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问题解决是在问题情境中不断深化思考,突出主体发散思维。教學中要重视问题与能力、课程与主线的关系,突出问题认知与数学学习主体、问题教学与主体精神。
[关键词]能力主线 认知主体 问题教学
问题解决是八十年代以来国际数学教育的三大趋势之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在八十年代初就提出“数学问题解决应作为学校数学教育的中心”。那么,如何在中学教学中贯彻问题教学意识呢?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问题的设置
原理:中科院研究员研究所研究院张梅玲老师在《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讲座中讲到:“教师要尽量还原教材的生活本色,能从生活中引入的,尽量从生活中引入。”任何数学概念都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它的原型。它以问题作为一根主线,以问题引入,以问题归结,又以新的问题引入新的学习,问题贯穿于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
课型:采用问题教学法的课堂教学模式,可称之为问题课型。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同时并重的是“培养学生的自我解决问题意识”。
问题情境:数学问题的本身就是情境。背景材料可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特征或内在规律,形成新的概念、原理等,如我们可以给学生提供熟悉的实例,像铁轨、双杠、黑板的上下边缘等,让学生找出它们共同的本质属性,最后抽象得到平行线的概念。问题可以让学生建立认知主体,如无理数,有位教师一开始给学生两个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如图1),剪一剪,拼一拼,设法得到一个大的正方形。
提出问题:(1)设大正方形的边长为a,a满足什么条件?(2)a可能是整数吗?说说你的理由。(3)a可能是以2为分母的分数吗?可能是以3为分母的分数吗?说说你的理由。(4)a可能是分数吗?说说你的理由,并与同伴交流。
学生通过的思考和争论,最后达成共识:a不是整数,也不是分数,它不是有理数。紧接着,老师提出问题:a不是有理数,但a是我们拼出的大正方形的边长,它是确实存在的,那么a 是什么数?a又究竟是多少呢?这样势必给学生认知上一个冲突,同时使其产生求知的欲望。通过这样的情境,学生会体会到新数的引入,是对现实事物进行表示的需要,数学与生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二、问题认知与数学主体
原理:数学活动就是学生学习数学,探索、掌握和应用数学知识的认知活动。从问题情境到建立数学模型,就是一个数学建模的过程。
主体:数学建模的过程就是将数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过程,在建立模型、形成新的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学生能更加体会到数学的来龙去脉。
例子:如代数式的学习,如果我们采用“告诉”的方式——代数式的定义、代数式的判别,那么在学生头脑中留下的印象就是形式化的定义、模仿判别;如果我们换一种方式,设置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必须接触到代数式,例如:
搭1个正方形需要4根火柴棒。
(1)按图2示的方式,搭2个正方形需要 根火柴棒,搭3个正方形需要根火柴棒。
(2)搭10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
(3)搭100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你是怎样得到的?
(4)如果用x表示所搭正方形的个数,那么搭x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
学生在探索10个、100个正方形所需火柴棒数的认知过程中,体会建立一般规律的必要性;然后,他们通过主体观察、实验、归纳,探索出一般规律后并运用字母表示。这其实就是一个数学主体教学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主体建立数学符号规律,通过活动去获得代数式的基本含义,发展了符号感和抽象思维。
三、问题教学与主体精神
原理:新课程将“问题情境—数学模型—解释、应用和拓展”作为内容呈现的一个形式,教师完全有自己创造的空间,如对问题情境进行适当的替换、整合等。
例如,在“无穷等比数列的和”的教学中,教师可首先拿一根绳子问学生们:它能围成多大的面积?学生都能说出围成圆面积最大。再问:如果现在手上的绳子有无限长,那么它在平面内能围成的面积有多大?学生们都说无穷大。这时教师却说它可以围成有限的面积。
学生的主体精神激发来自问题的真实。相关研究实例建立相关的概念,在教学上显示了人的问题智慧和认知的规律。学生最终可得出结论:无限长的线段却只能围成有限的面积。
方法:主体精神体现为数学方法,如观察法、比较法、分析综合法、判断推理法、猜想法等等。当教师对问题情境本身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对问题情境的创设能够灵活运用,或许这项工作就不是教科书所要努力去做的了。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关键词]能力主线 认知主体 问题教学
