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高职院校教育管理中,出现了一些学生无法顺利完成学业的情况,这对学生的学习工作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本文针对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学业生涯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探讨高职院校实施学业预警的重要意义,以及实施学业预警的内容和流程。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学业预警
当前,高等职业院校招收的学生类别越来越多,规模不断壮大,然而部分高职学生却因学业困难导致延迟毕业或者退学,给他们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了深远影响。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如何及时预警、告知学生本人及其家长可能产生的后果,并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是一个非常有必要去研究的问题。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制定不同学习阶段的学业标准,及时对学生学业情况进行预警,并予以学业帮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学生增强危机意识,明确学习方向和目标。这样学业预警就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学业预警的意义
高职院校生源结构和学生学习能力参差不齐,一些学生在进入高职学习前,就因为学习成绩不理想,出现了挫折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困难,甚至厌学等情况,个别学生受社会的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把注意力放在其他方面从而学习懒惰,平时不注重课程的学习,致使课程考核不合格。建立实施科学的学业预警工作,能够为学生起到一个警示和鞭策作用。
二、“学困生”形成的主要原因
学业困难学生在这里指智力正常、无感官障碍,但学习效率低、学习动力差或受学习策略、外部环境等影响,从而导致学业成绩差、学习困难,未达到人才培养方案要求的学生(以下称“学困生”)。形成主要原因:
(一)学习目标不明确。对“学困生”而言,其自身对学业的态度,对自我的认知,树立什么样的人生理想、学习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学习动力、学习效率、学业成绩。明确的学习目标能增强学习注意力与学习动机,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能促进学生形成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的良好习惯。而部分高职生在进入大学之后,失去学习目标,无学业生涯、职业生涯规划。
(二)学习主动性不够。部分高职生不适应高职的学习、生活,依然习惯于中学阶段的学习、生活方式,主动性差。选什么课、考什么证需要有人来提醒他们,忽略了高职院校学习特性,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被动参与学习活动。
(三)缺乏自我约束、管理能力。“学困生”大多自律性不高、意志力不强。进入高职院校后,一部分学生消极对待学习,上课睡觉、下课玩游戏,沉迷于网络,冲浪、刷视频,虽然觉得这样的生活没意思无聊,但是不愿意在学习上多花时间;虽然忧心未来发展前途,但是不做职业生涯规划;虽然希望自己能更优秀,但是不锻炼自己的综合能力,在矛盾的心态中渐行渐远。
(四)学习方法不恰当。一部分学生学习主动,不缺课,也按照老师要求完成学习任务,但是就是学业成绩不理想。这类学生主要的问题是学习方法不对,对于知识是死记硬背,不会融会贯通,缺乏创新性、创造性、拓展性思维能力,不适应高职院校的课程考评规则。
(五)心理调适和环境适应能力不足。一部分学生因不能较好的适应高职院校的学习生活方式,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出现诸多困难及不适,出现不适应群体生活的情况,出现消极情绪,甚至部分学生出现心理问题,不能继续学业。
三、建立完善的学业预警机制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学生层次、类别,制定学业预警制度及实施办法,明确学生在校期间学期应获得学分(或课程门数)及预警等级。
(一)及时进行学业预警。每学期开学补考后,及时进行学业预警。学籍管理部门筛查达到学业预警学生名单,院系组织复核学生修业情况,并及时向学籍管理部门反馈复核情况。
(二)发布正式学业预警通知。学籍管理部门根据学生修业情况,确定学生学业预警等级,向学生下达《学生学业预警通知书》及学业预警学生的成绩单,被预警学生本人签字确认,回执返回学籍管理部门存档。
(三)联系家长。辅导员通过电话、信件等形式联系学生家长,向家长告之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情况,发挥家校教育合力。针对预警学生,向家长送达《学生学业预警通知单(致家长)》及学生成绩单,相关通讯记录保存存档。
四、建立完善的学业帮扶机制
学业预警的目的是为了给予学生善意的激励和提醒,不是处分学生,而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自己的学习情况并及时作出调整。学业预警要与学业帮扶相结合,通过精准的学业帮扶,给学生提供指导和帮助,帮助学生找到学业不佳的具体原因,战胜影响学业的根问题。
(一)抓好新生入学教育。一是强化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解读,包括培养目标、核心课程、选课、专业考证考级、毕业条件等方面内容,并告知学业预警条件,学业预警处理办法,学业预警会导致的后果,补考重修、学生降级等规定。二是强化专业认知教育,帮助学生了解本专业的发展前景,明确专业培养方向,让学生对自己的专业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做好职业规划,避免学生因对未来迷茫而产生厌学情绪。
(二)建立畅通的家校联动机制。学业预警是学校、学生、家长三方协作教育管理模式。针对学业预警学生,除了及时向家长通报该生学业状态外,还应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和学习背景。与家长一起努力,共同帮助学生适应大学生活,积极乐观地应对学校生活,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督促学生努力学习。
