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早在文字诞生之前,人类就已开始使用图形符号来传情达意,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纹样与刻绘在崖壁上的岩画刻符都记载下了人类最初对自然界的认识与理解,以及他们当时内心的希求与期盼。这些图形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的变迁,随着科学技术、材料工艺的不断演进,以及与外来文化不断融合而不断的延伸衍变,从而形成了中国特有的造型艺术体系。这个艺术体系凝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精华,也传承了华夏民族特有的艺术精神。 当然华夏艺术中最有代表性艺术要数青铜艺术,石刻艺术和壁画艺术了。
[关键词] 华夏艺术 形式美 设计思维
一、青铜艺术
中国的青铜器发端于黄河流域,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龙山文化和齐家文化阶段,就出现了用红铜或黄铜锻打而成的刀、锥、凿、铲等工具和青铜铸造的铜镜。中国的青铜时代在商周晚期和西周早期达到发展的高峰,即使进入春秋晚期的铁器时代,青铜技术仍有新的发展。商周时期的青铜日用器,常被用作祭祀和典礼的礼器,故称为青铜礼器。当时的青铜器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艺术特点:第一,巨大的视觉冲击力。当时的作品中超出实用功能之上的审美追求表现得非常强烈,方正、敦厚、雄浑,通过形和量的占有来表现磅礴的气势。一部分作品给人以威严,凝重之感,如“司母戊方鼎”,“四羊方尊”。另一部分作品的造型和装饰被夸张到怪诞的程度给人以神秘、恐怖之感如“食人卣”、“人面纹铜钺”等。同时作品中还运用了大量的平行线和垂直线,这些线条向两边无限扩张,既使作品具有规则的韵律美,又表现出神的永恒和博大。第二,怪异乱神的错觉。在青铜器的装饰图案常出现的中“饕餮纹”、“龙虎纹”等,都是恐怖的象征,在抽象的形态中显现出神灵的形态。通过解体和重构,把现实与幻想结合,从而实现了从对不可视的神灵的心理崇拜,到可视的客观世界的动植物的形态,从可视的纹样,再沟引出看不到的神灵的的幻觉的转换。这与彩陶艺术中所体现出的克勤可爱纯朴的特点完全不同。第三,动静结合中的形式美。西周以后的青铜器更加注重构造之美,组合之美,以块、面、柱体等组合起来,具有强烈的凹凸感,动中有静,光影交错。例如西周的簋在器身與器耳上有许多突起的乳丁,在圈足下加以方座,使整器显得高耸而庄重.有的簋上还出现了四耳,进一步加强了陈设中的立体效果。再如卣的设计,器身上常有许多造型复杂的扉棱,加上袄凸分明的浅浮雕装饰,显得高雅而精致。
二、石刻艺术
石刻艺术是遗存丰富,很有特色的秦汉美术史资料。艺术匠师以刀代笔,在坚硬的砖石面上,创作了众多精美的图像。画像砖是秦汉时代的一种建筑装饰构件。秦代至西汉初期画像砖多用于装饰宫殿府舍的阶基。西汉中期以后,画像砖主要用于装饰墓室壁画,东汉是画像砖艺术的鼎盛时期。
特别值得一体的实西汉纪念碑性质的一组大型石刻——霍去病墓石刻,包括卧马、跃马、卧虎、卧象、石蛙、石鱼、野人、卧牛、人与熊、野猪、石蟾等十四件,另有题铭刻石二件,全部用花岗岩雕成。作者运用循石造型的艺术手法,巧妙地将圆雕,浮雕,线刻等技法融合在一起,刻画形象以恰到好处,足以表现客观特征为度,决不做自然主义的过多雕镂,以静示动,用形的动势突出主题,从而加强了作品的整体感和力量感。其中的“马踏匈奴”石刻是这项群雕的主体,这件作品以战马将侵扰者踏翻在地的典型情节,来赞颂骠骑将军在抗战匈奴中建树的奇功。作品的外轮廓雕刻得极其准确有力马头到马背部分作了大起大落处理形象十分醒目,是一件思想性与艺术性完美统一的艺术品。中国传统美学更强调的是主客统一的“整体意识”,认为万事万物都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都遵循同一个本质规律,因而中国古代的艺术家始终致力于“以整体为美”的创作,将天、地、人、艺术、道德看作一个生气勃勃的有机整体,把人的情感赋予物的形式,借物抒情,“以形写意”,“形神兼备”。 在这种“天人合一”的整体的世界观与“物我同一”的审美观念的观照下,中国的造型艺术表现形式不重“写实”重“传神”,不重“再现”,重“表现”,注重表现整体造型的气势,而不是对客观对象事无巨细的全盘描绘。
华夏艺术在意境上追求“大音稀声、大象无形、大巧若拙”的境界,注重事物质的表现,往往是意到为止,决不拖沓,恰到好处”.石刻艺术在造型上的特点可以归纳为“简”,“便”二字”。“简”是简单,简炼。“变”是为了感情表达的需要;是为了适合空间的限制,是为了画面构成的需要;是为了更适合工艺制作条件;是求“简”的一种艺术手法。难怪鲁迅先生会作出“唯汉人石刻,气魄深沉雄大”的极高艺术评价。
