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眼下,北粮南运通道清淡了许多,东北粮食库存居高不下。这一现象是如何形成的呢?
种粮人:这些年就顾着种玉米了
黄昏,夕阳洒在杜维臣家堆满玉米芯的院子里。“去年收完玉米赶在元旦前就卖了。”老杜笑呵呵地告诉记者,“一斤八毛二卖的,价格比不上前年,但总算没赔”。
杜维臣是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区青山镇永胜村村民,今年50岁,和老伴一起种了5垧地,其中3垧是租的。“租金每垧地一年9000元,还是沾亲带故才租来的,否则不好租呢。”老杜说,今年情况可能要变了,因为玉米价格下降,地就没那么值钱了。
种了一辈子地的老杜,以前大豆、高粱、小麦等都尝试过,这几年5垧地全都种了玉米。“玉米产量高,旱涝保收。”老杜说,最重要的是有政策保障,“不怕落价”。2008年国家开始实施玉米临时收储政策,除了2010年至2012年市场价格好外,这几年都启动了临储收购,玉米价格也由此一路走高。每到收获季,周边的粮食经纪人就开着车把脱粒机直接摆进农家院,脱完玉米装上车就给钱。
种玉米给农民带来了收获,许多人因此过上了殷实的小康生活。老杜家靠着5垧玉米的收入,添置了两台拖拉机,带4个房间的农家院子也收拾得整整齐齐。村委会主任周国强说,老杜在村里只算中等户,这几年永胜村几乎家家都种玉米,“玉米价格好,农民就专心种玉米”。
和永胜村的情况相仿,一县之隔的洮南县,过去以种辣椒、绿豆出名,是“辣椒之乡”。近几年,洮南杂粮逐渐被玉米取代。县粮食局副局长李明远说,洮南300多万亩耕地中,有260多万亩种上了玉米,很多农民已经不会也不愿再种别的了。
但从去年起,这种只管埋头种玉米不问市场的局面出现了变化。临储玉米收购政策刚出台时,价格为中等品每市斤 0.69元,之后逐年提高,2013年、2014年调到1.11元。农民受价格引导,争着种玉米。由于临储玉米价格高于进口玉米完税价格,差价每吨平均在 700元左右,造成了“国产玉米进国库、进口玉米进市场”的现象。2015年,国家首次下调临储玉米价格,由每市斤1.11元降到1.00元,仅此一项, 黑龙江农民大体减收100亿元左右。
粮价的走低,让种粮人有些始料不及。“年前一些农户还在观望,跨过年见行情没有好转,都在抓紧最后的时间卖粮。”吉林省长岭县云天化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夏辉说,“公司现在一天能收3000多吨粮食”。尽管2015年至2016年粮食收购季快结束了,但从松原市到长岭县的公路上,记者看到拉送玉米的卡车还很多,一些收购站前甚至排成了长队。
“年前县里召开了几次大会,要调种植结构。”谈起村里今年的种植打算,周国强显得有些犹疑,“但是种啥呢?杂粮价格忽高忽低,还不如玉米稳定。”吉林省粮食局副局长张宏明也告诉记者,吉林最适宜种植玉米,种水稻投入太大,大豆产量低,关键是农民的工作不好做,因此要尽早出台政策,否则“如果农民觉得价格低、补贴少,该种啥还是种啥”。
持续不变的收储政策,在保护农民种植积极性的同时,也带来明显问题,导致农民种什么、种多少基本由政府这只手调控,市场调控弱化,一种就多,一多就贱。因此,发挥好“两只手”的作用,逐步从根本上解决粮食体制问题,调整种植结构是解决粮食价格倒挂、库存高企等现状的必然选择。
粮库:让囤多少就囤多少
辽宁昌图粮食储备库占了个好位置,前挨102国道,后邻京哈铁路,出门5公里就是沈哈高速公路,不到10分钟车程便到了昌图西高铁站,几乎拥有一个理想粮库的全部交通便利。
昌图粮库前身隶属于中粮集团,1993年就选址于此,中间几经转改,现在隶属辽宁省粮食局。 20多年的发展,昌图粮库已成为一座占地18万平方米、仓容31万吨、拥有铁路专线1.2公里的大型粮食储备库。
昌图粮库主任董凤山说,粮库所在的昌图县是内蒙古、吉林和辽宁三省区的交会处,周边都是产粮区,有“辽北粮仓”之称。借助昌图县的地理优势,昌图粮库吸粮能力很大,日收万吨粮。“每年丰收季,四面八方的农民和经纪人直接过来卖粮,车水马龙,排起长队”。
