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识字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学生从口头语言过渡到书面语言的桥梁。学生识字能力的提高对于以后的语文学习非常重要。如何教给孩子正确、快速、高效的识字方法是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急待解决的一个实际问题。笔者認为低年级识字教学应从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入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课内外相结合,拓宽识字途径,注重提高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关键词:识字教学;识字兴趣;识字方法
一、 根据儿童思维特点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创设良好的语文教学情境,有时可以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易于被新鲜的事物所吸引,常常受兴趣和情绪的支配。当学生处在情绪化的教学中,她们便会出现思维异常活跃,情感特别丰富,进入创新能力极强的特殊状态。因此,为学生创设符合儿童口味的童话环境或生活环境,也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对识字的兴趣,从而在轻松的情境中快乐地学习,提高效率。比如,在教学《小小的船》一课的生字时,我结合课题创设这样的教学情境:先把小小的船的图贴在黑板上,并对学生说:“‘小小的船’想和听课认真又爱发言的同学交朋友,你们谁愿意同它交朋友呢?”这样引起学生的注意,进入新课识字教学环节后,又设计“字宝宝花园”的识字情境,在“字宝宝花园”里,孩子们同“字宝宝”捉迷藏,认识每一个“字宝宝”的名字和“小小的船”交朋友。这堂课同时穿插以小组开火车读,师生竞赛读等多种形式,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高高兴兴地完成识字任务,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 通过直观演示,激发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的兴趣,提高识字能力
低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较差,教师要注重识字教学的“第一印象”,即在学生第一次接触生字时给予强烈刺激,使学生对生字产生强烈、深刻的第一印象。小学生常常对鲜艳的色彩、直观的形象最为感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小学生往往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生动、形象的插图和生活中的实物等,来加深学生对所认生字的第一印象。使死板的识记变成形象的识记,得到记得快、记得牢的效果。在课件的制作和运用上,教师要注意把握好“有效的多用,不必要的不用”的原则,使学生在“语文王国”中乐而忘返。学生可认识许多新的生字朋友,也常遇到一些老朋友。生字在学生的眼中是那么富有生命力,再也不是一个个枯燥的符号了。有时,他们还能到“菜园里”去摘蔬菜,到“动物王国”中尽情漫游,到“超市”快乐采购……对于学生来说,每次经历都是那么有情趣并富于挑战,而又收获颇多。
课堂是所有的教学活动中最关键、最活跃的场所。在课堂上,教师还要注重“学法”的直观演示和渗透,引领学生共同总结识字方法。因为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掌握最基本的识字方法,养成良好的识字习惯是非常重要的。有了习惯与方法作基础,学习的难度就会相对降低,难度减小了,学生对识字的兴趣也会更加浓厚。新课程要求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方法意识,从而使学生感受到识字是有方法的,自己有能力识好字。
例如,在新教材的“语文园地”中,编排了一些“读读认认”的内容,直观演示识字方法,对帮助学生归纳非常有益,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需要和接受的情况对教材进行调整,帮助学生提前掌握“熟字加偏旁”“熟字减偏旁”“熟悉字合起来”等多种基本的识字方法。学生在这些基本方法的帮助下,学习的积极性非常高,很快掌握了按笔画记字,按结构记字、按形声字记字形等多种方法。
三、 在阅读与写话中巩固生字,学以致用
认字是为了应用。学生认了字,如何巩固?从儿童心理来说,丰富多彩的认字活动,使学生认识了不少的汉字,把他们已经不满足于一个一个去认字,不满足于听故事、看动画片,自己读书已是他们的强烈欲望。所以,老师应当不失时机地组织他们阅读课外书。童话故事、古诗词、儿歌、谜语、绕口令等,都是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儿童报》《智力开发报》《课堂内外》《快乐语文》等报刊,也可以作为学生每天的读物。学生在阅读中认字,在认字中进行不知不觉地复习。认字多了,阅读量增大了,学生的写字能力逐渐增强了,我就顺其自然地尝试让学生来写。认写结合,以认带动写,以写巩固认。我鼓励学生把阅读过程中遇到的好词、好句、好段等摘抄下来,要求不必过高。刚开始可以是简单的一个词、一句话,慢慢地扩展为由好几句话连成的一段话,最后把自己喜欢的一段话熟读背诵。在背、写中再一次地对生字进行复习巩固,真正做到“读写”的有机结合。
总之,识字教学有许多种方法,作为一名低年级教师一定要深刻领会《新课标》的内容,不断实现自我发展,自我提高,做一名研究型的教师,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让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焕发生命活力,让孩子们的识字能力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胡美珍.低年级识字教学的亮丽风景[J].福建教育,2014,40(10):35-36.
[2] 郝玉梅.识字教学:“点灯”的工作[J].小学语文教师,2011,292(11):29-31.