问题解决是八十年代以来国际数学教育的三大趋势之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在八十年代初就提出“数学问题解决应作为学校数学教育的中心”。那么,如何在中学教学中贯彻问题教学意识呢?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问题的设置
原理:中科院研究员研究所研究院张梅玲老师在《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讲座中讲到:“教师要尽量还原教材的生活本色,能从生活中引入的,尽量从生活中引入。”任何数学概念都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它的原型。它以问题作为一根主线,以问题引入,以问题归结,又以新的问题引入新的学习,问题贯穿于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
课型:采用问题教学法的课堂教学模式,可称之为问题课型。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同时并重的是“培养学生的自我解决问题意识”。
问题情境:数学问题的本身就是情境。背景材料可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特征或内在规律,形成新的概念、原理等,如我们可以给学生提供熟悉的实例,像铁轨、双杠、黑板的上下边缘等,让学生找出它们共同的本质属性,最后抽象得到平行线的概念。问题可以让学生建立认知主体,如无理数,有位教师一开始给学生两个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如图1),剪一剪,拼一拼,设法得到一个大的正方形。
提出问题:(1)设大正方形的边长为a,a满足什么条件?(2)a可能是整数吗?说说你的理由。(3)a可能是以2为分母的分数吗?可能是以3为分母的分数吗?说说你的理由。(4)a可能是分数吗?说说你的理由,并与同伴交流。
学生通过的思考和争论,最后达成共识:a不是整数,也不是分数,它不是有理数。紧接着,老师提出问题:a不是有理数,但a是我们拼出的大正方形的边长,它是确实存在的,那么a 是什么数?a又究竟是多少呢?这样势必给学生认知上一个冲突,同时使其产生求知的欲望。通过这样的情境,学生会体会到新数的引入,是对现实事物进行表示的需要,数学与生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二、问题认知与数学主体
原理:数学活动就是学生学习数学,探索、掌握和应用数学知识的认知活动。从问题情境到建立数学模型,就是一个数学建模的过程。
主体:数学建模的过程就是将数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过程,在建立模型、形成新的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学生能更加体会到数学的来龙去脉。
例子:如代数式的学习,如果我们采用“告诉”的方式——代数式的定义、代数式的判别,那么在学生头脑中留下的印象就是形式化的定义、模仿判别;如果我们换一种方式,设置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必须接触到代数式,例如:
搭1个正方形需要4根火柴棒。
(1)按图2示的方式,搭2个正方形需要 根火柴棒,搭3个正方形需要根火柴棒。
(2)搭10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
(3)搭100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你是怎样得到的?
(4)如果用x表示所搭正方形的个数,那么搭x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
学生在探索10个、100个正方形所需火柴棒数的认知过程中,体会建立一般规律的必要性;然后,他们通过主体观察、实验、归纳,探索出一般规律后并运用字母表示。这其实就是一个数学主体教学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主体建立数学符号规律,通过活动去获得代数式的基本含义,发展了符号感和抽象思维。
三、问题教学与主体精神
原理:新课程将“问题情境—数学模型—解释、应用和拓展”作为内容呈现的一个形式,教师完全有自己创造的空间,如对问题情境进行适当的替换、整合等。
例如,在“无穷等比数列的和”的教学中,教师可首先拿一根绳子问学生们:它能围成多大的面积?学生都能说出围成圆面积最大。再问:如果现在手上的绳子有无限长,那么它在平面内能围成的面积有多大?学生们都说无穷大。这时教师却说它可以围成有限的面积。
学生的主体精神激发来自问题的真实。相关研究实例建立相关的概念,在教学上显示了人的问题智慧和认知的规律。学生最终可得出结论:无限长的线段却只能围成有限的面积。
方法:主体精神体现为数学方法,如观察法、比较法、分析综合法、判断推理法、猜想法等等。当教师对问题情境本身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对问题情境的创设能够灵活运用,或许这项工作就不是教科书所要努力去做的了。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