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翁菱是一位艺术总监和艺术策展人,也是知名的活动家。我们邀请曾任《INTERVIEW》杂志的欧洲编辑,也曾是意大利版《VOGUE》纽约站的资深记者DANIELA MORERA,与翁菱进行一场面对面的访谈,展现了她如何全方位、多角度深入探索艺术的无限可能。
翁菱多年来一直活跃在当代艺术前沿,是将中国先锋艺术引入社会文化中心的重要推动者。在她身上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并且极具多元性。她曾策划并举办了许多海内外的重要展览和文化艺术活动,也曾策划中国第一档高端跨界艺术文化访谈节目《艺文中国》,为中国文化变迁留下了珍贵的第一手文献资料。现在的她又投入到了北京的“城南计划”中,并在北京老城中心的玉河一号院子新空间中继续书写她的艺文传奇。不得不说,翁菱是一个永远都会带给人惊喜和无限可能的人,她敏锐地感知全球最新趋势,拥有崭新的角度、创造性的项目,以及对我们这个时代深刻的认识。
我们先来聊聊你在选择艺术项目时候的多样性。我感觉你的做事方式非常特别。你是一个策展人,一个艺术总监,不过我觉得你和别的策展人不同,你怎么给自己定位?
中国和西方不一样,我们没有一个现成的系统可循。我刚开始进入中国当代艺术行业的时候,这个行业其实几乎还不存在,我完全是一点一点做起来。现在这个行业随着经济的疯狂增长也迅速膨胀。我从来没有给自己一个既定目标,完全是在做自己有兴趣和有感觉的东西。
你对艺术有独到的见解,对它的热爱也很特别。你对艺术的热爱发自内心,更起于丹田。我是说这是女人特有的力量。我想起你的时候会想起LouiseBouraeois(我最钟爱的艺术家之一)。她曾经告诉我她不需要心理医生,因为她可以通过艺术战胜心魔自愈。我感觉你遇到冲突和困难的时候也有这样的力量。
我从小就有两面性。少年的时候我爱看书,对自己的外貌不自信,不大和人接触,但是和家人与自然很亲近。我会带上一本书,找一个小河边或者小树林独自安静读上好久。但是在我到北京以后沉浸在校尉胡同5号时期的中央美院的自由氛围中,就自然而然成了一个热情随和的人。我一直喜欢读书,觉得自己有智慧。我一直喜欢中国哲学里“出世”“淡泊”“无为”这些东西,喜欢“大隐隐于市”的感觉,在大都市里面内心安安静静过着自己的日子。
我们长大的时候,没有宗教这个概念。从1996年做CAFA(中央美术学院)画廊开始,我的生活走上一条不同的旅程,一直停不下来,完完全全是一种“入世”的状态,和我以前设想的田园生活越走越远。也许冥冥之中真的有一种力量,或者就是我的宿命。
那你小的时候,那个性格内向的你开不开心呢?你完全接受自己还是内心有挣扎?
