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最优秀最卓越的组织之一。它的发展历程为我们研究、探讨组织建设与管理课题提供了丰富、翔实、真切的素材。依据中共党史,文章从六个方面总结了组织建设的核心要素,分别是理想、系统、机制、规范、学习和创新,这六个要素也是我们在组织建设和管理中需要掌握的关键抓手。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组织建设;要素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带领人民群众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三件大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不可逆转地结束了近代以后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命运,不可逆转地开启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军,使具有五千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国面貌焕然一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事实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不愧为伟大、光荣、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愧为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的核心力量。90年来,中国共产党这个组织能够在各种艰难困苦的环境中以小博大并且不断发展状大,足以证明它拥有非常强大的生命力。这个组织是如何建成的?其中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本文从组织建设的角度与大家共同挖掘、探讨。
一、理想
它与愿景、目标、追求 、使命同义。“使命和宗旨是组织的DNA,是组织生存的核心,是生存的基础”,是组织安身立命之根本。没有使命的组织形同虚设。 没有理想,就没有方向;没有理想,就没有动力;没有理想,就没有作为。没有追求,所做的事情就没有价值。没有价值,组织就会自动解体。理想的功能在于明确方向、统一思想、制造张力、凝聚人心。
《老子》:虚其心、弱其志、实其腹、强其骨。通俗地讲,就是职业化。国民党及其领导的国军是典型的职业化组织,其政治和军事职业化水平远高于共产党和红军,但最终却失败了。国民党打不过共产党,根本原因是它没有追求公平正义的理想。从文化层面讲,共产党的生命力远胜于国民党。
毛泽东早年组织和改造新民学会,做过一段总结:不但要有一班刻苦励志的人,而且要有一个大家信守的主义。主义好比一面旗帜,旗帜竖起来后,人们才有所趋附。既有了主义,又有了人,剩下的任务就是去建立一种组织,把信守这个主义的人组织起来,并通过这些人,拿了这个主义去组织联络更多的人。这里的主义,就是一种信仰和信念。共产党用信仰和信念去统一思想。
二、系统
它与机构、部门同义。组织机构是组织目标得以实现的组织保障,是组织理念得以贯彻的基本依靠,是组织文化落地生根的根本载体。系统的作用在于支撑价值,理想信念的传播、落地、生根、巩固依赖于一个有效的组织系统。没有系统,就不能传达意义,没有系统,就无法塑造理想。
1927年9月,秋收起义部队在三湾改编时,毛泽东创造性地提出支部建在连上的原则,对实现党对军队的领导,奠定了重要的组织基础。1929年12月,毛泽东主持制定古田会议决议,从理论上阐明了党对军队领导的原则,并从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确立了党领导军队的一些基本制度和措施。1932年9月12日,《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关于红军中党的工作训令》中,第一次出现了“保障党在红军中的绝对领导”的字句。1938年11月6日,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针对张国焘同党争权的历史教训,提出,共产党不争个人兵权,不要学张国焘。但要争党的兵权,争人民的兵权,并形象地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原则表述为“我们的原则是党指挥枪,而决不容许枪指挥党”。
“支部建在连上”是毛泽东的创造,他成功地把党的政治工作系统嵌入到军队里。
三、机制
机制是组织运转的“润滑剂”。机制是衡量组织效率的“晴雨表”。机制的最高目标是建立一体感,打造共同体。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革命根据地的土地革命路线是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调动了一切反封建因素,保证了土地革命的胜利。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根据地的土地政策是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减轻封建剥削,提高农民抗日和生产积极性;保障地主利益,有利于联合地主阶级一致抗日。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土地改革按1947年《中国土地法大纲》,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实行耕者有田,农村人口平分。贯彻解放区土地改革总路线: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消灭封建剥削,发展农业生产。使解放区一亿多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成为解放战争迅速取胜的可靠保证。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阶级的土地所有制。彻底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农业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特点是一大二公(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和一平二调(绝对平均分配、无偿调用公私财产),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结果严重损害了农民利益,影响他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安徽、四川试点,试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最后形成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使农村改革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方向发展。结果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可见,中国共产党是通过土地革命把人民群众的命运与自己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命运共同体。
