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观察腰麻和骶麻在痔瘘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痔瘘手术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腰麻组合骶麻组,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麻醉起效时间、维持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腰麻组患者满意度为96.7%,骶麻组为86.7%,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腰麻组麻醉起效时间、维持时间与骶麻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腰麻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骶麻组为45.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 腰麻在痔瘘手术中有比骶麻更好的优势,腰麻麻醉起效快,维持时间短,不良反应少,患者满意度高,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关键词:腰麻;骶麻;痔瘘手术
痔瘘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是肛裂、痔疮、肛周脓肿等疾病的总称。其临床主要症状有便血、疼痛、脱出、局部分泌物增多和排便困难等[1]。按照解剖部位不同,可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以往临床常使用骶麻,但其麻醉效果不确切[2]。本研究在痔瘘手术中采用腰麻和骶麻两组麻醉方式,并比较二者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0年2月-2013年8月间收治的120例痔瘘手术患者,将其按照麻醉方式分为两组,腰麻组60例,男35例,女25例,那边了19-55岁,平均(38.7±4.9)岁;骶麻组60例,男37例,女23例,那边了18-58岁,平均(38.9±4.5)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临床症状等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均常规检测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并建立静脉通道。腰麻组:患者取右卧位,双手保息,大腿与腹部贴紧,采用25G腰麻穿刺针于患者L4-5处穿刺进入,进入蛛网膜下腔后将混合后的2ml左布比卡因+10%葡萄糖混合液1ml推入,10s内全部推完。骶麻组:患者取卧位,采用5号穿刺针穿刺进入骶管腔,穿刺针与注射器连接,抽吸无脑脊液,将3ml左布比卡因10ml+利多卡因10ml+氯化钠溶液10ml混合液注入,观察5min,确定麻醉平面,在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注入相应药量。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
观察两组患者满意度、麻醉起效时间、维持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满意度判定:满意:手术期间患者无痛感,肛门松弛;不太满意:手术期间患者感觉轻度疼痛,肛门未完全松弛;非常不满意:手术期间疼痛明显,需使用大量局麻或更换麻醉方式方可继续手术。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及计量资料分别采用X2及T检验,检验水平为σ=0.05。
2结果
腰麻组患者满意58例,不太满意2例,满意度为96.7%,骶麻组满意52例,不太满意7例,非常不满意1例,满意度为86.7%,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体见下表1。
腰麻组麻醉起效时叫与骶麻组比较差异明显,P<0.01;腰麻组麻醉维持时间明显短于骶麻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具体见下表2。
腰麻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骶麻组为45.0%,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1,具体见下表3。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习惯的不断变化,肛肠患者逐年增加,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患者对麻醉效果的要求不断增高,麻醉不仅仅需要减轻患者疼苦,还需要减少术后并发症[3]。
痔瘘手术术后疼痛与外科手术术后疼痛明显不同。肛门周围神经较丰富,对疼痛的敏感性较高;痔瘘患者疼痛原因较多,有术后换药、局部炎症、排便刺激等[4];痔瘘患者术后一般持续时间较长。故痔瘘手术的麻醉效果就显得尤为重要。由于痔瘘手术患者解剖位置的特殊性,临床可选择的麻醉方式较多[5]。腰麻为蛛网膜下腔麻醉和脊椎麻醉的简称,即将局麻药物经腰椎间隙注入蛛网膜下腔,阻断部分脊神经的传导功能而引起相应支配区域的麻醉作用[6]。腰麻具有起效快、维持时间短、不良反应少等优势。骶麻是经骶裂孔将局麻药注入骶管腔内,阻滞骶管神经的一种麻醉方式[7]。骶管内静脉丛较丰富,穿刺是易损伤引起出血,局麻药吸收后易导致不同程度的毒性反应,严重时可危及患者生命。相关研究表明,约有20%的正常人存在骶管解剖异常现象,骶管穿刺成功率较低[8]。且骶管麻醉所需局麻药量较多,注入8倍腰麻的局麻药量才可达到腰麻的麻醉效果。
本研究在痔瘘手术中采用腰麻和骶麻两组麻醉方式,并比较二者临床效果,通过比较发现,腰麻组患者满意度为96.7%,骶麻组为86.7%,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腰麻组起效时间与维持时间分别为5.21±1.32min,2.54±0.36h,骶麻组分别为20.11±2.83min,6.32±0.29h,腰麻组起效时间与维持时间均明显短于骶麻组,P<0.01;腰麻组出现4例尿潴留,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骶麻组出现3例局麻药中毒,8例尿潴留,直肠黏膜下注射消痔灵时出现16例腹部疼痛,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5.0%。腰麻组直肠黏膜下注射消痔灵时未发现腹部疼痛者,二者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比较也有明显差异,P<0.01。由此可见,腰麻相比较骶麻,麻醉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少,患者满意度高,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的麻醉方式。
参考文献:
[1]苗海军,马周玉.肛肠痔瘘病病因与中医辨证治疗[J].吉林医学,2010,31(27):4783.