我以前很开心也很平静。现在呢,我知道我做过的和现在正在做的这些事情有意义,别人做不了。这些事情是社会需要的,是一种责任感在驱使我做事情,但是我心里面一直不平静。所以我会一直想,终有一天,我还是要回去以前向往的生活。这种想法一直萦绕在我心里。以前一直觉得自己会成为一个主妇,不用工作,没有压力,只是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读书,比如学习,比如成了八个孩子的妈妈,但是……现实完全是相反的。
你热爱生活,又非常慷慨、浪漫。大家都说你做人做事大气,特别有担当。
我做的项目都是从头开始,要和不同的艺术家、设计师、各行各业的人打交道。我是那个发起者,发现机会,鼓励大家做事。所以我必须表现得精力充沛和坚强。大家看不到我在背后做的很多努力。经常在一个大型活动完成以后,我会因为头痛一直呕吐。
我觉得你说的热情是天生的。我真的相信博爱,当你看淡名利,慷慨和爱就变得容易了。总的来说,我生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这个让我在“入世”里面保持清醒。佛教信仁慈,基督教信博爱,它们是关联的,都是让人内心宁静的根本。虽然我不是教徒,我相信这些哲学思想都很重要。
我个人感觉你对现实非常了解,这对你很重要,你能捕捉到当今世界的各种细微改变。
从1996年开始,我一直在寻找中国社会和艺术的一个关系,想找到一个合适的对话方式来启迪思维和寻求改变。过去几十年,中国内部巨变,所有的东西都是联在一起的,包括社会、经济、政治等等。
我的工作从上海转移到北京,历经四个艺术空间,做了无数的项目和展览,这其中包括北京申办奥运会时唯一的当代艺术大展、“都市营造”2002上海双年展等等,和非常多有才华的人合作。和我开始做当代艺术市场的时候相比,世界已经改变了,它变成了一体。中国不再只是中国,它和世界分不开。我从一个世界的角度来看中国和中国社会的需求,这是一个国际性的视野。我们当初把国际著名建筑师介绍到中国来,大众不知道他们是谁,现在他们已在中国有很多项目。我想当今时代,艺术、社会、市场和经济已经融为一体,很难分辨谁是谁,但是真正好的艺术依然非常有意义,也是凤毛麟角。
这个圈子以前很小,现在越来越大。这也是为什么我在2010年做了《艺文中国》这个电视系列节目。它的副标题是“艺术是改变中国的另一种力量”,这个力量与经济、政治一样,非常强大。我也想让大众对艺术有一个真实的感受,让他们认识、了解艺术家和他们的经历。我相信艺术本身的力量非常强大和神奇,艺术是纯洁的,它的精神是世界性的,它贯穿人类历史,可以独立存在。
你说世界需要艺术,这又要谈到文化。所以你认为文化对创造更好的生活很重要?
完全同意。特别是在当今中国,我们撇开社会制度,现在经济发展非常快,财富成了衡量成功与否的标准。学术界、专业人士成了弱势,声音很小。我觉得我的角色就是建立一个平台。我喜欢从别人那里学新东西,我的做法是把大家找到一起聊,聊出火花,我不想表达太多自己的意见,就是把有意思的人、专业的人、比我有专长的人聚在一起,从不同的角度、专业、视觉探讨未来,看看怎么做一些对社会进步有意义的事。我相信人类需要彼此,世界的未来要依靠大家的共同努力。 当我看到“城南计划”的时候,惊讶于它的浩大。致力于如此宏大的城市更新工程,你太有勇气了。
从去年开始,我是政府前门东区“城南计划”的总顾问。这个工程真的非常重要,因为它地处北京市中心,天安门广场东南角,潜力无限。从一开始,我看到这个工程非常需要跨界的各种合作。这个也正好契合了我的理念,艺术可以改变社会。
第一次见到这个地区的时候,你可能感觉吃惊和揪心。离天安门如此近,怎么会有这么衰败和贫穷的一个地方?但是同时呢,这块地儿也有它老城独特的魅力,让人感动。它古老的纹理还在,历史还在,地方文化还在,老祖宗的遗产和记忆都还在,美丽无辜地在那里等着你们去拯救它。前门的情况让我想起纽约曼哈顿的下城,全世界的人都喜欢被艺术家赋予新生命的苏活区,而它曾经就是一个贫民窟。现在北京政府给我们机会,我们可以集合国内外专家的力量改造这个有历史的垂垂老城,重新规划发展,慢慢赋予它新生命,建成一个建立在历史之上的当代的北京胡同区。我觉得这个太有必要了,是特别自然顺应天意的一个工程。