三、壁画艺术
敦煌莫高窟地处河西走廊西端,建于366公元年,至今尚存492个洞窟,保存着历代塑像2400余身,壁画约四万五千平方米,成为我国最重要的一处石窟寺。莫高窟洞窟壁画,雕塑主要是北朝、隋、唐、宋、西夏、元的作品。莫高窟中北朝窟内壁画四壁上层及顶部画了飞天及天工伎乐,下层为药叉等,中部除千佛外主要画说法,本生和因缘故事。南北朝时期中原混乱民众生活于苦难之中,而佛教宣扬苦海轮回,当世忍辱,求得累世成佛的思想为民众所接受,因此壁画中盛行表现本生和因缘故事画。释迦所述前世因缘故事常以前生为国王、王子、婆罗门、商人以及弱小动物的遭遇为比喻,突出施舍仁义等思想,宣扬忍辱牺牲,舍己为人的苦行。虽然画面中常出现血肉淋漓的情节,但最后往往是善恶有报的理想主义境界。
时至今日,我们所处的是一个高度现代化、信息化的社会,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使我们目不暇接,随之而来的新思想、新观念、以及国外的各种艺术思潮的涌入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在这种局面下,我们面对着一个如何认识传统艺术与现代设计的关系的问题,也就是在我们的现代设计中对传统艺术何去何从的问题。完全背离传统显然是不可取的,对西方现代艺术纯粹的模仿、简单的挪用将使我们的艺术丧失民族个性;而对传统继承是必要的,也是必然的,任何新事物的产生都是建立在传统的基础之上的,中国的现代设计艺术要走出一条自己的路子,必然是建立在中国的传统基础之上的,香港的一些著名的设计师成功之路就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然而,继承并不意味着拘泥,几千年的文明史固然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多姿多彩的艺术宝库,但一味沉迷在传统的襁褓里,在我们的设计中单纯的奉行“拿来主义”,没有新鲜血液的注入,将会导致民族传统艺术发展的停滞,最终只能使我们的时代留下大批的古董拷贝,而无设计可言。
对传统的继承是必然的,而我们该如何继承呢?当代尚处于起始阶段的中国设计,正应该从华夏艺术中吸取无穷无尽的精神养料,并对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做一个深层次的考量,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又能在世界设计舞台上一枝独秀的中国现代设计!
[关键词] 华夏艺术 形式美 设计思维
一、青铜艺术
中国的青铜器发端于黄河流域,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龙山文化和齐家文化阶段,就出现了用红铜或黄铜锻打而成的刀、锥、凿、铲等工具和青铜铸造的铜镜。中国的青铜时代在商周晚期和西周早期达到发展的高峰,即使进入春秋晚期的铁器时代,青铜技术仍有新的发展。商周时期的青铜日用器,常被用作祭祀和典礼的礼器,故称为青铜礼器。当时的青铜器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艺术特点:第一,巨大的视觉冲击力。当时的作品中超出实用功能之上的审美追求表现得非常强烈,方正、敦厚、雄浑,通过形和量的占有来表现磅礴的气势。一部分作品给人以威严,凝重之感,如“司母戊方鼎”,“四羊方尊”。另一部分作品的造型和装饰被夸张到怪诞的程度给人以神秘、恐怖之感如“食人卣”、“人面纹铜钺”等。同时作品中还运用了大量的平行线和垂直线,这些线条向两边无限扩张,既使作品具有规则的韵律美,又表现出神的永恒和博大。第二,怪异乱神的错觉。在青铜器的装饰图案常出现的中“饕餮纹”、“龙虎纹”等,都是恐怖的象征,在抽象的形态中显现出神灵的形态。通过解体和重构,把现实与幻想结合,从而实现了从对不可视的神灵的心理崇拜,到可视的客观世界的动植物的形态,从可视的纹样,再沟引出看不到的神灵的的幻觉的转换。这与彩陶艺术中所体现出的克勤可爱纯朴的特点完全不同。第三,动静结合中的形式美。西周以后的青铜器更加注重构造之美,组合之美,以块、面、柱体等组合起来,具有强烈的凹凸感,动中有静,光影交错。例如西周的簋在器身與器耳上有许多突起的乳丁,在圈足下加以方座,使整器显得高耸而庄重.有的簋上还出现了四耳,进一步加强了陈设中的立体效果。再如卣的设计,器身上常有许多造型复杂的扉棱,加上袄凸分明的浅浮雕装饰,显得高雅而精致。
二、石刻艺术
