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阶段在做应用题时思考方向有两个,第一是列算式解答,第二是列方程解答。而对于小学生来说列方程解答相对较难。但实际上我们都知道在实际解决问题时方程法相对算术法更直观,思维难度相对更低,学生觉得难只是因为初步接触还没熟练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如果能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找出等量关系,那么自然而然就能列出方程了,所以培养学生找等量关系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找等量关系;列方程
那到底应该怎样找等量关系呢?找等量关系列方程要做到三步:读、找、列。读:即读懂题意,找出数学信息、明确数学问题、确定数学题型,最后设未知量x;找:依靠第一步中的"读”找出相应的等量关系;列:依靠第二步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在这三个步骤中,"找”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列方程解应用题同学们不知从哪里入手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而且应用题题型繁多导致学生觉得列方程解应用题难上加难。那到底找等量关系列方程有没有诀窍呢?以下浅谈我在日常教学中常用的几种方法。
1.熟练掌握常用的计算公式,根据公式来找等量关系。
小学阶段公式法一般在几何问题上应用较多,因此学生要熟记常用的一些公式:如长(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圆形的周长公式和面积公式,长(正)方体、圆柱体、圆锥等的体积公式等,这些公式是等量关系的具体化,学生可依据这些公式来解决相关的问题。
例1.1“红星小学校园里有一块三角形花园,面积是200平方米,底边长是22米,求这块地的高是多少米?”分析:这是关于三角形的面积问题,知道三角形的面积和底边长,此时我们可以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根据这个等量关系式列出方程:
解:设三角形的高为x米,根据题意得:22×x÷2=200
2.熟悉常用的数量关系式,根据数量关系式找等量关系。
关系式法一般适用于应用题中的工程问题、行程问题、价格问题、商品利润问题、储蓄问题,所以前提是学生熟练掌握常用的数量关系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路程=速度×时间;总价=单价×数量;利润=进价×利润率;利息=本金×利率×时间,本息之和=本金+利息”等关系式。
例2.1“笑笑从家到外婆家的距离是125千米,笑笑一家准备去外婆家,如果开车的速度是55千米/时,笑笑一家多长时间能到达外婆家?”分析:这是关于路程的问题,此时我们可以根据路程关系式:路程=速度×时间,根据这个关系式列出方程:
解:设笑笑一家x时能到达外婆家,根据题意得:55×x=125。
3.迅速找出题中的关键词词,根据字词的提示找等量关系。
关键词词法一般适用于应用题中与和差问题、倍数问题相关的题型,所以前提是学生要知道常考题型题干中的关键词词有哪些。一般题干中会出现如:“谁与谁一共多少”、“谁比谁多多少(少多少)”、“谁比谁贵多少(便宜多少)”“谁是谁的几倍”、“谁比谁的几倍多多少(少多少)”等。因此,在做这些类型的题时,同学们可以依靠这些关键词词来快速找出等量关系,列出相关的方程。
例3.1:“水果批发部里有苹果250千克,比梨的2倍少30千克,问水果批发部里有梨多少千克?”分析:这是关于关键词词的题型,此时我们可以根据相关的关键词词:“谁比谁的几倍少多少”得出等量关系:梨的2倍 - 30千克 = 苹果的千克数。根据这个关系马上可以列出方程:
解:设水果批发部里有梨x千克,根据题意得:2x-30=250。
4.准确找出题干中的单位“1”,依据“量率对应”找等量关系。
单位“1”常用于分数应用题和倍比问题,同学们在做分数应用题首先是根据题中的分率句,能准确分清比较量和单位“1”的量(看分率是谁的几分之几,谁就是单位“1”的量):单位“1”的量×分率=分率对应的量;学生在倍比应用题时,首先是根据题干找准标准量(这类问题特点是已知两个数量,比较它们之间的倍数关系):标准量 ×分率= 比较量。所以学生不管是做分数问题还是倍比问题时前提是先要熟悉“量率对应”。
例4.1:学校准备组织五年级学生去参加是会实践活动,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75人,正好又是女生人数的1.5倍。问五年级男生和女生各多少人?分析:这是关于倍率的问题,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75人对应的倍率:男生人数(女生人数的1.5倍)-女生人数(女生人数的1倍),即女生人数为单位“1”,根据这个关系马上可列出方程:
解:設女生人数为x人,根据题意得:
1.5x-x=75,或(1.5-1)x=75。
5.熟练运用图示法,根据线段图找等量关系。
我们知道即使是中高年级的小学生思维仍然处于形象→抽象过渡阶段,而数形结合能使学生更直观明了的理解题意,并易于找出题中的数量关系进而更快设未知数,找等量关系、列方程。
例5.1从A城到B城距离是100千米,比去C城的距离少,请问从A城到C城有多远?
