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化活人

来源 :百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amesTs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案牵出刑事案骇人罪行浮出水面
  2002年7月,山东省平阴县检察院对县殡仪馆原馆长谷某涉嫌贪污受贿一案的侦查工作正在紧张进行。经过多天的考虑,谷某决定将自己掌握的一条涉嫌刑事犯罪的线索向检察机关报告。他问检察官 ”如果我检举别人的犯罪事实,算不算立功,”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谷某反映,他任职期间,曾有人送未咽气的人到殡仪馆要求火化,”听说是弟兄仨,父亲没死就让他们给拉到火葬场来了。”
  检察院迅速将情况向县公安局通报,县公安局刑警二中队即刻展开调查。经初步调查,谷某反映的情况确有其事,大约半年前,有人先后3次向殡仪馆送一个名叫“张正远”的”死者”要求火化,而前两次张都没死,来送人的竟是张的亲生儿子,在掌握一定证据的情况下,涉嫌犯罪的这亲兄弟3人张全明、张二、张铨胜于7月22日被刑拘。
  随着警方对这兄弟3人的讯问和外围调查取证工作的深入,一桩震惊世人、泯灭良知的亲生儿子遗弃老父的罪行终于浮出水面朴实老汉帮儿干活重阳节前患病卧床
  时年74岁的张正远老汉是平阴县洪范池镇张海村人,膝下有3个儿子两个女儿。拉扯5个儿女几乎耗去了张老汉和老伴大半辈子的心血,尤其是孩子年幼时,家里生活非常困难,常常吃了上顿没下顿。在这种情况下,老汉宁肯自己饿肚子也要留一口饭给妻子和儿女。俗话说 养儿女防备老。老汉指望儿女们长大成人后能孝敬父母,也不枉对他们的养育之恩。儿子们懂事后见父母艰辛操劳,也觉得自己有义务让父母日后颐养天年 ”爸,妈,等姊妹们出嫁了,你们就别干活了,在家享清福吧,我们兄弟仨孝敬你们二老! ”
  可惜张老汉的老伴没这份福气,养大儿女后就早逝。因女儿都已嫁到外地,老伴去世后,张老汉就轮流在3个儿子家吃住。老汉干了一辈子活,手闲不住,在哪个儿子家他也不贪吃恋睡,仍起早贪黑帮他们干活。
  张老汉是个朴实忠厚的庄稼人,整天就知道低头劳作,从不多言多语,也从不和街邻闹别扭,在村里口碑极佳。
  再来看看张老汉生的3个儿子的情况老大张全明是县电业局退休职工,每月工资两千多元,在当地属特高收入,在县城有楼房,在张海村也有房子。老三张铨胜当过村干部,还在乡镇企业当过厂长,在十里八乡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现在虽说在家种地,但家底较为殷实,在村里也是数得着的有钱人。相比之下,老二张二的日子却非常窘迫,仅能维持生计,据村里人说,老二招待客人”连烟和茶水都没有”。
  那么,这兄弟3人各自的人品又如何呢,在此不作评论,仅从对待患病的老爹这件事上,就可见其一斑。
  悲剧是从2001年10月10日开始的。这天,是农历8月24日,刚过中秋节,距离我国为发扬尊老爱老传统而专门定为”老人节”的”九九重阳节”仅有半月—一张老汉或许不知道这个属于自己年龄段老人的节日,即便知道,想必他也不会受到节日的待遇—一就在”老人节”前的这个日子,张老汉还正在萧瑟的秋风中为三儿子剥玉米。劳作过程中,老汉突然一头栽倒在地,从此卧床不起。
  老汉的卧床,也拉开了这一悲剧的序幕。“无用”老爹成了累赘 无人医治床上等死
  按照常人的情理,年逾七旬的老爹卧床不起,理应赶快送医院看病才对。但是,张老汉所受到的“待遇”,却不由得让人匪夷所思。
