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班主任是班级管理工作的直接管理者和第一责任人,班主任的教育观念、管教方法直接关系到班主任工作的成效,关系到学生能否健康成长。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的人性化的赏识教育适合运用于中职学校的班主任工作。运用赏识教育,要重视挖掘学生长处,尊重学生个性,建立平等师生关系,因材施教,因生施赏,并处理好赏识与批评的关系。
【关键词】赏识教育 中职学校 班主任 运用
赏识教育是世界著名的6种教育方法之一,它源于父母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成功率百分之百的教育现象,是这个教育过程中的“承认差异、允许失败、无限热爱”等奥秘的总结。赏识教育是由赏识教育家周弘首倡并全身心倡导、推广的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周弘曾用这种教育方法将双耳全聋的女儿周婷婷培养成了留美博士生,并用这种理念培养了一大批“周婷婷”,被新闻媒体称为“周婷婷现象”。的确,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赏识、尊重、理解和爱。心理学也认为,人人都需要赞赏,如同人人都需要吃饭一样。赏识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弱化学生的缺点和不足。赏识教育要求教师遵循生命成长的规律,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在信任、尊重、理解、激励、宽容、提醒等热爱学生,善待学生的进程中,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赏识教育的本质是信任学生,爱学生。学生从班主任的赏识中,可以体味到爱的力量,可以感受到班主任对他的评价和对他的期望,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价值,从而让学生在“我也是好学生”或“我也能做好学生”的心态中觉醒,唤起学生对学习,对生活的热爱。进而产生一种自豪感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形成学生上进的内在动力。
中职学校学生素质相对偏低。他们基本都是中考成绩不好,不能被重点高中和普通高中录取的学生,读中职往往是无奈的选择。作为应试教育的失败者,大部分中职生觉得与那些能上高中的同龄人相比,自己低人一等,心理上有挫折感,自信心不足。部分学生本来基础差,到中职学校后学习上一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认为自己天资愚笨,有的甚至自暴自弃,沉迷于网络的虚幻世界,完全放弃学习;有的缺乏自律意识,自我控制能力差,经常迟到、旷课,在初中阶段就形成了喜欢抽烟、常泡网吧、滋事打架等恶习的问题学生也比较多,而这类问题学生又往往对学校的教育有排斥、逆反心理。总之,中职学生在学习成绩、心理素质和品行方面都有较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这就对中职学校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挑战。在现实的中职学校班主任工作中,有一些老师采用“高压式管理”,就是在学生犯错误时,不分场合、不计方式地挑出其毛病、指出其缺点、严词训斥,认为这样做才是严管学生,才能对学生情感上、心理上、思想上、行为上给予最大帮助,能使其身心全面地发展。可实际上,这种采用责备、训斥、命令、强迫的方式方法管理教育学生,最容易令学生反感,往往收效甚微。这种陈旧的教育方法,只会使学生丧失自信,心态进一步变得更自卑、更胆怯,觉得自己是无用、愚笨之人。造成师生关系紧张,让老师与学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承受着教育与受教育的失败的痛苦。因此,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在中职学校班主任工作中采用积极有效的教育方法已迫在眉睫,赏识教育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育方法。
如前所述,由于中职学校学生的经历和心理特点,他们更希望被人理解、尊重、信任,他们被人赏识的渴望更强烈,也就更适合运用赏识教育来教育管理。那么,在具体开展中职班主任工作中,应如何运用赏识教育?结合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可从以下方面展开:
(一)发现、肯定学生的长处
发现、肯定学生的长处是开展赏识教育的基础。班主任不应只是学生的组织者、管理者,更应成为每一个学生潜能的开发者和引导者。坦诚来说,中职学生中有着显著优点特长的“好”学生并不多,传统意义上的“差”学生倒不少。要找到他们的长处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但再差的学生也有长处,关键是班主任应树立“天生其人必有才”的学生观,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优点和长处,要像地质勘探队员一样,细心勘探,发现深处的宝藏,把它们挖掘出来。能有意识、有目的地发现这些学生的优点和特长。具体方法可通过班主任自己的日常观察,也可以通过其他学生侧面了解,或与学生家长联系沟通。例如,可要求班上每一个学生都写一个书面的自我介绍,其中一定要有介绍自己优点长处的内容,结果表明,学生自己对自己的评价虽然与实际不完全相符,但还是可以从中了解到很多有益的信息。