上世纪80年代我从重庆来北京,北京还有独特的东方古都的原汁原味,胡同、本地文化、北京人、老式建筑都还在。过去这些年,这些东西慢慢在都市化城市发展中丢失了,北京变成了世界其它大都市的翻版。我感觉这个城市缺乏一个有自己文化传承同时又国际化都市化的地方,一个原汁原味、亲切又有休闲功能,大家都喜欢去的“北京”的地方。这就是我想达到的目标。
你前面问到我的“热爱”所在,我觉得现在工作和生活一样重要。我去很多地方,不管到哪里,都不只是去看艺展,主要是吸收文化,吸收艺术,不同的人、食物和生活方式的精华,多层面的体验。当你有这样的热情和好奇心,你就可以有更高的眼界和综合的判断。
你刚在玉河边揭幕了北京天安时间当代艺术中心的全新空间“玉河一号院子”和“杰生的花园”(Jensen’s Garden)艺术大展。这次我来北京也是特意来感受你这个新空间的。整个院落空间的构思非常精美独到,富有不寻常的格调,我认为有异于中国的审美观。
现在的社会环境,使艺术家多多少少都会遭遇瓶颈。不光是中国,全世界都遇到同样的困惑。很多艺术都在追求眼球的关注度,反而艺术真正的感染力不如从前了。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一直在思考。从思考中,我又想做一些事情去实践去启发。所以我一直追求把艺术展做到不一样的水平,使艺术为社会带来真正的影响和反思。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联合Georg Jensen成立了“艺文中国联盟”,想以此为平台集思广益,多做一些好的艺术展览、艺术项目和艺术交流。全新的空间“玉河一号院子”也是在这个理念之上构思而成的,它是建筑美学、生活方式、设计艺术和艺术画廊的有机结合,它完美呼应天安时间的艺术理念。
“杰生的花园”这个大型现场装置展的确和我之前看到过的所有展览不同。这个展览是如何构思而成的?
我在和Georg Jensen合作这个项目的时候,他们正好邀请到了当今世界最著名的设计师Marc Newson来做设计。万事俱备,我们就想策划一个展览,一个完全能够表达出天安时间当代艺术中心和Georg Jensen所共同倡导的自然理念的展览。为此我亲自到乡下去采树叶,采了竹叶、绿藤叶、葡萄叶、苔藓还有青草,很多种,不断调整设计,我真的是细节控,想把所有的细节做到最好,花很多时间,忙得停不下来。
“杰生的花园”的设计主要是配合著名设计师Marc Newson来北京(他设计了一套雕塑银茶具),他是最酷的设计家之一。我问我自己怎么来做这个活动?我把Marc Newson的作品与一个装置艺术组合相结合,相信这个设置达到了他的预想。
Marc很喜欢你的设计,杰生花园之夜那天晚上,活动一直延续到很晚,大家都很开心,尤其是Marc。你和我都是夜猫子,不管在纽约、意大利还是巴黎,我们都喜欢享受和体验城市的不同方面,尤其是各种美食。
对,我非常喜欢美食!也许有人不喜欢吃辣,有人不喜欢日餐、法餐……而我喜欢各种食物,特别是甜食,特别甜的东西、特别辣的和非常天然的食物,我爱所有的食物!
我第一次见到你是1997年在你主持的第一个画廊,当时觉得你太酷了,美丽的女生,艳丽的口红,身着改良旗袍,一举一动都很优雅,也很国际化。我们都喜欢夜生活,不睡觉,现在依然如此。我知道你工作非常努力,也感觉你非常有创造力和浪漫。这些年来,我也觉得你很有爱,你让人感动,也一直在爱着。
这是说我们爱生活,我们爱世界。
我觉得自己很幸运,一直在爱,也一直被爱。我总觉得这个世界不存在一个什么理想化的地方,房子或者城市,这些都不重要,但是总是不缺少爱。小的时候,除了家人,会以为爱情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慢慢长大以后,经历很多,在情感中成长,我现在觉得亲情、友情和爱情都一样重要。在我的成长过程中,对爱没有不安全感,非常幸运。
我的幸运是我真的有很多爱,可以给予身边的人,这让我感觉自由和浪漫,这是我的天分。也许从财富上讲,我永远不会富有,但是我有很多爱和热情,非常富有。
你认为你给予的爱比你得到的多吗?
