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岳麓书院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堪称潇湘文化的大本营,历史上那场精彩绝伦的“朱张会讲”就发生在这里。
石鼓书院、城南书院、东山书院、泉书院……遍布潇湘大地的书院,对潇湘文化的发展和传承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也孕育出潇湘人的书香气。
北宋理学家周敦颐是湖湘学派的创始人,他推崇的理学思想历经千百年而不衰,影响了后来的曾国藩、魏源、谭嗣同、毛泽东、刘少奇、齐白石、沈从文等无数名人。
岳麓山风光秀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读书山林的钟情之所,也是佛道两家的圣地。唐末五代之时,各地官学在战乱中遭到破坏,岳麓山寺院的僧人就在寺院附近建堂结舍,收留那些远遁山林、躲避乱军的读书人,形成民办教学的形式。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潭州(今长沙)太守朱洞在唐代僧人办学的遗址上正式建立了岳麓书院,并确立了书院由讲学、藏书、祭祀、学田四大要素构成的基本规制,当时在书院学习的学生有数百人。宋真宗时期,岳麓书院的首任山长周式得到皇上的亲自召见,宋真宗赐给书院各种儒家典籍、傳疏以及《史记》等官方修订的史书,还有刚刚编订完成的字典《玉篇》和现已失传的韵书《唐韵》。为了表示对书院办学成就的嘉许,宋真宗还亲笔写下“岳麓书院”匾额,岳麓书院因此闻名全国,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
在历史的长河中,岳麓书院曾几经战火,数次面临被破坏殆尽的境地,但把这里当作精神圣地的读书人,总是能在最短的时间里恢复它的原貌,这让后学晚辈们能够目睹它饱经沧桑的面容。
今天的岳麓书院属于湖南大学的下属学院,包括书院主体、附属文庙及建国后建立的中国书院博物馆,现存古建筑多为明清时期修建。
书院大门掩映在绿荫之下,以大门为起点,二门、讲堂、御书楼依次分布,位于中轴线中央的,是岳麓书院最核心的建筑——讲堂,当年精彩绝伦的“朱张会讲”就发生在这里。如今,我们仍然能从讲堂内陈列的匾额、碑刻等文物遥想历代学者的风采:康熙御赐的“学达性天”匾、乾隆御赐的“道南正脉”匾、清代山长欧阳厚均亲刻的“忠孝廉节”碑、民国初期湖南工专校长宾步程所书的“实事求是”校训匾额……每一个字,都见证了岳麓书院的辉煌。御书楼是中轴线上的最后一座主建筑,其藏书功能从建成之日便发挥作用,一直延续至今。从宋真宗开始,历代帝王多有赐书,官员、文人也多有藏书赠与,到清代中叶,御书楼已经成为一座大型民间图书馆,直到今天仍作为古籍图书馆,供书院教研人员和学生使用。
毗邻岳麓书院的城南书院是潇湘书院中的“后学晚辈”,直到南宋初年才建成。“朱张会讲”之时,城南书院也是两位大儒来往讲学的地点之一。近代以来,书院更名为“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涌现出左宗棠、黄兴、陈天华、杨昌济等众多历史文化名人,毛泽东也曾就读于这里。 位于湘潭的东山书院则更年轻,它是中日甲午战争后潇湘文人救国图存的产物。东山书院遵循“实事求是、积极变通”的原则,舍弃了传统书院教学读经的模式,不以科举仕进为业,而是设立了算学、格致、方言、商务四门学科,培养适用人才,以济当时之急,开创了湖南新式教育之先河。
而位于酃县的洣泉书院虽然始建于宋朝,但真正扬名天下却是在近代以后。毛泽东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曾在这里驻扎,毛泽东还在书院亲自指挥了城西接龙桥阻击战。随后的十年间,朱德、陈毅、彭德怀、王震等革命先驱先后率部来到酃县开展革命活动,都选择将洣泉书院作为临时住宿和办公地点。如今,这里是株洲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据《中国书院制度研究》一书统计,历史上湖南一省的书院多达477所,在全国名列前茅,而且大部分分布在潇湘流域。如此众多的书院,对潇湘文化的发展和传承,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也孕育出潇湘人的书香气。
“惟楚有才,于斯为盛”源远流长的湖湘文化
潇湘文化源远流长,那些古老的书院就是最好的见证,而从发展之初,潇湘文化便自成一脉,形成了地域性极强的学派,那就是儒家学派,现代学者也称其为“湖湘学派”。尽管它只是一个地域性学派,但从形成之日起,便不断向全国扩展,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
周敦颐在他的主要学术著作中大大发展了孔子的理论,并提出了一个简单而有系统的宇宙构成论:“无极而太极”,“太极”一动一静,产生阴阳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这是宋明理学的思想渊源,也是湖湘学派的思想起源。
湖湘文化包含推崇理学、强调经世致用、主张躬行实践、包容众家之长、爱国主义等风尚,这种风尚历经千百年而不衰。南宋时期,湖湘学者坚决主张北上抗金,收复中原,不少人投笔从戎,奔赴抗金战场,成为优秀的抗金将领。1275年,蒙元大军攻破长沙,岳麓书院虽仅有数百学生,仍组织了不屈不挠的抗争。近代以后,湘军首领曾国藩、收复新疆的左宗棠、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魏源,都是湖湘文化养育的优秀爱国之士。不仅如此,受湖湘文化影响的还有谭嗣同、陈天华、黄兴等变革先驱,毛泽东、刘少奇等开国元勋,以及齐白石、沈从文等文化界杰出人士。潇湘大地人才济济,正如岳麓书院大门上那幅“惟楚有才”、“于斯为盛”四字楹联一样,短短八个字,尽显潇湘学子的自信与风流。
