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校园 从语文课做起

来源 :现代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FQYD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构建和谐的校园,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进行正常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的保证,也是实现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目标的必然要求。运用新课程理念建立起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每一位教师不可回避的课型。推动这一活动的开展,语文教师关系重大。构建和谐校园,应从语文课做起。
  语文教师是一个崇高的角色,它不是一个职业,而是一种责任方式,因为语文教师本身有着深厚的人文素养,它存在的理由是精神的培养,人格的塑造,审美的熏陶以及道德的扶持。
  
  一、语文教学是情感教学
  
  语文教学是情感教学,情感交流在教学中像一条纽带,使教师和学生紧密的联系起来。于漪老师说:“学语文就是学做人,伴随语言文字读、写、听、说训练,渗透着认知教育、情感教育和思想教育。”没有情感的教学是一种跛脚的教学。
  刘国正先生阐述:“就课堂教学而言,教学要能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是我教你学,不是我启你发,而是教与学双方做到和谐的交流。”师生的心灵沟通,是启发学生创造思维的基础。如《皇帝的新装》 、《小溪流的歌》等不妨和学生一起表演,把自己的情感凸现出来,与学生默契配合。在快乐和谐的气氛中充分启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好的艺术作品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和谐的课堂和活跃的气氛会让老师越讲越有力量。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生成个性化的感悟和思考,师生因此呈现出崭新的角色。教师不仅仅在教,学生也不仅仅是听。
  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得以确定。教学过程是相互欣赏,相互启发,共同提升的愉悦过程,也是充满诗意的审美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在快乐中得到发展,在诗情的醇香中得到人格的提升。
  
  二、语文教学是艺术教学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霍姆林斯基就曾说过:“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的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教学艺术需要高超的技能技巧,如果仅仅为了技巧的发挥而忽视了学生的感受,淡化了师生之间的情感,必然使教学艺术走向庸俗,如果老师讲课时唱独角戏,而忽略和学生的合作、交流、互动,这就失去了教学艺术的本意。
  认识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既是认识性学习,也是情感性的学习。死板的教学,重压下的学习,从而导致厌学。教师的情感是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润滑剂。当教师以平等、慈爱的态度对待学生时,就能在师生间产生和谐的情感交流,真正使学生在心理上轻松愉悦,从而创设出良好的课堂气氛。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关于激励、唤醒、鼓舞。”针对诗歌、散文教材里充盈着自然美、生命美、人性美等灵动的色彩这一特点。教师要做好心灵对话的导航者,唤醒学生的审美体验,激发对自然美、生命美、人性美的共鸣,实现心灵的成长与精神的提升。
  在知识方面,教师大概可以估计到大部分学生的水平。但是,当课堂成为学生思想交流和感情碰撞的场所时,学生思维的广度、深度,敏捷程度则是难以预测的。所以,教师应运用技巧创造条件,让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得以充分体现,以促进学生进行交流和碰撞。让他们能以已有的知识、感悟、理解为基础,迸发出更为灿烂的思想火花,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
  