根据题意可画出线段图:
从线段图中可以直观地看出:A城到B城距离的1倍 — A城到B城距离的 =100千米。
解:设A城到C城距离为x千米,根据题意得:x—x=100
6.根据生活经验找等量关系
例6.1:店里原有大米840千克,卖出去一些后,又进货300千克,还剩下500千克,问卖出去多少千克?分析:根据题目的叙述和生活实际得到等量关系:原有的大米重量-卖出去的大米重量+进货的大米重量=剩下的大米重量,根据这关系式马上可列出方程:
解:设卖出去x千克大米,根据题意得:840 - x + 300 = 500
当然,找等量关系列方程的方法还有很多,本人只是列举一些常见的应用题解法,在实际解决应用题时还会有比较繁杂的题型,那同学们就要灵活地运用各种方法了,但不管怎样列方程的步骤“读、找、列”是不变的,要想熟练迅速地找出等量关系,同学们首先要有方程思想,外加勤加练习、总结,当然也离不开教师平时的引导与启迪。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怎样找等量关系列方程[J],王生
[3]找准等量关系 培养应用意识[J],黎建兰
[4]注重数学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应用意识[J],朱艳峰
[5]小学生数学审题习惯的培养[J],尹海艳
(作者单位:广东省廉江市第五小学)
【关键词】找等量关系;列方程
那到底应该怎样找等量关系呢?找等量关系列方程要做到三步:读、找、列。读:即读懂题意,找出数学信息、明确数学问题、确定数学题型,最后设未知量x;找:依靠第一步中的"读”找出相应的等量关系;列:依靠第二步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在这三个步骤中,"找”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列方程解应用题同学们不知从哪里入手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而且应用题题型繁多导致学生觉得列方程解应用题难上加难。那到底找等量关系列方程有没有诀窍呢?以下浅谈我在日常教学中常用的几种方法。
1.熟练掌握常用的计算公式,根据公式来找等量关系。
小学阶段公式法一般在几何问题上应用较多,因此学生要熟记常用的一些公式:如长(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圆形的周长公式和面积公式,长(正)方体、圆柱体、圆锥等的体积公式等,这些公式是等量关系的具体化,学生可依据这些公式来解决相关的问题。
例1.1“红星小学校园里有一块三角形花园,面积是200平方米,底边长是22米,求这块地的高是多少米?”分析:这是关于三角形的面积问题,知道三角形的面积和底边长,此时我们可以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根据这个等量关系式列出方程:
解:设三角形的高为x米,根据题意得:22×x÷2=200
2.熟悉常用的数量关系式,根据数量关系式找等量关系。
关系式法一般适用于应用题中的工程问题、行程问题、价格问题、商品利润问题、储蓄问题,所以前提是学生熟练掌握常用的数量关系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路程=速度×时间;总价=单价×数量;利润=进价×利润率;利息=本金×利率×时间,本息之和=本金+利息”等关系式。
例2.1“笑笑从家到外婆家的距离是125千米,笑笑一家准备去外婆家,如果开车的速度是55千米/时,笑笑一家多长时间能到达外婆家?”分析:这是关于路程的问题,此时我们可以根据路程关系式:路程=速度×时间,根据这个关系式列出方程:
解:设笑笑一家x时能到达外婆家,根据题意得:55×x=125。
