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感悟文章内容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amv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教学中,我采取了“以读代悟,读中悟意”的教学方法。多种形式的朗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多角度地体验朗读,引导学生充分想象,丰富体验,熟读成诵。
  【关键词】以读代悟 读中悟意 质疑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在朗读中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的情感态度的理解。语文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但以读为主。读作为感知教材的重要手段,自始至终都是语文教学的根基。叶老曾说过:文字语言的训练,主要是训练语感,获得语感应走熟读成诵的路子。心理学研究也表明,熟读成诵能使人的大脑皮层产生多次条件反射。这种条件反射能使词语,句式,情感在人的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记,进而产生强烈的语感。语感一旦形成,就内化为能力了。语文教学一定要以读代悟,读中悟意。
  一、采用多种形式读课题,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在教学中,我采取了“以读代悟,读中悟意”的教学方法。如《酸的和甜的》是小学语文二年级的一篇充满故事趣味的课文。课文讲的是小狐狸吃不到葡萄就对别的动物小朋友说葡萄是酸的,只有小猴子没相信,亲自尝到了美味的葡萄,知道不要光听别人说的话,干什么事要自己亲自试一试。从课文题目入手,引导学生多次、多种形式的朗读课题,读后让学生提出问题,再读课文的前提上让学生由题目感悟文章的内容。经过引题后,孩子们很快的进入情境,纷纷准备好与我一同走入故事的世界。出示课题后,我紧扣课题,引导学生质疑: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情绪高涨,纷纷发言:“狐狸为什么说葡萄是酸的?小猴子为什么不相信狐狸的话?”此时,让学生带着自己迫切想知道的这些问题去读书,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到所学的课文上来,真正用心去读书,用情感悟文中之事。对学生来说,印象之深,效果之明显确实是出乎意料的。我要求学生在读书时,对难懂的句子和难认字反复读,这样既可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又可增强对句子和字的理解能力和记忆力,也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最终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不断提高。
  二、多种形式的朗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后,我采取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将课文读通读顺。先听课文范读,后跟随课文录音读,再借助音乐加入自己的感情读,要求认准生字,读准字音,最后同桌互读。在基本读通顺的情况下,指名每人一节轮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听,给他们挑出毛病,看谁读得更好、更通顺。这样就使学生情绪处于比较兴奋的状态,把学习当作一种乐趣,增强了学习的自觉性。老师在适当的充满诚意的鼓励、表扬都会引发小学生阅读的兴趣。
  三、分角色朗读体验朗读乐趣
  《酸的甜的》这篇课文故事性强,符合孩子心理特点。在教学中,我让让学生充分读,在充分地感知了课文内容后,我着重引导学生“有感情读”,美美的读出原文的味道来,以达到培养学生语感的目的。朗读与理解、感悟课文内容都属于阅读教学的范畴,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紧密相连的,朗读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感悟课文内容,而理解了课文内容才能进行感情朗读,它们不能孤立地进行,也无法孤立地进行。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充分地读”,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例如:小猴子吃到葡萄后高兴的心情。我先让学生试读,再比读、评读,角色扮演读、想象读。这一系列的活动激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他们情不自禁地读出快活满足的语气。这种教学方法,要求老师必须具备一定的演讲才能,必须随课文中情感的变化而变化,达到身临其境的感觉,使学生永远铭记课文中讲述的故事情节,做到耳熟能详,随口读出文中优美的词句。
  四、熟读成诵,发挥想像
  小学阶段是儿童记忆的黄金时期,入选小学语文教材的文章篇篇文质皆美,让学生在充分朗读感知的基础上背诵,掌握足够的规范语言,坚持不懈就会具有敏锐的语感。总之,要用语文的方法解决语文的问题。语文课要引导学生多读、多评读课文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 因此,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吸收规范的语言,要将语言的规范性、生动性体现出来。
  在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的画面引导学生背诵、闭眼想象后背诵,让学生在读中自悟 ,感受句子所蕴含的感情。面对学生,教师只滔滔不绝地灌,不让学生喘气不行。反过来,以读为主,
  死读也不行。教师要肯动脑筋,让学生主动起来,让学生读得有方法、有技巧、多样化,使学生整节课都感受到读书的乐趣。在老师的引导下多读能激法学生,在读课文中发掘学生的探究欲望,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内容、悟出感情,明白道理,在读中怡情,在读中回味无穷。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2012版
  当代教育心理学 2011版
其他文献
【摘要】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入,作为一名合格的高中物理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标准,从而实现新课程改革对高中物理教学的新要求。笔者就当前高中物理教学的普遍状况,依据自身多年的实际教学经验,提出有效实现高效物理教学的具体做法,希望能够给广大同仁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物理 高效课堂 策略  伴随着教育事业前进的最好伙伴就是改革,优秀的改革可以割除传统教育中存在
【摘要】回顾两次世界大战,人们大多将眼光放在经济、军事、政治等方面,而忽略了战争中惨绝人寰的杀戮与残忍,没有很好的从人文理性方面去看待战争。狂热的人类需要中国文化的救赎,以中国古典文化中庸等思想去寻求拯救。  【关键词】战争 杀戮 文化理性 救赎  读第一次世界大战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有人会关注其中烜赫一时的将帅,有人会关注决定大局的著名战役,史书也大多将整章整章篇幅用以描述探讨战争中的政治经
俗话说: “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有一桶水。”然而,现在社会在不断的发展,信息不断的变幻,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也在不断的加深,对此我们语文教师应该怎么做,应该教给学生怎样的技能?学生又该怎么学呢?  在教学中我觉得“教”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教给学生“默读”、“略读”、“浏览”的技能  追古溯今,“读”可以说是教师比较基本的行为方式。在古代无论是文人墨客因诗性大发而“朗咏长川”,还是私学书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