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90年代,高中生作文经常讨论中国足球“冲出亚洲”问题,热情之高,如果放到现在,肯定会让人觉得不可思议:高三毕业班怎么会有那么多人热衷与高考无关的事?但那时学生就是很执着,谈起足球,个个都很在行,几位女生,说得头头是道,虽然她们体育成绩并不好。我改作文或随笔,经常感到伤脑筋,因为作文中提到的各国球队的教练和球星、世界杯场次和球员出场记录,我不太了解,兴趣也有限,但是学生就是不停地写,因为他们喜欢。学生理解我这方面不行,他们只希望老师能支持他们的看法,并不要求我懂。
我只能从作文中看他们论说的逻辑。
学生甲作文中叹息中国足球队的毛病经常是“遇强不弱,遇弱不强”,学生乙鹦鹉学舌,认为“遇强显弱,遇弱也不强”,学生丙则更甚,认为“遇强则弱,遇弱则更弱”……我那时已不太关注足球,我劝学生不要把这些事拿到作文中争论,意义有限。学生则认为我“和稀泥”“外行”。有次讲评时,我不得不再次评说班上的“球迷随笔”,有些学生表示厌倦,我觉得机会来了,我说:“有时候,一件事,学会放弃比坚守更需要有勇气。”学生惊愕地看着我,面面相觑,大感意外。我继续说:“人们太关心‘冲出亚洲’了,谈论这个话题有二十年了,我们那一代球迷都有点老了,你们又重复我们的老路,而我们都不踢球;换个角度思考,是不是我们太关注他们,他们的压力会变得很大。如果我们都关注自己能做好的事,不去‘迷’别人,对他们是不是会好一些呢?”课堂沉默了好一会儿。
后来相安无事。学生的狂热度下降,特别是看出了中外实力水平的巨大差距,并看出了这不是“拼搏”就能解决的问题,看到了深层的文化问题。令人遗憾的是,整个社会的足球狂热变成了对世界足球的追捧,这是后话了。我至今仍然记得学生对“放弃”表现出的迟疑神情。
我们的教学为什么给学生灌输了那么多“一根筋”式的思维?为什么学生会“认死理”?事物的发展有多种可能,认识客观世界,遵循规律,是教育教学的任务。学生的思维品质得不到发展,今后不会有创造力,他们的人生也将变得平庸。我总是担心学生的思维质量会影响他们的基本判断力。成人社会的失败例子还少吗?有那么多人没有基本的判断是非的能力,社会上手法那么拙劣的骗术,能诱惑那么多人,真是不可思议。特别是一些老年人,当年的教育要他们“相信”,最终变成了固执的“轻信”“盲从”和迷信。
作文教学要培育学生的思考能力,不能让学生用格言、口号替代个人见解,特别要警惕思维惯性。每次看到学生作文中出现“失败是成功之母”“堅持就是胜利”“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之类的格言警句,乏味之外,也让我感到职业的无趣与无奈。如果不引导学生学会反思,那些从小学开始接受的规训,完全会跟着他们走一辈子,那么他们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学会思辨和审慎,形成属于个人的见解?难道我们能在他们成年或老年之后给他们补课,告诉他们,世界很辽阔,事物在变化,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存在其他可能?
教师自身没有怀疑与批判的意识,直接影响无数学生以及他们的未来。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教师也依着思维惯性,教学生写“惯性思维作文”——不要埋怨作文教学辛苦而低效,教师要检讨个人的思维习惯。
为什么学生总是鹦鹉学舌式地在重复所谓的“至理名言”?为什么没想到那也只是少数人、个人的坚持?那些语句在流传时,也曾遭遇过质疑。比如,失败未必是“成功之母”;坏事不可能变成好事,坏事要是能成好事,人们将会没有是非地混世;“从胜利走向胜利”仅仅是一种愿望,事物发展也可能“从胜利走向失败”,甚至“从失败走向更大的失败”;“成功”意味着终止,而探索没有止境;“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有可能让小朋友变得愚蠢……可以引导学生讨论这些“至理名言”,清洗一下自己的思维,让脑袋腾出空间来。
比如,我曾经和学生讨论“学会放弃,承认失败,有时要比坚持需要更大的勇气”,发现学生极感兴趣。这难道不是有价值的思维吗?有些事是不需要坚持的,即使是正确的事,如果要付出的代价过大,超出了人所能承受的心理或生理极限,就可以考虑放弃。比如,学生作文中赞扬运动员“克服伤病困扰,勇于拼搏,忍住剧痛,夺取奖牌”,教师可不可以质疑一下?运动员在受伤的状态下是不是仍然要坚持竞赛“为国争光”?问题刚刚提出,教室里全班震惊的场景让我难忘。十几秒钟之后,有学生直率地说“我认为人的生命比荣誉更重要”;跟进的学生特别强调,“不应当鼓励运动员不顾安全去争奖牌,他们也有家庭”“不应当用物质奖励诱使人们去拼命”……我至今不后悔在课堂上提出那样的问题,虽然我曾被个别学生认为“思想消极”。现在,这些中年人过着比我们那一代更幸福的生活,会有一天,他们能想到,他们最有价值的幸福,在于学生时代受到过独立思考的教育。
在学校,在社会,人们总是爱重复鲁迅的话,“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大约不会想到他的这句话成了名言,被引用近百年。——地上有路了,人们都在上面走,后面的人看到前面的人多,也跟着走。这时,也许有个孩子会感到疑惑:世上只有一条路吗?没有脚印的地方,难道就不能走吗?我为什么要重复别人的路呢?
