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实施,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变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由被动、服从改变为和谐、互动的新型的师生关系。课堂管理是整个教育系统中的关键环节,所有课程改革的理念、程序都需要通过课堂的实施来完成。在目前“五严”的制度下,如何“提质减负”并且培养出富有创造性的人才,是当下对课堂教学的考验。所以,探讨有序、高效、切合实际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我们迫在眉睫的大事。
主体参与课堂模式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师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以实现课堂教学效率最大化的一种模式。主体参与课堂模式的一般程序为:自主检测——目标引导——小组合作,质疑解难——大班交流,分享成果——当堂检测——教学反思。下面我就从这几个环节,结合我在数学教学中的实践谈谈一些个人感受:
一、自主预习,课前检测是发挥双主体的关键
传统的教学模式都是教师带着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完成教学,学生更多的是被动接受,往往是学了整节课之后才知道今天学的是什么,扼制了学生求知的兴趣。而新的模式下,每节课之前都让学生先预习,带着问题和对知识的初步理解来参加课堂学习,学生自然兴趣盎然,主体地位直接突出,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这一环节的关键是老师设计的预习问题,难度要低、量不宜多,否则将造成学生的负担,反而使学生望而怯步。
二、目标引导是实现双主体作用的必要
学生知识结构、认知水平、个体差异等因素都制约着学生对新知的理解,靠他们自己往往不能把握好一节课的学习目标,从而也就不能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教师此时就担任引导者的身份,要根据学生的自主检测情况,及时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理解程度,再通过设计问题、解决问题、生成问题、再解决问题,循序渐 进、螺旋上升实现教学目标的完成,使学生不断提高对新知的理解,并能归纳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解决相应的数学问题。整个过程的关键是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千万不能一下直接代劳,否则就又回到了传统教学模式,教师是传授者而学生是接受者。
三、小组合作是实现双主体作用的重要措施
学生的认知水平、个体差异不一致,对某一问题的理解和解决方法都存在差异,通过小组合作,使得学生之间能互相了解、互相帮助,共同探究、产生合力,还会生成意想不到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本学期在开学初,九年级学生学习的是《图形与证明》,这部分知识用传统教学模式上课,课堂状态是:四、五个学生跟着老师说;五、六个学生听得懂;其余学生是观众,一节课上下来死气沉沉,教学效果极差。尝试用新的模式上课,首先座位分组坐,使得原来孤立无助的学生有了“小老师”,别人都动,他也不好意思偷懒,他都能听到一些,有的甚至主动问同学、问老师。
其次,课堂气氛不一样了,学生踊跃发言,好的学生讲给同组学生听,并能互相切磋方法,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得到充分锻炼,成功感和优越感不断激励学生继续进取。再次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幸福感,课堂学习不再枯燥、不再漫长。
这个环节中,老师不能作为旁观者,要积极参与学生的讨论和指导,及时了解各组的发展情况,并对一些问题进行收集,为班级的主体推进做准备。
四、大班交流能推进双主体作用的发展
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各组的讨论进度、解决问题的方法、生成的新问题肯定不一样。这时,通过大班交流可以最快、最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让各组学生都能得到同等发展。如果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老师应该给予讲解,并对某些问题进行示范。例如在讲圆周角的性质时,学生会做填空题,但是做证明题和计算题时就不知道如何下笔,此时我就把几道题的过程板演在黑板上,让学生在开始学圆时能有一个正确的解题示范,以后他才能独立解决相关的一些问题。
五、当堂检测是对双主体教学效果的检测
一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关键是看学生解决问题的效果,当堂检测这一环节必不可少。检测有以下作用:(1)检测教师教学目标完成、学生学习目标接受的情况;(2)检测教师对本节课教学设计的效果,及时反馈优点和不足;(3)检测学生个体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时了解每个学生本节课的掌握情况,确定需要辅导的对象。
六、教学反思是提高双主体教学效果不可忽视的环节
每节课上下来或多或少都有优势和不足,课后及时反思是教师不可忽视的环节。我现在正处于对新课堂模式的探索阶段,课后反思帮助我积累经验和不足,课后反思尤为重要。
作如下几点反思:1.这节课我完成了教学目标了吗?哪些学生掌握得较好?哪些学生还有困难?要如何弥补?2.这节课学生主动参与了吗?学生的参与性大不大?我有没有积极引导学生参与?3.这节课哪些问题解决得较好?学生生成了什么问题?课上是如何解决的?
