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学实验在“3 2”项目中的教学实践探索与研究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dzj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实验给高等数学教学改革带来了新思路、新方法,Matlab软件的运用,令高等数学的教学方式产生革命性的变化.秉承基础课为专业服务的宗旨,全力打造“3 2”项目,培养合格的适应性人才.
  【关键词】数学实验;“3 2”项目;Matlab软件;重积分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2013年,山东省教育厅在省内国家示范化骨干高职院校间,挑选了10个专业与本科院校实施联合培养“3 2”项目,旨在培养“应用特色 本科底蕴”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我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有幸成为其中之一.高等数学课程十分抽象,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缺乏生动性和直观性,学生学习普遍感到困难,教学效率低,不利于人才的培养.高等数学的教学应怎样适应“3 2”项目人才培养目标?如何与专业有机结合?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美国的Cleve Moler博士发明的Matlab软件,具有强大的运算功能,作图效果极佳,在全球应用十分广泛.近年来,国内外很多知名高校都纷纷开设数学实验,将Matlab软件用于辅助教学[1],来分析复杂的数学问题,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为了突出应用特色,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加入数学实验,引导学生运用Matlab解决计算机应用技术所需的数学计算问题,使高等数学与“3 2”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体系交融.既能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数学实践能力,又可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其数学探究创新精神,全面提升学生素质.
  二、数学实验在数学概念、定义讲解和计算中的运用
  教学中,运用Matlab可帮助学生理解较抽象的数学概念、定义及结论,解决计算量大、计算复杂等问题.
  将晦涩难懂的数学概念、定义和结论,通过图形直观地展现给学生,使概念和定义可视化,更易于理解掌握.例如,通过曲边梯形面积的求解,动画演示定积分概念的“大化小、常代变、近似和、取极限”过程,形象地揭示定积分概念的内涵,帮助学生消化和吸收知识;用图像帮助理解间断点的概念,使理论性较强的知识点一目了然;借助图形展示渐进线,使抽象概念变得直观,易于理解.
  运用数学软件能够快速准确地完成数学应用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化难为易的同时也融合了计算机和数学两大课程.多元函数的条件极值问题是高等数学的难点内容,常规教学是通过拉格朗日乘数法构造函数求得驻点,进而解决极值问题,缺点是计算量大,复杂烦琐.运用数学软件后,对数据进行简单编程,即可生成结果,极大地简化了计算问题.通过下例可深刻体验运用Matlab简便运算带来的方便.
  例1某工厂仅生产A,B两种产品,已知A,B两种产品的单位产品成本分别1万元/月和2万元/月,当生产成本为12万元/月时,该工厂的月收益为f(x,y)=x2 2xy2-2xy(万元),问:该工厂每月生产A,B两种产品各多少单位时,可获最大收益?
  求解分析这是一个条件极值问题,月收益函数是f(x,y)=x2 2y2-2xy(万元),条件是x 2y=12,通过构造辅助函数F(x,y,λ)=x2 2y2-2xy-λ(x 2y-12)求得最大月收益.
  运用Matlab编程如下:
  >> syms x y r
  >> f=x^2 2*y^2-2*x*y;
  >> L=f-r*(x 2*y-12);
  >> S=solve(diff(L,x),diff(L,y),x 2*y-12);
  >> S=double([S.x S.y S.r])
  S =4.80003.60002.4000
  >> fmax=double(subs(f,[x,y],[S(1,1),S(1,2)]))
  fmax =14.4000
  >> xmax=S(1,1)
  xmax =4.8000
  >> ymax=S(1,2)
  ymax = 3.6000
  运算可知,当生产A产品4.8单位,B产品3.6单位时,工厂的月收益最大.
  三、数学实验在重积分教学中的应用
  重积分计算是高等数学的一个教学难点,它对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要求很高.利用Matlab可提升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增强教学效果.在教学中利用Matlab展示多视角、立体化的三维图形,可帮助学生准确解决重积分、曲线积分与曲面积分等高等数学多元函数[2]积分学相关难题.求解重积分问题,重点在于如何将重积分化为二次积分或三次积分.一般按照作图、写域、定型、定限、公式、计算六个步骤来完成.而选择适当的坐标系、确定恰当的积分次序和积分限是解题的关键.利用Matlab可以精确画出积分区域,便于教师形象讲解和学生直观理解,既增强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3],也提高了课堂效率.
  例2求由曲面z=x2 2y2及z=6-2x2-y2所围成的立体的体积.
  解首先根据要求运用Matlab画出图形,采用的公式是mesh(x,y,z),该公式可绘制出给定要求的空间网络曲面.
  运用Matlab编程如下:
  >> x=-sqrt(2):0.1:sqrt(2);
  >> y=-sqrt(2):0.1:sqrt(2);
  >>[x,y]=meshgrid(x,y);
  >> z1=x.^2 2*y.^2;
  >> mesh(x,y,z1);
  >> hold on
  >> z2=6-2*x.^2-y.^2;
  >> mesh(x,y,z2);
  >> hidden off;
  >> text(1,1,3,′z=x^2 2y^2′);
  >> text(1,1,6,′z=6-2x^2-y^2′);
  由z=x2=2y2,z=6-2x2-y2, 消去z,得x2 y2=2.故所求立体在xOy面上的投影区域为D={(x,y)|x2 y2≤2}所求立体的体积等于两个曲顶柱体体积的差:
  使用数学软件辅助教学,重积分的计算变得简洁准确,学生通过直观分析就可以进行总结推理,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了充分调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得到提高和加强,专业素质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五、数学实验在微分方程教学中的应用
  Matlab也可运用在微分方程的求解中.二阶常系数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的通解问题,往往计算较烦琐,使用Matlab进行编程,程序简洁直观,求解快速实用,大大提高了解题速度.
