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因斯坦启发周有光
易湘壬
抗战结束,周有光所在的银行派他到美国纽约工作。这一步,影响了他的后半生。何廉是周有光的一位朋友,是国际知名的学者。其时,他在普林斯顿大学做客座教授。有一天,何廉对周有光说:“爱因斯坦空闲得不得了,想找人聊天,你愿意去吗?”周有光答:“当然愿意。”爱因斯坦是普林斯顿大学教授,算是何廉的同事。就这样,周有光做了全世界“最聪明大脑”的陪聊,一共去了两次。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周有光搞不懂,周有光的经济和金融,爱因斯坦也没兴趣。两个人主要是聊报纸上的问题。爱因斯坦完全没有架子,穿着甚至没有周有光讲究,两个人聊得很开心。爱因斯坦有一句话启发了周有光:“人的差异在业余。”人生几十年,除吃饭睡觉,实际工作时间不是很多,业余时间更长,通过业余时间的学习,一个人完全能成为某一个领域的专门人才。此后,周有光把更多的业余时间投入语言学的研究,终于成为语言学家。
安宁的画
李 起
从前,有个国王为求一幅安宁的画而悬赏重金。画家云集,纷纷呈上自己的佳作。在众多的作品中,国王真正喜爱的只有两幅。他必须做出选择。
第一幅画的是一个湖。湖面平静得宛如一面镜子,四周环绕着高耸的山峦,湛蓝的天空中飘着朵朵白云。所有的大臣都认为这是一幅安宁的画。
第二幅画上也有山峦,但怪石嶙峋,突兀森郁。天空阴云密布,电闪雷鸣。山峦的一侧有一道瀑布正飞流直下,激起层层的浪花。根本不平静!国王又仔细观察,发现瀑布后的岩石裂隙中竟生长着一丛灌木。灌木中,一只鸟妈妈正在精心地筑巢。
最终,国王选择了第二幅。
如果你下午四点来看我
杨 槐
如果你下午四点来看我,我早上七点就起床。半小时用来洗脸、刷牙、洗头发,半小时用来剃须、擦鞋、整理着装。早饭只喝水果粥,养胃,还能唇齿留香。
九点阳光灿烂的时候,我就搬一把椅子,坐到太阳底下看书。读几篇小说,勾勒情节,或者读几首诗歌,酝酿意境。
困顿的时候,我就听歌、打盹儿、发呆。醒来修剪指甲,看看天空,看看云朵。
如果你下午四点来看我,我从一点就开始激动,什么也干不了。我坐一会儿腿麻,站一会儿头晕,哼一首歌跑调,写几个字歪斜。
如果你下午四点来看我,我三点就去门口迎接。我跟过往的人群打招呼,顺便通报你来的消息;跟卖烤红薯的大姐闲聊,向每一辆停下的车致意。
如果你下午四点来看我,这一天我就什么都不干,虚度光阴,静静地等你。即使上一次分别,只是在昨天。
直视
张亚凌
1945年2月,英美空军出动约1500架重型轰炸机,在德国的德累斯顿扔下了3900吨高爆炸弹,进行了地毯式轰炸。据统计,因这次轰炸而死亡的人数有15万至20万。这被认为是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死亡人数最多的空袭事件,德累斯顿也成为二战史上被摧毁得最为彻底的城市。
战后,德累斯顿市建立了军事历史博物馆。“德累斯顿只是二战中毁于战火的上千城市之一。二战始于德国1939年9月1日入侵波兰,终于1945年5月8日德国在欧洲的投降。”这是博物馆的解说词。而在德累斯顿旧市场广场上竖立的石碑上则写着:“源于德国、走向世界的战争恐怖,现在回到了我们的城市。”
不推诿不掩饰,德国因直面历史而重新站起。
咋说咋有理
兰 溪
鸡汤作家说:“秦始皇39岁统一六国,宋太祖32岁建立北宋,马克龙39岁当选法国总统……”看来成功要趁早。
鸡汤作家又说:“晋文公62岁才由盲流变成国君,姜太公72岁才拜国师,特朗普70岁出头才当上美国总统……”这样一看,成功急不得,应该厚积薄发。
“仁”的根本
魏得胜
读《论语》,接触最多的一个字是“仁”。它当年是不是像今天的“酷”“萌”之类,属于流行语,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部分。
关于“仁”,孟武伯等问孔子,说子路、仲由、冉求、公西赤等人算是“仁”了吧?孔子摇头。子贡说:“假若一个人,他能给老百姓很多好处,这可以算是仁人了吧?”孔子说:“岂止是仁人,简直是圣人了!”我们千万不要天真地以为,这便是“仁”之结论。
关于“仁”的核心内涵,是由孔子的學生有子之口说出的,即“孝顺父母、顺从兄长”。推而及之,官员就是老百姓的父兄,民众对上也必须孝顺,那才叫“仁”。从后来流行“父母官”一说,可见“仁”对中国文化影响之深重。
而从“仁”的内涵中,也很难衍生出平等、公正等符合现代社会价值观的思想。
