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是一门具有浓郁人文色彩的课程。我们应以“美”的境界,辅之“美读”,兼以“美”的赏析,让学生在审美活动中理解文章,在文、情、理的交融中接受知识、发展个性。语文教师应在平时的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美好高尚的情操和审美素养。
关键词:语文 审美 教学
法国艺术大师罗丹曾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语文课文具有形象性、情感性强的特点,新教材所选文本更是从不同侧面显示着自然之美、社会之美和艺术之美。语文教师应在平时的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美好高尚的情操和审美素养。
一、用好教材,引导学生鉴赏美。
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引人入胜的深邃意境、凝练生动的优美词句、强烈感人的抒情色彩。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不断感受、体验这些以教材内容为本的审美内容及形式,还要遵循学生审美的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体验到评判,挖掘教材蕴涵的美感特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如《中国石拱桥》一课,尽管是说明文,但是我讲到举赵州桥一例时,让学生紧紧抓住中心句“这座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以及“古朴”、“初月出云”、“长虹饮涧”等词语,结合课文彩图,投影片等手段,来品味作者遣词造句之形象生动、说明事物特征之准确鲜明。
二、创设情境,品味内容的意境美。
“一片风景是一个心灵的结晶,一首诗文是一段历史的反映。”外在的自然风景与内在心灵的相叠印,相融为一,这即是意境。而语文教学中的情境教学,要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渗透于教学过程之中。如讲解《天净沙·秋思》时,我播放了琵琶独奏曲《忧思》,那凄美幽怨的曲调本身就是一段故事,再配以多媒体画面——“荒野幽径图”学生听后立刻有“断肠人在天涯”的共鸣。
三、拓展阅读,培养学生的兴趣美。
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常常通过巧设悬念来激发学生对阅读材料进行探究的热望。有时出示书名或篇目,引导学生根据题目置疑;有时讲述书中的精彩片段后,戛然而止,让学生们带着满腹的疑惑主动走进阅读。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可以读通文字,读懂内容,读出语感,读出文章中的形象。读的方式应多种多样,可以是个人自由读、集体齐读、配乐朗读、配画面读。朗读不仅能使学生体会语言文字的韵律美,同时也能把文字化作鲜明的形象再现给学生,唤起他们的想象,激发学生情感中的真、善、美等情愫,让学生与作者、与文本产生共鸣。
四、剖析形象,让学生追求精神美。
教学的主体在于学生,作品中的人文意识、美感因素只有通过学生的学,才能达到主体与客体互渗互融的审美效果。教师在教学中应关注学生的内心需求,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与个性差异设计教学活动,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使之自觉成为审美活动的主人,从而获得主体的创美能力。语文教学应当通过读、思、议、练、评的训练环节,把知识转化为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例如《白杨礼赞》,仅是读,学生只能形成感性的认识,教师应抓住重点词语、句子引导学生进行赏析,从色彩、感情上去感知形象。文中对白杨树的外形进行了描绘:“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一丈以内绝无旁枝”,“丫枝一律向上”,“绝不旁逸斜出”,“参天耸立,不折不挠”……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才会使学生意识到“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由此产生对白杨树所象征的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北方抗日军民的英雄气概和团结向上的崇高精神的敬仰。
五、以读促写,培养学生的构思美。
语文教材中有不少构思新颖、不落俗套的文章。如彭荆风的《驿路梨花》就显示出了匠心独运、不同凡俗的构思美:先写群山暮色,山高林密,空寂无人,夕阳西下,“我”和老余在担心要露宿深山的情况下,发现了梨树林边的小茅屋。小茅屋内为方便过路行人而安排了妥善的食宿,因而过路人急于打听小屋的“主人”是谁。这时瑶族老人出现,使夜行人发生了第一次误会,以为是主人回来了。接着引出了老人与小茅屋的一段故事,原来小茅屋的主人是梨花。大家决心向梨花学习,为小茅屋做些好事。接着写突然出现了一群哈尼小姑娘,大家又产生了第二次误会,以为走在前面的姑娘是梨花,结果还不是,于是再引出哈尼小姑娘讲述小茅屋的来历。文章第一部分提出的问题,至此才真相大白。于是作者引用陆游的诗句“驿路梨花处处开”作结,花人相映,十分贴切,既点了题,又紧扣文章所写的人和事,更抒发了无限赞美之情。故事一环紧扣一环,层层推进,跌宕多姿,引人入胜,显示出了精巧的构思美。
语文是一门具有浓郁人文色彩的课程,我们应以“美”的境界,辅之“美读”,兼以“美”的赏析,让学生在审美活动中理解文章,在文、情、理的交融中接受知识、发展个性。在语文教学中要以情激情,感染学生,拨动学生心灵的“情”弦,促进他们对作品内涵的认识、内化乃至情感的迁移,在人文情感的熏陶和感化下,萌发审美意识,提高审美能力。