(二)坚持师生平等与尊重个性两个原则
赏识教育要求班主任树立正确的师生观念、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应以学生为本,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班主任应关心爱护班上的每一个学生,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不偏心,更不能歧视学生,承认班上学生的差异,对班上学生只排横队,不排纵队。尤其是对那些有这样或那样缺点的后进生,班主任更需要给予发自内心的关爱和尊重。班主任还要尊重学生的个性,要明白人是有个性的,这种个性表现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性格特征和心理倾向。就性格特征而言,有的活拨好动,有的沉静稳重、还有的倔强固执、有的坚强、有的软弱。性格特征方面的东西一般来说很难改变。坚持师生平等和尊重学生个性,才能营造轻松、和谐的教育氛围,最终形成这样一种良性循环:班主任在尊重、关爱的基础上赏识学生,学生增强了自信,得到发展;班主任对学生的赏识提高了热爱学生的自觉性,学生的发展增进了班主任对自身工作能力的信心;自信与发展后的学生对班主任更加尊敬、赞赏和热爱。
(三)因材施教,因生施赏。
首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采取不同的赏识方式。例如,对缺点多的后进生,应一丝不苟地寻找其“闪光点”,加以赏识,创造促其转变的契机。以笔者的教学实践为例。笔者曾经带过一名同学,经常旷课,多次参与打架,被学校留校察看处分,很多老师对他都有成见,家长对他也无可奈何。但笔者从其他同学那里了解到他为人比较大方,曾帮助家庭困难的同学,就在班上郑重地对他进行了表扬,个别谈话时也充分肯定他的乐于助人,表明老师相信他的本质并不坏,只要注意自律,一定能成为好学生。这名同学的思想因此受到触动,表示要争取做个好学生,后来尽管也有反复,但迟到、旷课等行为少了,实训的时候为更好掌握空调的相关技能,他自己花钱买了一台新空调拿到学校用于实训。毕业后自己创业,凭技能在家乡销售和维修冰箱、空调、电脑等,之后还办起了养殖场,生意越做越红火。又如,对默默无闻、各方面表现一般的中等生,也不应忽视对他们的赏识。笔者曾带过一名中等生,性格内向,成绩平平,有一次笔者到宿舍检查时发现他床上放着一把吉他,后来了解到他喜欢唱歌、弹吉他,在文艺方面有一定 特长,于是动员他在全校的文艺晚会上表演节目,后来又推荐他参加学校的乐队。这名学生毕业后在广东的一家大企业工作,因有文艺特长,被安排到工会工作,负责管理企业的娱乐活动,工作得很舒心。再如,品学兼优的学生,特别是学生干部,是班级管理的核心力量,是班主任的左右手,建设一个优秀的班级集体往往离不开他们。当这类学生有出色表现时应及时进行表扬,通过赏识教育树立与维护他们在同学中的威信,并促使他们继续保持。笔者班上有一名女生。在学校时大胆活跃,于是笔者让她担任团支书,组织管理能力得到锻炼。这名女生毕业后在浙江一家饰品厂工作,一年多就成了厂里的主管,去年还帮助安排学妹到厂里工作。
其次,对个性不同的学生,赏识的力度也要有差别。对胆小怕事的学生,给予最大程度的肯定与鼓励;对胆大、自负的学生,则要掌握好赏识的时机与火候,不要让赏识变成“捧杀”。
最后,赏识教育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比如赞扬、肯定的语言,爱抚、友善的动作,还可以是欣赏、赞许的目光,当然,也不排除适当的物质奖励。
(四)处理好赏识与批评的关系
赏识并不是溺爱,运用赏识教育,并不意味着班主任对学生的错误熟视无睹、弃之不管。对学生严于要求和宽容大度都是出于一个共同的教育目的,二者并不矛盾。严而不苛刻、慈而不溺爱、宽而有限度,是班主任的工作原则及艺术。赏识教育并不排斥批评,但批评跟赏识一样要讲方式方法。当学生犯错误要批评时,最好在批评之前先用平实的语言。毫不吝啬地肯定赞美其优点,然后就事论事,优点适当夸张,缺点尽量缩小。切忌对学生讽刺挖苦、高声呵斥,更不可把话说绝。以笔者的教学实践为例。曾有位学生课堂上看课外书,科任老师反映给笔者。笔者找那学生个别谈心:“老师和你一样都爱看书,爱看书是一个非常好的习惯,它可以增长我们的知识,开阔我们的眼界,提高我们的修养。老师也希望你以后能将这个习惯一直保持下去。但是如果你在上课的时候看课外书,许多该学到的专业知识就荒废了,这就好比丢西瓜,捡芝麻,岂不是顾此失彼、得不偿失吗?”这名学生听完后惭愧地低下了头,然后对笔者说:“班主任,我错了,以后我知道该怎么做了。”这样的批评并没有言语激烈的碰撞,但却让师生间情感得到交流,也达到了教育的目的。
总之,赏识教育是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基础上的一种教育策略。赏识教育是理解,是尊重,是激励,更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在中职学校班主任工作中,班主任若能变换心态,更新观念,合理运用赏识教育,为学生创设一个受到尊重、关注、赏识的宽松成长环境,收获的必将是成功育人的欣慰。
