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学生学习数学的方式,提高主体参与意识

来源 :语数外学习·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xuanxx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实施,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变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由被动、服从改变为和谐、互动的新型的师生关系。课堂管理是整个教育系统中的关键环节,所有课程改革的理念、程序都需要通过课堂的实施来完成。在目前“五严”的制度下,如何“提质减负”并且培养出富有创造性的人才,是当下对课堂教学的考验。所以,探讨有序、高效、切合实际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我们迫在眉睫的大事。
  主体参与课堂模式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师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以实现课堂教学效率最大化的一种模式。主体参与课堂模式的一般程序为:自主检测——目标引导——小组合作,质疑解难——大班交流,分享成果——当堂检测——教学反思。下面我就从这几个环节,结合我在数学教学中的实践谈谈一些个人感受:
  一、自主预习,课前检测是发挥双主体的关键
  传统的教学模式都是教师带着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完成教学,学生更多的是被动接受,往往是学了整节课之后才知道今天学的是什么,扼制了学生求知的兴趣。而新的模式下,每节课之前都让学生先预习,带着问题和对知识的初步理解来参加课堂学习,学生自然兴趣盎然,主体地位直接突出,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这一环节的关键是老师设计的预习问题,难度要低、量不宜多,否则将造成学生的负担,反而使学生望而怯步。
  二、目标引导是实现双主体作用的必要
  学生知识结构、认知水平、个体差异等因素都制约着学生对新知的理解,靠他们自己往往不能把握好一节课的学习目标,从而也就不能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教师此时就担任引导者的身份,要根据学生的自主检测情况,及时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理解程度,再通过设计问题、解决问题、生成问题、再解决问题,循序渐 进、螺旋上升实现教学目标的完成,使学生不断提高对新知的理解,并能归纳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解决相应的数学问题。整个过程的关键是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千万不能一下直接代劳,否则就又回到了传统教学模式,教师是传授者而学生是接受者。
  三、小组合作是实现双主体作用的重要措施
  学生的认知水平、个体差异不一致,对某一问题的理解和解决方法都存在差异,通过小组合作,使得学生之间能互相了解、互相帮助,共同探究、产生合力,还会生成意想不到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本学期在开学初,九年级学生学习的是《图形与证明》,这部分知识用传统教学模式上课,课堂状态是:四、五个学生跟着老师说;五、六个学生听得懂;其余学生是观众,一节课上下来死气沉沉,教学效果极差。尝试用新的模式上课,首先座位分组坐,使得原来孤立无助的学生有了“小老师”,别人都动,他也不好意思偷懒,他都能听到一些,有的甚至主动问同学、问老师。
  其次,课堂气氛不一样了,学生踊跃发言,好的学生讲给同组学生听,并能互相切磋方法,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得到充分锻炼,成功感和优越感不断激励学生继续进取。再次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幸福感,课堂学习不再枯燥、不再漫长。
  这个环节中,老师不能作为旁观者,要积极参与学生的讨论和指导,及时了解各组的发展情况,并对一些问题进行收集,为班级的主体推进做准备。
  四、大班交流能推进双主体作用的发展
  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各组的讨论进度、解决问题的方法、生成的新问题肯定不一样。这时,通过大班交流可以最快、最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让各组学生都能得到同等发展。如果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老师应该给予讲解,并对某些问题进行示范。例如在讲圆周角的性质时,学生会做填空题,但是做证明题和计算题时就不知道如何下笔,此时我就把几道题的过程板演在黑板上,让学生在开始学圆时能有一个正确的解题示范,以后他才能独立解决相关的一些问题。
  五、当堂检测是对双主体教学效果的检测
  一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关键是看学生解决问题的效果,当堂检测这一环节必不可少。检测有以下作用:(1)检测教师教学目标完成、学生学习目标接受的情况;(2)检测教师对本节课教学设计的效果,及时反馈优点和不足;(3)检测学生个体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时了解每个学生本节课的掌握情况,确定需要辅导的对象。
  六、教学反思是提高双主体教学效果不可忽视的环节
  每节课上下来或多或少都有优势和不足,课后及时反思是教师不可忽视的环节。我现在正处于对新课堂模式的探索阶段,课后反思帮助我积累经验和不足,课后反思尤为重要。
  作如下几点反思:1.这节课我完成了教学目标了吗?哪些学生掌握得较好?哪些学生还有困难?要如何弥补?2.这节课学生主动参与了吗?学生的参与性大不大?我有没有积极引导学生参与?3.这节课哪些问题解决得较好?学生生成了什么问题?课上是如何解决的?
  以上就是我对新教学模式每一环节的初步思考,我觉得整个环节都是以教师的主导来激发学生的主体,教师担任的是组织者、点拨者、协调者,学生是参与者、实践者、创造者,两者的地位协调、统一。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探索,提高“改变数学学习方式突出主体参与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
其他文献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节课如果能让学生感兴趣,自觉参与,主动地去探究,教师也不必讲得口干舌燥,学生也会学得自得其乐而有所收获。那么,如何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来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呢?下面就结合初中语文教学的实践进行一番探究。  一、转变教学方式,激活课堂  在语文教学中不难发现,很多教师在课堂上讲得眉飞色舞,对一篇课文,从作者简介讲到写作背景,从生字词到句子含义,从段落大意到主
当前,正在大力进行新课程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再适应需求。初中语文已经是模块式的教学内容设计,这样更能适应学生和时代的需求。教师在上课时,结合上课内容找准切合点,把握内容的难易程度,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进行教学。笔者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以及对新课程的学习中,总结出初中语文课堂有效性教学的一些策略,供大家借鉴。  一、充分理解有效教学的理念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学懂所教内容,如何教学生才是最有效
郭琛(女)艺术简历1976年生于河南洛阳,1999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现为职业艺术家。工作、生活于上海。 Guo Chen (female) Artistic resume Born in Luoyang, Henan Provi
期刊
期刊
启发式教学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规律,采取各种手段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思维,以获取新知识的教学方法体系。其实质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启发学生的思维,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挖掘其内在潜能,使外部教育产生一种内化作用,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因此,启发式教学的过程就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的能动认识过程。没有教师的引导,学生获得认识就不可能高效和迅速。同时,学生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掌握知识毕竟
舒燕(女)艺术简历1997年毕业于中国江西景德镇陶瓷学院雕塑系,获学士学位。2002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任教于上海应用技术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现为中国上海虹桥
期刊
针对汽车主动召回的系统性缺陷信息,从信息消费的内容进行分析。由于参与信息消费的行为主体存在不同需求,进而比较了汽车系统性缺陷信息处理方式对于汽车主动召回的影响,分
王宁艺术简历1978年生于河南郑州,2000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2007年获江南大学工业设计工程硕士掌位,2004年至今担任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装饰艺术设计学
期刊
新课程强调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促进师生、生生间的互动。通过课堂互动交流,可以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通过课堂互动交流学习,可以突破个人自主构建的学习模式,保证了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下,与不同个体之间的沟通、互动,有效提高教学的质量。教学中,我们应该创设各种促进课堂交流的条件,确保学生在交流中行为、思维和情感的充分参与。那么如何才能保证互动交流的效果,保持其深度和广度呢?我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教学策略和教学行
方茂鸿艺术简历1949年生于安徽全椒。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隶书专业委员会委员、培训中心教授,安徽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安徽省书法家协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