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病人开展术前访视及术后随访的效果分析

来源 :中国健康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lovegig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通过对择期手术患者开展术前访视和术后随访,缓解患者在手术期间的焦虑、恐惧心理,使其安全度过手术关 方法 将择期手术患者分为访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手术当天见到患者,与患者进行简单的交流。访视组对患者进行术前访视及术后随访 结果 对照组患者有不良心理自觉症状占本组80%,访视组患者有不良心理自觉症状仅占本组5.1%。结论通过开展术前访视和术后随访能够减轻患者在手术期间的不良心理自觉症状,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同时密切了护患关系,推动了我院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发展。
   【关键词】择期手术患者;术前访视;术后随访;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R55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7-0172-01
  
  手术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在解除患者痛苦,挽救患者生命的同时,又作为一种应激原,使患者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应激反应。过于强烈的应激反应不仅对内分泌和循环系统产生影响,甚至决定手术治疗能否成功。为此,我院通过开展术前访视及术后随访,减轻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使其以最佳的身心状态接受手术,保证手术的顺利完成及术后的健康恢复。这项工作的开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做法与体会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调查对象为2010年1月至2010年7月我院择期手术患者236例,其中男132例,女104例。年龄19-65岁,平均年龄45岁。根据手术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访视组和对照组各118例。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按传统的手术室工作程序,在手术前一天接到手术通知单。按通知单准备手术常规物品及特殊器械等。在手术当天见到患者,与患者进行简单的交流,嘱患者配合手术,并作好术中记录,术毕将患者送回病房。
   1.2.2 访视组:对手术患者进行术前访视、术中护理及术后随访
   1.2.2.1 术前访视:
   1.2.2.1.1 访视时间为手术前一日下午3时以后,因这个时间段患者午休已过,各种检查结果已回报。由手术室高年资护士到病房对手术患者进行访视,时间一般15-20分钟。
   1.2.2.1.2 访视内容:
   1.2.2.1.2.1 查阅病历。核对访视单上患者的姓名、床号、性别、年龄、住院号、手术名称、麻醉方式。了解与手术有关的项目如生命体征、既往史、药物过敏史、手术史、月经史、交叉配血情况、手术部位备皮情况、传染病化验结果,以便术中术后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1.2.2.1.2.2 做好心理护理 。到病房与患者交谈,先作自我介绍,并说明来访目的,交谈时态度亲切、和蔼,耐心听取患者的叙述,了解患者的心理反应,如对手术的焦虑和恐惧,怀疑手术的效果,担心术中术后疼痛等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耐心、详细地进行解释,同时还利用其他术后患者的现身说法消除其焦虑、恐惧的心理,以放松的心情配合手术,安全度过手术期。
   1.2.2.1.2.3 做好宣教。向患者及家属做好宣教工作,注意保暖,保证充足睡眠,术前12h禁食,4-6小时禁饮。取掉假牙和饰物,不化妆、不涂口红,不需要留置尿管者进手术室前请排空膀胱。解释手术体位配合的方法及重要性,如甲状腺手术体位、股骨颈置换手术体位等,因用别的体位无法进行手术,患者只要放松,主动配合,是能够承受得了这种体位的。征求患者是否使用镇痛泵,减轻术后疼痛。访视过程中,对于患者提出的特殊问题,比如癌肿是否清除,是否会复发等,应与医生的回答相一致,切忌含含糊糊,加重病人的心理负担。