不,我不这么认为。我很幸运出生在一个充满爱的家庭,又有非常多的朋友,我爱他们,他们也爱我,我非常幸运,并充满感激。
翁菱多年来一直活跃在当代艺术前沿,是将中国先锋艺术引入社会文化中心的重要推动者。在她身上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并且极具多元性。她曾策划并举办了许多海内外的重要展览和文化艺术活动,也曾策划中国第一档高端跨界艺术文化访谈节目《艺文中国》,为中国文化变迁留下了珍贵的第一手文献资料。现在的她又投入到了北京的“城南计划”中,并在北京老城中心的玉河一号院子新空间中继续书写她的艺文传奇。不得不说,翁菱是一个永远都会带给人惊喜和无限可能的人,她敏锐地感知全球最新趋势,拥有崭新的角度、创造性的项目,以及对我们这个时代深刻的认识。
我们先来聊聊你在选择艺术项目时候的多样性。我感觉你的做事方式非常特别。你是一个策展人,一个艺术总监,不过我觉得你和别的策展人不同,你怎么给自己定位?
中国和西方不一样,我们没有一个现成的系统可循。我刚开始进入中国当代艺术行业的时候,这个行业其实几乎还不存在,我完全是一点一点做起来。现在这个行业随着经济的疯狂增长也迅速膨胀。我从来没有给自己一个既定目标,完全是在做自己有兴趣和有感觉的东西。
你对艺术有独到的见解,对它的热爱也很特别。你对艺术的热爱发自内心,更起于丹田。我是说这是女人特有的力量。我想起你的时候会想起LouiseBouraeois(我最钟爱的艺术家之一)。她曾经告诉我她不需要心理医生,因为她可以通过艺术战胜心魔自愈。我感觉你遇到冲突和困难的时候也有这样的力量。
我从小就有两面性。少年的时候我爱看书,对自己的外貌不自信,不大和人接触,但是和家人与自然很亲近。我会带上一本书,找一个小河边或者小树林独自安静读上好久。但是在我到北京以后沉浸在校尉胡同5号时期的中央美院的自由氛围中,就自然而然成了一个热情随和的人。我一直喜欢读书,觉得自己有智慧。我一直喜欢中国哲学里“出世”“淡泊”“无为”这些东西,喜欢“大隐隐于市”的感觉,在大都市里面内心安安静静过着自己的日子。
我们长大的时候,没有宗教这个概念。从1996年做CAFA(中央美术学院)画廊开始,我的生活走上一条不同的旅程,一直停不下来,完完全全是一种“入世”的状态,和我以前设想的田园生活越走越远。也许冥冥之中真的有一种力量,或者就是我的宿命。
那你小的时候,那个性格内向的你开不开心呢?你完全接受自己还是内心有挣扎?