为更好地收粮、储粮、卖粮,这些年昌图粮库一直在硬件上进行升级,按现代化标准建设,并积极开拓市场。粮库副主任殷文州说,未来昌图打算建设“北方粮食现货电商交易与物流服务平台”,实现买全国、卖全国。
但即便如此,还是赶不上粮食丰收的步伐。2015年初收了13万吨玉米后,昌图粮库就告满,2016年度没有再收新粮。逐年攀升的库存,一方面使得类似于昌图粮库的中央及地方储备库承受着粮食保管压力,另一方面也享受了满库带来的增收好处,“让囤多少就囤多少, 保管好就行,不用担心费用”。
黑龙江肇东市昌五粮库有限公司去年仅玉米保管费就收入500多万元,这家仓储能力13万吨的市独资粮库,目前已装11万吨粮,全是临储玉米。“2011年玉米市场价远高于临储价,库里收不上粮,仓都空着,因为没效益,好些职工都离开了。”粮库主任冷旭东回忆,随着近几年粮食收储压力增大,中储粮开始委托昌五收粮,仓储费一年每吨86元。“单从效益上来讲,库里当然希望囤粮越多越好,但如果今年不腾库,就装不下了。”市粮食局副局长葛权说,肇东市去年产粮230万吨,“这几年北粮南运基本没走,就连往河北、河南也走不动,库存压力大,国库和社会仓储都是敞开了收”。
和昌五粮库一样,作为社会收容库点之一的吉林省洮南县北方吉星农业集团有限公司也做上了“房东”,挣上租库钱。董事长王喜生早年以搞粮食外贸为主,2001年后转攻国内市场,一年收10多万吨粮食卖给新希望、双胞胎等企业,年收入近100万元。
“南北粮价倒挂后,高价买来的粮食根本卖不出去,2012年开始我们干脆不做贸易粮了。”王喜生抓住了储粮压力背后的机遇,把粮仓租给中储粮做仓储,目前吉星库里装了1万吨临储粮,虽然量不算多,但多少还是赚了些仓储费。像吉星集团这样有经营许可证的贸易公司, 洮南共有70多家,转行做仓储的有8户,“剩下的物流公司就一边等着国家政策,一边收点绿豆、葵花、高粱之类的杂粮,维持营生。”李明远说。 加工企业:粮价倒挂不好干
“这几年东北粮食加工企业尤其是玉米加工企业的日子可不好过。”辽宁省农委副主任、粮食局副局长滕增泰告诉记者,由于玉米价格一直处于高位,下游消费市场持续低迷,加工企业高价买原料低价卖产品,难以为继,一些小企业只能选择关门,大企业也在限产或者间歇性生产。
吉林省有10万吨以上的玉米深加工企业22户,目前正常生产的只有14户,“给补贴能干,不给补贴干不了。” 吉林松原市长岭县粮食局副局长刘景宇说,为鼓励加工企业就地转化库存,去年上半年,国家和省里分别给予企业一定补贴,自收自加的每吨补250元,拍卖临储粮加工的每吨补350元,长岭县唯一的一家加工企业基隆玉米加工有限公司就靠这勉强维持经营,“企业为了保留客户,维持市场占有率,就算微赔也要开工”。
加工企业行情冷淡,直接堵塞了东北粮食的去路。不过,在吉林裕丰米业股份有限公司,却是另一番景象:厂房院内 谷堆高耸,工人们在机器轰鸣声中忙着把一袋袋大米包装好再装车运走。“公司去年加工量达到13万吨。”总经理刘宏权认为,裕丰成功的原因在于品牌做得好, 还有基地保障。2013年裕丰推出“好雨”品牌,主攻中高端市场,同时一次性流转了17万亩耕地,与农户合作经营,保证了大米持续供应。
相对于裕丰,更多的中小企业没有品牌打造能力,并且完全依靠市场收购,当粮价严重高出他们的承受能力时,等待的结局只能是减产、停产或者关门转行。
长久以来,以广东、浙江和福建等为主的南方省份是消化东北粮食的主要去处,其中福建每年北粮南运在400万吨 左右。“外粮入闽80%依靠的是加工企业。”福建省粮食局调控处处长张耀和说,近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又恰逢浙江、福建等地生猪限养,终端玉米需求大幅降低,福建省内饲料厂家产量降幅均达到40%以上,部分加工厂甚至倒闭。
市场需求不旺导致企业开工不足,而粮价高企、路途遥远也促使南方加工企业把粮源地向其他地区倾斜。以生产猪饲料为主的福建傲农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当地有4个分厂,过去基本都用东北玉米,年用量近20万吨。公司副总裁刘勇说,玉米价格南北倒挂,河北、河南等地的粮价优势明显,2015年底至今,东北玉米的到港价格每吨平均高出华北玉米200元至300元,成本压力迫使公司将购粮重心转移到了南方。“还有更多加工企业选择了进口玉米及高粱、大麦等进口替代品,相比东北玉米也便宜不少。”