(三)强化学业帮扶。学生的学业困难原因有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学生教育管理者应对学生学业困难的原因进行分类分析。了解“学困生”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的给予学生帮助。针对学习目标不明确的“学困生”,帮助其做好学业规划、职业规划,引导学生认知自我、剖析自我,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环境分析,帮助学生确定志向、设定目标。针对学习方法不当的“学困生”,除指导学生采用有效的学习方法外,重要的是增强“学困生”学习动力,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四)建立心理帮扶机制。针对“学困生”常见的自信心不足、自卑、沉迷网络、意志力薄弱、自律性差及性格内向等心理问题,应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正确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明确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与困境,引导学生正视自己的问题、去解决问题。对不同学生采用不同的辅导方式,提升預警学生的转化率,正确疏导“学困生”学业压力,给予他们必要的鼓励,使得“学困生”自我觉醒后奋发努力,从而顺利完成学业。
(五)建立学业帮扶档案。针对每一位被预警的学生,建立学业帮扶记录档案。详细记录学生学业帮扶的全过程。档案中详细记录学生在思想、性格、学习等方面的问题、表现及成因分析,采取帮扶的方法和实施过程,并记录学生学习与发展的各种数据,反映学生在帮扶后的学习生活中付出的努力与进步,激励学生取得成绩。
综上所述,学业预警工作对于促进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有重要的意义,学业预警要与学业帮扶相结合,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做好学生入学教育、健全预警体系、建立家校联动机制、建立心理帮扶机制、建立学业帮扶档案,对学习存在困难的学生给予及时帮助,助其顺利完成学业。
参考文献:
[1]王晓蕾、毕菁华.《应用型大学学业预警机制初探》[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7(7): 124—126.
[2]吕丹丹、阳辉.《高校学业不良与学业预警机制研究》[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7(11): 91—92.
[3]佟紫娟.《高校学业预警制度的优化研究》[J]. 科教文汇. 2019(25): 17—18.
[4]楼启炜.《高校“学困生”学业预警机制探析》[J]. 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6(4): 111—114.
[5]罗昊、徐丽涛.《学业预警机制在滇西高校实施途径及意义研究》[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7(7): 475.
[6]王欣、王瑞娜.《对高校学业预警管理档案建设的思考》[J]. 办公室业务. 2018(20): 146—147.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学业预警
当前,高等职业院校招收的学生类别越来越多,规模不断壮大,然而部分高职学生却因学业困难导致延迟毕业或者退学,给他们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了深远影响。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如何及时预警、告知学生本人及其家长可能产生的后果,并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是一个非常有必要去研究的问题。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制定不同学习阶段的学业标准,及时对学生学业情况进行预警,并予以学业帮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学生增强危机意识,明确学习方向和目标。这样学业预警就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学业预警的意义
高职院校生源结构和学生学习能力参差不齐,一些学生在进入高职学习前,就因为学习成绩不理想,出现了挫折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困难,甚至厌学等情况,个别学生受社会的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把注意力放在其他方面从而学习懒惰,平时不注重课程的学习,致使课程考核不合格。建立实施科学的学业预警工作,能够为学生起到一个警示和鞭策作用。
二、“学困生”形成的主要原因
学业困难学生在这里指智力正常、无感官障碍,但学习效率低、学习动力差或受学习策略、外部环境等影响,从而导致学业成绩差、学习困难,未达到人才培养方案要求的学生(以下称“学困生”)。形成主要原因:
(一)学习目标不明确。对“学困生”而言,其自身对学业的态度,对自我的认知,树立什么样的人生理想、学习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学习动力、学习效率、学业成绩。明确的学习目标能增强学习注意力与学习动机,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能促进学生形成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的良好习惯。而部分高职生在进入大学之后,失去学习目标,无学业生涯、职业生涯规划。
(二)学习主动性不够。部分高职生不适应高职的学习、生活,依然习惯于中学阶段的学习、生活方式,主动性差。选什么课、考什么证需要有人来提醒他们,忽略了高职院校学习特性,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被动参与学习活动。
