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授:不当翻译太多,应正视了

来源 :书香两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taiw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台湾不当翻译问题实在太多,该正视的是台湾翻译政策与市场缺失。
  台湾实践大学应用外语系讲座教授陈超明指出,台湾从当局到民间都不重视翻译专业,以为懂英文就懂翻译,殊不知翻译还涉及文化与专业的鸿沟,所以翻译质量很差,甚至出现标语翻错的国际笑话。
  台湾师范大学翻译所教授周中天直言,台湾存在“权威”的名人主义,就算似懂非懂甚或看不懂,也不敢怀疑正确性,也少有人有时间或能力去找原文比对,导致多数人永远不知道作者原意。
  陈超明说,以他过去翻译和审稿经验,一本一千多页的书,至少要翻译半年、每天译三到五小时,类似洪兰这么知名与忙碌的学者,恐很难有足够时间自己翻译。陈超明坦承自己翻译也会出错,所以审稿机制非常重要;但台湾的审稿价格比翻译还低,又怎会有人才愿投入?
  周中天呼吁,日本民众的平均英文水平虽然差,但因日本着力培养翻译人才,把国外新知快速且正确地带回国。台湾应引为借镜、正确扶植翻译人才与产业。
其他文献
平如美棠:我俩的故事  作者:饶平如  出版社:广西师大  出版日期:2013年5月  这是饶平如一生的故事。他不是一个想打仗的人,但他还是义无反顾去打仗了。又因为和美棠在一起,他最终厌倦了战争,想要回家。六十年的相守历尽坎坷,命运让他们长久分离。好容易最后又在一起了,美棠却身患重病且渐渐失去记忆。当美棠最终离开后,平如画下了他和美棠的故事,留下了关于她和他们的最美好的回忆。这是普通人自己的故事。
期刊
在缺乏丰厚天然资源的条件下,设计产业往往被视为非常重要的创意资源。  观诸近年来所谓的“荷兰设计”俨然享誉全球,已是当代前卫创作者眼中的时尚主流之一,乃至成了挑战传统、致力于革新实践的具体象征,举凡从Droog Design的前卫设计到Moooi的创意品牌,从Marcel Wanders和Maarten Baas的时尚家具到Tord Boontje的剪纸艺术,新一代的荷兰年轻设计师每每不乏以其独特
期刊
现代社会信息爆炸,读者可以从互联网获得无限多的信息。但正如台湾商务印书馆总编辑方鹏程所说,网络上的这些信息“不一定完全正确,还需要经过专家学者的过滤和论证,才能放心使用”。  科学知识亦如是。网络上众多所谓的“专家建议”或是“民间秘方”,往往没有经过权威机构的认证,在散布的过程中,极易误导民众。而科普书籍经过作者、编辑、编审等的研究、合作和把关,在权威性和可信度上明显高于网络上众多来路不明的信息。
期刊
1998年11月,贺鹏飞、陈绍敏夫妇在北京成立了一家主营人文社科类图书经销的图书公司,起名“鹏飞一力”。2004年,公司业务从图书批发销售拓展至出版领域,这几年日渐成长,每年出版新书200余种,同时引进、出版了100余种国外及港台地区的图书。此外,为了最大限度地整合上中下游各个环节的资源,公司从2009年开始策划,并于2010年7月启动了“字里行间”连锁书吧项目。2011年3月,鹏飞一力与凤凰出版
期刊
三十年前,《将军决战岂止在战场》(完全本的上部)名动海内外的时候,我还是个未识字的稚子。所以,说起当年的风云人物和事件,看着我一脸迷茫的表情,作者黄济人老师总会善解人意地问:“小李呀,像你这样的年纪,你知不知道……?”  这样的句式让我感受到两个特别明晰的信号:一是黄老师观察入微体贴备至,他对那些把他视为子侄的国民党将军们一定充满了深刻的理解和悲悯,他笔下的那场不见硝烟却至为残酷炽烈的灵魂决战,一
期刊
最近,一篇题为《为什么每人喜欢的音乐都是不同的?》的文章引起我的注意。  文章引述《科学》(Science)杂志上,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神经生物学研究所的瓦洛里·萨利姆普尔(Valorie Salimpoor)博士,运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对19名受试者进行了音乐口味测试实验的论文。论文指出,大脑中的听觉皮层和伏隔核(Nucleus Accumbens,又名阿肯伯氏核)与受试者对一段音
期刊
两岸服贸协议签订至今,开放陆资来台投资印刷业话题持续延烧。台湾部分出版业者抗议当局事先没有沟通协调,黑箱作业将造成巨大冲击,“文化部长”龙应台表示,当局已争取到一名“文化部次长”加入经济部投审会,未来若有陆资想来台投资出版业,“文化部”会执行把关之责。  龙应台表示,“文化部”对于出版产业与大陆的交流谈判是有策略的,从源头创作到市场,都有策略的。“我要对出版界好友说的是,我们一定会做到严格把关。”
期刊
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男生贾里全传》、《女生贾梅全传》至今已有整整20年,销量双双突破百万册。7月8日,上海少儿社举办出版纪念研讨会,不仅吸引了文学界、教育界的专业人士,更有众多“80后”、“90后”、“00后”的忠实读者到会分享阅读感悟。  秦文君的成名作《男生贾里》1993年出版后,“贾里”、“贾梅”两个丰满鲜活的人物形象就一直伴随青少年读者成长。上海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
期刊
台湾现代诗开山鼻祖纪弦于当地时间7月22日以百岁高龄在美国加州辞世。  诗人郑愁予接受台湾媒体采访时说:“纪弦在整个中国现代诗史上,是一个巨人。要谈纪弦的重要与影响,即使写一本书都说不完。纪弦把现代派的火把带到了台湾。”郑愁予心目中的纪弦诗风独树一帜,语言肌里绵密,音乐性强烈,且白话、俚语皆入诗。尤其《独步的狼》等代表作品,“迄今可说是还没有人能超越其上”。  纪弦曾写《还我钓鱼台》一诗,表达中华
期刊
最近两年,西方作家书写中国的书籍被频频引进。其中通过长年的追踪观察,书写大变革之下中国人个体的生活和情感,让大众读者产生深刻共鸣的“人本派”纪实文学作品,广受好评。这类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国作家彼得·海斯勒的“中国三部曲”。此外,和彼得·海斯勒一样作为“和平队”的志愿者来到中国,并在中国生活十几年的迈克尔·麦尔关于老北京胡同生活的著作《再会,老北京》也是口碑之作。  麦尔说,“我认为这对我的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