种粮人:这些年就顾着种玉米了
黄昏,夕阳洒在杜维臣家堆满玉米芯的院子里。“去年收完玉米赶在元旦前就卖了。”老杜笑呵呵地告诉记者,“一斤八毛二卖的,价格比不上前年,但总算没赔”。
杜维臣是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区青山镇永胜村村民,今年50岁,和老伴一起种了5垧地,其中3垧是租的。“租金每垧地一年9000元,还是沾亲带故才租来的,否则不好租呢。”老杜说,今年情况可能要变了,因为玉米价格下降,地就没那么值钱了。
种了一辈子地的老杜,以前大豆、高粱、小麦等都尝试过,这几年5垧地全都种了玉米。“玉米产量高,旱涝保收。”老杜说,最重要的是有政策保障,“不怕落价”。2008年国家开始实施玉米临时收储政策,除了2010年至2012年市场价格好外,这几年都启动了临储收购,玉米价格也由此一路走高。每到收获季,周边的粮食经纪人就开着车把脱粒机直接摆进农家院,脱完玉米装上车就给钱。
种玉米给农民带来了收获,许多人因此过上了殷实的小康生活。老杜家靠着5垧玉米的收入,添置了两台拖拉机,带4个房间的农家院子也收拾得整整齐齐。村委会主任周国强说,老杜在村里只算中等户,这几年永胜村几乎家家都种玉米,“玉米价格好,农民就专心种玉米”。
和永胜村的情况相仿,一县之隔的洮南县,过去以种辣椒、绿豆出名,是“辣椒之乡”。近几年,洮南杂粮逐渐被玉米取代。县粮食局副局长李明远说,洮南300多万亩耕地中,有260多万亩种上了玉米,很多农民已经不会也不愿再种别的了。
但从去年起,这种只管埋头种玉米不问市场的局面出现了变化。临储玉米收购政策刚出台时,价格为中等品每市斤 0.69元,之后逐年提高,2013年、2014年调到1.11元。农民受价格引导,争着种玉米。由于临储玉米价格高于进口玉米完税价格,差价每吨平均在 700元左右,造成了“国产玉米进国库、进口玉米进市场”的现象。2015年,国家首次下调临储玉米价格,由每市斤1.11元降到1.00元,仅此一项, 黑龙江农民大体减收100亿元左右。
粮价的走低,让种粮人有些始料不及。“年前一些农户还在观望,跨过年见行情没有好转,都在抓紧最后的时间卖粮。”吉林省长岭县云天化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夏辉说,“公司现在一天能收3000多吨粮食”。尽管2015年至2016年粮食收购季快结束了,但从松原市到长岭县的公路上,记者看到拉送玉米的卡车还很多,一些收购站前甚至排成了长队。
“年前县里召开了几次大会,要调种植结构。”谈起村里今年的种植打算,周国强显得有些犹疑,“但是种啥呢?杂粮价格忽高忽低,还不如玉米稳定。”吉林省粮食局副局长张宏明也告诉记者,吉林最适宜种植玉米,种水稻投入太大,大豆产量低,关键是农民的工作不好做,因此要尽早出台政策,否则“如果农民觉得价格低、补贴少,该种啥还是种啥”。
持续不变的收储政策,在保护农民种植积极性的同时,也带来明显问题,导致农民种什么、种多少基本由政府这只手调控,市场调控弱化,一种就多,一多就贱。因此,发挥好“两只手”的作用,逐步从根本上解决粮食体制问题,调整种植结构是解决粮食价格倒挂、库存高企等现状的必然选择。
粮库:让囤多少就囤多少
辽宁昌图粮食储备库占了个好位置,前挨102国道,后邻京哈铁路,出门5公里就是沈哈高速公路,不到10分钟车程便到了昌图西高铁站,几乎拥有一个理想粮库的全部交通便利。
昌图粮库前身隶属于中粮集团,1993年就选址于此,中间几经转改,现在隶属辽宁省粮食局。 20多年的发展,昌图粮库已成为一座占地18万平方米、仓容31万吨、拥有铁路专线1.2公里的大型粮食储备库。
昌图粮库主任董凤山说,粮库所在的昌图县是内蒙古、吉林和辽宁三省区的交会处,周边都是产粮区,有“辽北粮仓”之称。借助昌图县的地理优势,昌图粮库吸粮能力很大,日收万吨粮。“每年丰收季,四面八方的农民和经纪人直接过来卖粮,车水马龙,排起长队”。
为更好地收粮、储粮、卖粮,这些年昌图粮库一直在硬件上进行升级,按现代化标准建设,并积极开拓市场。粮库副主任殷文州说,未来昌图打算建设“北方粮食现货电商交易与物流服务平台”,实现买全国、卖全国。
