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拿破仑回归雨果

来源 :悦读悦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dkd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45年前,巴黎人倾城而出为其送行,经过凯旋门下的,还是一个站在云端的“伟人”;45年后,他们相随送过凯旋门的,是为法国所有弱者呐喊的一个作家。几千年欧洲文明的积累,才最后在法国完成这样一个转变。
  
  拿破仑死后,有一个时期法国人不愿意想到拿破仑。与其说是政治原因,还不如说是征服的狂热过去后,每家每户对战死亲人的怀念,变得刺痛而具体。那么,一个国家的上百万战争受难者,巨大的生命牺牲代价,要多长时间才能够把这样的伤痛抹去呢?对于健忘的人类,短则10年,长则20年就可以了。
   1840年,在拿破仑离世10年之后,那百万孤魂野鬼依然游荡在昔日的战场,他们也许还是一些老人梦中流着眼泪去伸手触摸的孩子,可是,对于新一代成长起来的法国人,他们已经是被抹去的历史尘土。而伟人,却因传奇而再生。已经到了拿破仑“荣归故里”的时候了。
   迎回拿破仑的法国当政者是路易·菲利普国王。他的当政,是另一场被称为“七月革命”的武装夺权的结果,当然,这还不是法国的最后一场革命。雄伟的凯旋门刚刚完工几年,香榭丽舍大道挤满了迎接拿破仑的巴黎人。送葬的队伍声势浩大,相对于拿破仑的大军,他是孤身返乡。当他在灵柩中独自穿过凯旋门,耳边响起“皇帝万岁”的呼喊时,不知拿破仑是否想到,这个凯旋门,原本是他在奥斯特利茨战场上留给士兵们的一个虚幻荣光的许诺。
   拿破仑的灵柩,走的就是我们今天走过的这条路线,只是两边的景色和今天完全不同。香榭丽舍当然还远没有那么摩登,大宫、小宫是60年后的1900年建成的,亚历山大三世大桥,也是在19世纪末才建成的。这座桥是以俄国沙皇命名的,这位沙皇曾经亲自赶来,为大桥安放了奠基石。他的爷爷就是在奥斯特利茨战役中败给拿破仑的亚历山大一世。时过境迁,俄国和法国已经结盟。大桥的命名,就是为了纪念他所建立的这个俄法联盟。
   拿破仑被安葬在荣军院的穹顶教堂。今天,这里是一个需要买门票才能进去看一眼的地方。这是墓葬设计的经典作品,确实非常值得一看。按说它也是地宫墓葬的形式,可是,设计师显然巧妙地打破了传统的构造,在安放棺木的位置,打通了地面与地宫的楼层阻隔。拿破仑墓不再给人以阴冷的感觉,肃穆的沉淀和光荣的上升,都以法国人特有的艺术方式,完美地得到了表达和兼顾。
   在拿破仑的灵柩穿过凯旋门45年之后,这个似乎是专为武士建造的凯旋门下,第一次举行了一位作家的葬礼。这位作家就是维克多·雨果。这一天,举国哀悼。也许,这是大革命以来,法国人第一次全体静默,第一次有机会共同反省和思索。
   雨果笔下的大革命是矛盾的,显然可以从中看到雨果的心灵挣扎。在《九三年》里,他列举了旧制度的残酷和不公正,列举了大革命对旧制度的改变,也列举了同時发生的大革命的恐怖和残忍。这一切都集中地、典型化地堆积在一起,似乎使人们无所适从。但是在法国,这是无数人看到的事实,这是无数学者列举过的事实。这似乎是作为文学家的雨果也没有能力解决的悖论。然而,是雨果,第一次把善和人性作为社会进步的衡量尺度,放在了法国人面前。
   45年前,巴黎人倾城而出为其送行,经过凯旋门下的,还是一个站在云端的“伟人”;45年后,他们相随送过凯旋门的,是为法国所有弱者呐喊的一个作家。几千年欧洲文明的积累,才最后在法国完成这样一个转变。
   从这一天起,法国人终于明白,不是因为有了拿破仑,而是因为有了雨果,巴黎才得救了,法国才得救了。
其他文献
在澳大利亚记者埃利斯眼中,邓文迪是中国制造“最成功的出口品”。她把自己从一个中国的简朴生活地,发射到当今世界最富有、最有权力的家族企业中。在30岁之前,她便完成了这次大跃进。    20年前,她只是新闻集团香港公司的一个小实习生,冲着比自己职务高很多的管理人员这么说:“你好,我是邓文迪!”这是一个令人熟悉的打招呼方式。如今,她是全球媒体最有影响力的人物鲁珀特·默多克的夫人,见到记者,语气还是这样,
期刊