   1.2.2.2 术中护理:术日晨早上交接班时由高责护士将术前访视患者的特殊情况做重点交班,巡回护士根据患者情况做好相应准备,同时亲自到病房迎接患者入手术室,与患者进行交流,如:询问昨晚睡眠情况,关心患者的冷暖,减少不必要的暴露,使患者感到被尊重。进行麻醉前,患者的心理紧张达到最高峰,此时,可以轻轻握住患者的手,让患者感到有安全感,从而缓解其紧张情绪,[1]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1.2.2.3 术后随访:一般于手术后2-3天进行,通过了解患者精神状态、体温、伤口疼痛及渗血渗液情况,对术中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估,同时根据病情鼓励患者进行早期活动和功能锻炼,并进行一些必要的卫生宣教。另外询问患者或家属对手术访视的态度及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2 结果
   2.1 两种方法对手术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在调查中发现,手术患者在手术前都普遍存在焦虑、恐惧心理。对照组因术前手术室护士未与患者沟通,造成患者不良心理自觉症状。表现为进入手术室后感到陌生不安、认知缺乏、恐惧者94例,占本组80%。安全感缺乏、感到孤独无助者83例,占71%。访视组通过术前访视,使患者消除对手术的焦虑及恐惧,在心理上获得了安全感。在进入手术室后基本上能够克服不良的自觉症状,积极地配合麻醉及手术者112例,占94.9%。
   2.2 两种方法对麻醉效果及手术配合的影响:对照组患者由于焦虑、恐惧等心理因素导致情绪和行为不稳定,造成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其中有2例严重者必须终止手术,占本组1.7%。访视组均能积极配合医生,使麻醉、手术顺利进行。
   3 结论
   3.1 对择期手术患者进行术前访视及术后随访的目的和意义是要缓解患者围手术期的不安与恐惧及帮助其维持最佳的身心状态,配合手术治疗,因此围手术期不良心理自觉症状的减轻以及应激性生理反应的改善可以作为评价术前访视对缓解患者焦虑及恐惧心理效果的指标。本调查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心理自觉症状中,陌生不安,认知缺乏及恐惧者为80%,说明这三种不良心理自觉症状正是我们术前访视中要设法解决的关键所在。而访视组的患者已有94.9%消除了上述不良心理症状,积极地配合麻醉及手术的顺利进行,达到了预期满意的效果。
  3.2 增进了护士与患者之间的相互理解:护士对患者的关心体贴,热情服务得到了患者的认可,由于患者得到了良好的护理服务,对术前访视及术后随访这种护理模式给予了充分的肯定,经过统计,患者对手术室护士服务态度满意率一直保持在98.1%。
  3.3 对护士的业务提高提出了新的挑战:通过术前、术后访视,阅读病历、了解病情及各种生化检查结果,本身对手术室护士的业务水平是一个很大的提高,从而增强了护士的紧迫感和竞争意识,促使手术室护士不断自觉地学习业务知识 ,认识到只有不断地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才能胜任正常的护理工作。 3.4 进一步完善了手术室的整体护理工作:过去我们手术室的护理工作只是停留在术中的配合,只是单纯地通过手术通知单表面上了解患者的手术诊断及拟施行的手术,术中与患者交流机会很少。现在通过开展术前、术后访视,使我们手术室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得到提高。术前充分与患者进行沟通,及时解决患者的实际问题,术中积极配合医生,保证手术顺利完成,术后适时随访,增强了护士的工作责任心,增进了患者与护士的感情。经过近几年来的临床实践 ,充分体现出这种模式的先进性及科学性,有力推动了我院手术室护理工作的进展,全面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憬握住我的手,和我一起做深呼吸[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1):39
  作者单位:514100 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人民医院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动物咬伤的伤口处理及接种狂犬疫苗是预防狂犬病的关键。方法:通过动物咬伤271例伤口处理,病例142例,年龄1-70岁;致伤动物:猫27例,狗196例,鼠1例,猴1例,兔1例,处理方法:用肥皂水、流动水冲洗15分钟,碘伏及双氧水、碘酒等消毒,并给予肌注破伤风及狂犬疫苗。结果:伤口全部治愈无并发症,无狂犬病发生。结论:动物吸伤会造成狂犬病的传染,可疑动物、自养动物、野生动物、啮齿动物、猫
期刊
【摘要】X线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简单又方便检查方法,也可用于显示早期病变表现,对软组织肿胀观察很好,早期骨侵蚀观察较好,关节间隙观察在切线位才可见关节面,有时位置不正,可误为狭窄,应予注意。  【关键词】类风湿性;X线;诊断分析  【中图分类号】R36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7-0167-01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非化脓性关节炎,早期患者的关
期刊