但即便如此,还是赶不上粮食丰收的步伐。2015年初收了13万吨玉米后,昌图粮库就告满,2016年度没有再收新粮。逐年攀升的库存,一方面使得类似于昌图粮库的中央及地方储备库承受着粮食保管压力,另一方面也享受了满库带来的增收好处,“让囤多少就囤多少, 保管好就行,不用担心费用”。
黑龙江肇东市昌五粮库有限公司去年仅玉米保管费就收入500多万元,这家仓储能力13万吨的市独资粮库,目前已装11万吨粮,全是临储玉米。“2011年玉米市场价远高于临储价,库里收不上粮,仓都空着,因为没效益,好些职工都离开了。”粮库主任冷旭东回忆,随着近几年粮食收储压力增大,中储粮开始委托昌五收粮,仓储费一年每吨86元。“单从效益上来讲,库里当然希望囤粮越多越好,但如果今年不腾库,就装不下了。”市粮食局副局长葛权说,肇东市去年产粮230万吨,“这几年北粮南运基本没走,就连往河北、河南也走不动,库存压力大,国库和社会仓储都是敞开了收”。
和昌五粮库一样,作为社会收容库点之一的吉林省洮南县北方吉星农业集团有限公司也做上了“房东”,挣上租库钱。董事长王喜生早年以搞粮食外贸为主,2001年后转攻国内市场,一年收10多万吨粮食卖给新希望、双胞胎等企业,年收入近100万元。
“南北粮价倒挂后,高价买来的粮食根本卖不出去,2012年开始我们干脆不做贸易粮了。”王喜生抓住了储粮压力背后的机遇,把粮仓租给中储粮做仓储,目前吉星库里装了1万吨临储粮,虽然量不算多,但多少还是赚了些仓储费。像吉星集团这样有经营许可证的贸易公司, 洮南共有70多家,转行做仓储的有8户,“剩下的物流公司就一边等着国家政策,一边收点绿豆、葵花、高粱之类的杂粮,维持营生。”李明远说。 加工企业:粮价倒挂不好干
“这几年东北粮食加工企业尤其是玉米加工企业的日子可不好过。”辽宁省农委副主任、粮食局副局长滕增泰告诉记者,由于玉米价格一直处于高位,下游消费市场持续低迷,加工企业高价买原料低价卖产品,难以为继,一些小企业只能选择关门,大企业也在限产或者间歇性生产。
吉林省有10万吨以上的玉米深加工企业22户,目前正常生产的只有14户,“给补贴能干,不给补贴干不了。” 吉林松原市长岭县粮食局副局长刘景宇说,为鼓励加工企业就地转化库存,去年上半年,国家和省里分别给予企业一定补贴,自收自加的每吨补250元,拍卖临储粮加工的每吨补350元,长岭县唯一的一家加工企业基隆玉米加工有限公司就靠这勉强维持经营,“企业为了保留客户,维持市场占有率,就算微赔也要开工”。
加工企业行情冷淡,直接堵塞了东北粮食的去路。不过,在吉林裕丰米业股份有限公司,却是另一番景象:厂房院内 谷堆高耸,工人们在机器轰鸣声中忙着把一袋袋大米包装好再装车运走。“公司去年加工量达到13万吨。”总经理刘宏权认为,裕丰成功的原因在于品牌做得好, 还有基地保障。2013年裕丰推出“好雨”品牌,主攻中高端市场,同时一次性流转了17万亩耕地,与农户合作经营,保证了大米持续供应。
相对于裕丰,更多的中小企业没有品牌打造能力,并且完全依靠市场收购,当粮价严重高出他们的承受能力时,等待的结局只能是减产、停产或者关门转行。
长久以来,以广东、浙江和福建等为主的南方省份是消化东北粮食的主要去处,其中福建每年北粮南运在400万吨 左右。“外粮入闽80%依靠的是加工企业。”福建省粮食局调控处处长张耀和说,近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又恰逢浙江、福建等地生猪限养,终端玉米需求大幅降低,福建省内饲料厂家产量降幅均达到40%以上,部分加工厂甚至倒闭。
市场需求不旺导致企业开工不足,而粮价高企、路途遥远也促使南方加工企业把粮源地向其他地区倾斜。以生产猪饲料为主的福建傲农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当地有4个分厂,过去基本都用东北玉米,年用量近20万吨。公司副总裁刘勇说,玉米价格南北倒挂,河北、河南等地的粮价优势明显,2015年底至今,东北玉米的到港价格每吨平均高出华北玉米200元至300元,成本压力迫使公司将购粮重心转移到了南方。“还有更多加工企业选择了进口玉米及高粱、大麦等进口替代品,相比东北玉米也便宜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