以上就是我对新教学模式每一环节的初步思考,我觉得整个环节都是以教师的主导来激发学生的主体,教师担任的是组织者、点拨者、协调者,学生是参与者、实践者、创造者,两者的地位协调、统一。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探索,提高“改变数学学习方式突出主体参与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
主体参与课堂模式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师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以实现课堂教学效率最大化的一种模式。主体参与课堂模式的一般程序为:自主检测——目标引导——小组合作,质疑解难——大班交流,分享成果——当堂检测——教学反思。下面我就从这几个环节,结合我在数学教学中的实践谈谈一些个人感受:
一、自主预习,课前检测是发挥双主体的关键
传统的教学模式都是教师带着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完成教学,学生更多的是被动接受,往往是学了整节课之后才知道今天学的是什么,扼制了学生求知的兴趣。而新的模式下,每节课之前都让学生先预习,带着问题和对知识的初步理解来参加课堂学习,学生自然兴趣盎然,主体地位直接突出,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这一环节的关键是老师设计的预习问题,难度要低、量不宜多,否则将造成学生的负担,反而使学生望而怯步。
二、目标引导是实现双主体作用的必要
学生知识结构、认知水平、个体差异等因素都制约着学生对新知的理解,靠他们自己往往不能把握好一节课的学习目标,从而也就不能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教师此时就担任引导者的身份,要根据学生的自主检测情况,及时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理解程度,再通过设计问题、解决问题、生成问题、再解决问题,循序渐 进、螺旋上升实现教学目标的完成,使学生不断提高对新知的理解,并能归纳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解决相应的数学问题。整个过程的关键是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千万不能一下直接代劳,否则就又回到了传统教学模式,教师是传授者而学生是接受者。
三、小组合作是实现双主体作用的重要措施
学生的认知水平、个体差异不一致,对某一问题的理解和解决方法都存在差异,通过小组合作,使得学生之间能互相了解、互相帮助,共同探究、产生合力,还会生成意想不到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本学期在开学初,九年级学生学习的是《图形与证明》,这部分知识用传统教学模式上课,课堂状态是:四、五个学生跟着老师说;五、六个学生听得懂;其余学生是观众,一节课上下来死气沉沉,教学效果极差。尝试用新的模式上课,首先座位分组坐,使得原来孤立无助的学生有了“小老师”,别人都动,他也不好意思偷懒,他都能听到一些,有的甚至主动问同学、问老师。
其次,课堂气氛不一样了,学生踊跃发言,好的学生讲给同组学生听,并能互相切磋方法,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得到充分锻炼,成功感和优越感不断激励学生继续进取。再次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幸福感,课堂学习不再枯燥、不再漫长。
这个环节中,老师不能作为旁观者,要积极参与学生的讨论和指导,及时了解各组的发展情况,并对一些问题进行收集,为班级的主体推进做准备。
四、大班交流能推进双主体作用的发展
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各组的讨论进度、解决问题的方法、生成的新问题肯定不一样。这时,通过大班交流可以最快、最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让各组学生都能得到同等发展。如果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老师应该给予讲解,并对某些问题进行示范。例如在讲圆周角的性质时,学生会做填空题,但是做证明题和计算题时就不知道如何下笔,此时我就把几道题的过程板演在黑板上,让学生在开始学圆时能有一个正确的解题示范,以后他才能独立解决相关的一些问题。
五、当堂检测是对双主体教学效果的检测
一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关键是看学生解决问题的效果,当堂检测这一环节必不可少。检测有以下作用:(1)检测教师教学目标完成、学生学习目标接受的情况;(2)检测教师对本节课教学设计的效果,及时反馈优点和不足;(3)检测学生个体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时了解每个学生本节课的掌握情况,确定需要辅导的对象。
六、教学反思是提高双主体教学效果不可忽视的环节
每节课上下来或多或少都有优势和不足,课后及时反思是教师不可忽视的环节。我现在正处于对新课堂模式的探索阶段,课后反思帮助我积累经验和不足,课后反思尤为重要。
作如下几点反思:1.这节课我完成了教学目标了吗?哪些学生掌握得较好?哪些学生还有困难?要如何弥补?2.这节课学生主动参与了吗?学生的参与性大不大?我有没有积极引导学生参与?3.这节课哪些问题解决得较好?学生生成了什么问题?课上是如何解决的?
以上就是我对新教学模式每一环节的初步思考,我觉得整个环节都是以教师的主导来激发学生的主体,教师担任的是组织者、点拨者、协调者,学生是参与者、实践者、创造者,两者的地位协调、统一。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探索,提高“改变数学学习方式突出主体参与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