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教材关注表达回归语文本位

来源 :写作(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delp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四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中,我做到夯实基础,让表达更流畅;立足课堂,让表达更准确;设计习作,让表达更真实;拓展阅读,让表达更生动。
  关键词:夯实基础;流畅;立足课堂;准确;设计习作;真实;拓展阅读
  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为交际工具,原因在于学生通过语文课堂学习表达,学会表达。所谓表达,是将思维所得的成果用语言语音语调、表情、行为等方式反映出来的一种行为。表达以交际、传播为目的,以物、事、情、理为内容,以语言为工具,以听者、读者为接收对象。
  进入四年级以来,我的语文教学工作紧紧围绕两个字来展开:表达。
  一、夯实基础,让表达更流畅。
  万丈高楼平地起,生字,应该是语文学习最基础的部分。
  认字、写字教学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一直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在学生日后阅读及写作活动中起到基础作用。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自主学习生字的能力,所以每节课的生字教学,我不会事无巨细地讲解生字,而是采取重点突击,各个击破的策略。每一课的生字教学我重点关注易错字的易错部位,要求学生用红笔描红,这样既能书空易错部位的笔顺,又能让学生做到心生有数,以后的复习也能一目了然,一举数得。每一个词语盘点我都要梳理易错字易错音。坚持每堂课听写五分钟,决不允许出现错别字,也不允许用拼音代替字,一定要过好生字关,让表达更为流畅。
  二、立足课堂,让表达更准确。
  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是的,如何用好这个例子,开发这个例子,让每篇课文都能学有所获,这是每个语文教师都应该思考的。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自然景观,《观潮》中的观察方法,《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说明方法,《鸟的天堂》的动静结合,点面结合,《火烧云》的中丰富的想象,无不教会了孩子写景的方法;第三组课文“童话故事”的学习,借景抒情,丰富合理的想象,对话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学生发现耳熟能详的童话故事的创作秘诀,并尝试用这些方法进行童话创作,表达自己的想象世界,成功的喜悦是最美好的体验;第四组课文“作家笔下的动物”学习了不同作家写的同一种动物,也学习了同一作家写的不同的动物。每一篇课文都是最好的范文,每堂课找一处,学方法,悟方法,用方法,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让学生通过方法学会表达,在表达中巩固方法。
  三、设计习作,让表达更真实。
  阅读、思考、表达是语文学习的三个重要途径,这三种学习行为必须同时并举,缺一不可。四年级每一学期有八次作文,如果单纯地对每次作文进行训练,学生兴趣不高,收获自然不大,教学也非常机械。为了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激起表达的欲望,我对这八次作文进行了整合。四年级上期我将第一单元自然奇观,第二单元观察中的发现,第五单元自然遗产这三个单元整合起来,设计了“在路上”作文系列;将第三单元童话故事,第六单元人间真情整合,设计了“最美系列”作文;第七单元“成长的故事”,我们班孩子又写了“成长的滋味之酸甜苦辣系列”。四年级下期的作文是在四年级上期的基础上进行创作的,加入了“我的乡村记忆”系列作文,每一篇作文中,每一个文字里,都藏着孩子最珍贵的记忆。
  四、拓展阅读,让表达更生动。
  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只有将阅读中学到的知识积累起来,才能厚积薄发,达到所谓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这种高层境界。一旦离开了生活实践的积累、思维成果的积累、语言文字的积累,那写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
  千尺之台,起于垒土;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唯有充分的阅读,才能有精彩的写作。阅读是知识积累的有效途径之一,学生通过阅读开阔了视野,丰富了思想,积累了素材。阅读可以影响个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个人的思想和观点一旦形成势必会影响下一步的写作活动。结合学校开展的阅读节活动,我组织班上学生进行了系列阅读。同时,在学习“生命的意义”一组课文时,我们利用中午和阅读课读了杏林子写的所有的散文,张海迪、海伦凯勒、史铁生的作品也加入了我们班的书架。也许您会觉得我的阅读很功利,但我始终觉得,与其漫无目的地在博览群书,不如有的放矢地为我所用。
  五、结语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躬耕在语文这篇异彩纷呈的沃土上,教材,是连接教师,学生,语文的一个重要途径,充分挖掘语文教材,立足教材,让学生透过教材充分感受语文的魅力,学习语文的方法,运用语文的技巧,学会语文的表达,实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是当下最应该做的。
其他文献
