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通过对老年隐蔽性高血压(MH)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及加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测定各治疗组的血压及血管活性物质血栓素A2(TXA2)、前列环素(PGI2)、神经肽Y(NPY)、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评价阿托伐他汀对老年MH血管活性物质及血压的影响,为阿托伐他汀对老年MH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共选择2011年10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推荐标准确诊为MH的患者90例(年龄≥65岁)为研究对象。将90例老年MH患者随机分为3组:(1)常规治疗组(30例):给予常规治疗,不接受任何调脂药物治疗;(2)20mg阿托伐他汀治疗组(30例):除常规治疗外,每晚睡前口服阿托伐他汀20mg;(3)40mg阿托伐他汀治疗组(30例):除常规治疗外,每晚睡前口服阿托伐他汀40mg。疗程均为8周。对患者治疗前后的TXB2、6-Keto-PGF1a、NPY、cGRP进行测定,同时对患者血压的变化进行密切观察。结果:所有患者经过8周治疗之后,20mg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及40mg治疗组
经过治疗之后TXB2、6-Keto-PGF1a、NPY水平均有所下降,cGRP水平有所上升,血压降低,与常规治疗组相比均有差异,但40mg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差异更显著。结论: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使MH患者的血管活性物质水平得到相应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善和血压的降低,而40mg剂量阿托伐他汀可以MH患者使血管活性物质水平得到进一步改善,从而更理想的改善内皮功能和降低血压。
关键词:阿托伐汀;老年隐蔽性高血压;血管活性物质
长期以来,临床上诊断高血压多以诊室偶测血压作为判断血压水平的依据,由于血压的波动性、偶测血压的偶然性和门诊时间的局限性,出现一些诊室血压正常,而在工作和家庭中血压升高,并常常伴有相关靶器官损害的高血压患者,学术界把这类高血压称之为隐蔽性高血压(Masked Hypertension,MH)或“白大衣正常血压”。调查结果发现:在一般人群中MH的患病率为8.9%,老年人群中其发病率相对较高,而MH引起靶器官损害机制主要与血管活性物质失衡及动脉硬化有关,而他汀类药物具有间接或直接的抗高血压作用,其具体作用机制目前并不清楚【1】。为此,本项目将开展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治疗对老年MH患者血浆中血栓素A2(TXA2)、前列环素(PGI2)、神经肽Y(NPY)、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及血压的影响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共选择2011年10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M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5例,女45例,患者年龄52~82岁,平均年龄(63.2±2.9)岁,排除糖尿病以及其它心血管疾病。所有患者均按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推荐标准进行选择。患者在进行试验之间的2周之内停止服用一切会对血压造成影响的药物。
1.2方法
将90例老年MH患者随机分为3组:(1)常规治疗组(30例):给予常规治疗,不接受任何调脂药物治疗;(2)20mg阿托伐他汀治疗组(30例):除常规治疗外,每晚睡前口服阿托伐他汀20mg【2】;(3)40mg阿托伐他汀治疗组(30例)【3】:除常规治疗外,每晚睡前口服阿托伐他汀40mg【4】。疗程均为8周。对患者治疗前后的TXB2、6-Keto-PGF1a、NPY、cGRP进行测定,同时对患者血压的变化进行密切观察。
1.3观察指标
1.3.1血压测定: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同一時间测血压。所有患者在连续3d由同一人在上午8:00~9:00坐位用标准台式水银柱血压计测血压,患者测压前休息15min,取坐位测右上臂肱动脉血压,连续测量3次,每次间隔5min,取其平均值。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分别以Korotkoff第一音、第五音为记录值,共3d,并记录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取3d平均值。
1.3.2血浆TXA2、PGI2、NPY、CGRP测定采用北京东亚生物技术研究所提供的试剂盒,TXB2采用平衡法、6-Keto-PGF1a、NPY、CGRP采用非平衡法放射免疫测定。
1.5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经SPSS17.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应用平均值±标准差(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三组患者的基础情况比较
三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在体重指数、心率等方面比较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体情况见表1。
