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土耳其谚语云:“上帝为每一只笨鸟都准备了一个矮树枝。”每一只鸟都有它可以栖息的树枝,每一个学生也都应该有他可以闪光的舞台,而老师就是给学生送去“矮树枝”的人。多元评价,就是形态各异、长短不一的“树枝”,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并在不同的位置演绎不同的精彩,是一种从多个角度、以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一种全面的评价。
【关键词】多元评价;互动;观念;尊重
灵活有效运用多元化评价,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发挥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主动、健康的发展。过去的教学评价偏重结果,注重表象,评价的形式单一,使学生在那些固化、缺乏人文关怀的评价中挫伤自尊心、丧失自信心,显著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必须改变过去不利于学生发展的评价方式,努力使评价过程成为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过程。
一、加强互动,建立平等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以“教”和“学”为中介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是学校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师生间平等互动、民主和谐的关系,是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重要因素。鲁迅先生说,“教育植根于爱”。在教学中,教师要热爱学生,要有“爱满天下”的胸怀,热爱每一个学生,实现真情交流。在活动中,教师可深入学生中间和学生一起交流想法、一起解决问题,与学生建立一种互动的合作学习情境。
二、转变观念,让学生在评价中体验成功
转变“评价的目的在于区分优劣与奖惩”的落后观念,确立评价的终极目标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评价的功能应被定位为有效激励每位学生不断超越自我、不断积极进步。中小学生可塑性强,评价必须起到持续给予学生前进目标的作用。学校要允许学生矫正偏差,当获得大家认同时,可以要求更换评价结果,包括必修课学习情况、记录表分数等,真切地留下其进步的轨迹。这种公开记录过程,及时向个人反馈评价结果,开放评价各个环节的做法可以使学生长处特长更长短处更短,体验成就感。
三、尊重主体,为学生发现探索创造空间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类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且这种需要在学生的精神世界中尤为重要。作为课改中的实践者,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更新教学理念和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多元化教学的核心,其主体本位就决定了这种核心作用;对于校本目标来说是“教育”的主体;对于课程、环境等客体来说是“学习”的主体,而且这种主体地位可以不依靠教师的主导地位而存在。所以,教师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就是要给学生提供发现、研究、探索的空间和发展、创造的条件。
四、因材施教,促使学生多元化发展
多元评价与因材施教互融互通、互相作用,多元评价的结果可以帮助教师因材施教,而因材施教的结果同样也有助于更加客观地对学生作出评价。贯彻因材施教原则,首先,教师对学生的一般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学习风气、学习态度和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知识储备、智力水平以及思想、身体等方面的特点,都要充分了解,以便教学更加符合实际。其次,教学中既要把主要精力放在面向全班集体教学上,又要善于兼顾个别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得到相应的发展。再次,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要相应提出不同的要求,分别设计不同個性特点学生成才的最优方案。
五、系统融合,为学生提供更加多元化的评价
评价主体方面,要注意将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及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我反思。
评价维度方面,评价指标决定发展导向,顺应新课改要求,我们要改变以往“重分数、看成绩”的片面评价观念,从学业成绩、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多个维度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引导和促进学生全面综合发展。
评价方式方面,针对不同学科,必须把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结合起来,把各种评价方法,如诊断性评价、总结性评价以及行政评价、社会评价等综合起来运用。
六、逆向评价,让学生进入主人翁角色
以往教育教学过程中,通常是老师对学生“学”的评价占据主导,较少出现学生对老师的“教”进行评价。实践证明,改变评价的方式,让学生学会自主评价、合作评价、自下而上地进行反评价,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使学生全面、健康地成长。学生是教与学的主体,要使学生真正进入主人翁这一角色,十分有必要多听听学生对老师的教有什么评价,这无论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还是学生的自主发展都会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七、搭建平台,努力营造和谐向上的文化氛围
学生的全面发展仅靠课堂教学活动是不可能实现的,必须实现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才能共同构建多元教育和评价活动平台,保证学生全面发展。以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及学科竞赛为平台将活动结果作为评价的主要依据,将“多元评价”与“活动式养成教育”相结合,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在活动中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它体现了一所学校的校风。
叶澜说:“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提升人的生命,为了生命质量而进行的生命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能体现人的生命关怀的活动。”换一个视角审视学生,多一把尺子衡量学生,必然会感受不同的魅力,必然能发现不同的精彩。
参考文献:
[1]郭炳山.多元评价多种精彩[J].中小学教育.2014,9.
