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源起青藏高原(五)

来源 :飞碟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2562805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人类(猿)是什么时期登上青藏高原的呢?
  古猿与动物无异,它们并不知道冰川与洪水的规律,也不知道有计划地躲避灾难,它们只是按照自己的喜好,哪里有丰富的果林,它们就到哪里去生活。因此,猿们初上青藏高原的时期,高原一定是一处巨大的丰富果林区,也即植物学上称的“山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如果灵长类初登高原时,高原顶面就已升到海拔2500米以上,超过了丰富果林带的上限,且已近寒冷,那么,灵长类便会扭头就走,决不会登上高原。只有青藏高原处在极有益于灵长类的生存环境时期,它们才会因为追逐小动物和贪念茂林中的干果而滞留下来。
  青藏高原恰恰有过青年时代。有过从低海拔到高海拔的青春年华,其青年时代又恰恰与人类原始时期相衔接!
  一个有力的证据是,地质学在喜马拉雅山脉的希夏邦马峰北坡,海拔5900米高程的一块岩石上,发现了一种叫做“高山栎”的植物化石。这种植物一般生长在2200米~3600米的中海拔地区,它还有个特点,生长在海拔3000米以下时,形状为正常的木本状,一旦超过了海拔3000米,则变为矮小的灌丛。这一现象今天还可以在青藏高原同海拔地区见到。上述发现的高山栎化石为木本叶片状,说明此树当年生长在海拔3000米以下。同时又发现这块托负化石的岩石的年龄在距今300万年前的上新世(一说200万年)。结论就出来了:青藏高原在300万年(或200万年)前,比现在低3000米左右!也就是说,现在平均海拔5000米的青藏高原,在300万年前,尚在平均海拔2000米左右。
  但可以肯定的是,高山栎化石表明,青藏高原确实有过从低海拔隆升至今的事实。那么,在它的隆升过程中,一定经历过从零海拔(甚至是从海底)到每一个厘米高度的隆升过程,也就一定有过海拔1000米~2000米高程的时代。由于青藏高原后期虽隆升激烈,速度加快,但其早、中期隆升却非常缓慢。综合地质学给出的隆升数据和植物区带分布规律及灵长类的生活习性,我们可以暂做这样一个假设:在距今800万年~600万年前,青藏高原正处在海拔1000米~1500米的高度。
  这个海拔区带,植物学称做“山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其一般范围在海拔1000米~海拔2000米,个别地区可高到海拔2400米(青藏高原亦在此范围)。在这个区带中,由于有饱和的日照和流动的空气,生长着世界上90%以上的植物种类,既是植物王国,又是动物世界。其间生长着各类小动物和小生物。构成了从昆虫到鸟类再到大、中型动物的完善的食物链。动物和灵长类都会来到这里。因为这里不仅有丰富的可供食用的动物蛋白质,还有挂满枝头的水果、干果。这个区带正是灵长类最理想的“伊甸园”。中国的峨眉山、唐家河卧龙保护区及前述的非洲埃塞俄比亚和其他地区的灵长类,现今都生活在这一海拔区带,就是有力的证明。因为海拔1000米~2000米这一区带:日照饱和、空气流动、林木繁盛,干果、鲜果、复杂的动物食物链等,构成了一个完美的生物相互依赖的生存环境,特别适宜灵长类生存与活动。
  有关从猿到人登上青藏高原并在高原生活时期,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就是猿们无意间登上高原的时期。
  如前所述,距今800万年~600万年前,青藏高原隆升至海拔1000米~1500米的高度,由于正处在“丰富果林带”青春期,第一批猿类因为无法拒绝其天堂般的引诱而登上青藏高原。
  奇之又奇的是,经过100多年的化石大战,人类考古学家也把注意力转向了一种名为“腊玛古猿”的猿类化石,并认为现代人类就可能是腊玛古猿的一支进化而成。而腊玛古猿化石的发现地有二处,一处在印度和巴基斯坦交界处的西瓦立克山区,一处在中国云南录丰石灰坝!其生存的时间被认为在距今1400万年~800万年前。腊玛古猿化石二处发现地都在青藏高原的脚下,其生存的时间也正好赶上青藏高原的花季时代。这一事实证实了当年确实有猿类在青藏高原及其周围生活,并为本假说提供了活动的主角。
  猿们登上高原时,高原顶部正处在海拔1000米~1500米的高度,同时也是这一丰富果林带的下段。虽然高原仍会并确实在隆升。由于这一果林带的范围在海拔1000米~2400米的区带,因此,只要高原顶部没有超过海拔2400米,猿们就会一直生活在这个天堂般的“伊甸园”。