四、规范
它与制度、纪律同义。没有制度,不成方圆。中国共产党在治党治军上有严格的纪律和制度规范。
贺敏仁先是在黄公略的红六军当一名小号兵。红军长征时,因他年纪小,仍在一个团当号兵。红军长征到达藏民居住地毛儿盖时,他违反军纪进入喇嘛庙拿了百十个铜板,被人捡举,师部按军纪将他枪毙了。本来,贺敏仁所在团的团长、政委都主张先电报请示军委与毛泽东后再说,但在军委电报到来指示缓期执行前,他却已被毙了。电视连续剧《长征》中,有一个情节真实再现了贺敏仁的这个悲剧。
如果制度是河道,那么人的行为就是河水。河水只能在河道内流淌。因此,制度的作用在于引导行为、形成习惯、培养文化。俗话说,勉强成习惯,习惯成自然。组织文化的建立和落地生根往往需要制度的硬约束。
五、学习
学习是任何一个组织生存、成长、发展的需要。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组织成长壮大需要“活水”, “活水”就来自学习。组织如“车”,学习如“油”。学习是组织发展的动力源。
毛泽东曾经说过,要把全党变成一个大学校;在座的同志,全党的同志,研究学问,大家都要学到底,都要进这个无期大学。我理解,无期大学就是学无止境、学海无涯。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没有学到底的精神,就没有“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没有学到底的精神,就没有“而今迈步从头越”的魄力;没有学到底的精神,就没有“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志气;没有学到底的精神,就没有“稳座钓鱼台”的底气;没有学到底的精神,就没有“她在丛中笑”的欣慰;没有学到底的精神,就没有“还看今朝”的自豪。
六、创新
“创新是人类历史活动的本质要求,是人类的本性规定。”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精神是我们民族几千年来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重要动力。人类社会的进步无不是追求变革与创新的结果。哪个民族和国家勇于创新、善于创新,就能够迅速发展和强大,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创新已无可争议地成为走向美好未来的通行证。”清末、民国至今,中国越来越深刻地融入到世界市场之中,不可避免地形成了进取心态和创新思维。中国共产党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总体上顺应了不同时期的发展要求,代表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得以发展状大、基业常青。
以上六个方面是从中共党史中总结出来的组织建设所必须的核心要素,也是组织建设与治理的关键抓手。
参考文献:
1.张建华.向解放军学习:最有效率组织的管理之道[M].北京出版社,2004.
2.王盛辉.创新理论与实践知识读本[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作者单位:中共阿拉善盟委党校)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组织建设;要素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带领人民群众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三件大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不可逆转地结束了近代以后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命运,不可逆转地开启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军,使具有五千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国面貌焕然一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事实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不愧为伟大、光荣、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愧为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的核心力量。90年来,中国共产党这个组织能够在各种艰难困苦的环境中以小博大并且不断发展状大,足以证明它拥有非常强大的生命力。这个组织是如何建成的?其中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本文从组织建设的角度与大家共同挖掘、探讨。
一、理想
它与愿景、目标、追求 、使命同义。“使命和宗旨是组织的DNA,是组织生存的核心,是生存的基础”,是组织安身立命之根本。没有使命的组织形同虚设。 没有理想,就没有方向;没有理想,就没有动力;没有理想,就没有作为。没有追求,所做的事情就没有价值。没有价值,组织就会自动解体。理想的功能在于明确方向、统一思想、制造张力、凝聚人心。
《老子》:虚其心、弱其志、实其腹、强其骨。通俗地讲,就是职业化。国民党及其领导的国军是典型的职业化组织,其政治和军事职业化水平远高于共产党和红军,但最终却失败了。国民党打不过共产党,根本原因是它没有追求公平正义的理想。从文化层面讲,共产党的生命力远胜于国民党。
毛泽东早年组织和改造新民学会,做过一段总结:不但要有一班刻苦励志的人,而且要有一个大家信守的主义。主义好比一面旗帜,旗帜竖起来后,人们才有所趋附。既有了主义,又有了人,剩下的任务就是去建立一种组织,把信守这个主义的人组织起来,并通过这些人,拿了这个主义去组织联络更多的人。这里的主义,就是一种信仰和信念。共产党用信仰和信念去统一思想。
二、系统
它与机构、部门同义。组织机构是组织目标得以实现的组织保障,是组织理念得以贯彻的基本依靠,是组织文化落地生根的根本载体。系统的作用在于支撑价值,理想信念的传播、落地、生根、巩固依赖于一个有效的组织系统。没有系统,就不能传达意义,没有系统,就无法塑造理想。
