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提问让课堂更精彩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b19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教育由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已成为现代课堂教学的目标。这就要求教师改变过去老一套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从根本上认识提问在课堂教学中的重大意义并自觉优化提问艺术。而做好这一点往往需要教师付出艰苦的努力和大量的实践﹑总结各种提问方式﹑引发学生探究兴趣,进而使教学活动变得轻松﹑快乐﹑有效。
  一、有效提问在课堂教学中的意义
  (一)增进师生交流,创设积极的课堂心里气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精心设计的课堂提问是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独立探究﹑掌握知识,培养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课堂交流的一种重要途径。它对调节课堂气氛,增进师生感情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师生之间在一种互动式的课堂交际中活动,这样一方面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学生愿意配合老师积极思考问题并举手回答,教师自我效能感提高,讲课更投入。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概括和运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激发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未知的问题
  当学生遇到未知的问题时,其认识上产生了矛盾,从而就会促使他们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水平上思考,探究解决问题的办法。由此可知,提问是引发思考的起点,是提高学生应对新事物能力的有效途径。首先,它能激发学生对已有的知识进行回顾,并加以整理,综合和概括,摒弃干扰,取其有用的知识去解决问题,真正做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其次,它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开动脑筋,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指导教师及时调整和完善教学计划
  一般来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认真执行备课时制定的教学计划。但是课堂情况千变万化,原定的教学计划即使很完善,也难以应对实际情况。这时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提问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感知未估计到的状况,并据此调整和修改教学计划,顺利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切实依据学生的反馈信息积极主动的优化教学计划,培养自身良好的教学监控能力,从而进行有效教学。
  二、教师做好有效提问应当注意的问题
  (一)提出的问题要有针对性
  问题的提出要依据教学的任务,结合教材内容,针对教学的重点,难点;问题的设计要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所提问题必须表意明确﹑重点突出﹑切忌含糊不清,模棱两可。“教学重点好像统管数十盏电灯的总开关,是四通八达的交通枢纽,是学生在学习上融会贯通的枢纽。”因此,在有限的四十分钟里,抓住重点﹑突出要害,才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二)所提问题的难易水平要适中
  在上课之前,教师要明确教学目的,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知识水平,准备好问题,提问顺序及问题的难度。课堂提问必须做到难易适度,设计好问题的难易层次,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桃子”,一步一个台阶,循序渐进。
  (三)提出问题后要控制好等待时间
  在全班参与的情况下提问,教师一般是先提出问题,让全班学生都有思考的时间,然后再指定某个学生回答。这样做能使每位学生在有人回答之前都有机会对问题进行思考。提问的最佳时机是学生处于很想弄懂,但又无法弄懂,很想说出来但又无法说清的心理状态。
  (四)找准学生的兴趣点,提出不同认知水平的问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是学习兴趣,在学习过程中没有积极情感的加入,教与学的过程就如同死水一潭,毫无生机。学生也易产生紧张畏难的心理。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善于创设情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结合本学科的情况,使言、行、情融为一体。教师在课堂提问过程中,一方面要找准学生共同的兴趣点,设计学生们都感兴趣的问题,吸引学生集中精力、振奋精神、提高兴致,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体现教师提问的趣味性。另一方面设计不同认知水平的问题,知识方面的问题、理解和运用方面的问题、分析,综合和评价方面的问题等要交替的呈现在课堂上。既要培养学生言语信息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认知策略、动作技能等方面的能力。
  (五)提出的问题要面向全体学生
  当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时要眼看全体学生,引起学生的重视,让学生知道你正在期待他们每个人精彩的回答。并切记问题是面向全班学生提出的。提出的问题尽量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学生人人有话说,有感发。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提出问题后,总是由班上成绩好的爱举手的学生回答,其他同学则很少有机会,这种做法是不合适的。教师应该尽可能为每一个学生创造均等的回答问题的机会。一方面,教师可以随机的或按学号顺序轮换的让学生回答问题,另一方面,尽可能的提出有多种答案的具有发散性思维的问题,引导学生沿着各种通报方向扩散,从各种设想出发,不拘泥于一个算什么,不局限于既定的理解,调动每个学生思维想象能力,尽可能让每个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有效提问是课堂教学活动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完成教学任务和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方法之一。如果教师能好好把握课堂提问的艺术,让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相互问答变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边互动,同时运用新颖、多变的提问形式帮助学生走进新课程,获取新知识,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就能从从本质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作者单位:苏州吴江区震泽实验小学 江苏】
其他文献
情感教育旨在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它贯穿在各¨学科的教育中。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每篇美文佳作无不凝聚着主人公或作者从生活中得来的情感体验,情
摘要:针对工科大学生综合素质好,专业知识和创业意识强的特点,以工科大学生创业模式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国外经典创业模式及我国大学生创业特点,从系统工程角度出发,结合高校优势资源,提出一种以技术创新为途径,以科研成果为产品的科技创业模式,并研究其要素构成、各要素关系及其运行模式。目的是提高大学生创业效率,促进创业成功,进而带动就业。  关键词:创业模式;科技创业;工科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F270 文
“小组合作管理模式”是一种比较有效的班级管理方式。但是在实践运用过程当中,发现总是有部分行为习惯能力较弱的学生不能融入到小组中去,使小组管理遇到了瓶颈。作为班主任,只有关注、帮助这些合作小组中的“短板”,才能使班级管理走出困境。  一、案例  1、班级管理的现状。目前,我所接任的班级里男孩多女孩少。这种班级管理起来较为麻烦,有些男孩调皮好动,爱惹事生非,自我控制能力弱,容易受社会上不良之风影响,以
伴随着课改,现在课堂研究的主要内容就是合作学习。现在大多数的孩子是独生子女,他们的家庭条件可以提供给他们很好的物质基础,但是他们的心理问题也值得关注。所以合作学习不但是一种学习的方法,同样也是对小学生素质的培养,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综合思维水平、构建健全的任何等有着重要作用。  一、分组合作学习方法在小学美术课堂的重要性  (一)促进小学生思维的发展  著名儿童心理专家皮亚杰提出,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很强的学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能够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进行“创设情境”,这样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感悟数学。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开始,积极的创设情境,并沿着数学的活动轨迹,从生活中的问题到数学知识,从具体问题到抽象概念,从特殊关系到一般规则,逐步通过自己的发现去学习数学,获取知识,再把抽象化的知识应用到新的现实问题上去,按照这样的途
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工作纸是教师利用材料导向学习目标的一种手段,也可以说是材料和目标的中介。它内容丰富,为幼儿自主学习和探索留有更大的空间,能点拨和激发幼儿对操作材料的兴趣,从而推动区域活动的进程,使活动目标有着落,能支持和引导幼儿深入参与活动,从而深化活动进程,使活动过程有成效,同时有助于教师灵活调整目标,间接有效地指导幼儿主动学习。  目前,不少幼儿园教师对区域工作纸的投放存在着许多困惑的同时,
所谓字理,就是指汉字的构字依据和组成规律。字理识字就是依据汉字的构字规律,运用汉字形音义的关系进行识字教学的方法,即通过对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造字法的分析,运用直观、联想等手段识记字形,达到识字的目的,让学生见形知义,牢记于心,把他们从繁重的机械抄写、识记中解放出来,切实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提高识字效率。以下是我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针对汉字构字规律和特点总结出的几点字理识字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