  六、结论与展望
  总之,數学实验在高等数学教学中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利用Matlab数学软件和多媒体技术,极大地丰富了教学资源,也是对传统教学的重要补充,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意义重大.我们要与时俱进,根据国内外高等数学教学的新模式、新特点,结合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特点和需求,针对“3 2”项目的人才培养目标,实施合理有效的高等数学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声惠萍.信息技术下运用MATLAB优化数学教学[J].信息技术,2012(9):228-229.
  [2]陈定元,王业庆.多元函数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05(2):79-81.
  [3]仇海全,潘花.MATLAB在重积分计算中的应用[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50-54.
其他文献
【摘要】数学思维题,答案能提高学生的兴趣,方法是思维拓展的关键和难点,应用则是思维训练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数学思维;答案;方法;应用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是数学的三种不同层次的要求及题型.笔者认为,小学数学思维拓展题,是什么(答案)能提高学生的思维兴趣,为什么(方法)是思维拓展的关键和难点,怎么样(应用)是思维训练的最终目的.  一、答案  小学数学四年级有这样一道思维拓展题及答案(
【摘要】“数形结合”是数学学习中要具备的重要解题意识,更是高中阶段数学学习的法宝.本文首先分析了小学、初中阶段的“数形结合”运用情况,接着重点分析了高中阶段“数形结合”运用的必要性、主要策略以及应注意的事项,以期寻求一条高效的解题路径.  【关键词】高中数学;数形结合;必要性;策略  “数”和“形”是数学的基本特征,有“数”就有“形”,“形”也离不开“数”,“以数赋形”“以形助数”是两大解题策略.
【摘要】解题能力的培养是数学教学的核心,因为数学学习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一些知识,而是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数学的核心,也就是数学思想.而解题的过程就是学生体现自己对数学思想的掌握程度的过程.在解题的过程中,学生必须要明确知道这类问题应该怎么处理,才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所以,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不是单纯地依靠题海战术就能够实现的.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的关键在于,让学生真正地掌握了知识、学会
【摘要】“思考”是文明之源泉、前进之动力.本文从“角的初步认识”一课出发,循着“选角—找角—画角—做角—比角”的道路去寻觅、去品鉴思考的魅力.课堂氛围及学生身心表现也表明,精心思考之后的教学课堂必会如愿以偿,甚至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考;画角;比角;数角  教学中“思考”犹如一粒种子,只有经过“深思熟虑”的教学才会开出灿烂的花朵,结出希望的果实.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指出:“
2016年,我们有幸参加了在福州举行的第八届高中青年数学教师优秀课展示与培训活动.在福州感受南方城市初冬那种温润的气候,感受南方城市风景如画的美景同时,更感受了一场视觉和听觉的知识大宴.不仅观摩了数十位教师精彩的现场说课和录像课展示,还听到了来自前沿的数学专家的细致剖析和精彩点评,在领略参赛教师和专家风采的同时,更多的是带来了一场头脑的风暴,震撼之余收获与感受颇多.对于一个优秀青年教师所要具备的素
【摘要】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导初中生进行自主化的数学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在“学为中心”的课堂背景下,教师要善于为初中生创设自主化的学习情境、开展互动化的学习过程、引导深入化的学习探究.这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初中生的综合数学素养、数学思维与创新能力.  【关键词】 初中数学;自主学习;策略  一直以来,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过于重视结论,轻视过程,不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吸收、消化与整合,学生多数处于被
【摘要】如何求 x y 的取值范围,请看2014年广东珠海中考数学试卷的第20题.  【关键词】数学;解题;分析  阅读下列材料:解答“已知x-y=2 且x>1,y1,y 2>1.∴y>-1.又∵y1,∴x y>0.②  由①②得x y 的取值范围是01,∴x y>2 a.①  ∵x-y= a,∴2 x-(x y)= a,∴x = 12(x y) 12a,又∵x<-1,∴12(x y) 12a<
教育实践学指出,课堂教学是一个互动、协作、前进、发展的实践进程,教师和学生是课堂教学进程中最为“活跃”的因素. 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要求、为了达到知识传授目的、为了提升学生学习效能,需要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有效的师生之间双边交流、互动协作等活动. 教育实践学认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深刻互动,有利于学生主体的有效凸显,有助于学习技能的有效锻炼,有益于教与学活动的深入推进. 但师生互动活
【摘要】高中数学教学在促进学生的素质提高和未来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个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知识与能力.能力的形成对思维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促进学生形成一定的数学思维,正是高中数学教学最基础的目标.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态度又是思维发展的重要部分,也是高中数学教学开展的重要意义之一.  【关键词】知识发生;思维发展;数学态度;数学教学  高中数学教学可以分为两个重要的组成单元,一个单元是知
【摘要】支架式教学模式通过各环境要素(情境、讨论、对话等)来为学生构建“脚手架”,从而让学生逐渐形成对知识的意义建构,无论对学生的学习还是对教学的效率与质量来说,都具有积极作用.本文以“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一课为例,对“支架式教学模式”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这一课题进行了系统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支架式教学;中职数学;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代数法;几何法  支架式教学模式非常适用于中职数学教学,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