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没有弯路

来源 :杂文月刊(选刊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dsly2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位企業家朋友说,成功人士光环的背后有着很多鲜为人知的艰辛历程。
  他曾经与两个合伙人凑足了二十万元资金开始创业,公司起步的前五年,三人亲如兄弟,公司平稳发展,蒸蒸日上。
  第二个五年更是得心应手,年营业额逐年向上翻番,员工人数一下子扩展到近两千人。当第三个五年计划即将来临时,他有了想让公司上市的构想,没想到就在那时,公司的发展受到了重创,缘由是此前公司的漏税,被内部员工检举,他作为法人必须承担全部责任,被判入狱十六个月。自此,公司业绩开始一落千丈,并被负债拖得濒临破产。就在这时,另外两位合伙人退出,分别带走了公司仅有的家当,各自创业去了。
  他说,在当时这种境遇下,他的精神几近崩溃,入监第一个月,精神潦倒,体重由170斤下降到145斤。


  后來,让他起死回生的是,他在监狱里读到了一本书,是关于“烟王”褚时健的故事,他被褚时健从“烟王”到“橙王”的传奇人生感动得热泪盈眶。
  于是,他安静下来了,开始反省他前些年做公司时的种种利弊,并自省自己以前经营公司太过侥幸,有很多次全靠投机取巧获得一些资源,那时一心只想着怎么样赚取越来越多的钱来证明自己的成功。为此,在市场营销方面使用了很多不干净的手段。
  “恶不积不足以灭身”。他在监狱里幡然醒悟,事业要想做得长久,必须要踏踏实实地去遵守市场规则和商道精神,任何靠歪门邪道的成功,终究是要倒台的。于是,他开始思考自己出狱后该怎样重新起步,重整旗鼓。
  那以后,他爱上了阅读,每次家人来探监的时候,他都让家人多买一些经商的书籍带来。
  就这样,十六个月的监狱生活在阅读中很快期满。
  出狱后,他把原先的厂房租了一半出去,然后拿着到手的租金重新起步,并踏踏实实地严格按照商道的套路正规做事,尽管现在公司又红红火火地发展起来了,他也始终提醒自己“经商不损陶朱义,货殖何妨子贡贤”,始终坚守富而好德、乐善好施、不求暴利、买卖公平、宽以待人、坚毅自信的商业美德。
  生命中所有的经历都是必然,如果不经历所谓的弯路,你就不可能到达此刻。人们之所以把遇到的坎坷和挫折称之为弯路,那是因为很多人在坎坷和挫折面前一蹶不振,缺乏敢于面对和自省的勇气,没有站起来,而是向困难妥协。
  其实,天下所有的得失都是辩证法,人生没有单纯的所得不失去,也没有单纯的失去不得到。得失之间,人生有常。境无好坏,唯心所造。
  倪早菊荐自《宿迁日报》2017年1月24日
其他文献
一個正常的头脑,如果长期处于一个不正常的环境,必然面临两种结局:一是慢慢退化或妥协,要么刻意适应、逢迎,要么從此沉默寡言;二是不肯妥协,保持清醒,哪怕飞蛾扑火。前者是自我泯灭的过程,后者是生命接受洗礼的过程。  生命如此脆弱,而又何等坚强。所谓“极柔软然后极坚刚”,何谓是与非?何谓对与错?皆由自己选择罢了。
期刊
搞艺术的人,不应只局限自己的艺术门类,而应多方借鑒汲取其他艺术形式的优点。否则,就会停滞不前。自己从事印钮雕刻二十余年,制钮两千余方。初以形似为主,继而追求神似,但刻至今日,感覺只局限于印钮领域,难以有新的突破。因此希冀借助于刻竹来增加作品的文人意趣,通过镌刻一些大家的书法、绘画作品,来体会老先生们的作品中所蕴含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笔法与画意。海派书画大家白蕉先生曾说“我有刀如笔,安知笔非刀”,将自
期刊
钱理群先生讲过一个小故事:一学生来旁听,思维迅捷且与钱老互动积极,课后常与他磋磨学问,更兼意趣相投。某日,学生踌躇开口请求一封推荐信,钱先生感其思维品质过人爽快应允,学生便轻易获得一份足够分量的敲门砖。然荐信一出那学生便再无踪迹,先前无话不谈成了功利的假象,难怪钱老只能感叹:“如今的学生,都成了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了。”  現实世界,追名逐利的路上总是挤满翹首以盼的人群,我游荡在他们的缝隙里,时常茫然
