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饥饿是什么滋味,现在的孩子是无法想象的。 我上小学五年级时赶上困难时期,那时我的定量粮是28斤,自然不够吃。一天,我找妈妈要了一斤粗粮票和几毛钱要独立一回。相中了一种粗粮细做的烧饼,烧饼看着厚厚的,谁知特别暄,没咬几口就吃完了。上課时我就偷着吃,一节课没上完,五个烧饼就吃完了,没到中午肚子又饿了。 幸亏还有一毛钱。下午不上课,索性去儿童影院看了两场电影,忘了饥饿。这可不是我的专利,学校为了节省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饥饿是什么滋味,现在的孩子是无法想象的。
我上小学五年级时赶上困难时期,那时我的定量粮是28斤,自然不够吃。一天,我找妈妈要了一斤粗粮票和几毛钱要独立一回。相中了一种粗粮细做的烧饼,烧饼看着厚厚的,谁知特别暄,没咬几口就吃完了。上課时我就偷着吃,一节课没上完,五个烧饼就吃完了,没到中午肚子又饿了。
幸亏还有一毛钱。下午不上课,索性去儿童影院看了两场电影,忘了饥饿。这可不是我的专利,学校为了节省体力,连体育课都变成了室内课。为了解决饥饿,当时还发明了“蒸量法”。比如做米饭,先把米用水泡几小时再蒸,使米膨胀显得多,细想还是自己糊弄自己。
当时每天我要排队喝六分钱一碗的菜粥,用土豆粉和白菜做的,有的人为了早喝上菜粥三四点就去排隊,而饭馆六点才卖。
一晃半个世纪过去了,挨过饿的人都知道珍惜粮食。如今很多人却不是这样,我一看到垃圾箱里有咬过一两口的馒头和包子,心就很痛。
宋正怀荐自《今晚报》2017年1月18日 佚名/图
其他文献
《红楼梦》里有一副名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曹雪芹笔下的“世事”所指者何?“世事”的本质又是什么?为什么说勘破这样的“世事”就是一门大学问? “世事”与“人情”相对,自然不会是天下大势、国家大事,而只能是一种社交上的应酬技巧。世事虽纷繁如棋,但究其根本,不外乎黑白两色,也即孔夫子所谓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义利两端。义是以天下为己任、匡时救弊的责任,是普天下共倡共守的最大社
爱因斯坦启发周有光 易湘壬 抗战结束,周有光所在的银行派他到美国纽约工作。这一步,影响了他的后半生。何廉是周有光的一位朋友,是国际知名的学者。其时,他在普林斯顿大学做客座教授。有一天,何廉对周有光说:“爱因斯坦空闲得不得了,想找人聊天,你愿意去吗?”周有光答:“当然愿意。”爱因斯坦是普林斯顿大学教授,算是何廉的同事。就这样,周有光做了全世界“最聪明大脑”的陪聊,一共去了两次。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退休以后,也曾经有一段时间不太适应,但自从我找到了三把金钥匙,退休生活也变得有滋有味起来。 第一把钥匙是好人缘。我是一个不甘落伍的老人,即使在退休之后,我也在马不停蹄地追求着新潮,因为我最害怕被淘汰。自从学会玩智能手机,加入微信朋友圈后,每天都在相互“点赞”中,播撒着积极情绪,享受着正能量。直到有一天我突然觉得,我的人缘还不错时,孤独、焦虑之感就日趋缓解。更重要的是,我在友谊中获得了一种安全感。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晓庄师范制定了五条学生培养目标:一是健康的体魄,二是农人的身手,三是科学的大脑,四是艺术的兴趣,五是改造社会的精神。 当时,国民政府教育部部长听完汇报后,微锁眉头,不放心地问:“这五条会不會出毛病啊?” 陶行知說:“前三条不会出毛病,后面两条,艺术的兴趣和改造社会的精神,可能会出点毛病。” 部长说:“不能去掉吗?” 陶行知笑道:“一个人五官健全,身体健康,总不能因为鼻
翻译家傅雷,一生无媚骨。有段时间,傅雷靠稿费生活,不出书就断了生活来源。出版社念其处境,欲出版其译著,但碍于“右派”帽子,建议他改名。傅雷一口拒绝,说:“译著署个什么名字,本来无所谓。可是,因為我成了右派,要我改名,我不干!”纵然不出书、饿死,亦不向乖亂的时代低头,何等风骨。
一位企業家朋友说,成功人士光环的背后有着很多鲜为人知的艰辛历程。 他曾经与两个合伙人凑足了二十万元资金开始创业,公司起步的前五年,三人亲如兄弟,公司平稳发展,蒸蒸日上。 第二个五年更是得心应手,年营业额逐年向上翻番,员工人数一下子扩展到近两千人。当第三个五年计划即将来临时,他有了想让公司上市的构想,没想到就在那时,公司的发展受到了重创,缘由是此前公司的漏税,被内部员工检举,他作为法人必须承担全
在德国,人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昏倒的病人被路人救助;车祸现场被陌生人自发保护,当事人被救出;发生歹徒作案时,有人奋不顾身……这些见义勇为的事,在德国法律中有详细的规定,任何人都有义务参与。而那些“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人,不仅要受到社会的谴责,还要承担一定的法律責任。 2016年10月3日,德国埃森市一家银行的监控录像显示,一位老人在自动取款机前突然昏倒在地。由于当天是德国国庆节,银行在放假
多年前,我在一个纸媒谋职。那次,建文带了一个稿子来到编辑部,我听了他自我介绍后,凭经验就把他引荐给专门处理领导来稿的责编。这时他说,他是不写那些文章的,并说很喜欢看我编的“文化·沧桑”副刊。当时我没想到他真能写,也就随口说,喜欢也可以给我们投稿啊。 不久,建文投来一稿,题目好像叫《古时也有“炒作秀”》,文中说到魏晋时的左思炒作,说到唐代诗人陈子昂、王勃的炒作,然后联想到当下的文坛炒作。文章有角度
隋代教育家王通说:“君子不受虚誉,不祈妄福,不避死义。”“虚誉”指不真实的声誉,“妄福”指非分的福气或不正当的享受,“死义”指不惜为正义而死。“不祈妄福”,即不追求非分的福禄。谋求幸福虽是人生应有之义,但“妄福”断不可取。 个人牟取不正当利益,不仅为党纪国法所不能容,且为有德之士所不屑。海瑞遵循“俸薪之外无所取”。林则徐在家書中说:“余虽任高官,以耿介自矢,从不敢于额外妄取一文錢。”清代在福建任
我所在的这家局级机关虽说不大,仅百把人,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各种对应科室一应俱全。分管考试这科的叫培训科,一年到头从没正正规规组织过一次职工培训。人家说得也很实在:这年头,谁在乎你那有气无力的培训,经费又没有,以考代培多好,又省事,又不费钱。 我们这里的考试大约分三类:一类是时事政治类,国家领导人讲话、党纪知识、重要制度、计生政策等都列为考试范畴;二是公司领导指示、讲话,这自不赘言;三是公司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