关键词:语文 审美 教学
法国艺术大师罗丹曾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语文课文具有形象性、情感性强的特点,新教材所选文本更是从不同侧面显示着自然之美、社会之美和艺术之美。语文教师应在平时的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美好高尚的情操和审美素养。
一、用好教材,引导学生鉴赏美。
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引人入胜的深邃意境、凝练生动的优美词句、强烈感人的抒情色彩。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不断感受、体验这些以教材内容为本的审美内容及形式,还要遵循学生审美的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体验到评判,挖掘教材蕴涵的美感特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如《中国石拱桥》一课,尽管是说明文,但是我讲到举赵州桥一例时,让学生紧紧抓住中心句“这座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以及“古朴”、“初月出云”、“长虹饮涧”等词语,结合课文彩图,投影片等手段,来品味作者遣词造句之形象生动、说明事物特征之准确鲜明。
二、创设情境,品味内容的意境美。
“一片风景是一个心灵的结晶,一首诗文是一段历史的反映。”外在的自然风景与内在心灵的相叠印,相融为一,这即是意境。而语文教学中的情境教学,要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渗透于教学过程之中。如讲解《天净沙·秋思》时,我播放了琵琶独奏曲《忧思》,那凄美幽怨的曲调本身就是一段故事,再配以多媒体画面——“荒野幽径图”学生听后立刻有“断肠人在天涯”的共鸣。
三、拓展阅读,培养学生的兴趣美。
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常常通过巧设悬念来激发学生对阅读材料进行探究的热望。有时出示书名或篇目,引导学生根据题目置疑;有时讲述书中的精彩片段后,戛然而止,让学生们带着满腹的疑惑主动走进阅读。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可以读通文字,读懂内容,读出语感,读出文章中的形象。读的方式应多种多样,可以是个人自由读、集体齐读、配乐朗读、配画面读。朗读不仅能使学生体会语言文字的韵律美,同时也能把文字化作鲜明的形象再现给学生,唤起他们的想象,激发学生情感中的真、善、美等情愫,让学生与作者、与文本产生共鸣。
四、剖析形象,让学生追求精神美。
教学的主体在于学生,作品中的人文意识、美感因素只有通过学生的学,才能达到主体与客体互渗互融的审美效果。教师在教学中应关注学生的内心需求,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与个性差异设计教学活动,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使之自觉成为审美活动的主人,从而获得主体的创美能力。语文教学应当通过读、思、议、练、评的训练环节,把知识转化为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例如《白杨礼赞》,仅是读,学生只能形成感性的认识,教师应抓住重点词语、句子引导学生进行赏析,从色彩、感情上去感知形象。文中对白杨树的外形进行了描绘:“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一丈以内绝无旁枝”,“丫枝一律向上”,“绝不旁逸斜出”,“参天耸立,不折不挠”……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才会使学生意识到“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由此产生对白杨树所象征的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北方抗日军民的英雄气概和团结向上的崇高精神的敬仰。
五、以读促写,培养学生的构思美。
语文教材中有不少构思新颖、不落俗套的文章。如彭荆风的《驿路梨花》就显示出了匠心独运、不同凡俗的构思美:先写群山暮色,山高林密,空寂无人,夕阳西下,“我”和老余在担心要露宿深山的情况下,发现了梨树林边的小茅屋。小茅屋内为方便过路行人而安排了妥善的食宿,因而过路人急于打听小屋的“主人”是谁。这时瑶族老人出现,使夜行人发生了第一次误会,以为是主人回来了。接着引出了老人与小茅屋的一段故事,原来小茅屋的主人是梨花。大家决心向梨花学习,为小茅屋做些好事。接着写突然出现了一群哈尼小姑娘,大家又产生了第二次误会,以为走在前面的姑娘是梨花,结果还不是,于是再引出哈尼小姑娘讲述小茅屋的来历。文章第一部分提出的问题,至此才真相大白。于是作者引用陆游的诗句“驿路梨花处处开”作结,花人相映,十分贴切,既点了题,又紧扣文章所写的人和事,更抒发了无限赞美之情。故事一环紧扣一环,层层推进,跌宕多姿,引人入胜,显示出了精巧的构思美。
语文是一门具有浓郁人文色彩的课程,我们应以“美”的境界,辅之“美读”,兼以“美”的赏析,让学生在审美活动中理解文章,在文、情、理的交融中接受知识、发展个性。在语文教学中要以情激情,感染学生,拨动学生心灵的“情”弦,促进他们对作品内涵的认识、内化乃至情感的迁移,在人文情感的熏陶和感化下,萌发审美意识,提高审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