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别舌下伤人

来源 :交际与口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qfr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办公室里,年轻的女教师小于讲课时始终感觉到喉头不舒服。用她自己的话说就像鱼刺鲠喉,上不得上下不得下“卡”在喉头,真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难言之隐。昨天她到医院去一查,医生说是“喉结”,非动手术不可!天啊,在喉咙处开一刀,把喉管剖开再割去“喉结”,这有多么危险!杀牛,还没这样残酷呢!她一想起手术就害怕,怕得瑟瑟发抖。然而她又有些愤愤不平,当着我的面就发牢骚说:“天啊,这多么的不公平!偏偏让年轻人得这种病呢?怎么不让老年人得这种病呢?真是本末倒置了!”
  我听了她的话忍不住大笑起来,笑声中很有些气愤,当然她说这话不仅伤我,我是为所有的老年人而生气的。出于自卫,也出于反击,我调侃着说:“生病,可不是老年人的专利啊!动手术、吃药,也不只是老年人的特权嘛!老年人已经包揽了肺心病、肺气肿等常见病,年轻人得点怪病杂症也是天经地义的嘛!为老年人分担点病痛也是应该的呀!——这正是仁慈的上帝最公平的体现!”
  小于听了我的话,突然意识到说话失口,只尴尬地笑了两声,又连声道歉,说:“李老师可别误解我的话。我的意思是指年轻人不该得的怪病被我得到了,我真倒霉啊!这只怪我说话不严密,李老师可别多心哪!”
  我只好原谅她,可心里始终不是个滋味。
  说实话,这个女子也不是真心要老年人生病,那只是属于“说话的人无心,听话的人有意”罢了。她说的话,纯属是“舌下伤人”,用一句俗语来说就是“当着和尚骂秃子”,无意之间就得罪了听话的人。
  说话,怎样才能不舌下伤人呢?
  首先,说话时要点到即止,千万别拖泥带水。如上面的小于,她如果只说自己得了喉结,需要动较大的手术,自己感觉非常痛苦,说不定还会得到在场人的同情和安慰。而她在说话时却拖泥带水,引出连带的话来——“怎么不让老年人得这种病呢?”这连带的语言就会伤及旁人。
  其次,说话时要就事论事,不要牵荷带藕。小于如果只说自己得了喉结,得了这种怪病是必须要动手术的。而动手术既伤身体又费钱财,真是使人苦不堪言!她如果这样说,说不定还会有人伸出援助的手,为她排忧解难呢。
  再次,说话时要心存善念,不要殃及别人。小于如果说她得了喉结这种怪病,需要动较大的手术。而这种病又是年轻人的常见病症,希望引起年轻人的高度注意,以免得上同类型的怪病。她如果真的这样说了,不但会得到在场人的同情,而且还能够得到在场人的尊敬。
  最后,说话时要尊重在场人,给予别人以自尊自信。小于在说自己得了喉结这种病需要动手术之后,她如果能够对在座的老年人加以赞扬,夸他们身体好不生病,并且讨教一些养生之道。这样,她简直就可以说是绝顶的聪明人了。
  由此可见,说话,还真是一门高深的艺术呢。开口说话,不可不慎!
