十几减8”时,让学生在课前准备19个相同的物品,在教室内办一个“18个小商店”(十八张桌子),在活动中,让一个同桌扮小老板(或服务员),另一个同学扮购物者,购物者随便拿出几个物品后,问:小商店里还有几个物品?让学生列出算式解答,由于学生对“买东西”兴趣浓厚,积极性高,让学生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学数学、用数学,既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使学生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了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学生对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不仅不感觉累,反而学习兴趣浓厚,主动参与数学学习,真正实现了小学数学的有效教学。
三、 精彩的教学情境,是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催化剂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在教学中如果无法使学生产生高昂情绪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小学数学教学可以创设数学生活情境,选用学生生活中熟悉的、感兴趣的、真实形象的生活情境为素材,创设生活数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达到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目的。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四年级数学“运算定律”例3时,我把李叔叔骑车的题目改为“濯田5·20蓝莓节”的生活情境(多媒体出示):左拔村在5月20日召开蓝莓节,当天上午来了四批客人,第一批来了115人,第二批来了132人,第三批来了118人,第四批来了85人。你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教师应营造轻松愉快的生活情境,学生主动参与,学生涉境体味,实现小学数学的有效教学。
四、 改变学习方式,是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关键
叶圣陶先生说过,培育能力的事必须继续不断地去做,又必须随时改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才会成功。《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给学生提供充分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实现有效学习,让学生学得轻松、自然,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如:教学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的“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都大于第三边”这课,可以这样设计:
第一步:给学生一组分别是3厘米、5厘米、6厘米的小棒各3根,任意选择三根小棒摆三角形。把摆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棒尺寸记下来,再选择两根小棒长度加一加,和第三根小棒长度相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第二步:把长是2厘米、2厘米、6厘米的小棒组成一组(两边之和小于第三边),看看能不能摆出一个三角形?再选择两根小棒长度加一加,和第三根小棒长度相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第三步;小组讨论汇报怎样的三根小棒才能摆成一个三角形?
如何整节课让老师说,学生背来上课,那么学生虽然记住了概念,但是学生很难理解概念,更不会运用概念。现在学生通过摆一摆、算一算、想一想、议一议,既让学生深深体会到了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个道理。又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尝试解决问题的策略和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能力,从而达到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最大效果。
五、 丰富的课后练习,是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延续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课后练习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巩固所学的新知识的重要手段,是课堂是否有效的直接体现。在小学数学实际教学中,学生因不同的能力、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发展潜能、不同的知识结构、不同的学习基础等原因,学习存在个体差异,对相同的学习内容,有的学生学习太轻松,觉得学习内容太简单,不够多;有的学生学习很吃力,觉得学习内容太难,内容太多。为了让每一个学生在数学上都得到应有的发展,设计分层练习。
例如教学《分数的意义》课后练习设计如下:
基本练习:
1. 一盒巧克力共有16块,平均分给4位同学,每块巧克力是这盒巧克力的( ),每人分得( )块,每人分到的是这盒巧克力的( )。
2. 2/3的分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再添上( )个这样的分数就是1。
3. 说出每个分数的意义。
A. 五(1)班的三好生人数占全班的2/9。
B. 一节课的时间是2/3小时。
变式练习:
1. 把3千克的蘋果平均分给7个人,每人得苹果的( ),每人分到( )千克。
对比练习:
1. 有一批煤,运走了1/4,还剩下几分之几?
2. 有20吨煤,运走了1/4,还剩下几分之几?
发展性练习:
1. 分母是8的所有最简真分数的和是( )。
做练习时,不同的学生做不同的练习,基础比较差的,需做基础练习与发展练习,变式练习两小题对比题都出现,尝试做发展性练习;中等生,三种练习都要做,变式练习两小题对比题都出现,尽量做对发展性练习;优生三种题都要做,尽量都做对,给的变式练习先只出现第二小题,不出现第一小题,在没有对比的情况下,看看能不能做对,发展学生的数学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不同学生做不同的练习,使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摘到桃子”,获得成功,达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最大有效性。
总之,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课改的要求,是小学数学教学自身发展的要求。我们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章玉容.浅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考试与评价,2017.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徐林.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科学咨询,2017.
[4]张俊霞.浅谈怎样打造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2.