  刚摔倒卧床后,老三张铨胜叫了村里一个“土医生”,“土医生”看不出病情,只揣测“好象是脑血栓”,建议他们送老人去正规医院。不料,老三和大哥商量后,不仅没送老人去医院诊治,也没到医院咨询医生,而是自做主张,从小诊所买来块把钱一瓶的消炎药,也不考虑老人得的是啥病以便对症下药,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让老人服该药。
  如果说是因为家里穷看不起病似乎还有情可原,但张全明、张铨胜两兄弟的家境显然和“穷困”贴不上边。他们如此对待病爹的态度传出去,村邻非常愤慨,纷纷在背后指责。一位本家堂兄找上门对老大张全明说”你和兄弟得给老人看看病,这样下去咋行呢,对村里街面上也说不过去。”见劝说未奏效,张家德高望重的族长也拄着拐杖来教育老大,要求他至少得送老人上医院,“怎么也得挡挡世人的眼。”孰料,老大和老三对谁的劝说都是置若罔闻。他们早已经忘记自己幼年时对父母许下的承诺。或许,在他们的意识里,患病的父亲此时已不能像过去一样帮他们干活,不仅如此,反而还成了他们的“累赘“。
  相比之下,倒是家境确实窘困的老二张二表现出对父亲的几分孝心 张二曾用地板车拉着老父亲去看过医生,还打过几天吊瓶。怎奈张二有心无钱,他曾提议给老爹看病,但他说的话大哥兄弟又都当耳旁风。张二的短暂努力好比昙花一现,对医治张老汉的病仅仅是杯水车薪。
  就在这种常人很难相信的”患病待遇”下,仅靠连实际病因病情都不知道的情况下服用廉价消炎药来”治疗”的张老汉身体日渐虚弱。由于长期得不到正常治疗和照料,老汉身上的肌肉渐渐变质,最后竟开始一块块溃烂,并发出阵阵刺鼻难闻的气味。在这种状态下,老人挂念的竟还是儿子。一次,老二偷偷给父亲煮了几个鸡蛋,老人竟死活不肯吃 ”老二呀,你家穷,别把钱花在我身上。要是你像他俩(指老大、老三两个儿子)一样宽裕起来我死也就放心了,哪怕他们不给我看病也不要紧啊,”但是,虽承受病痛的侵蚀和对不肖儿子的痛心这两重苦痛,张老汉对世界的留恋却是真实的,一次,老族长来到床前看望。张老汉拉着族长的手老泪纵横 ”兄弟,我都病到这步田地了,孩子们(指老大和老三)有钱也不给我看。唉,我就是这样等死呀!”
  活人两次险被火化 ”小年”之日含恨而死
  从摔倒卧床后,张老汉在床上躺了近4个月,几乎没得到一点正规治疗,甚至连患的是何病也从没搞清楚。
  2002年2月3日黄昏,长期得不到医治和悉心照料的张老汉开始呼吸急促,既说不出话也不能进食。老大张全明把两个兄弟和本家人都叫来。8点来钟,老汉停止呼吸,脉搏也不跳了,兄弟3人就以为老汉已死亡(实际上,此时张老汉的状态在医学上称为”休克”)。老大张全明爬上屋顶,敲着脸盆给父亲”叫魂”(当地风俗,意即向村邻宣告家中有人去世)。经兄弟3人和族人商议,决定送”遗体”去火化。
  夜里10点多钟,灵车来到县殡仪馆。火化工打开炉门准备放进”遗体”,但”遗体”裹的被服太厚无法送进。原来,因为张老汉肌肤已逐渐溃烂,几个儿子干脆把衣服揉成一团塞在被子内了事,根本没给老人穿上。结果,被子打开后火化工大吃一惊只见赤身的张老汉嘴还动弹,正不停地喘粗气。火化工忙招手”快来,这人还活着呢, ”火化工在”死亡证明”上注明张正远因长期病重,火化工发现还有生的希望,不予火化。灵车又把”死而复活”的张老汉送回家。
  张家3兄弟见到父亲的”遗体”又”活转”了,只见张老汉大睁着眼睛,可怜巴巴地望着几个儿子,仿佛在央求他们把自己留在这个世界上。不知此时这几个兄弟是否为刚才自己不经仔细观察确认就匆匆送”遗体”火化的举动产生过后悔,但对外人纷纷说”快上医院,晚了就来不及了,现在可能还有救”的提议,弟兄们都不表示赞同。老大把老三叫到一边悄悄商议,两兄弟竟达成一个荒唐的”共识” 先送父亲去殡仪馆,到那里如果人咽气了就火化,如果还有气就放到老大家的地下室里,