其他文献
是不是老天爷喝醉了神志不清,跟我开这样的玩笑,我上大学竟然又和她在一个学校。唉,我的天!  高中时就已经被她烦怕了,她拿我开涮的案例如果用A4的纸写出来起码有一尺多厚,好不容易盼到高考可以把这个“可怕”的女人摆脱掉,可是老天偏偏不开眼,又让我和她在一个学校,看来我命中注定要过上暗无天日的大学四年了。  我是在火车站知道她和我在一个学校这个可怕的消息的。  那天我本来打扮得容光焕发,英姿飒爽,手拎着
期刊
所谓“丑话”,无非是一些难听的话、让人难受难堪的话。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当然要尽量不说或少说“丑话”。但是在有些特殊情况下,我们还得把“丑话”说在前头,并且要尽量说好它。    “丑话”不全是丑话    有这样一件事:某公司的部门经理,人长得蛮英俊,但底下的人都叫他“丑哥”,因为他一开口,总是说:“我把丑话说在前头,免得以后讲不清楚,找麻烦。”然后就一五一十把要做的事布置下来,有些事情做起来有难度,
期刊
在大学校园里,勤工俭学的机会非常多,门类多选择多,回报也各异,面对多样的可能,你会选择什么样的方式来勤工俭学呢?    初级工种:家教、调研、促销……    初级工种一般以“体力劳动”为主,不用浪费大量脑力。比如做促销,只要站在摊头前,给路人发放促销产品就行,在展会发传单也是重复这样的简单动作。因为是“初级劳动”所以报酬不会太高,每小时几块到十几块的情形都有。但因为劳动简单,还是受到一些希望暂时离
期刊
一位父亲感慨万千地对儿子说:“你们这一代的孩子,日子过得实在太舒服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不说,成天什么都不用做,只知道跟父母要钱。唯一的份内之事,不过是念书,而你就连这么点小事都做不好,还有脸跟我说要手提电脑?想我们年轻的时候,穿布鞋,吃番薯,刚工作时,每天走五公里去上班,连部自行车都没有……”  儿子面无表情地翻翻眼皮,慢条斯理地回了一句:“其实我也不喜欢现在这种日子,太平淡了,一点意思都没有,
期刊
走出大学校门一年了,在报纸杂志发稿将近100篇。闲暇时,从抽屉翻出念大学时收藏的一份份底稿,那温馨、真情、启迪,时常唤起我对大学生活的美好回忆。特别是告别担任《新闻写作》教学的汪教授时她送我的那句话,至今令我难以忘怀。在此,我真诚地说一声,感谢您,我的恩师。  那是大一新生军训后的一周,在以“大学生活”为主题的全校征文大赛中,我的随笔《大学生活初体验》获得了一等奖。负责此次征文评阅兼校报主编的汪教
期刊
看过一篇花絮,一家三口议定要去共享一个轻松的周末。女主人分工在店里排队购食物,由于新服务生业务不熟的原因,眼看着身边的队伍轻松流畅向前行,她所在的一排则几乎是纹丝未动,望着比她晚到的客人,都已欣欣然去享用美餐。她心里不禁一热,就想到了发泄一通。转念想这是难得的一个周末,楼上还有热心候餐的丈夫和孩子,女主人最终还是掩灭了火气,端着自己的食物,向初来乍到的服务生回以灿烂的微笑:“谢谢你!”  如果女主
期刊
有一幢宿舍楼的后面,停放着一部废旧汽车,大院里的孩子们每天晚上放学后出来玩,他们攀上车厢,在上面蹦跳打闹,喧哗的吵闹声使住户无法好好休息,在屡禁不止的情况下,一位老人想出一个办法。这天,他对小孩子们说:“小朋友们,今天你们比赛,蹦得最响的奖玩具手枪一把。”小孩子们很高兴,争相蹦跳,优者果然得奖。次日,老人又来到车前,说:“今天继续比赛,奖品是两粒奶糖。”小孩们见奖品直线下跌,纷纷不悦,无人卖力蹦跳
期刊
在澳大利亚,人世间的婚姻大事常常是一种交易,一种具有商业色彩的人生游戏。在这五彩缤纷的世界里,有天堂里的笑声,也有无声的哭泣。形形色色的男男女女,从经济起飞的神州大地,从昔日的强大的苏联,从战火纷飞的巴尔干,纷纷拥进被誉为人间天堂的澳大利亚,上演了一幕幕人间戏剧。    她那颗破碎的心还燃烧着希望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她,是我大陆一位密友的女儿,一个心强命不强的不幸女人。她的经历曾一度是街头
期刊
打我记事儿起,父亲就很懒惰。下班后,把鞋往下一摔,便躺在沙发上看电视。然后,便是不停地指挥我擦桌、扫地,为他换拖鞋、倒茶水……  我到了入学年龄,父亲变得更懒惰了。他不但什么家务也不做,而且还常常阻拦妈妈做家务。然后把那些我能做的家务全部推到我身上……  每次看到其他小伙伴放学后,开心地玩耍,我心里就有一种不平:为什么其他小伙伴到家什么也不用做,为什么我要做那么多家务!  一天,放学后在几个小伙伴
期刊
曾经很向往这片海,有一望无际的自由……现在已在海中逍遥畅游,除了一望无际,我体验到了要走过这片海的艰辛……  谢过女孩递来的三十元钱,提起回家的行李匆匆挤进回家的车流。冬日的黄昏早已浸浴在沉沉的暮色之中,现在是下班的高峰时间,我挤在公交车里无法动弹,微微的疲惫使我在这拥挤中有了片刻的睡意,恍惚之间又想起了那个小女孩好奇的眼睛……  走过六月的高考踏进大学的门槛,突然发现周围多了好多“兼职、打工”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