我以前很开心也很平静。现在呢,我知道我做过的和现在正在做的这些事情有意义,别人做不了。这些事情是社会需要的,是一种责任感在驱使我做事情,但是我心里面一直不平静。所以我会一直想,终有一天,我还是要回去以前向往的生活。这种想法一直萦绕在我心里。以前一直觉得自己会成为一个主妇,不用工作,没有压力,只是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读书,比如学习,比如成了八个孩子的妈妈,但是……现实完全是相反的。
你热爱生活,又非常慷慨、浪漫。大家都说你做人做事大气,特别有担当。
我做的项目都是从头开始,要和不同的艺术家、设计师、各行各业的人打交道。我是那个发起者,发现机会,鼓励大家做事。所以我必须表现得精力充沛和坚强。大家看不到我在背后做的很多努力。经常在一个大型活动完成以后,我会因为头痛一直呕吐。
我觉得你说的热情是天生的。我真的相信博爱,当你看淡名利,慷慨和爱就变得容易了。总的来说,我生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这个让我在“入世”里面保持清醒。佛教信仁慈,基督教信博爱,它们是关联的,都是让人内心宁静的根本。虽然我不是教徒,我相信这些哲学思想都很重要。
我个人感觉你对现实非常了解,这对你很重要,你能捕捉到当今世界的各种细微改变。
从1996年开始,我一直在寻找中国社会和艺术的一个关系,想找到一个合适的对话方式来启迪思维和寻求改变。过去几十年,中国内部巨变,所有的东西都是联在一起的,包括社会、经济、政治等等。
我的工作从上海转移到北京,历经四个艺术空间,做了无数的项目和展览,这其中包括北京申办奥运会时唯一的当代艺术大展、“都市营造”2002上海双年展等等,和非常多有才华的人合作。和我开始做当代艺术市场的时候相比,世界已经改变了,它变成了一体。中国不再只是中国,它和世界分不开。我从一个世界的角度来看中国和中国社会的需求,这是一个国际性的视野。我们当初把国际著名建筑师介绍到中国来,大众不知道他们是谁,现在他们已在中国有很多项目。我想当今时代,艺术、社会、市场和经济已经融为一体,很难分辨谁是谁,但是真正好的艺术依然非常有意义,也是凤毛麟角。
这个圈子以前很小,现在越来越大。这也是为什么我在2010年做了《艺文中国》这个电视系列节目。它的副标题是“艺术是改变中国的另一种力量”,这个力量与经济、政治一样,非常强大。我也想让大众对艺术有一个真实的感受,让他们认识、了解艺术家和他们的经历。我相信艺术本身的力量非常强大和神奇,艺术是纯洁的,它的精神是世界性的,它贯穿人类历史,可以独立存在。
你说世界需要艺术,这又要谈到文化。所以你认为文化对创造更好的生活很重要?
完全同意。特别是在当今中国,我们撇开社会制度,现在经济发展非常快,财富成了衡量成功与否的标准。学术界、专业人士成了弱势,声音很小。我觉得我的角色就是建立一个平台。我喜欢从别人那里学新东西,我的做法是把大家找到一起聊,聊出火花,我不想表达太多自己的意见,就是把有意思的人、专业的人、比我有专长的人聚在一起,从不同的角度、专业、视觉探讨未来,看看怎么做一些对社会进步有意义的事。我相信人类需要彼此,世界的未来要依靠大家的共同努力。 当我看到“城南计划”的时候,惊讶于它的浩大。致力于如此宏大的城市更新工程,你太有勇气了。
从去年开始,我是政府前门东区“城南计划”的总顾问。这个工程真的非常重要,因为它地处北京市中心,天安门广场东南角,潜力无限。从一开始,我看到这个工程非常需要跨界的各种合作。这个也正好契合了我的理念,艺术可以改变社会。
第一次见到这个地区的时候,你可能感觉吃惊和揪心。离天安门如此近,怎么会有这么衰败和贫穷的一个地方?但是同时呢,这块地儿也有它老城独特的魅力,让人感动。它古老的纹理还在,历史还在,地方文化还在,老祖宗的遗产和记忆都还在,美丽无辜地在那里等着你们去拯救它。前门的情况让我想起纽约曼哈顿的下城,全世界的人都喜欢被艺术家赋予新生命的苏活区,而它曾经就是一个贫民窟。现在北京政府给我们机会,我们可以集合国内外专家的力量改造这个有历史的垂垂老城,重新规划发展,慢慢赋予它新生命,建成一个建立在历史之上的当代的北京胡同区。我觉得这个太有必要了,是特别自然顺应天意的一个工程。