  第二阶段是猿们向人类迈步的关键阶段。青藏高原的地貌具有独有的特征:它大致呈现出三级原面:第一级原面今天在海拔5200米高程,残留着一块块小型的原面,依傍着山峰而存;第二级原面在海拔5000米高程,面积略大一些;第三层原面主要由河流、洪水切割成河沟和冲积平原,今天的平均海拔在4500米左右,也是高原的最低原面。这三级原面上下可供活动的区带有700米左右。也就是说,古人如果从最上面向下撤,第三级原面便是最低的极限——因为人类不能破土而钻入地面以下。这三级原面主要存在于雅鲁藏布江以北的藏北、藏西地区。也是今天出现的大量的古人类遗留的地区。
  因此,综合前述的人类活动及高原地貌情况,请注意一个概念:本文在叙述高原的隆升和人类登高或下撤时,往往涉及这几级原面。特别要注意顶原面的极限和低原面的极限。
  当猿们登上藏北高原,在第一阶段的丰富果林带如贵族一般尽情享乐时,做梦也未想到,危险在悄悄逼近。
  青藏高原一刻不停地在隆升。当高原的顶面越过海拔2400米的高程时,上部的环境开始悄悄改变。由于前述高原有三级原面,此时的底原面的海拔高度尚在海拔1700米左右,猿们仍然可以在这700米的高程区享受生活;当高原顶部隆升至海拔2700米的时候,海拔2400米以上的300米的区带,环境已被改变,已没有了以往富裕的生活环境。但此时的底原面才升至海拔2000米,还有400米的富裕林带,猿们就被压缩在这400米的林带中生活。高原继续隆升,猿们的生活区带继续被压缩,并越来越窄……
  当高原的第三级原面,也就是最低极限的原面也隆升到海拔2400米左右的时候,猿们将完全丧失优裕的丰富果林带。环境发生了极大变化,植物种群和动物种类也发生了变化。实际上,当底原面的隆升接近海拔2400米高程时,猿们已经开始感到了生存威胁,生存的空间越来越小,而这一时期,由于经历了几百万年的悠然生活,反而使猿群扩大了若干倍。食物短缺,人口拥挤,气候趋于寒冷等,导致猿们面临着“饥寒交迫”的危难之境。
  由于此时的猿类已深入到高原腹地,低原面限制了它们就近下撤的退路,巨大的地盘也限制了它们远迁的想法。甚至会让它们认为到处都是一样的环境,迁离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于是,它们不得不将前辈们传说的“伊甸园”放进历史和记忆中,不得不“穷则思变”,选择新的生存方式:主动拿起武器向大自然进攻,向大自然索取食物,开始进入创造性的生存时代。
  正是危难之中的环境逼迫,成就了猿们在地球上做出最伟大的贡献——把自己进化成了人。这也是它们的后裔敢于嘲笑非洲及世界各地现在尚存的猿的资本。
  如果没有环境的压迫和威胁,一直在一种悠然自得的环境中生活,猿们永远不会进化成人。只有突发的并不断追逐着的危机,才会加速猿向人进化。非洲猿至今得以保持自己的自然形象,得益于它们生活的高原没有隆升。青藏高原的猿们所以进化成人,来自于高原隆升的贡献。
  达尔文认为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人的体毛是因为猿们“生活在一处炎热的地方,由于体毛失去了御寒的作用而自动退化脱落了”,这一观点似有不妥。目前世界上,特别是赤道附近依然生存着大量的各类动物,它们的体毛并未脱落。
  人的体毛脱落可能恰恰是因为“寒冷”造成。人类初为抵御寒冷,利用兽皮御寒,后为遮羞,形成了穿衣的传统,逐渐导致体毛御寒功能的丧失而脱落——这样的解释更显合理。猿人体毛脱落的时期,应当就是猿人生活在青藏高原的第二阶段时期。也即青藏高原低原面隆升到接近海拔2400米的准雪线开始,直到后来。(待续)
其他文献
万有引力是人类最早认识的一种相互作用。1687年,牛顿在其出版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就提出了这一概念。牛顿利用万有引力定律不仅说明了行星运动规律,而且还指出木星、土星的卫星围绕行星也有同样的运动规律。他认为月球除了受到地球的引力外,还受到太阳的引力,从而解释了月球运动中早已发现的二均差、出差等。另外,他还解释了彗星的运动轨道和地球上的潮汐现象。  然而,这个最早被人类所认识的相互作用,却又
期刊
通过位于智利的双子星南座望远镜,澳大利亚的天文学家找到了一颗早已被预言的“伴星”,它同绕旋转的同伴已经在一场异常的超新星爆炸中消亡了。  著名的澳大利亚超新星猎手鲍勃·埃文斯在2001年11月最先发现了超新星SN2001设。SN2001ig最初显示出氢元素的光谱信号,这使得它被贴上了II型超新星的标签;但是氢元素后来消失了,这使它被重新归类为I型超新星。  不过,一颗超新星是如何改变自身类型的呢?