  三、语文教学是思想教学
  
  语文教育承载传统文化的内容,弘扬着文化精神。于漪老师说:“语文教学是思想教育。语言文字不是单纯的符号体系,而是一个民族认识世界,阐释世界的意义体系和价值体系。它与深厚的民族文化联系在一起。”
  教师思想的开放是实行语文新课标的前提。教师只有保持开放的心态,才能实现自己角色的转变,策略的转变。教师是学生主题创造、设计的引导者,组织活动的协调者,学生实践活动的指导者和服务者,教师在活动中放手不撒手,在各环节中适当点拨引导,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让他们在自主开放的氛围中学到知识。
  广大教师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应热切地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诚恳地帮助学生从自己的视角剖析社会热点问题,积极地鼓励学生向社会生活学习语言、学习写作、感悟人生,将语文学科与社会、经济、文化、艺术等知识内容综合起来,通过小课堂,体验大生活。
  综上所述,语文教师要意识到自己责任的重大。课堂教学要培养情感,运用艺术,更要重视思想成长。只有具有教师独创性的课堂教学才能真正体现出教学的美。
  所以,语文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个性的发展,把课堂当作师生交流思想感情、启迪智慧灵感的平台,建立一种新型的、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为创建和谐校园打下坚实的基础。
  (南宫市第二中学)
其他文献
让学生乐意去学习,并把学习当成是一件快乐而又感兴趣的事来做,这并不是喊在口头上的口号,而是现代教育对我们老师提出的最新要求。也是众多教师非常关注的问题。  我们应该变过去的“学海无涯苦作舟”为今天的“学海无涯乐行舟”。如何让学生感受到这份快乐,关键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并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那么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呢?下面就初中数学教学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教师提
期刊
内容摘要:“诗能怡情,诗能言志。”根据诗歌的特点,本文从兴趣激发,缩小古诗词与学生的距离;采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学诗的积极性;运用情境,引导学生走进诗的意境;拓展迁移,升华诗情等方面,引导学生走进古诗词,拥抱经典。以此来丰富学生的知识,加强人文修养,陶冶情操,增强民族自豪感,使之受到爱国主义的思想教育。  关键词:激发兴趣 强化氛围 创设情境指导学法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人生
期刊
新课改倡导的美术教学,既要重视学生对艺术的感受、表现和创造力的培养,还要注重美术更多地与文化、历史、生活相联系,创建多维互动的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感受美,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玩中学,让学生围绕目标自主选择内容、材料和方法,让学生在知识探索的过程中发现规律。  教学中,讲课要有情趣。有了情趣就能吸引学生产生一种孜孜不倦、楔而不舍的学习愿望,才能产生实效。改善和提高美
期刊
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 “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因此,要获得持久不衰的学习数学的动力,就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然而,中学阶段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的课堂上存在一种可怕的危险──这就是一些中下学生坐在课桌后面无所事事,课堂对他们来说是多么的索然无味。  我们的教师也认为他们的大脑象一潭湖水,平淡无奇、不可开窍,这些学生整天就生活在这种恶性循环中,日复一日。针对这种
期刊
很多语文教育大家都有这样的共识:语文教学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也就是说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除了探讨本学科自身规律的同时,还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实际,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这就是一种教学的艺术。  而在众多的语文教学方法中,课堂提问的诱导启发艺术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一节语文课的优劣成败,与教师能否成功地诱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教师的课堂提问将制约着学生思维训练的发展。  然
期刊
新课程改革需要创新型的语文教师。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由传统的“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学富五车”式的知识型、“传道、授业、解惑”的传授型和管理型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帮助者、促进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  首先、新课程需要语文教师实现由“布道者”向“学习者”转变。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教育永恒的主题,因此教师首先要成为学习者,促进自己的专业化发展。据《中国教育报》20
期刊
习惯,一个古老而又永恒的话题。新课程对学生的学习习惯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自主、合作、实践、综合、个性等就成为新课程实施中学生学习习惯的鲜明特征。  然而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学生的学习习惯依然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新课程实施中学生的学习习惯依然需要重建与培养。直面不良的习惯,认真剖析产生的原因、积极地寻找相应的对策以及坚持不懈地改进才是踏踏实实的解决方法。    一、一个错误的思想——他
期刊
摘要:针对职校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教师应积极更新教育观念,并想方设法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利用信息技术本身学科特点开展各种有利于学生接受的方法和手段,努力提高职校信息技术学生的教育质量。  关键词:职校 信息技术 教学策略 教育观念     信息技术课程既是一门本身独立的学科,又是一门与其他技能相结合的学科,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科学知识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中学开
期刊
摘要:良好的班风形成,除了要有正确的舆论导向外,还要培养学生的荣誉感、责任感,使班级有内在的凝聚力和亲和力,并确立班级和个人的奋斗目标,使集体和个人能健康、向上、和谐地发展。为实现这一目标,我认为要在“严”和“爱”上下功夫。  关键词:严中有爱爱中有严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主要领导者、组织者、实施者,更肩负着培养祖国接班人的重任,一个班级的班风和学风是否端正、向上与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有着密切的关
期刊
摘要: 突出对考生素质能力的考核,培养考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对广大政治教师来说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把握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步伐,是政治课教学的生命力所在;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突破常规教学模式,这是日新月异的时代对我们提出来的要求。只有创新,我们才会取得更快的进步!  关键词:政治 教学 创新     突出对考生素质能力的考核,培养考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对广大政治教师来说既是一种挑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