上世纪80年代我从重庆来北京,北京还有独特的东方古都的原汁原味,胡同、本地文化、北京人、老式建筑都还在。过去这些年,这些东西慢慢在都市化城市发展中丢失了,北京变成了世界其它大都市的翻版。我感觉这个城市缺乏一个有自己文化传承同时又国际化都市化的地方,一个原汁原味、亲切又有休闲功能,大家都喜欢去的“北京”的地方。这就是我想达到的目标。
你前面问到我的“热爱”所在,我觉得现在工作和生活一样重要。我去很多地方,不管到哪里,都不只是去看艺展,主要是吸收文化,吸收艺术,不同的人、食物和生活方式的精华,多层面的体验。当你有这样的热情和好奇心,你就可以有更高的眼界和综合的判断。
你刚在玉河边揭幕了北京天安时间当代艺术中心的全新空间“玉河一号院子”和“杰生的花园”(Jensen’s Garden)艺术大展。这次我来北京也是特意来感受你这个新空间的。整个院落空间的构思非常精美独到,富有不寻常的格调,我认为有异于中国的审美观。
现在的社会环境,使艺术家多多少少都会遭遇瓶颈。不光是中国,全世界都遇到同样的困惑。很多艺术都在追求眼球的关注度,反而艺术真正的感染力不如从前了。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一直在思考。从思考中,我又想做一些事情去实践去启发。所以我一直追求把艺术展做到不一样的水平,使艺术为社会带来真正的影响和反思。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联合Georg Jensen成立了“艺文中国联盟”,想以此为平台集思广益,多做一些好的艺术展览、艺术项目和艺术交流。全新的空间“玉河一号院子”也是在这个理念之上构思而成的,它是建筑美学、生活方式、设计艺术和艺术画廊的有机结合,它完美呼应天安时间的艺术理念。
“杰生的花园”这个大型现场装置展的确和我之前看到过的所有展览不同。这个展览是如何构思而成的?
我在和Georg Jensen合作这个项目的时候,他们正好邀请到了当今世界最著名的设计师Marc Newson来做设计。万事俱备,我们就想策划一个展览,一个完全能够表达出天安时间当代艺术中心和Georg Jensen所共同倡导的自然理念的展览。为此我亲自到乡下去采树叶,采了竹叶、绿藤叶、葡萄叶、苔藓还有青草,很多种,不断调整设计,我真的是细节控,想把所有的细节做到最好,花很多时间,忙得停不下来。
“杰生的花园”的设计主要是配合著名设计师Marc Newson来北京(他设计了一套雕塑银茶具),他是最酷的设计家之一。我问我自己怎么来做这个活动?我把Marc Newson的作品与一个装置艺术组合相结合,相信这个设置达到了他的预想。
Marc很喜欢你的设计,杰生花园之夜那天晚上,活动一直延续到很晚,大家都很开心,尤其是Marc。你和我都是夜猫子,不管在纽约、意大利还是巴黎,我们都喜欢享受和体验城市的不同方面,尤其是各种美食。
对,我非常喜欢美食!也许有人不喜欢吃辣,有人不喜欢日餐、法餐……而我喜欢各种食物,特别是甜食,特别甜的东西、特别辣的和非常天然的食物,我爱所有的食物!
我第一次见到你是1997年在你主持的第一个画廊,当时觉得你太酷了,美丽的女生,艳丽的口红,身着改良旗袍,一举一动都很优雅,也很国际化。我们都喜欢夜生活,不睡觉,现在依然如此。我知道你工作非常努力,也感觉你非常有创造力和浪漫。这些年来,我也觉得你很有爱,你让人感动,也一直在爱着。
这是说我们爱生活,我们爱世界。
我觉得自己很幸运,一直在爱,也一直被爱。我总觉得这个世界不存在一个什么理想化的地方,房子或者城市,这些都不重要,但是总是不缺少爱。小的时候,除了家人,会以为爱情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慢慢长大以后,经历很多,在情感中成长,我现在觉得亲情、友情和爱情都一样重要。在我的成长过程中,对爱没有不安全感,非常幸运。
我的幸运是我真的有很多爱,可以给予身边的人,这让我感觉自由和浪漫,这是我的天分。也许从财富上讲,我永远不会富有,但是我有很多爱和热情,非常富有。
你认为你给予的爱比你得到的多吗?
不,我不这么认为。我很幸运出生在一个充满爱的家庭,又有非常多的朋友,我爱他们,他们也爱我,我非常幸运,并充满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