期刊
科学家举行记者招待会时,媒体通常期待听到重大的消息。例如:他们克隆出一头羊啦;他们在试管里发现核融合的方法啦;他们已经确定出人类基因图谱的序列啦;他们发现袜子在洗衣机里愈洗愈少的真正原因啦,等等。记者听不清,读者陷恐慌  但是当瑞典的国家食品管理局在2002年4月召开记者招待会时,记者听到的却完全不是这回事。斯德哥尔摩大学的研究人员告诉大家,在洋芋片、炸薯条和很多平常的食物里发现了丙烯酰胺。由于这
期刊
扑朔迷离的玛雅文化    毫无疑问,古玛雅文明在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之前的印第安诸多文化中独占鳌头。所有古代伟大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就像众所周知的那样,都发生在江河流域,这些地方得天独厚,每年的河水泛滥为农作物生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如美索不达米亚、埃及、印度、中国:唯有玛雅文明仿佛与自己过不去,它永久性躲藏于难以接近的热带丛林里——如今这里是南墨西哥和北危地马拉所在地。令人感叹的是,古玛雅人在这些地
期刊
探险家米切尔·海吉斯在中美洲的鲁班埃顿古城发现了一个水晶头颅,这个水晶头颅相当精致洁净,长约18厘米,宽高各约13厘米,重约5千克。在形状与构造上,几乎完全等同于人的头颅。让人奇怪的是,尽管头颅本身没有什么色泽,但是它能放射出一种明亮无色的光,仿佛夜晚明月的光环一样。如果把它放在房间里,将会有某种声音不时地从屋子的四周发出来。那声音不像是乐器发出的声音,而更像是从人的嗓子里发出的柔和的歌唱声,在它
期刊
问题的提出    如今“温室效应”作为一个流行词语,几乎人人皆知,并被广泛应用于各类文稿和讲演活动中。人们慷慨陈词,各抒己见,甚至到了谈“温”色变的地步。其实,“温室效应学说”并非近年才盛行,早在1896年瑞典化学家斯万特·阿勒尼斯就已率先提出。20世纪50年代又有人提出,如果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加1倍,则地球表面的温度将会增高2℃~4℃。若“温室效应”不断加强,全球温度也必将逐年持续升高。其结
期刊
1963年11月22日,美国总统肯尼迪在达拉斯小城被李·哈威·奥斯瓦尔德刺杀。谋杀被称为“世纪谋杀”。究其起因,众说纷纭。最新的研究结果表明肯尼迪之死与C1A和UFO有关。那么UFO是导致总统被刺杀的主要因素之一吗?CIA掌门人杜勒斯和安格列顿与谋杀有关吗?肯尼迪与CIA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冷战期间,苏美展开了激烈的谍报战。除了担心原子弹秘密被窃外,CIA最重要的秘密就是关于新武器发展和新一代
期刊
我们无法将古玛雅人视为消失在几百年历史深处的幽灵,至今还有近300万他们的直接后裔居住在墨西哥南部、危地马拉和洪都托斯部分地区。在中美洲四季常青的热带丛林里可探察到公元1世纪-公元16世纪的数十座玛雅城市的废墟。新旧大陆时代的博物馆存放着大量宝物,那是考古学家多年来从玛雅人居住地和坟墓中挖掘出来的文物:既有优雅的彩陶,也有赤陶雕塑,还有软玉、骨头和贝壳制作的美丽装饰品……  20世纪后期,考古学家
期刊
时间是公元10世纪左右,在玛雅人居住的平原中部大部分地区的城市中心,开始出现了这种情况:居民们仿佛一夜间死亡,或突然消失了。其原因不得而知,大型建筑物上没有一点迹象反映,玛雅记事的日历墙上也没有标明,鼎盛时代的社会突然经历了衰退变化。不久前还繁荣昌盛的文明究竟怎么了?这种骤灭的发生是否是个意外?情况正如考古学家埃尼克·顿姆索指出的那样,建筑物突然停工,以致专门为某个大厦做地基的石块还闲置在那里,而
期刊
这幅罕见的图像显示的是AB7星系,是麦哲伦星云中最活跃的星系之一。大小麦哲伦星云是银河系的二个卫星星系。AB7星系是一个双子恒星:一颗是高度演进的大质量恒星沃尔夫——拉叶星,一颗是中年O型恒星。这二个与众不同的恒星有强烈的能不断放射出高能粒子的星风,类似于太阳的太阳风,但是这种星风要比太阳风强烈107倍~109倍。这些强风能对周围的星际物质施加巨大压力,迫使星云形成“气泡”——图像中可见的有蓝光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