[3] 高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法研究[J].语文教育论坛,2014(9):30-31.
[4] 李广平.浅析小学语文教学的识字教学[J].小学语文教学,2013(33):81-83.
关键词:识字教学;识字兴趣;识字方法
一、 根据儿童思维特点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创设良好的语文教学情境,有时可以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易于被新鲜的事物所吸引,常常受兴趣和情绪的支配。当学生处在情绪化的教学中,她们便会出现思维异常活跃,情感特别丰富,进入创新能力极强的特殊状态。因此,为学生创设符合儿童口味的童话环境或生活环境,也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对识字的兴趣,从而在轻松的情境中快乐地学习,提高效率。比如,在教学《小小的船》一课的生字时,我结合课题创设这样的教学情境:先把小小的船的图贴在黑板上,并对学生说:“‘小小的船’想和听课认真又爱发言的同学交朋友,你们谁愿意同它交朋友呢?”这样引起学生的注意,进入新课识字教学环节后,又设计“字宝宝花园”的识字情境,在“字宝宝花园”里,孩子们同“字宝宝”捉迷藏,认识每一个“字宝宝”的名字和“小小的船”交朋友。这堂课同时穿插以小组开火车读,师生竞赛读等多种形式,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高高兴兴地完成识字任务,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 通过直观演示,激发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的兴趣,提高识字能力
低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较差,教师要注重识字教学的“第一印象”,即在学生第一次接触生字时给予强烈刺激,使学生对生字产生强烈、深刻的第一印象。小学生常常对鲜艳的色彩、直观的形象最为感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小学生往往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生动、形象的插图和生活中的实物等,来加深学生对所认生字的第一印象。使死板的识记变成形象的识记,得到记得快、记得牢的效果。在课件的制作和运用上,教师要注意把握好“有效的多用,不必要的不用”的原则,使学生在“语文王国”中乐而忘返。学生可认识许多新的生字朋友,也常遇到一些老朋友。生字在学生的眼中是那么富有生命力,再也不是一个个枯燥的符号了。有时,他们还能到“菜园里”去摘蔬菜,到“动物王国”中尽情漫游,到“超市”快乐采购……对于学生来说,每次经历都是那么有情趣并富于挑战,而又收获颇多。
课堂是所有的教学活动中最关键、最活跃的场所。在课堂上,教师还要注重“学法”的直观演示和渗透,引领学生共同总结识字方法。因为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掌握最基本的识字方法,养成良好的识字习惯是非常重要的。有了习惯与方法作基础,学习的难度就会相对降低,难度减小了,学生对识字的兴趣也会更加浓厚。新课程要求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方法意识,从而使学生感受到识字是有方法的,自己有能力识好字。
例如,在新教材的“语文园地”中,编排了一些“读读认认”的内容,直观演示识字方法,对帮助学生归纳非常有益,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需要和接受的情况对教材进行调整,帮助学生提前掌握“熟字加偏旁”“熟字减偏旁”“熟悉字合起来”等多种基本的识字方法。学生在这些基本方法的帮助下,学习的积极性非常高,很快掌握了按笔画记字,按结构记字、按形声字记字形等多种方法。
三、 在阅读与写话中巩固生字,学以致用
认字是为了应用。学生认了字,如何巩固?从儿童心理来说,丰富多彩的认字活动,使学生认识了不少的汉字,把他们已经不满足于一个一个去认字,不满足于听故事、看动画片,自己读书已是他们的强烈欲望。所以,老师应当不失时机地组织他们阅读课外书。童话故事、古诗词、儿歌、谜语、绕口令等,都是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儿童报》《智力开发报》《课堂内外》《快乐语文》等报刊,也可以作为学生每天的读物。学生在阅读中认字,在认字中进行不知不觉地复习。认字多了,阅读量增大了,学生的写字能力逐渐增强了,我就顺其自然地尝试让学生来写。认写结合,以认带动写,以写巩固认。我鼓励学生把阅读过程中遇到的好词、好句、好段等摘抄下来,要求不必过高。刚开始可以是简单的一个词、一句话,慢慢地扩展为由好几句话连成的一段话,最后把自己喜欢的一段话熟读背诵。在背、写中再一次地对生字进行复习巩固,真正做到“读写”的有机结合。
总之,识字教学有许多种方法,作为一名低年级教师一定要深刻领会《新课标》的内容,不断实现自我发展,自我提高,做一名研究型的教师,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让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焕发生命活力,让孩子们的识字能力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胡美珍.低年级识字教学的亮丽风景[J].福建教育,2014,40(10):35-36.
[2] 郝玉梅.识字教学:“点灯”的工作[J].小学语文教师,2011,292(11):29-31.
[3] 高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法研究[J].语文教育论坛,2014(9):30-31.
[4] 李广平.浅析小学语文教学的识字教学[J].小学语文教学,2013(33):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