1927年9月,秋收起义部队在三湾改编时,毛泽东创造性地提出支部建在连上的原则,对实现党对军队的领导,奠定了重要的组织基础。1929年12月,毛泽东主持制定古田会议决议,从理论上阐明了党对军队领导的原则,并从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确立了党领导军队的一些基本制度和措施。1932年9月12日,《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关于红军中党的工作训令》中,第一次出现了“保障党在红军中的绝对领导”的字句。1938年11月6日,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针对张国焘同党争权的历史教训,提出,共产党不争个人兵权,不要学张国焘。但要争党的兵权,争人民的兵权,并形象地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原则表述为“我们的原则是党指挥枪,而决不容许枪指挥党”。
“支部建在连上”是毛泽东的创造,他成功地把党的政治工作系统嵌入到军队里。
三、机制
机制是组织运转的“润滑剂”。机制是衡量组织效率的“晴雨表”。机制的最高目标是建立一体感,打造共同体。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革命根据地的土地革命路线是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调动了一切反封建因素,保证了土地革命的胜利。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根据地的土地政策是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减轻封建剥削,提高农民抗日和生产积极性;保障地主利益,有利于联合地主阶级一致抗日。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土地改革按1947年《中国土地法大纲》,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实行耕者有田,农村人口平分。贯彻解放区土地改革总路线: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消灭封建剥削,发展农业生产。使解放区一亿多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成为解放战争迅速取胜的可靠保证。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阶级的土地所有制。彻底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农业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特点是一大二公(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和一平二调(绝对平均分配、无偿调用公私财产),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结果严重损害了农民利益,影响他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安徽、四川试点,试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最后形成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使农村改革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方向发展。结果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可见,中国共产党是通过土地革命把人民群众的命运与自己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命运共同体。
四、规范
它与制度、纪律同义。没有制度,不成方圆。中国共产党在治党治军上有严格的纪律和制度规范。
贺敏仁先是在黄公略的红六军当一名小号兵。红军长征时,因他年纪小,仍在一个团当号兵。红军长征到达藏民居住地毛儿盖时,他违反军纪进入喇嘛庙拿了百十个铜板,被人捡举,师部按军纪将他枪毙了。本来,贺敏仁所在团的团长、政委都主张先电报请示军委与毛泽东后再说,但在军委电报到来指示缓期执行前,他却已被毙了。电视连续剧《长征》中,有一个情节真实再现了贺敏仁的这个悲剧。
如果制度是河道,那么人的行为就是河水。河水只能在河道内流淌。因此,制度的作用在于引导行为、形成习惯、培养文化。俗话说,勉强成习惯,习惯成自然。组织文化的建立和落地生根往往需要制度的硬约束。
五、学习
学习是任何一个组织生存、成长、发展的需要。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组织成长壮大需要“活水”, “活水”就来自学习。组织如“车”,学习如“油”。学习是组织发展的动力源。
毛泽东曾经说过,要把全党变成一个大学校;在座的同志,全党的同志,研究学问,大家都要学到底,都要进这个无期大学。我理解,无期大学就是学无止境、学海无涯。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没有学到底的精神,就没有“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没有学到底的精神,就没有“而今迈步从头越”的魄力;没有学到底的精神,就没有“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志气;没有学到底的精神,就没有“稳座钓鱼台”的底气;没有学到底的精神,就没有“她在丛中笑”的欣慰;没有学到底的精神,就没有“还看今朝”的自豪。
六、创新
“创新是人类历史活动的本质要求,是人类的本性规定。”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精神是我们民族几千年来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重要动力。人类社会的进步无不是追求变革与创新的结果。哪个民族和国家勇于创新、善于创新,就能够迅速发展和强大,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创新已无可争议地成为走向美好未来的通行证。”清末、民国至今,中国越来越深刻地融入到世界市场之中,不可避免地形成了进取心态和创新思维。中国共产党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总体上顺应了不同时期的发展要求,代表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得以发展状大、基业常青。
以上六个方面是从中共党史中总结出来的组织建设所必须的核心要素,也是组织建设与治理的关键抓手。
参考文献:
1.张建华.向解放军学习:最有效率组织的管理之道[M].北京出版社,2004.
2.王盛辉.创新理论与实践知识读本[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作者单位:中共阿拉善盟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