2.2治疗前后患者血浆ET、AngII、cGRP的变化
治疗一疗程(8周)之后,所有患者的BX2、NPY等指标与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cGRP水平明显升高,其中20mg阿托伐他汀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最明显,与常规治疗组之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体情况见表2。
3讨论
通过相关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可以对内皮功能进行改善,对血压进行降低。试验结果显示,他汀类药物产生的降脂作用在使用之后的4—6周效果非常明显,但是8周之内他汀类药物的降压作用就与降脂作用不存在关系了,这主要是因为组织中的脂质水平实际上没有发生改变,由此可以看出,这种现象的发生可能是因为他汀类药物具有改善EH患者血管活性物质水平平衡的作用【5】。
经过本次研究发现,对所有患者完成8周治疗后,20mg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及40mg治疗组经过治疗之后TXB2、6-Keto-PGF1a、NPY水平均表现为一定程度的下降,cGRP水平表现为一定程度的上升,自身血压水平有所降低,同常规治疗组进行比较存在显著差异,但与40mg阿托伐他汀治疗组表现出更为显著的差异。经过相关研究发现,阿托伐他汀针对患者进行治疗,在短时间内能够发挥显著效果,分析同血管活性物质释放的增加与减少存在一定的关系,同血脂调低未表现出相关性,与此同时针对剂量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依赖性。
总而言之,选择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对MH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显著将患者血管活性物质水平以及血管内皮功能加以改善,将患者的血压水平有效降低。针对患者选择剂量为40毫克的阿托伐他汀给予临床治疗,可以使患者的血管活性物质水平获得进一步改善,最终使患者的内皮功能以及血压都满足理想要求。
参考文献:
[1]李敬,孟亮,杨帆,田志鹏,李立杰,王微,韩冰.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动脉粥样斑块稳定性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2(11):2970-2971.
[2]杨志强.高剂量他汀短程冲击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及临床意义[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4,9(6):94-96.
[3]钟琳玲,廖芳,王祥贵,许祖芳,陈友佳.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对比剂肾病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2,7(14):78-81.
[4]杨海芸,曹国良.不同剂量辛伐他汀对高血压病患者血管活性物质水平的影响[J].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3,1(10):105-106.
[5]韩冰,周进超,卢福建.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4,7(15):769-770.
项目编号2011SK3179
经过治疗之后TXB2、6-Keto-PGF1a、NPY水平均有所下降,cGRP水平有所上升,血压降低,与常规治疗组相比均有差异,但40mg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差异更显著。结论: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使MH患者的血管活性物质水平得到相应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善和血压的降低,而40mg剂量阿托伐他汀可以MH患者使血管活性物质水平得到进一步改善,从而更理想的改善内皮功能和降低血压。
关键词:阿托伐汀;老年隐蔽性高血压;血管活性物质
长期以来,临床上诊断高血压多以诊室偶测血压作为判断血压水平的依据,由于血压的波动性、偶测血压的偶然性和门诊时间的局限性,出现一些诊室血压正常,而在工作和家庭中血压升高,并常常伴有相关靶器官损害的高血压患者,学术界把这类高血压称之为隐蔽性高血压(Masked Hypertension,MH)或“白大衣正常血压”。调查结果发现:在一般人群中MH的患病率为8.9%,老年人群中其发病率相对较高,而MH引起靶器官损害机制主要与血管活性物质失衡及动脉硬化有关,而他汀类药物具有间接或直接的抗高血压作用,其具体作用机制目前并不清楚【1】。为此,本项目将开展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治疗对老年MH患者血浆中血栓素A2(TXA2)、前列环素(PGI2)、神经肽Y(NPY)、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及血压的影响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共选择2011年10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M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5例,女45例,患者年龄52~82岁,平均年龄(63.2±2.9)岁,排除糖尿病以及其它心血管疾病。所有患者均按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推荐标准进行选择。患者在进行试验之间的2周之内停止服用一切会对血压造成影响的药物。