善 意
晨 曦
几个旅行者跟随反盗猎志愿者走进可可西里。一只可爱的小藏羚羊,忽闪着好奇的眼睛,尾随着一行人。萌萌的小家伙打动了旅行者,他们纷纷拿出食物给小藏羚羊吃。就在此时,志愿者一声大吼,吓跑了正欲吃食的小藏羚羊。
游客们向志愿者表达了不满,而志愿者的回答令他们震惊——藏羚羊不能习惯你们的善意,在这里它们面对的人中,很多是盗猎者——那些人的所谓善意不过是诱饵,只有让它们习惯远离人类,才能安全。
曾听某位老先生回忆“文革”经历,说每次批斗他时,领导发言批判,总要说老半天,以至于别人没有批斗的机会。他说,后来他知道有人被批斗至死时,他才明白,领导是为了保护他。
不 敬
黄 鹤
孟德斯鸠研究中国古代法律,对最高罪行“大不敬”很疑惑——法律居然没有明确规定什么叫“不敬”,于是任何事情都可被作为借口,用于剥夺任何人的生命,甚至灭绝任何家族。
没有精确的标准和要件,那时的所谓法律其实只是松紧带,最终造成权大于法,所以古代从来没有过法治社会。 真可怕
张建云
王夫之说:“习气熏人,不醪而醉。”生活里最可怕的东西不是贪财、好色和酗酒,而是庸俗、低俗和恶俗的“习气”。为什么“酒色财气”把“气”排在最后?因为习气最可怕。可怕的原因是让你感觉不出来可怕。如同自己放不下手机,偏呵斥孩子放下手机……
犹 豫
王鼎钧
“犹豫”本是一种野兽,生性多疑,只要听见一点风吹草动,马上爬到树顶避难。可是,这棵树保险吗?如果敌人不在地面而在空中怎么办?它回到地上,东张西望,惴惴不安,忽而认为时机紧迫,赶快再爬上另一棵树。它的生活方式就是整天爬上爬下,累死,或者累得筋疲力尽,被猎人捉去。
这种兽族早已灭绝。它们的名称能够流传下来,是因为人们要拿它们的多疑和寡断引以为戒。一种生物,只有别人“以此为戒”时才有一提的价值,未免太悲哀了!
想到下一个人
松浦弥太郎
上厕所的时候,要想到下一个使用的人。扔垃圾的时候,要想到将垃圾送到垃圾场的人、回收运输的人、处理垃圾的人。做出版工作的,要想到校稿的人、印刷的人、装订的人、将书运到书店的人、卖书的人,以及读者。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要忘记他人的存在。
我想牢记这一点做事。
人与草
静 水
见几个大人跟孩子围着一个下水道的钢盖,心生好奇,走近一看——钢盖缝隙间长着一丛草。
“人比草幸运,不满意受不了,还可以挪一下。”“命运是不能掌控的,人和草都太渺小,所有努力都显得滑稽可笑。”大人嘛,多自以为是,好像一经他们说出,就是至理名言,声音也就大得夸张。我也听到了孩子们的议论,小而清脆。
“能不能长出来是你的事,长在哪里是老天爷的事,做好你自己的事就行了。”“灿灿烂烂地活几天,总比漆黑一辈子好。赞一个。”
孩子们满心满眼的理解与疼惜,让我欣慰。
一丛草,长在哪里都是小事;人呢?
用心,不要用心计
Ring
用心,不怕被对方识破;而用心计,不仅害怕对方,而且一旦被对方识破,你今后就算真心待他,也会被认为是在用心计。
用心计,只能让对方相信你一阵子;用心,可以让对方信任你一辈子。
用心,是带着情与爱来思考问题,是以尽可能有的善意与诚意来处理事情;用心计,则是用瞒与骗的方式来耍花招,是用说起来做起来很好听很好看的方式,来隐藏自己并不美好的思想与行为。
心与心,总是相通的;心计与心计,总是相克的。
古人说,人心都是肉长的。彼此用心,才能做到血肉相连,生死与共。用心计算计对方,是最可怕最可恶的人心不古。
彼此用心,就是在心与心之间铺路搭桥;彼此用心计,就是在心与心之间设陷阱。
在任何情况下都用心,是对爱的自信,也是对爱的坚守。在这样的人面前,心计用得越多,越显出自己的渺小与丑陋,越不得人心。
贵在“明得”
至 善
学生问王阳明,读书却总记不住,该怎么办?王阳明说:“只要晓得,如何要记得?”就是说,理解即可,为什么非要记住呢?他还说,理解其实也是次要的,读书的关键在于荡涤心灵,净化灵魂,而并不是记住某个词、某句话。
读书的目的,是发现并重塑自我精神世界,這便是“明得”,也即“致良知”。显然记得、晓得与明得,是读书的表象与内涵的关系。然而,从古至今,很多人过分注重表象,却往往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内涵。
比如,有些所谓读书人,张口闭口引经据典,称得上满腹经纶;但其读过的书,只不过是他用于显摆才学和追逐名利的工具而已,对于其内心世界的改造作用微乎其微。以阳明先生的观点,这种人能够“记得、晓得”,却根本不能“明得”。他们读的书再多,无非是只知而不行,不能做到“知行合一”,读书也就没什么意义了。