摘要:在小学教学课程中,语文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而语文的作文教学又是非常重点的一个教学环节。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也在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对小学语文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影响着语文教学的进度,提升语文作文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语文综合水平,对于作文的教学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应用课外读物进行了重点研究,并详细的分析了课外阅读在
期刊
摘要:纵观传统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活动的开展,在传统教学理念的指导下,部分教师更将写作方法、技巧传授作为教学的主要手段,学生只需要坐在课堂中被动地接受这些方法、技巧,并将其运用到写作实际当中即可。这种在老师唱独角戏的写作教学中,尽管学生能利用所讲授的写作知识进行写作,但是其课堂氛围异常沉闷,学生在低落的情绪中难以实现自由表达和创意表达,其写作质量可想而知。由此,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需要将学生作
期刊
曾经在网上看过一个名师的读书目录,读了他的成长经历,令我震惊,与其说是他的成长故事感染了我,不如说是他读书的勤奋打动了我。教师读书不仅是寻求教育思想的营养,教师智慧的源头,也是情感与意志的冲击与交流,塑造人生理想与人格力量。读书会让教师更加善于思考,更加远离浮躁,让教师更加有教育的智慧,让教育更加美丽。  那么,教师应该怎样读书呢?我认为,一个优秀的人民教师要读好书,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古诗词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但是大部分教师仍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按照字词、诗句、篇章的顺序按部就班地引导学生赏析诗句,这种方式只是将学生作为盛装诗词的容器,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老师对诗词文本的解读,忽视了文诗词文本的理解与情感体验,这使得古诗无法走进学生的心灵,学生无法在精神世界里解读古诗文本,难以体会到古诗的魅力。对此种种,教师需要优化自身的古诗教学,
期刊
摘要:作文评改作为写作教学环节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方式是否正确、效果是否理想,对写作教学质量的高低起着直接的影响作用。然而,一直以来,作文评改没有引起广大语文教师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即使评改,评改的主体和方式也十分单一机械,导致作文教学一直无法获得理想效果。重视作文教学中的评改环节,并且采取符合新课改理念的互动评改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作文;互动评改;评改标准与方法;多元互动;反馈评价
期刊
很多年以后我一定会无比怀念现在的光景,仰头就能望见绿树在阳光轻吻下青翠欲滴的叶子,连带着想起的,理所当然便是令人歆羡的青春岁月。都说学生时光是人一生中最宝贵的几年,在象牙塔里挥斥书生意气,评点江山,一次次只凭胸中豪情向梦想挑战。真正始终坚持着怀抱的梦想的还剩几人,当时间之刀雕琢了面容,也磨平了大多数人的棱角。约翰·纳什是个例外,因为他用了一生去诠释对数学的信仰,在所有磨难历尽之后,唯一不变的是追求
期刊
摘要: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绘画是语言的先导,是表示美感的良器。”而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思维借助语言被物化,语言与思维密不可分的关系,为绘本阅读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绘本阅读的魅力,在于将科学与社会常识,以图画的方式体现出来,同时极少的文字,为讲述者和幼儿创造了更多的想象空间,搭起了一座图画和思维之间的桥梁。  关键词:幼儿教育;绘本阅读;形象思维;艺术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说
期刊
斜阳  大概是冬日傍晚的缘故,那漾着红光的夕照枣一般的红,深沉热烈,奔放不羁,红得燥、透、浑、厚,扎人的刺眼直射得眼睛倦累,炙热焦灼直窜心底,游荡徘徊在心里的感觉,在此刻却有着丝丝的暖意。没有了夏日里的那种相视的强悍和畏惧,眷恋莫名其妙地洋溢心坎,奔腾的滚烫与清冷的寒意交织相容,有着不舍的别离,末了,就释然淡去了。  田埂上,山壁边,伸展的杂草,摇曳着冬的斜阳——进发出银色的亮光,满盈盈的,没有一
期刊
摘要: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一种新型的教育教学方式——电子书包横空出世,在现代智慧教育蓬勃发展的今天,电子书包的出现有效地解决了传统教育难题,均衡了优质教育资源,开拓了自主学习模式,为教育带来巨大的变革。本文就教育信息化浪潮带来的智慧教室、教学变革进行阐释,并对未来智慧教育作出无限遐想。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电子书包;智慧教室;教育变革  一、扑面而来的教育信息化浪潮  近年来,语音识别、人工智
期刊
摘要:在小学中,很多学生怕作文。为了改变这种现象,笔者从赏识教育入手,通过激励学生,以转化习作的学困生。  关键词:赏识;习作;应用  一位心理学家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要就是被赏识。”赏识可以促使成功,抱怨将导致失败,在每个孩子的内心深处都有上进的愿望,对于习作学困生而言,他们更需要被我们赏识。赏识教育能为这些学生树立自信,克服对作文自卑、恐惧的心理,从而给这些学生摘掉“学困生”的帽子。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