石鼓书院、城南书院、东山书院、泉书院……遍布潇湘大地的书院,对潇湘文化的发展和传承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也孕育出潇湘人的书香气。
北宋理学家周敦颐是湖湘学派的创始人,他推崇的理学思想历经千百年而不衰,影响了后来的曾国藩、魏源、谭嗣同、毛泽东、刘少奇、齐白石、沈从文等无数名人。
岳麓山风光秀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读书山林的钟情之所,也是佛道两家的圣地。唐末五代之时,各地官学在战乱中遭到破坏,岳麓山寺院的僧人就在寺院附近建堂结舍,收留那些远遁山林、躲避乱军的读书人,形成民办教学的形式。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潭州(今长沙)太守朱洞在唐代僧人办学的遗址上正式建立了岳麓书院,并确立了书院由讲学、藏书、祭祀、学田四大要素构成的基本规制,当时在书院学习的学生有数百人。宋真宗时期,岳麓书院的首任山长周式得到皇上的亲自召见,宋真宗赐给书院各种儒家典籍、傳疏以及《史记》等官方修订的史书,还有刚刚编订完成的字典《玉篇》和现已失传的韵书《唐韵》。为了表示对书院办学成就的嘉许,宋真宗还亲笔写下“岳麓书院”匾额,岳麓书院因此闻名全国,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
在历史的长河中,岳麓书院曾几经战火,数次面临被破坏殆尽的境地,但把这里当作精神圣地的读书人,总是能在最短的时间里恢复它的原貌,这让后学晚辈们能够目睹它饱经沧桑的面容。
今天的岳麓书院属于湖南大学的下属学院,包括书院主体、附属文庙及建国后建立的中国书院博物馆,现存古建筑多为明清时期修建。
书院大门掩映在绿荫之下,以大门为起点,二门、讲堂、御书楼依次分布,位于中轴线中央的,是岳麓书院最核心的建筑——讲堂,当年精彩绝伦的“朱张会讲”就发生在这里。如今,我们仍然能从讲堂内陈列的匾额、碑刻等文物遥想历代学者的风采:康熙御赐的“学达性天”匾、乾隆御赐的“道南正脉”匾、清代山长欧阳厚均亲刻的“忠孝廉节”碑、民国初期湖南工专校长宾步程所书的“实事求是”校训匾额……每一个字,都见证了岳麓书院的辉煌。御书楼是中轴线上的最后一座主建筑,其藏书功能从建成之日便发挥作用,一直延续至今。从宋真宗开始,历代帝王多有赐书,官员、文人也多有藏书赠与,到清代中叶,御书楼已经成为一座大型民间图书馆,直到今天仍作为古籍图书馆,供书院教研人员和学生使用。
毗邻岳麓书院的城南书院是潇湘书院中的“后学晚辈”,直到南宋初年才建成。“朱张会讲”之时,城南书院也是两位大儒来往讲学的地点之一。近代以来,书院更名为“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涌现出左宗棠、黄兴、陈天华、杨昌济等众多历史文化名人,毛泽东也曾就读于这里。 位于湘潭的东山书院则更年轻,它是中日甲午战争后潇湘文人救国图存的产物。东山书院遵循“实事求是、积极变通”的原则,舍弃了传统书院教学读经的模式,不以科举仕进为业,而是设立了算学、格致、方言、商务四门学科,培养适用人才,以济当时之急,开创了湖南新式教育之先河。
而位于酃县的洣泉书院虽然始建于宋朝,但真正扬名天下却是在近代以后。毛泽东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曾在这里驻扎,毛泽东还在书院亲自指挥了城西接龙桥阻击战。随后的十年间,朱德、陈毅、彭德怀、王震等革命先驱先后率部来到酃县开展革命活动,都选择将洣泉书院作为临时住宿和办公地点。如今,这里是株洲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据《中国书院制度研究》一书统计,历史上湖南一省的书院多达477所,在全国名列前茅,而且大部分分布在潇湘流域。如此众多的书院,对潇湘文化的发展和传承,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也孕育出潇湘人的书香气。
“惟楚有才,于斯为盛”源远流长的湖湘文化
潇湘文化源远流长,那些古老的书院就是最好的见证,而从发展之初,潇湘文化便自成一脉,形成了地域性极强的学派,那就是儒家学派,现代学者也称其为“湖湘学派”。尽管它只是一个地域性学派,但从形成之日起,便不断向全国扩展,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
周敦颐在他的主要学术著作中大大发展了孔子的理论,并提出了一个简单而有系统的宇宙构成论:“无极而太极”,“太极”一动一静,产生阴阳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这是宋明理学的思想渊源,也是湖湘学派的思想起源。
湖湘文化包含推崇理学、强调经世致用、主张躬行实践、包容众家之长、爱国主义等风尚,这种风尚历经千百年而不衰。南宋时期,湖湘学者坚决主张北上抗金,收复中原,不少人投笔从戎,奔赴抗金战场,成为优秀的抗金将领。1275年,蒙元大军攻破长沙,岳麓书院虽仅有数百学生,仍组织了不屈不挠的抗争。近代以后,湘军首领曾国藩、收复新疆的左宗棠、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魏源,都是湖湘文化养育的优秀爱国之士。不仅如此,受湖湘文化影响的还有谭嗣同、陈天华、黄兴等变革先驱,毛泽东、刘少奇等开国元勋,以及齐白石、沈从文等文化界杰出人士。潇湘大地人才济济,正如岳麓书院大门上那幅“惟楚有才”、“于斯为盛”四字楹联一样,短短八个字,尽显潇湘学子的自信与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