[2]加德纳,沈致隆译.多元智能[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作者单位:南昌高新区教育事业管理中心)
【关键词】多元评价;互动;观念;尊重
灵活有效运用多元化评价,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发挥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主动、健康的发展。过去的教学评价偏重结果,注重表象,评价的形式单一,使学生在那些固化、缺乏人文关怀的评价中挫伤自尊心、丧失自信心,显著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必须改变过去不利于学生发展的评价方式,努力使评价过程成为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过程。
一、加强互动,建立平等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以“教”和“学”为中介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是学校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师生间平等互动、民主和谐的关系,是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重要因素。鲁迅先生说,“教育植根于爱”。在教学中,教师要热爱学生,要有“爱满天下”的胸怀,热爱每一个学生,实现真情交流。在活动中,教师可深入学生中间和学生一起交流想法、一起解决问题,与学生建立一种互动的合作学习情境。
二、转变观念,让学生在评价中体验成功
转变“评价的目的在于区分优劣与奖惩”的落后观念,确立评价的终极目标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评价的功能应被定位为有效激励每位学生不断超越自我、不断积极进步。中小学生可塑性强,评价必须起到持续给予学生前进目标的作用。学校要允许学生矫正偏差,当获得大家认同时,可以要求更换评价结果,包括必修课学习情况、记录表分数等,真切地留下其进步的轨迹。这种公开记录过程,及时向个人反馈评价结果,开放评价各个环节的做法可以使学生长处特长更长短处更短,体验成就感。
三、尊重主体,为学生发现探索创造空间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类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且这种需要在学生的精神世界中尤为重要。作为课改中的实践者,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更新教学理念和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多元化教学的核心,其主体本位就决定了这种核心作用;对于校本目标来说是“教育”的主体;对于课程、环境等客体来说是“学习”的主体,而且这种主体地位可以不依靠教师的主导地位而存在。所以,教师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就是要给学生提供发现、研究、探索的空间和发展、创造的条件。
四、因材施教,促使学生多元化发展
多元评价与因材施教互融互通、互相作用,多元评价的结果可以帮助教师因材施教,而因材施教的结果同样也有助于更加客观地对学生作出评价。贯彻因材施教原则,首先,教师对学生的一般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学习风气、学习态度和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知识储备、智力水平以及思想、身体等方面的特点,都要充分了解,以便教学更加符合实际。其次,教学中既要把主要精力放在面向全班集体教学上,又要善于兼顾个别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得到相应的发展。再次,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要相应提出不同的要求,分别设计不同個性特点学生成才的最优方案。
五、系统融合,为学生提供更加多元化的评价
评价主体方面,要注意将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及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我反思。
评价维度方面,评价指标决定发展导向,顺应新课改要求,我们要改变以往“重分数、看成绩”的片面评价观念,从学业成绩、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多个维度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引导和促进学生全面综合发展。
评价方式方面,针对不同学科,必须把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结合起来,把各种评价方法,如诊断性评价、总结性评价以及行政评价、社会评价等综合起来运用。
六、逆向评价,让学生进入主人翁角色
以往教育教学过程中,通常是老师对学生“学”的评价占据主导,较少出现学生对老师的“教”进行评价。实践证明,改变评价的方式,让学生学会自主评价、合作评价、自下而上地进行反评价,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使学生全面、健康地成长。学生是教与学的主体,要使学生真正进入主人翁这一角色,十分有必要多听听学生对老师的教有什么评价,这无论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还是学生的自主发展都会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七、搭建平台,努力营造和谐向上的文化氛围
学生的全面发展仅靠课堂教学活动是不可能实现的,必须实现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才能共同构建多元教育和评价活动平台,保证学生全面发展。以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及学科竞赛为平台将活动结果作为评价的主要依据,将“多元评价”与“活动式养成教育”相结合,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在活动中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它体现了一所学校的校风。
叶澜说:“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提升人的生命,为了生命质量而进行的生命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能体现人的生命关怀的活动。”换一个视角审视学生,多一把尺子衡量学生,必然会感受不同的魅力,必然能发现不同的精彩。
参考文献:
[1]郭炳山.多元评价多种精彩[J].中小学教育.2014,9.
[2]加德纳,沈致隆译.多元智能[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作者单位:南昌高新区教育事业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