3.迅速找出题中的关键词词,根据字词的提示找等量关系。
关键词词法一般适用于应用题中与和差问题、倍数问题相关的题型,所以前提是学生要知道常考题型题干中的关键词词有哪些。一般题干中会出现如:“谁与谁一共多少”、“谁比谁多多少(少多少)”、“谁比谁贵多少(便宜多少)”“谁是谁的几倍”、“谁比谁的几倍多多少(少多少)”等。因此,在做这些类型的题时,同学们可以依靠这些关键词词来快速找出等量关系,列出相关的方程。
例3.1:“水果批发部里有苹果250千克,比梨的2倍少30千克,问水果批发部里有梨多少千克?”分析:这是关于关键词词的题型,此时我们可以根据相关的关键词词:“谁比谁的几倍少多少”得出等量关系:梨的2倍 - 30千克 = 苹果的千克数。根据这个关系马上可以列出方程:
解:设水果批发部里有梨x千克,根据题意得:2x-30=250。
4.准确找出题干中的单位“1”,依据“量率对应”找等量关系。
单位“1”常用于分数应用题和倍比问题,同学们在做分数应用题首先是根据题中的分率句,能准确分清比较量和单位“1”的量(看分率是谁的几分之几,谁就是单位“1”的量):单位“1”的量×分率=分率对应的量;学生在倍比应用题时,首先是根据题干找准标准量(这类问题特点是已知两个数量,比较它们之间的倍数关系):标准量 ×分率= 比较量。所以学生不管是做分数问题还是倍比问题时前提是先要熟悉“量率对应”。
例4.1:学校准备组织五年级学生去参加是会实践活动,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75人,正好又是女生人数的1.5倍。问五年级男生和女生各多少人?分析:这是关于倍率的问题,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75人对应的倍率:男生人数(女生人数的1.5倍)-女生人数(女生人数的1倍),即女生人数为单位“1”,根据这个关系马上可列出方程:
解:設女生人数为x人,根据题意得:
1.5x-x=75,或(1.5-1)x=75。
5.熟练运用图示法,根据线段图找等量关系。
我们知道即使是中高年级的小学生思维仍然处于形象→抽象过渡阶段,而数形结合能使学生更直观明了的理解题意,并易于找出题中的数量关系进而更快设未知数,找等量关系、列方程。
例5.1从A城到B城距离是100千米,比去C城的距离少,请问从A城到C城有多远?
根据题意可画出线段图:
从线段图中可以直观地看出:A城到B城距离的1倍 — A城到B城距离的 =100千米。
解:设A城到C城距离为x千米,根据题意得:x—x=100
6.根据生活经验找等量关系
例6.1:店里原有大米840千克,卖出去一些后,又进货300千克,还剩下500千克,问卖出去多少千克?分析:根据题目的叙述和生活实际得到等量关系:原有的大米重量-卖出去的大米重量+进货的大米重量=剩下的大米重量,根据这关系式马上可列出方程:
解:设卖出去x千克大米,根据题意得:840 - x + 300 = 500
当然,找等量关系列方程的方法还有很多,本人只是列举一些常见的应用题解法,在实际解决应用题时还会有比较繁杂的题型,那同学们就要灵活地运用各种方法了,但不管怎样列方程的步骤“读、找、列”是不变的,要想熟练迅速地找出等量关系,同学们首先要有方程思想,外加勤加练习、总结,当然也离不开教师平时的引导与启迪。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怎样找等量关系列方程[J],王生
[3]找准等量关系 培养应用意识[J],黎建兰
[4]注重数学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应用意识[J],朱艳峰
[5]小学生数学审题习惯的培养[J],尹海艳
(作者单位:广东省廉江市第五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