黄山脚下的西递村,素有“桃花源里人家”之称。村中胡姓一脉,千年繁衍,生生不息,恒守着几乎一成不变的古韵。  去西递旅游,最好能遇上雨。西递的雨,很像徽州老太太垂髻上的簪花,虽历经千年,依旧柔媚做骨,软得能融去一切。  站在村外看雨,不管是哪个季节,那里的雨都显得分外明亮,好像身心充盈着太多的阳光。随着雨水进村,街巷又深又窄,两边都是楼房,经雨洗濯的青石路面墨光照影,抬头看天,发现落下的不是雨,而是
期刊
这是一个离我们久远的年代,我们对它既熟悉又陌生,这就是中国历史的春秋时期,对于这个时期,我们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乱世。在这个乱世中,出现了春秋五霸这样的乱世之主,而在这几个霸主的兴衰跌宕中,就为我们再现了春秋时期那段风云变幻的历史,那么,通过这些当年的风云人物,以及他们所经历的林林总总的事件,我们能看到怎样的一幅春秋画卷呢?    那么我们现在要做一个历史的回眸,要看一看这段历史,在整个我们的文明
期刊
伟大小说从来不是纯善的道德文章,好比一个四平八稳清俊洁白羔羊一样的圣人当演员肯定演不太好。    前几天,MALINGCAT老师写了一个埃斯特拉和博尔赫斯的段子,我顺口跟她扯了几句,她也觉得博尔赫斯跟他母亲的关系略显奇怪。然后,黎戈老师写了个段子,聊作家们的伴侣。纳博科夫家那位薇拉阿姨——替他打伞、对付出版商、备课、在康奈尔上课时坐第一排、康奈尔校内戏言“雇纳博科夫先生还不如雇纳博科夫夫人”、随手
期刊
在青春的掩护下,颓废是勇气,懒惰是反抗,空虚是性感。有一段时间甚至有人为此类文艺作品起了个类型名称,叫做“残酷青春”。简直没有比这更无赖的词。    我想霍尔顿如果不是个少年,而是个中老年人,那他可真烦人。《麦田里的守望者》里的这位主人公,看什么都不顺眼。他讨厌学校,讨厌同学,讨厌父母。他甚至讨厌那些喜欢说“祝你好运”的人,那些说“很高兴认识你”的人,以及在钢琴演奏中瞎鼓掌的人。他当然还讨厌数学物
期刊
人的气质就是城市的气质。芬兰是安静的。不像法国人激情四溢,巴西人总在不停地摇动,美国人匆匆忙忙,动不动张着嘴巴哈哈大笑。    在当代生活中,由于飞机误点和汽车塞车而失约是最容易被谅解的。然而,芬兰的朋友无不遗憾地告诉我,由于我迟到一天,错过了赫尔辛基大学为我在一座古堡里准备好了的别具风情的欢迎仪式。据说我当时可以在那里洗桑拿。   这使我吃了一惊。我跑了那么多国家,还没听说用洗桑拿——让客人裸
期刊
人类为什么会和别人分享,尤其是分享合作成果呢?   可能是出于根植于每个人内心的公平观念。有时我们甚至会为了公平而放弃自己眼前的利益。德国行为经济学家韦尔纳·古斯(Werner Güth)曾做过一个经典实验。实验中每两名参与者分为一组,得到一笔钱。A 提出分钱策略,B 考虑是否接受。如果 B 接受了 A 的策略,那么他们就按照策略分成,如果 B 不接受,那么他们两人就什么也得不到。   如果追
期刊
iPhone4S全面进入中国,用户要求提供四喇叭。乔布斯提供之后,用户要求有镜子。乔布斯提供之后,用户要求有收音机。乔布斯提供之后,用户要求有手写板。乔布斯提供之后,用户要求提供双卡双待。提供之后,用户要求预装动感地带。乔布斯吐血说:去华强北直接买山寨机会死啊?   这种事情不会发生在苹果身上,但多半会发生在微软身上。   用户总是要求我们将项目做得尽善尽美。然而,往往为了满足一小部分用户需要
期刊
你是选择了车子、房子,还是选择了其他?或许正如作家凡尔纳在一百多年前所描述的:在环球之旅中你或许什么也没有得到,除了幸福!    《八十天环游地球》是19世纪法国作家凡尔纳的一部著名小说,小说的主人公英国绅士福克与朋友打赌两万英镑,要在80天内环游地球一周回到伦敦。在旅程中,他利用了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轮船、火车、马车、游艇、商船、雪橇和大象;他穿越了红海、印度洋,横渡了太平洋;他遭遇过通缉、追捕
期刊
你左手为文,右手写诗,  你的心中沉淀乡愁。  你左手太白,右手离骚,  你的梦中暗潜泪流。  那樽中月影,  难道没有你的影子?  那一根傲骨,  仅仅是竞渡的龙舟?    为何你依稀流着楚泽的寒凉?  为何我们都有李白的血统?  是母亲的那枚邮票,  把游子的心儿牵挂?  是故乡的那张船票,  让平静的湖水漾起浪花?    八千里路云和月,  云儿已飘荡,  但那輪相同的月亮,  至今却仍挂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