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為大学校园里的非典型存在,独立学院即将迎来新一轮转设——也是最后一轮。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独立学院转设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各独立学院到2020年末全部制定转设工作方案,推动一批中央部门所属和省部合建高校举办的独立学院率先完成转设,其他独立学院的转设也要尽早完成。
转设的原因,与中央欲对民办教育整体上进行规范有关,也与独立学院自身存在的问题有关,教育部将其归纳为:法人地位未落实,产权归属不清晰,办学条件不达标,师资结构不合理,内部治理不健全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育公平和高等教育健康发展”。
从这个评价中,能看出独立学院鲜明的“两面性”:其中的“法人地位”“产权归属”“内部治理”,更像是对一个企业的评价,而“办学条件”“师资结构”则是对学校的评价。在现实中,独立学院像是企业与高校嫁接的产物,类企类校,又非企非校。
很多的时候,独立学院更像是一个利用高校皮囊包裹的投资项目,其志在盈利,育人只是副产品,因而以功利化包装为要,而疏于对教育规律的探索,因而总体上与教育的初衷和目标南辕北辙。
事实上,高校的资源加上民企的效率,若视野广阔,不拘泥于一时一地之得失,资源整合得当,本有望嫁接出一种更优质的教育范式,集高校对教育规律的探索和企业对效率的追求于一体,改善高等教育目前略嫌僵化的投入产出比。
但双方功利的诉求,从一开始就让这种合作变形,最终成功规避了双方的优势,而将两者的缺陷——私企的短视与算计和高校的散漫低效集于一体,使得培养出的学生既无建立在通识教育基础上的人文之风,也无建立在精准定位基础上的专业技能。
另外,以对正常统招学生的培养规律,直接套在独立学院这些基础更差、招录分数线低了一大截的学生身上,有拔苗助长之嫌。相比普通大学的通识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实践诉求,独立学院的培养诉求一直不太清晰,造成的结果是“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悠”,理论上因消化能力偏低比不过普通大学生,实践上又因非培养重点比不上职业院校学生。
所以,无论是对高校、企业还是学生,独立学院一直都由于定位不清晰而处于拧巴的状态。而从人的成长的角度讲,独立学院没有承担起作为一个大学应有的角色。
而由于有大学招牌所带来的生源保证,与私立院校相比,独立学院又缺少改变的现实紧迫性。正是由于大学这顶帽子的背书,使得独立学院的外在吸引力和内在质量之间出现了偏差,又阻断了其从现实压力到改变动力的传导链条。
而当下的转设,正是为了拿开这顶帽子,让其以本来面目示人。但这一过程显然不易。早在2008年,教育部就发布了《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要求符合条件的独立学院在5年内完成转设,但截至今年5月,全国还有257所独立学院,完成转设的占比很小。除了常被人提起的“断奶”软硬条件不够外,恐怕还有过去20年结下的千丝万缕的利益联系。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独立学院转设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各独立学院到2020年末全部制定转设工作方案,推动一批中央部门所属和省部合建高校举办的独立学院率先完成转设,其他独立学院的转设也要尽早完成。
转设的原因,与中央欲对民办教育整体上进行规范有关,也与独立学院自身存在的问题有关,教育部将其归纳为:法人地位未落实,产权归属不清晰,办学条件不达标,师资结构不合理,内部治理不健全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育公平和高等教育健康发展”。
从这个评价中,能看出独立学院鲜明的“两面性”:其中的“法人地位”“产权归属”“内部治理”,更像是对一个企业的评价,而“办学条件”“师资结构”则是对学校的评价。在现实中,独立学院像是企业与高校嫁接的产物,类企类校,又非企非校。
很多的时候,独立学院更像是一个利用高校皮囊包裹的投资项目,其志在盈利,育人只是副产品,因而以功利化包装为要,而疏于对教育规律的探索,因而总体上与教育的初衷和目标南辕北辙。
事实上,高校的资源加上民企的效率,若视野广阔,不拘泥于一时一地之得失,资源整合得当,本有望嫁接出一种更优质的教育范式,集高校对教育规律的探索和企业对效率的追求于一体,改善高等教育目前略嫌僵化的投入产出比。
但双方功利的诉求,从一开始就让这种合作变形,最终成功规避了双方的优势,而将两者的缺陷——私企的短视与算计和高校的散漫低效集于一体,使得培养出的学生既无建立在通识教育基础上的人文之风,也无建立在精准定位基础上的专业技能。
另外,以对正常统招学生的培养规律,直接套在独立学院这些基础更差、招录分数线低了一大截的学生身上,有拔苗助长之嫌。相比普通大学的通识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实践诉求,独立学院的培养诉求一直不太清晰,造成的结果是“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悠”,理论上因消化能力偏低比不过普通大学生,实践上又因非培养重点比不上职业院校学生。
所以,无论是对高校、企业还是学生,独立学院一直都由于定位不清晰而处于拧巴的状态。而从人的成长的角度讲,独立学院没有承担起作为一个大学应有的角色。
而由于有大学招牌所带来的生源保证,与私立院校相比,独立学院又缺少改变的现实紧迫性。正是由于大学这顶帽子的背书,使得独立学院的外在吸引力和内在质量之间出现了偏差,又阻断了其从现实压力到改变动力的传导链条。
而当下的转设,正是为了拿开这顶帽子,让其以本来面目示人。但这一过程显然不易。早在2008年,教育部就发布了《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要求符合条件的独立学院在5年内完成转设,但截至今年5月,全国还有257所独立学院,完成转设的占比很小。除了常被人提起的“断奶”软硬条件不够外,恐怕还有过去20年结下的千丝万缕的利益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