【摘要】根据心身疾病范围,公惠医院2010年6-12月份住院老年病人120例进行观察统计,以高血压、冠心病为最多(70.8%)。用新的医学模式防治老年心身疾病选用方案:1.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2.重视患者的个性特征和心理状态。3.对患者及所患疾病做出动态的把握与处置。4.抓住主要病理机制阻断心身之间的恶性循环。5.借助多种方法综合防治。做好心身疾病早期、中期及晚期三个阶段的防治。  【关键词】医学
期刊
【摘要】 目的:使用ELISA法及RPR法检测 梅毒 ,评价两种梅毒检测方法在血液筛查中降低漏检率,保证血液质量的应用效果。方法:1672例献血者的血液样本同时采用ELISA及RPR两种方法检测献血者标本中的梅毒指标 结果 检测的1672份样本中,RPR阳性10份,TP-ELISA证实阳性9份,排除生物假阳性1份。 结论 RPR法梅毒筛查有生物假阳性,ELISA法更适合献血者血液筛查为RPR阳性的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血栓通治疗糖尿病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07年4月~2010年8月收治的93例糖尿病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患者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栓通,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93例患者治愈11例,显效38例,有效36例,无效8例,本组总有效率为91.4%。住院时间4~23d,平均10.5d。本组患者治疗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血栓通治疗糖尿病脑梗死可提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宫内节育器(IUD)异位的诊断、处理、预防。方法 分析我中心2008年12月至2010年12月住院收治的21例IUD异位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方法。结果 取IUD时困难史,超声或宫腔镜、盆腔X线检查可诊断IUD异位;IUD异位时可在超声、宫腔镜下引导取出,也可腹腔镜或开腹取出。结论 选择合适的IUD类型和型号,已绝经的妇女应及时取器,哺乳期妇女置器慎用有臂的IUD,(如T型IUD和MC
期刊
【中图分类号】R38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7-0174-01    1 病例报告  患者,女,28岁,因孕3产0孕38周,上腹部阵发性疼痛9小时,下腹部阵发性疼痛2小时入院。入院查体:T 370c , P 88/ min, BP 118/ 61mmHg, 心肺无特殊, 腹部膨隆, 未见明显肠型, 叩诊呈鼓音, 肠鸣音弱,无压痛及反跳痛, 双肾区无叩痛;产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并评价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92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给予胺碘酮治疗6周,观察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 结果 经治疗后,显效49例(53.3%),有效36例(39.1%),无效7例(7.6%),总有效率92.4%,5例患者窦性心动过缓,心率低于60次/min,4例出现甲状腺功能异常,2例低血压,1例纳差,通过降低剂量或停药均缓解,
期刊
【摘要】目的:评价赫赛汀联合化疗的心脏不良反应,方法:收集31例应用赫赛汀联合化疗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治疗过程中心电图,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改变。结果:治疗结束时与治疗前相比LVEF下降及心电图改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步认为赫赛汀联合化疗存在轻度的心脏不良反应.对心肌有一定的损伤;但是心功能未受到明显改变!LVEF和心电图可作为早期监测心脏毒性的检查指标!   【
期刊
【关键词】献血反应;原因;防治  【中图分类号】R6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7-0169-01    《献血法》颁布以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国民素质的提高,无偿献血已被国人所接受。武警官兵作为人民的子弟兵,积极参加地方的献血活动不仅利国利民,而且还能促进部队的精神文明建设。为了减少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确保官兵的献血安全,笔者对我部28人次献血反应进行浅要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