【关键词】赏识教育 中职学校 班主任 运用
赏识教育是世界著名的6种教育方法之一,它源于父母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成功率百分之百的教育现象,是这个教育过程中的“承认差异、允许失败、无限热爱”等奥秘的总结。赏识教育是由赏识教育家周弘首倡并全身心倡导、推广的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周弘曾用这种教育方法将双耳全聋的女儿周婷婷培养成了留美博士生,并用这种理念培养了一大批“周婷婷”,被新闻媒体称为“周婷婷现象”。的确,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赏识、尊重、理解和爱。心理学也认为,人人都需要赞赏,如同人人都需要吃饭一样。赏识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弱化学生的缺点和不足。赏识教育要求教师遵循生命成长的规律,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在信任、尊重、理解、激励、宽容、提醒等热爱学生,善待学生的进程中,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赏识教育的本质是信任学生,爱学生。学生从班主任的赏识中,可以体味到爱的力量,可以感受到班主任对他的评价和对他的期望,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价值,从而让学生在“我也是好学生”或“我也能做好学生”的心态中觉醒,唤起学生对学习,对生活的热爱。进而产生一种自豪感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形成学生上进的内在动力。
中职学校学生素质相对偏低。他们基本都是中考成绩不好,不能被重点高中和普通高中录取的学生,读中职往往是无奈的选择。作为应试教育的失败者,大部分中职生觉得与那些能上高中的同龄人相比,自己低人一等,心理上有挫折感,自信心不足。部分学生本来基础差,到中职学校后学习上一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认为自己天资愚笨,有的甚至自暴自弃,沉迷于网络的虚幻世界,完全放弃学习;有的缺乏自律意识,自我控制能力差,经常迟到、旷课,在初中阶段就形成了喜欢抽烟、常泡网吧、滋事打架等恶习的问题学生也比较多,而这类问题学生又往往对学校的教育有排斥、逆反心理。总之,中职学生在学习成绩、心理素质和品行方面都有较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这就对中职学校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挑战。在现实的中职学校班主任工作中,有一些老师采用“高压式管理”,就是在学生犯错误时,不分场合、不计方式地挑出其毛病、指出其缺点、严词训斥,认为这样做才是严管学生,才能对学生情感上、心理上、思想上、行为上给予最大帮助,能使其身心全面地发展。可实际上,这种采用责备、训斥、命令、强迫的方式方法管理教育学生,最容易令学生反感,往往收效甚微。这种陈旧的教育方法,只会使学生丧失自信,心态进一步变得更自卑、更胆怯,觉得自己是无用、愚笨之人。造成师生关系紧张,让老师与学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承受着教育与受教育的失败的痛苦。因此,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在中职学校班主任工作中采用积极有效的教育方法已迫在眉睫,赏识教育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育方法。
如前所述,由于中职学校学生的经历和心理特点,他们更希望被人理解、尊重、信任,他们被人赏识的渴望更强烈,也就更适合运用赏识教育来教育管理。那么,在具体开展中职班主任工作中,应如何运用赏识教育?结合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可从以下方面展开:
(一)发现、肯定学生的长处
发现、肯定学生的长处是开展赏识教育的基础。班主任不应只是学生的组织者、管理者,更应成为每一个学生潜能的开发者和引导者。坦诚来说,中职学生中有着显著优点特长的“好”学生并不多,传统意义上的“差”学生倒不少。要找到他们的长处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但再差的学生也有长处,关键是班主任应树立“天生其人必有才”的学生观,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优点和长处,要像地质勘探队员一样,细心勘探,发现深处的宝藏,把它们挖掘出来。能有意识、有目的地发现这些学生的优点和特长。具体方法可通过班主任自己的日常观察,也可以通过其他学生侧面了解,或与学生家长联系沟通。例如,可要求班上每一个学生都写一个书面的自我介绍,其中一定要有介绍自己优点长处的内容,结果表明,学生自己对自己的评价虽然与实际不完全相符,但还是可以从中了解到很多有益的信息。