  次臼早晨,可怜的张老汉再次被灵车拉到殡仪馆。火化工发现送的还是同一个人,更可气的是,此时张老汉仍在”呼呼”喘祖气,火化工气愤地指责 ”这人还有气,你们不送医院抢救拉到这里来干什么,真是荒唐,,你们快去医院,不然我打110报警, ”老三张铨胜害怕被人发现异常,赶忙按照和大哥商定的”计划”,把老父亲拉到大哥在县电业局家属院的地下室。可怜的张老汉被裹上破被烂絮丢在冰冷的地下室里,连冻带饿,连发出声音的力气都没有。而在张海村等待”料理”父亲”后事”的老大张全明愈加沉不住气,还打电话”遥控指挥”,让县城的熟人去地下室看父亲咽气没有。上午10点半,尚有良知的老二求大哥 ”把咱爹放在地下室还不得冻死吗,我得去看看。”张二赶到县城进入地下室,俯身喊”爹”。张老汉没反应,但呼吸已经很微弱。张二急得团团转,但束手无策,他也没考虑找人救父亲或者做别的努力。下午4点多钟,张老汉终于含恨咽下最后一口气。从摔倒卧床直至死亡,他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得的是啥病。死去的他圆睁着双眼,仿佛在向世人哭诉自己的悲惨遭遇,更仿佛在要求上天惩罚那不肖的儿子:
  这一天,是民间过“小年”的日子,在家家户户喜庆的日子,张老汉却离开了这个世界。当晚,张老汉第三次被送殡仪馆,这一次,他真正的遗体终于被火化。
  遗弃病爹罪不可恕
  悲剧落幕警醒世人
  2002年10月24日,平阴县检察院以被告人张全明、张铨胜犯遗弃罪向法院提起公诉(张二被免于起诉)。法院经过审理认为被告人张全明、张铨胜在其父亲患病、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情况下,应为其积极治疗而不尽义务,情节恶劣,其行为构成遗弃罪,公诉机关指控的罪名成立,案发后两被告人认罪较好,可酌情从轻处罚。12月1日,法院一审判决生效被告人张全明、张铨胜犯遗弃罪,分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三年。
  鸦有反哺之情,羊有跪乳之恩。有思维意识、有情感的人类,更应该对生身父母的养育之恩给以回报。而张全明、张铨胜两兄弟的所作所为,却令人为之心寒,而他们行为最终的结果,也只能是受到法律的制裁和道德舆论的谴责。(文中除被判刑的两被告人外,其余人均为化名。)
  (责编/姜振华)
其他文献
大蒜极具个性,能和很多食物默契合作,呈现多变的美味。捣成泥吃,辛辣刺激经典菜肴:蒜泥茄子  蒜泥茄子、蒜泥白肉、蒜泥黄瓜……一提到这些菜肴,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辛辣刺激,而大蒜的辛辣味道主要来源于大蒜捣成泥后产生的大蒜素。  大蒜所含的蒜氨酸和蒜氨酸酶,平时各自处于大蒜细胞中的不同位置,井水不犯河水。但当大蒜捣成泥后,两者便开始发生反应,在蒜氨酸酶的催化下,蒜氨酸分解转化成大蒜素。  如果喜欢大蒜
期刊
士  学而优则士。这是读书人的最高境界,然后,一高了,先欣喜若狂,后王顾左右,再悲苦莫名,顿悟原来高处不胜寒,是叫出冷汗时也出热汗,出热汗时也出冷汗啊。于是写字的不能乱写,握笔的不能乱握,牢骚太盛防肠断,牢骚太多.鱼都不让你钓了。他听着众多噼哩啪啦的掌声,偶而也有治理天下之快感。然而很快地发现刚用左手打了的耳光,年晌一过,又用右手打自己的耳光,回家洗澡,大汗淋漓,惟恐自己的臀部又长出了尾巴,站错了
期刊
近年来,随着农村剩余劳力的不断增多,外出打工的人也越来越多。有的家庭,夫妻双双背井离乡,外出打工,家里只留下尚未成年的孩子。这些孩子,或由爷爷奶奶照管,或寄托在亲戚朋友家,他们成了名副其实的留守孩子。在一些乡村,这样的孩子占同龄孩子的百分之十,是个不小的数目;在一些学校,这类孩子也有近百分之十。那么,这些孩子的生存状况如何呢?“没妈的孩子……”  有一首歌唱道“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象块宝。投