期刊
我很不情愿,但是又不得不承认,《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对我影响极大。  17岁那年,我就把保尔那段“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的名言抄在日記本的扉页上。20岁前后,我把这本书放在枕边,经常翻看保尔修铁路的那一段。当时我在山村插队,干的活和保尔差不多,琐碎而艰辛,还吃不饱,很需要用人生意义之类的说法来支撑自己。  而在托尔斯泰作品的主人公身上,我看到了自己的灵魂。我觉得托尔斯泰的句子可以直达我的心底,让我在
期刊
周作人写过一篇《喝茶》,里面有段文字很有名,常被人引来引去:“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之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喝茶之后,再去继续修各人的胜业,无论为名为利,都无不可,但偶然的片刻優游乃正亦断不可少。”  同样是说茶,我却更喜欢周作人《苦茶随笔》里的另外几句话:“苦茶并不是好吃的,平常的茶小孩也要到十几岁才肯喝,咽一口酽茶觉得爽快,这是大人的可怜处。”这段
期刊
《红楼梦》里有一副名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曹雪芹笔下的“世事”所指者何?“世事”的本质又是什么?为什么说勘破这样的“世事”就是一门大学问?  “世事”与“人情”相对,自然不会是天下大势、国家大事,而只能是一种社交上的应酬技巧。世事虽纷繁如棋,但究其根本,不外乎黑白两色,也即孔夫子所谓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义利两端。义是以天下为己任、匡时救弊的责任,是普天下共倡共守的最大社
期刊
爱因斯坦启发周有光  易湘壬  抗战结束,周有光所在的银行派他到美国纽约工作。这一步,影响了他的后半生。何廉是周有光的一位朋友,是国际知名的学者。其时,他在普林斯顿大学做客座教授。有一天,何廉对周有光说:“爱因斯坦空闲得不得了,想找人聊天,你愿意去吗?”周有光答:“当然愿意。”爱因斯坦是普林斯顿大学教授,算是何廉的同事。就这样,周有光做了全世界“最聪明大脑”的陪聊,一共去了两次。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期刊
退休以后,也曾经有一段时间不太适应,但自从我找到了三把金钥匙,退休生活也变得有滋有味起来。  第一把钥匙是好人缘。我是一个不甘落伍的老人,即使在退休之后,我也在马不停蹄地追求着新潮,因为我最害怕被淘汰。自从学会玩智能手机,加入微信朋友圈后,每天都在相互“点赞”中,播撒着积极情绪,享受着正能量。直到有一天我突然觉得,我的人缘还不错时,孤独、焦虑之感就日趋缓解。更重要的是,我在友谊中获得了一种安全感。
期刊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晓庄师范制定了五条学生培养目标:一是健康的体魄,二是农人的身手,三是科学的大脑,四是艺术的兴趣,五是改造社会的精神。  当时,国民政府教育部部长听完汇报后,微锁眉头,不放心地问:“这五条会不會出毛病啊?”  陶行知說:“前三条不会出毛病,后面两条,艺术的兴趣和改造社会的精神,可能会出点毛病。”  部长说:“不能去掉吗?”  陶行知笑道:“一个人五官健全,身体健康,总不能因为鼻
期刊
翻译家傅雷,一生无媚骨。有段时间,傅雷靠稿费生活,不出书就断了生活来源。出版社念其处境,欲出版其译著,但碍于“右派”帽子,建议他改名。傅雷一口拒绝,说:“译著署个什么名字,本来无所谓。可是,因為我成了右派,要我改名,我不干!”纵然不出书、饿死,亦不向乖亂的时代低头,何等风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