(二)坚持师生平等与尊重个性两个原则
赏识教育要求班主任树立正确的师生观念、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应以学生为本,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班主任应关心爱护班上的每一个学生,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不偏心,更不能歧视学生,承认班上学生的差异,对班上学生只排横队,不排纵队。尤其是对那些有这样或那样缺点的后进生,班主任更需要给予发自内心的关爱和尊重。班主任还要尊重学生的个性,要明白人是有个性的,这种个性表现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性格特征和心理倾向。就性格特征而言,有的活拨好动,有的沉静稳重、还有的倔强固执、有的坚强、有的软弱。性格特征方面的东西一般来说很难改变。坚持师生平等和尊重学生个性,才能营造轻松、和谐的教育氛围,最终形成这样一种良性循环:班主任在尊重、关爱的基础上赏识学生,学生增强了自信,得到发展;班主任对学生的赏识提高了热爱学生的自觉性,学生的发展增进了班主任对自身工作能力的信心;自信与发展后的学生对班主任更加尊敬、赞赏和热爱。
(三)因材施教,因生施赏。
首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采取不同的赏识方式。例如,对缺点多的后进生,应一丝不苟地寻找其“闪光点”,加以赏识,创造促其转变的契机。以笔者的教学实践为例。笔者曾经带过一名同学,经常旷课,多次参与打架,被学校留校察看处分,很多老师对他都有成见,家长对他也无可奈何。但笔者从其他同学那里了解到他为人比较大方,曾帮助家庭困难的同学,就在班上郑重地对他进行了表扬,个别谈话时也充分肯定他的乐于助人,表明老师相信他的本质并不坏,只要注意自律,一定能成为好学生。这名同学的思想因此受到触动,表示要争取做个好学生,后来尽管也有反复,但迟到、旷课等行为少了,实训的时候为更好掌握空调的相关技能,他自己花钱买了一台新空调拿到学校用于实训。毕业后自己创业,凭技能在家乡销售和维修冰箱、空调、电脑等,之后还办起了养殖场,生意越做越红火。又如,对默默无闻、各方面表现一般的中等生,也不应忽视对他们的赏识。笔者曾带过一名中等生,性格内向,成绩平平,有一次笔者到宿舍检查时发现他床上放着一把吉他,后来了解到他喜欢唱歌、弹吉他,在文艺方面有一定 特长,于是动员他在全校的文艺晚会上表演节目,后来又推荐他参加学校的乐队。这名学生毕业后在广东的一家大企业工作,因有文艺特长,被安排到工会工作,负责管理企业的娱乐活动,工作得很舒心。再如,品学兼优的学生,特别是学生干部,是班级管理的核心力量,是班主任的左右手,建设一个优秀的班级集体往往离不开他们。当这类学生有出色表现时应及时进行表扬,通过赏识教育树立与维护他们在同学中的威信,并促使他们继续保持。笔者班上有一名女生。在学校时大胆活跃,于是笔者让她担任团支书,组织管理能力得到锻炼。这名女生毕业后在浙江一家饰品厂工作,一年多就成了厂里的主管,去年还帮助安排学妹到厂里工作。
其次,对个性不同的学生,赏识的力度也要有差别。对胆小怕事的学生,给予最大程度的肯定与鼓励;对胆大、自负的学生,则要掌握好赏识的时机与火候,不要让赏识变成“捧杀”。
最后,赏识教育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比如赞扬、肯定的语言,爱抚、友善的动作,还可以是欣赏、赞许的目光,当然,也不排除适当的物质奖励。
(四)处理好赏识与批评的关系
赏识并不是溺爱,运用赏识教育,并不意味着班主任对学生的错误熟视无睹、弃之不管。对学生严于要求和宽容大度都是出于一个共同的教育目的,二者并不矛盾。严而不苛刻、慈而不溺爱、宽而有限度,是班主任的工作原则及艺术。赏识教育并不排斥批评,但批评跟赏识一样要讲方式方法。当学生犯错误要批评时,最好在批评之前先用平实的语言。毫不吝啬地肯定赞美其优点,然后就事论事,优点适当夸张,缺点尽量缩小。切忌对学生讽刺挖苦、高声呵斥,更不可把话说绝。以笔者的教学实践为例。曾有位学生课堂上看课外书,科任老师反映给笔者。笔者找那学生个别谈心:“老师和你一样都爱看书,爱看书是一个非常好的习惯,它可以增长我们的知识,开阔我们的眼界,提高我们的修养。老师也希望你以后能将这个习惯一直保持下去。但是如果你在上课的时候看课外书,许多该学到的专业知识就荒废了,这就好比丢西瓜,捡芝麻,岂不是顾此失彼、得不偿失吗?”这名学生听完后惭愧地低下了头,然后对笔者说:“班主任,我错了,以后我知道该怎么做了。”这样的批评并没有言语激烈的碰撞,但却让师生间情感得到交流,也达到了教育的目的。
总之,赏识教育是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基础上的一种教育策略。赏识教育是理解,是尊重,是激励,更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在中职学校班主任工作中,班主任若能变换心态,更新观念,合理运用赏识教育,为学生创设一个受到尊重、关注、赏识的宽松成长环境,收获的必将是成功育人的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