石刻艺术是遗存丰富,很有特色的秦汉美术史资料。艺术匠师以刀代笔,在坚硬的砖石面上,创作了众多精美的图像。画像砖是秦汉时代的一种建筑装饰构件。秦代至西汉初期画像砖多用于装饰宫殿府舍的阶基。西汉中期以后,画像砖主要用于装饰墓室壁画,东汉是画像砖艺术的鼎盛时期。
特别值得一体的实西汉纪念碑性质的一组大型石刻——霍去病墓石刻,包括卧马、跃马、卧虎、卧象、石蛙、石鱼、野人、卧牛、人与熊、野猪、石蟾等十四件,另有题铭刻石二件,全部用花岗岩雕成。作者运用循石造型的艺术手法,巧妙地将圆雕,浮雕,线刻等技法融合在一起,刻画形象以恰到好处,足以表现客观特征为度,决不做自然主义的过多雕镂,以静示动,用形的动势突出主题,从而加强了作品的整体感和力量感。其中的“马踏匈奴”石刻是这项群雕的主体,这件作品以战马将侵扰者踏翻在地的典型情节,来赞颂骠骑将军在抗战匈奴中建树的奇功。作品的外轮廓雕刻得极其准确有力马头到马背部分作了大起大落处理形象十分醒目,是一件思想性与艺术性完美统一的艺术品。中国传统美学更强调的是主客统一的“整体意识”,认为万事万物都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都遵循同一个本质规律,因而中国古代的艺术家始终致力于“以整体为美”的创作,将天、地、人、艺术、道德看作一个生气勃勃的有机整体,把人的情感赋予物的形式,借物抒情,“以形写意”,“形神兼备”。 在这种“天人合一”的整体的世界观与“物我同一”的审美观念的观照下,中国的造型艺术表现形式不重“写实”重“传神”,不重“再现”,重“表现”,注重表现整体造型的气势,而不是对客观对象事无巨细的全盘描绘。
华夏艺术在意境上追求“大音稀声、大象无形、大巧若拙”的境界,注重事物质的表现,往往是意到为止,决不拖沓,恰到好处”.石刻艺术在造型上的特点可以归纳为“简”,“便”二字”。“简”是简单,简炼。“变”是为了感情表达的需要;是为了适合空间的限制,是为了画面构成的需要;是为了更适合工艺制作条件;是求“简”的一种艺术手法。难怪鲁迅先生会作出“唯汉人石刻,气魄深沉雄大”的极高艺术评价。
三、壁画艺术
敦煌莫高窟地处河西走廊西端,建于366公元年,至今尚存492个洞窟,保存着历代塑像2400余身,壁画约四万五千平方米,成为我国最重要的一处石窟寺。莫高窟洞窟壁画,雕塑主要是北朝、隋、唐、宋、西夏、元的作品。莫高窟中北朝窟内壁画四壁上层及顶部画了飞天及天工伎乐,下层为药叉等,中部除千佛外主要画说法,本生和因缘故事。南北朝时期中原混乱民众生活于苦难之中,而佛教宣扬苦海轮回,当世忍辱,求得累世成佛的思想为民众所接受,因此壁画中盛行表现本生和因缘故事画。释迦所述前世因缘故事常以前生为国王、王子、婆罗门、商人以及弱小动物的遭遇为比喻,突出施舍仁义等思想,宣扬忍辱牺牲,舍己为人的苦行。虽然画面中常出现血肉淋漓的情节,但最后往往是善恶有报的理想主义境界。
时至今日,我们所处的是一个高度现代化、信息化的社会,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使我们目不暇接,随之而来的新思想、新观念、以及国外的各种艺术思潮的涌入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在这种局面下,我们面对着一个如何认识传统艺术与现代设计的关系的问题,也就是在我们的现代设计中对传统艺术何去何从的问题。完全背离传统显然是不可取的,对西方现代艺术纯粹的模仿、简单的挪用将使我们的艺术丧失民族个性;而对传统继承是必要的,也是必然的,任何新事物的产生都是建立在传统的基础之上的,中国的现代设计艺术要走出一条自己的路子,必然是建立在中国的传统基础之上的,香港的一些著名的设计师成功之路就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然而,继承并不意味着拘泥,几千年的文明史固然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多姿多彩的艺术宝库,但一味沉迷在传统的襁褓里,在我们的设计中单纯的奉行“拿来主义”,没有新鲜血液的注入,将会导致民族传统艺术发展的停滞,最终只能使我们的时代留下大批的古董拷贝,而无设计可言。
对传统的继承是必然的,而我们该如何继承呢?当代尚处于起始阶段的中国设计,正应该从华夏艺术中吸取无穷无尽的精神养料,并对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做一个深层次的考量,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又能在世界设计舞台上一枝独秀的中国现代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