1.2方法
将90例老年MH患者随机分为3组:(1)常规治疗组(30例):给予常规治疗,不接受任何调脂药物治疗;(2)20mg阿托伐他汀治疗组(30例):除常规治疗外,每晚睡前口服阿托伐他汀20mg【2】;(3)40mg阿托伐他汀治疗组(30例)【3】:除常规治疗外,每晚睡前口服阿托伐他汀40mg【4】。疗程均为8周。对患者治疗前后的TXB2、6-Keto-PGF1a、NPY、cGRP进行测定,同时对患者血压的变化进行密切观察。
1.3观察指标
1.3.1血压测定: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同一時间测血压。所有患者在连续3d由同一人在上午8:00~9:00坐位用标准台式水银柱血压计测血压,患者测压前休息15min,取坐位测右上臂肱动脉血压,连续测量3次,每次间隔5min,取其平均值。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分别以Korotkoff第一音、第五音为记录值,共3d,并记录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取3d平均值。
1.3.2血浆TXA2、PGI2、NPY、CGRP测定采用北京东亚生物技术研究所提供的试剂盒,TXB2采用平衡法、6-Keto-PGF1a、NPY、CGRP采用非平衡法放射免疫测定。
1.5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经SPSS17.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应用平均值±标准差(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三组患者的基础情况比较
三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在体重指数、心率等方面比较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体情况见表1。
2.2治疗前后患者血浆ET、AngII、cGRP的变化
治疗一疗程(8周)之后,所有患者的BX2、NPY等指标与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cGRP水平明显升高,其中20mg阿托伐他汀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最明显,与常规治疗组之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体情况见表2。
3讨论
通过相关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可以对内皮功能进行改善,对血压进行降低。试验结果显示,他汀类药物产生的降脂作用在使用之后的4—6周效果非常明显,但是8周之内他汀类药物的降压作用就与降脂作用不存在关系了,这主要是因为组织中的脂质水平实际上没有发生改变,由此可以看出,这种现象的发生可能是因为他汀类药物具有改善EH患者血管活性物质水平平衡的作用【5】。
经过本次研究发现,对所有患者完成8周治疗后,20mg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及40mg治疗组经过治疗之后TXB2、6-Keto-PGF1a、NPY水平均表现为一定程度的下降,cGRP水平表现为一定程度的上升,自身血压水平有所降低,同常规治疗组进行比较存在显著差异,但与40mg阿托伐他汀治疗组表现出更为显著的差异。经过相关研究发现,阿托伐他汀针对患者进行治疗,在短时间内能够发挥显著效果,分析同血管活性物质释放的增加与减少存在一定的关系,同血脂调低未表现出相关性,与此同时针对剂量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依赖性。
总而言之,选择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对MH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显著将患者血管活性物质水平以及血管内皮功能加以改善,将患者的血压水平有效降低。针对患者选择剂量为40毫克的阿托伐他汀给予临床治疗,可以使患者的血管活性物质水平获得进一步改善,最终使患者的内皮功能以及血压都满足理想要求。
参考文献:
[1]李敬,孟亮,杨帆,田志鹏,李立杰,王微,韩冰.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动脉粥样斑块稳定性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2(11):2970-2971.
[2]杨志强.高剂量他汀短程冲击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及临床意义[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4,9(6):94-96.
[3]钟琳玲,廖芳,王祥贵,许祖芳,陈友佳.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对比剂肾病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2,7(14):78-81.
[4]杨海芸,曹国良.不同剂量辛伐他汀对高血压病患者血管活性物质水平的影响[J].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3,1(10):105-106.
[5]韩冰,周进超,卢福建.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4,7(15):769-770.
项目编号2011SK3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