[2]查文华,胡建,陶林,等.腰麻与骶麻在肛肠手术中的应用对比[J].中国误诊杂志,2012,12(1):57.
[3]房立峰,高清丽.25G细针小剂量腰麻在肛肠科手术中的应用比较[J].河北医药,2014,36(1):71-73.
[4]胡太山,何代梅.低浓度罗哌卡因骶管阻滞在成人痔瘘科手术中应用的临床观察[J].医学信息,2013,26(11):520-521.
[5]杜玉玲.不同麻醉方法应用于中老年肛肠手术的临床分析[J].医学信息,2014,27(7):117-118.
[6]张宙新,徐峰.腰麻与硬膜外麻醉方法在剖腹产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比较[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17):3166-3169.
[7]田文华,高嵩,杨帆,等.骶麻和小剂量鞍麻在膝胸位肛肠手术的临床观察[J].浙江临床医学,2013,15(11):1749-1751.
[8]杨东.改良痔瘘手术中骶骨麻醉用药配制临床疗效观察[J].大家健康,2015,9(1):102.
关键词:腰麻;骶麻;痔瘘手术
痔瘘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是肛裂、痔疮、肛周脓肿等疾病的总称。其临床主要症状有便血、疼痛、脱出、局部分泌物增多和排便困难等[1]。按照解剖部位不同,可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以往临床常使用骶麻,但其麻醉效果不确切[2]。本研究在痔瘘手术中采用腰麻和骶麻两组麻醉方式,并比较二者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0年2月-2013年8月间收治的120例痔瘘手术患者,将其按照麻醉方式分为两组,腰麻组60例,男35例,女25例,那边了19-55岁,平均(38.7±4.9)岁;骶麻组60例,男37例,女23例,那边了18-58岁,平均(38.9±4.5)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临床症状等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均常规检测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并建立静脉通道。腰麻组:患者取右卧位,双手保息,大腿与腹部贴紧,采用25G腰麻穿刺针于患者L4-5处穿刺进入,进入蛛网膜下腔后将混合后的2ml左布比卡因+10%葡萄糖混合液1ml推入,10s内全部推完。骶麻组:患者取卧位,采用5号穿刺针穿刺进入骶管腔,穿刺针与注射器连接,抽吸无脑脊液,将3ml左布比卡因10ml+利多卡因10ml+氯化钠溶液10ml混合液注入,观察5min,确定麻醉平面,在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注入相应药量。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
观察两组患者满意度、麻醉起效时间、维持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满意度判定:满意:手术期间患者无痛感,肛门松弛;不太满意:手术期间患者感觉轻度疼痛,肛门未完全松弛;非常不满意:手术期间疼痛明显,需使用大量局麻或更换麻醉方式方可继续手术。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及计量资料分别采用X2及T检验,检验水平为σ=0.05。
2结果
腰麻组患者满意58例,不太满意2例,满意度为96.7%,骶麻组满意52例,不太满意7例,非常不满意1例,满意度为86.7%,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体见下表1。
腰麻组麻醉起效时叫与骶麻组比较差异明显,P<0.01;腰麻组麻醉维持时间明显短于骶麻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具体见下表2。