(三)缺乏自我约束、管理能力。“学困生”大多自律性不高、意志力不强。进入高职院校后,一部分学生消极对待学习,上课睡觉、下课玩游戏,沉迷于网络,冲浪、刷视频,虽然觉得这样的生活没意思无聊,但是不愿意在学习上多花时间;虽然忧心未来发展前途,但是不做职业生涯规划;虽然希望自己能更优秀,但是不锻炼自己的综合能力,在矛盾的心态中渐行渐远。
(四)学习方法不恰当。一部分学生学习主动,不缺课,也按照老师要求完成学习任务,但是就是学业成绩不理想。这类学生主要的问题是学习方法不对,对于知识是死记硬背,不会融会贯通,缺乏创新性、创造性、拓展性思维能力,不适应高职院校的课程考评规则。
(五)心理调适和环境适应能力不足。一部分学生因不能较好的适应高职院校的学习生活方式,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出现诸多困难及不适,出现不适应群体生活的情况,出现消极情绪,甚至部分学生出现心理问题,不能继续学业。
三、建立完善的学业预警机制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学生层次、类别,制定学业预警制度及实施办法,明确学生在校期间学期应获得学分(或课程门数)及预警等级。
(一)及时进行学业预警。每学期开学补考后,及时进行学业预警。学籍管理部门筛查达到学业预警学生名单,院系组织复核学生修业情况,并及时向学籍管理部门反馈复核情况。
(二)发布正式学业预警通知。学籍管理部门根据学生修业情况,确定学生学业预警等级,向学生下达《学生学业预警通知书》及学业预警学生的成绩单,被预警学生本人签字确认,回执返回学籍管理部门存档。
(三)联系家长。辅导员通过电话、信件等形式联系学生家长,向家长告之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情况,发挥家校教育合力。针对预警学生,向家长送达《学生学业预警通知单(致家长)》及学生成绩单,相关通讯记录保存存档。
四、建立完善的学业帮扶机制
学业预警的目的是为了给予学生善意的激励和提醒,不是处分学生,而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自己的学习情况并及时作出调整。学业预警要与学业帮扶相结合,通过精准的学业帮扶,给学生提供指导和帮助,帮助学生找到学业不佳的具体原因,战胜影响学业的根问题。
(一)抓好新生入学教育。一是强化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解读,包括培养目标、核心课程、选课、专业考证考级、毕业条件等方面内容,并告知学业预警条件,学业预警处理办法,学业预警会导致的后果,补考重修、学生降级等规定。二是强化专业认知教育,帮助学生了解本专业的发展前景,明确专业培养方向,让学生对自己的专业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做好职业规划,避免学生因对未来迷茫而产生厌学情绪。
(二)建立畅通的家校联动机制。学业预警是学校、学生、家长三方协作教育管理模式。针对学业预警学生,除了及时向家长通报该生学业状态外,还应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和学习背景。与家长一起努力,共同帮助学生适应大学生活,积极乐观地应对学校生活,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督促学生努力学习。
(三)强化学业帮扶。学生的学业困难原因有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学生教育管理者应对学生学业困难的原因进行分类分析。了解“学困生”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的给予学生帮助。针对学习目标不明确的“学困生”,帮助其做好学业规划、职业规划,引导学生认知自我、剖析自我,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环境分析,帮助学生确定志向、设定目标。针对学习方法不当的“学困生”,除指导学生采用有效的学习方法外,重要的是增强“学困生”学习动力,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四)建立心理帮扶机制。针对“学困生”常见的自信心不足、自卑、沉迷网络、意志力薄弱、自律性差及性格内向等心理问题,应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正确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明确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与困境,引导学生正视自己的问题、去解决问题。对不同学生采用不同的辅导方式,提升預警学生的转化率,正确疏导“学困生”学业压力,给予他们必要的鼓励,使得“学困生”自我觉醒后奋发努力,从而顺利完成学业。
(五)建立学业帮扶档案。针对每一位被预警的学生,建立学业帮扶记录档案。详细记录学生学业帮扶的全过程。档案中详细记录学生在思想、性格、学习等方面的问题、表现及成因分析,采取帮扶的方法和实施过程,并记录学生学习与发展的各种数据,反映学生在帮扶后的学习生活中付出的努力与进步,激励学生取得成绩。
综上所述,学业预警工作对于促进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有重要的意义,学业预警要与学业帮扶相结合,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做好学生入学教育、健全预警体系、建立家校联动机制、建立心理帮扶机制、建立学业帮扶档案,对学习存在困难的学生给予及时帮助,助其顺利完成学业。
参考文献:
[1]王晓蕾、毕菁华.《应用型大学学业预警机制初探》[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7(7): 124—126.
[2]吕丹丹、阳辉.《高校学业不良与学业预警机制研究》[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7(11): 91—92.
[3]佟紫娟.《高校学业预警制度的优化研究》[J]. 科教文汇. 2019(25): 17—18.
[4]楼启炜.《高校“学困生”学业预警机制探析》[J]. 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6(4): 111—114.
[5]罗昊、徐丽涛.《学业预警机制在滇西高校实施途径及意义研究》[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7(7): 475.
[6]王欣、王瑞娜.《对高校学业预警管理档案建设的思考》[J]. 办公室业务. 2018(20): 14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