作者简介:
林绍海,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濯田中心学校。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教学
约·艾迪生:工作中最重要的是提高效率。有效教学,始终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生命线。小学数学有效教学是通过数学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认知、能力和情感上在最短的时间里得到最大的发展。在小学数学课改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学发生了变化,教学气氛活跃,教学手段多样,华丽热闹,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可是,这样的课堂,效果并不好,可能优生得到了更大的发展,可是后进生和中等生对数学知识却是朦朦胧胧、雾里看花。这样的课堂,有着形似神离的痕迹,有着放任而浮躁现象,产生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课程改革过程中如何实现小学数学有效教学。下面,个人谈谈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 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基础
罗杰斯说:“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首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也要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应试教育时,数学课堂有这种现象:对优生,处处偏袒,提问时找他们,个别辅导找他们,他们成为班级的宝贝,老师的宠儿;而对待后进生,在学习上很多时候不闻不问,他们成为教室里被遗忘的角落,甚至骂学生你怎么这么笨。而我在教学中却有意多让后进生多回答问题,特别是一些对于他们容易解决的问题。使这些后进生不会感觉到上课回答问题都是优等生的事,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形成全班主动学习,达到小学数学教学的最大有效性。例如,教六年级数学总复习整数四则运算课上,计算1789-275 25。练习时,我叫了一个后进生到黑板上试做。他一开始是这样计算的:1789-275 25=1789-(275 25)=1789-300=1489,刚做第一步,坐在下面的同學沉不住气了,议论纷纷,举手要求上来订正。这位男生站在讲台上,很不好意思,做不会做,下去不好意思。为了打破这个尴尬,我先示意同学们安静,然后问男生:“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什么?”经过提醒,这个男生马上改正了过来,很快算出正确的答案。然后我告诉全体学生,这位同学善于思考,想用简便方法计算该题,他的错误其实提醒我们一个很容易犯的错误,许多人都会认为这题可以简便,实际是不可以的,要再减25连续两个减才可以利用连减的性质简便。我们应该感谢他,由于他的错误,给我们一个提醒。全班同学这时脸上不再是嘲笑,而是一种感恩,都给他鼓掌,这位同学也很高兴。利用课堂上生成的资源,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让学生体会到不怕犯错、善于改正。学生会觉得自己的老师是爱我的,喜欢我的,可以信任的,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二、 充足的课前准备,是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前提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数学有效教学来自精心准备,上课前的准备是上好一堂课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保证。备课要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和备教法。备课的表现形式是教案和课件,进行教学的依据。当我们完成了教案的编写后,再静下心来好好想一想,教学目标把握准不准、符不符合学生实际?教学内容处理的好不好?教学进度、教学活动在人员、时间、设备配备上有没有达到最佳的效益?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的“十几减8”时,让学生在课前准备19个相同的物品,在教室内办一个“18个小商店”(十八张桌子),在活动中,让一个同桌扮小老板(或服务员),另一个同学扮购物者,购物者随便拿出几个物品后,问:小商店里还有几个物品?让学生列出算式解答,由于学生对“买东西”兴趣浓厚,积极性高,让学生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学数学、用数学,既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使学生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了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学生对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不仅不感觉累,反而学习兴趣浓厚,主动参与数学学习,真正实现了小学数学的有效教学。
三、 精彩的教学情境,是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催化剂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在教学中如果无法使学生产生高昂情绪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小学数学教学可以创设数学生活情境,选用学生生活中熟悉的、感兴趣的、真实形象的生活情境为素材,创设生活数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达到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目的。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四年级数学“运算定律”例3时,我把李叔叔骑车的题目改为“濯田5·20蓝莓节”的生活情境(多媒体出示):左拔村在5月20日召开蓝莓节,当天上午来了四批客人,第一批来了115人,第二批来了132人,第三批来了118人,第四批来了85人。你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教师应营造轻松愉快的生活情境,学生主动参与,学生涉境体味,实现小学数学的有效教学。
四、 改变学习方式,是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关键
叶圣陶先生说过,培育能力的事必须继续不断地去做,又必须随时改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才会成功。《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给学生提供充分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实现有效学习,让学生学得轻松、自然,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如:教学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的“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都大于第三边”这课,可以这样设计:
第一步:给学生一组分别是3厘米、5厘米、6厘米的小棒各3根,任意选择三根小棒摆三角形。把摆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棒尺寸记下来,再选择两根小棒长度加一加,和第三根小棒长度相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第二步:把长是2厘米、2厘米、6厘米的小棒组成一组(两边之和小于第三边),看看能不能摆出一个三角形?再选择两根小棒长度加一加,和第三根小棒长度相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第三步;小组讨论汇报怎样的三根小棒才能摆成一个三角形?
如何整节课让老师说,学生背来上课,那么学生虽然记住了概念,但是学生很难理解概念,更不会运用概念。现在学生通过摆一摆、算一算、想一想、议一议,既让学生深深体会到了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个道理。又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尝试解决问题的策略和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能力,从而达到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最大效果。
五、 丰富的课后练习,是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延续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课后练习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巩固所学的新知识的重要手段,是课堂是否有效的直接体现。在小学数学实际教学中,学生因不同的能力、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发展潜能、不同的知识结构、不同的学习基础等原因,学习存在个体差异,对相同的学习内容,有的学生学习太轻松,觉得学习内容太简单,不够多;有的学生学习很吃力,觉得学习内容太难,内容太多。为了让每一个学生在数学上都得到应有的发展,设计分层练习。
例如教学《分数的意义》课后练习设计如下:
基本练习:
1. 一盒巧克力共有16块,平均分给4位同学,每块巧克力是这盒巧克力的( ),每人分得( )块,每人分到的是这盒巧克力的( )。
2. 2/3的分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再添上( )个这样的分数就是1。
3. 说出每个分数的意义。
A. 五(1)班的三好生人数占全班的2/9。
B. 一节课的时间是2/3小时。
变式练习:
1. 把3千克的蘋果平均分给7个人,每人得苹果的( ),每人分到( )千克。
对比练习:
1. 有一批煤,运走了1/4,还剩下几分之几?
2. 有20吨煤,运走了1/4,还剩下几分之几?
发展性练习:
1. 分母是8的所有最简真分数的和是( )。
做练习时,不同的学生做不同的练习,基础比较差的,需做基础练习与发展练习,变式练习两小题对比题都出现,尝试做发展性练习;中等生,三种练习都要做,变式练习两小题对比题都出现,尽量做对发展性练习;优生三种题都要做,尽量都做对,给的变式练习先只出现第二小题,不出现第一小题,在没有对比的情况下,看看能不能做对,发展学生的数学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不同学生做不同的练习,使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摘到桃子”,获得成功,达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最大有效性。
总之,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课改的要求,是小学数学教学自身发展的要求。我们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章玉容.浅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考试与评价,2017.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徐林.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科学咨询,2017.
[4]张俊霞.浅谈怎样打造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2.
作者简介:
林绍海,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濯田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