期刊
连最木讷,最迟钝的人都看得出来,中国房地产业的危机总爆发已在眼前,房地产业的暴利已使所有的口袋里多少有点钱的人,都想染指房地产业。连传统的家电生产厂家,如“海尔”、“康佳”、“TCL”、“美的”、医药业的“三九”都在大举进军房地产业,房地产业的投资和开工,几乎是以大爆炸的方式在急剧增长。  而与此同时,以虚幻的购买力支撑的房地产业,一个无情的事实是:空置率同样以大爆炸的方式在增长。  在两线夹击中
期刊
贵阳市大转弯垃圾填埋场,许多儿童长年累月随父母生活在那里,他们的童年,似首缺少许多人们想象的那般健康与美好,只有恶劣的环境。他们的将来令人忧虑。  大转弯垃圾填埋场,其实就是垃圾堆积处,每天成千上万吨的生活垃圾从城区运至这里,久而久之垃圾将一条又一条的山谷填平。这里充满着肮脏、臭气、外界人很少光顾。这里的房屋几乎都是从垃圾里捡来的破烂搭建的,人们以捡垃圾为生。于是,垃圾村应运而生。垃圾村至今己有多
期刊
健康的生活,离不开乐观的情绪。  乐观的人,凡事不会往最坏处想。极端的情况,毕竟是少数,没有必要把自己的命运想得那么糟糕。  乐观的人,即便遇到烦心事,也能在不利的方面看到有利的因素。这不是盲目地乐观,而是积极地应对。年轻时,每次失落、失意之际,我都回到勤奋读书的状态,提醒自己“有事不慌,无事不荒”。坚持读书,让我这一生有了沉甸甸的收获。  乐观的人,永远感恩。不要太在意人生的得与失,人不如我千千
期刊
“我认识的人越多,我越喜欢狗”,俄罗斯伟大作家契诃夫这句名言道出了这个人性的发掘者从心底里对人的失望在中国过去的文化中,造出了许多贬损兽类的词语,诸如人面兽心\衣冠禽兽\兽性大发\狼心狗肺\狼子野心\狼狈为奸等等,后来,随着动物生态学的研究不断深入,人们才发现,衣冠楚楚的人类造出的这些词语的科学性是根本站不住脚的,有的说法甚至相当可笑但如今中国人大多数对于动物的伦理情感价值判断仍停滞在这样愚昧的标
期刊
不经意间,北京的车多了,路上踟的,路边停的,院里摆的都是车,到处满满当当,和车的疯狂增长相比,路的延伸依然滞后和失调。路依然在建,车依然在塞,每天都有新车一族悄无声患地并入这超负荷的环行路,膨胀着都市的交通神经。 文/阿伟  “赶车人”咏叹调之一  梦里情怀  5年前拥有一辆私家车,对我来说是一个遥远的梦, 5年后的今天,那个梦不再遥远。渐渐地变得清晰和真实起来。  买车去,这个想法从诞生到付
期刊
一个阶层的崛起  财富在中国更多的不是经济概念而是政治概念.不是生产经营概念而是政策制度概念,这说明,有些人是先天的必富者,有些人是顺应潮流的主动富裕者.还有些人是被迫富裕了一把的。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四次暴富高峰都与重大政治决策有关。第一次是1979年,邓小平首次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那些胆大的和在计划体制内找不到位置的人.就成为了第一批发财致富的领头羊。顺着动词特性可以看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
期刊
星期天丈夫陪妻子逛商店,一路上,妻子有说有笑,兴致勃勃。正当妻子一遍又一遍地在商店里试穿衣服时,丈夫身上的呼机响了。他低头一看,呼机上清楚地显着 ”饭做好了,快来我家。柳小姐。”柳小姐是何许人,丈夫怎么也记不起来。正当他纳闷的时候,妻子过来凑热闹了 “谁在呼你啊,”见丈夫神色迟疑,她一把抢来呼机。糟了,妻子脸色顿时大变,由疑惑转为气愤,接着变为冷笑。  “好啊,柳小姐请你去吃饭,你快去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