其实,鲁迅一直在找新路,在找“别样的人们”。
事物的发展有多种可能。作文教学,一定要引导学生敢“想”,敢做“别样的人”。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我只能从作文中看他们论说的逻辑。
学生甲作文中叹息中国足球队的毛病经常是“遇强不弱,遇弱不强”,学生乙鹦鹉学舌,认为“遇强显弱,遇弱也不强”,学生丙则更甚,认为“遇强则弱,遇弱则更弱”……我那时已不太关注足球,我劝学生不要把这些事拿到作文中争论,意义有限。学生则认为我“和稀泥”“外行”。有次讲评时,我不得不再次评说班上的“球迷随笔”,有些学生表示厌倦,我觉得机会来了,我说:“有时候,一件事,学会放弃比坚守更需要有勇气。”学生惊愕地看着我,面面相觑,大感意外。我继续说:“人们太关心‘冲出亚洲’了,谈论这个话题有二十年了,我们那一代球迷都有点老了,你们又重复我们的老路,而我们都不踢球;换个角度思考,是不是我们太关注他们,他们的压力会变得很大。如果我们都关注自己能做好的事,不去‘迷’别人,对他们是不是会好一些呢?”课堂沉默了好一会儿。
后来相安无事。学生的狂热度下降,特别是看出了中外实力水平的巨大差距,并看出了这不是“拼搏”就能解决的问题,看到了深层的文化问题。令人遗憾的是,整个社会的足球狂热变成了对世界足球的追捧,这是后话了。我至今仍然记得学生对“放弃”表现出的迟疑神情。
我们的教学为什么给学生灌输了那么多“一根筋”式的思维?为什么学生会“认死理”?事物的发展有多种可能,认识客观世界,遵循规律,是教育教学的任务。学生的思维品质得不到发展,今后不会有创造力,他们的人生也将变得平庸。我总是担心学生的思维质量会影响他们的基本判断力。成人社会的失败例子还少吗?有那么多人没有基本的判断是非的能力,社会上手法那么拙劣的骗术,能诱惑那么多人,真是不可思议。特别是一些老年人,当年的教育要他们“相信”,最终变成了固执的“轻信”“盲从”和迷信。
作文教学要培育学生的思考能力,不能让学生用格言、口号替代个人见解,特别要警惕思维惯性。每次看到学生作文中出现“失败是成功之母”“堅持就是胜利”“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之类的格言警句,乏味之外,也让我感到职业的无趣与无奈。如果不引导学生学会反思,那些从小学开始接受的规训,完全会跟着他们走一辈子,那么他们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学会思辨和审慎,形成属于个人的见解?难道我们能在他们成年或老年之后给他们补课,告诉他们,世界很辽阔,事物在变化,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存在其他可能?
教师自身没有怀疑与批判的意识,直接影响无数学生以及他们的未来。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教师也依着思维惯性,教学生写“惯性思维作文”——不要埋怨作文教学辛苦而低效,教师要检讨个人的思维习惯。
为什么学生总是鹦鹉学舌式地在重复所谓的“至理名言”?为什么没想到那也只是少数人、个人的坚持?那些语句在流传时,也曾遭遇过质疑。比如,失败未必是“成功之母”;坏事不可能变成好事,坏事要是能成好事,人们将会没有是非地混世;“从胜利走向胜利”仅仅是一种愿望,事物发展也可能“从胜利走向失败”,甚至“从失败走向更大的失败”;“成功”意味着终止,而探索没有止境;“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有可能让小朋友变得愚蠢……可以引导学生讨论这些“至理名言”,清洗一下自己的思维,让脑袋腾出空间来。
比如,我曾经和学生讨论“学会放弃,承认失败,有时要比坚持需要更大的勇气”,发现学生极感兴趣。这难道不是有价值的思维吗?有些事是不需要坚持的,即使是正确的事,如果要付出的代价过大,超出了人所能承受的心理或生理极限,就可以考虑放弃。比如,学生作文中赞扬运动员“克服伤病困扰,勇于拼搏,忍住剧痛,夺取奖牌”,教师可不可以质疑一下?运动员在受伤的状态下是不是仍然要坚持竞赛“为国争光”?问题刚刚提出,教室里全班震惊的场景让我难忘。十几秒钟之后,有学生直率地说“我认为人的生命比荣誉更重要”;跟进的学生特别强调,“不应当鼓励运动员不顾安全去争奖牌,他们也有家庭”“不应当用物质奖励诱使人们去拼命”……我至今不后悔在课堂上提出那样的问题,虽然我曾被个别学生认为“思想消极”。现在,这些中年人过着比我们那一代更幸福的生活,会有一天,他们能想到,他们最有价值的幸福,在于学生时代受到过独立思考的教育。
在学校,在社会,人们总是爱重复鲁迅的话,“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大约不会想到他的这句话成了名言,被引用近百年。——地上有路了,人们都在上面走,后面的人看到前面的人多,也跟着走。这时,也许有个孩子会感到疑惑:世上只有一条路吗?没有脚印的地方,难道就不能走吗?我为什么要重复别人的路呢?
其实,鲁迅一直在找新路,在找“别样的人们”。
事物的发展有多种可能。作文教学,一定要引导学生敢“想”,敢做“别样的人”。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