腰麻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骶麻组为45.0%,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1,具体见下表3。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习惯的不断变化,肛肠患者逐年增加,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患者对麻醉效果的要求不断增高,麻醉不仅仅需要减轻患者疼苦,还需要减少术后并发症[3]。
痔瘘手术术后疼痛与外科手术术后疼痛明显不同。肛门周围神经较丰富,对疼痛的敏感性较高;痔瘘患者疼痛原因较多,有术后换药、局部炎症、排便刺激等[4];痔瘘患者术后一般持续时间较长。故痔瘘手术的麻醉效果就显得尤为重要。由于痔瘘手术患者解剖位置的特殊性,临床可选择的麻醉方式较多[5]。腰麻为蛛网膜下腔麻醉和脊椎麻醉的简称,即将局麻药物经腰椎间隙注入蛛网膜下腔,阻断部分脊神经的传导功能而引起相应支配区域的麻醉作用[6]。腰麻具有起效快、维持时间短、不良反应少等优势。骶麻是经骶裂孔将局麻药注入骶管腔内,阻滞骶管神经的一种麻醉方式[7]。骶管内静脉丛较丰富,穿刺是易损伤引起出血,局麻药吸收后易导致不同程度的毒性反应,严重时可危及患者生命。相关研究表明,约有20%的正常人存在骶管解剖异常现象,骶管穿刺成功率较低[8]。且骶管麻醉所需局麻药量较多,注入8倍腰麻的局麻药量才可达到腰麻的麻醉效果。
本研究在痔瘘手术中采用腰麻和骶麻两组麻醉方式,并比较二者临床效果,通过比较发现,腰麻组患者满意度为96.7%,骶麻组为86.7%,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腰麻组起效时间与维持时间分别为5.21±1.32min,2.54±0.36h,骶麻组分别为20.11±2.83min,6.32±0.29h,腰麻组起效时间与维持时间均明显短于骶麻组,P<0.01;腰麻组出现4例尿潴留,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骶麻组出现3例局麻药中毒,8例尿潴留,直肠黏膜下注射消痔灵时出现16例腹部疼痛,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5.0%。腰麻组直肠黏膜下注射消痔灵时未发现腹部疼痛者,二者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比较也有明显差异,P<0.01。由此可见,腰麻相比较骶麻,麻醉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少,患者满意度高,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的麻醉方式。
参考文献:
[1]苗海军,马周玉.肛肠痔瘘病病因与中医辨证治疗[J].吉林医学,2010,31(27):4783.
[2]查文华,胡建,陶林,等.腰麻与骶麻在肛肠手术中的应用对比[J].中国误诊杂志,2012,12(1):57.
[3]房立峰,高清丽.25G细针小剂量腰麻在肛肠科手术中的应用比较[J].河北医药,2014,36(1):71-73.
[4]胡太山,何代梅.低浓度罗哌卡因骶管阻滞在成人痔瘘科手术中应用的临床观察[J].医学信息,2013,26(11):520-521.
[5]杜玉玲.不同麻醉方法应用于中老年肛肠手术的临床分析[J].医学信息,2014,27(7):117-118.
[6]张宙新,徐峰.腰麻与硬膜外麻醉方法在剖腹产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比较[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17):3166-3169.
[7]田文华,高嵩,杨帆,等.骶麻和小剂量鞍麻在膝胸位肛肠手术的临床观察[J].浙江临床医学,2013,15(11):1749-1751.
[8]杨东.改良痔瘘手术中骶骨麻醉用药配制临床疗效观察[J].大家健康,2015,9(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