意外所得
崔 鹏
如果有一部分钱被认为是意外所得,那么占有这笔钱的人花起它来就会非常痛快。如果你打麻将赢了一笔钱,那最先被花掉的很可能就是它。
对大多数人来说,意外所得包括彩票中奖所得以及别人白送给你的钱——男朋友、父母给的钱。有一句话要提醒父母,不要给孩子太多金钱奖励,这会让孩子误以为那些钱是自己的意外所得。他们会不珍惜那些钱,也会不珍惜你的赠予所赋予的爱。
孙国基、若子荐自《广州日报》《今晚报》《山西农民报》等 王温蒂/图
易湘壬
抗战结束,周有光所在的银行派他到美国纽约工作。这一步,影响了他的后半生。何廉是周有光的一位朋友,是国际知名的学者。其时,他在普林斯顿大学做客座教授。有一天,何廉对周有光说:“爱因斯坦空闲得不得了,想找人聊天,你愿意去吗?”周有光答:“当然愿意。”爱因斯坦是普林斯顿大学教授,算是何廉的同事。就这样,周有光做了全世界“最聪明大脑”的陪聊,一共去了两次。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周有光搞不懂,周有光的经济和金融,爱因斯坦也没兴趣。两个人主要是聊报纸上的问题。爱因斯坦完全没有架子,穿着甚至没有周有光讲究,两个人聊得很开心。爱因斯坦有一句话启发了周有光:“人的差异在业余。”人生几十年,除吃饭睡觉,实际工作时间不是很多,业余时间更长,通过业余时间的学习,一个人完全能成为某一个领域的专门人才。此后,周有光把更多的业余时间投入语言学的研究,终于成为语言学家。
安宁的画
李 起
从前,有个国王为求一幅安宁的画而悬赏重金。画家云集,纷纷呈上自己的佳作。在众多的作品中,国王真正喜爱的只有两幅。他必须做出选择。
第一幅画的是一个湖。湖面平静得宛如一面镜子,四周环绕着高耸的山峦,湛蓝的天空中飘着朵朵白云。所有的大臣都认为这是一幅安宁的画。
第二幅画上也有山峦,但怪石嶙峋,突兀森郁。天空阴云密布,电闪雷鸣。山峦的一侧有一道瀑布正飞流直下,激起层层的浪花。根本不平静!国王又仔细观察,发现瀑布后的岩石裂隙中竟生长着一丛灌木。灌木中,一只鸟妈妈正在精心地筑巢。
最终,国王选择了第二幅。
如果你下午四点来看我
杨 槐
如果你下午四点来看我,我早上七点就起床。半小时用来洗脸、刷牙、洗头发,半小时用来剃须、擦鞋、整理着装。早饭只喝水果粥,养胃,还能唇齿留香。
九点阳光灿烂的时候,我就搬一把椅子,坐到太阳底下看书。读几篇小说,勾勒情节,或者读几首诗歌,酝酿意境。
困顿的时候,我就听歌、打盹儿、发呆。醒来修剪指甲,看看天空,看看云朵。
如果你下午四点来看我,我从一点就开始激动,什么也干不了。我坐一会儿腿麻,站一会儿头晕,哼一首歌跑调,写几个字歪斜。
如果你下午四点来看我,我三点就去门口迎接。我跟过往的人群打招呼,顺便通报你来的消息;跟卖烤红薯的大姐闲聊,向每一辆停下的车致意。
如果你下午四点来看我,这一天我就什么都不干,虚度光阴,静静地等你。即使上一次分别,只是在昨天。
直视
张亚凌
1945年2月,英美空军出动约1500架重型轰炸机,在德国的德累斯顿扔下了3900吨高爆炸弹,进行了地毯式轰炸。据统计,因这次轰炸而死亡的人数有15万至20万。这被认为是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死亡人数最多的空袭事件,德累斯顿也成为二战史上被摧毁得最为彻底的城市。
战后,德累斯顿市建立了军事历史博物馆。“德累斯顿只是二战中毁于战火的上千城市之一。二战始于德国1939年9月1日入侵波兰,终于1945年5月8日德国在欧洲的投降。”这是博物馆的解说词。而在德累斯顿旧市场广场上竖立的石碑上则写着:“源于德国、走向世界的战争恐怖,现在回到了我们的城市。”
不推诿不掩饰,德国因直面历史而重新站起。
咋说咋有理
兰 溪
鸡汤作家说:“秦始皇39岁统一六国,宋太祖32岁建立北宋,马克龙39岁当选法国总统……”看来成功要趁早。
鸡汤作家又说:“晋文公62岁才由盲流变成国君,姜太公72岁才拜国师,特朗普70岁出头才当上美国总统……”这样一看,成功急不得,应该厚积薄发。
“仁”的根本
魏得胜
读《论语》,接触最多的一个字是“仁”。它当年是不是像今天的“酷”“萌”之类,属于流行语,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部分。
关于“仁”,孟武伯等问孔子,说子路、仲由、冉求、公西赤等人算是“仁”了吧?孔子摇头。子贡说:“假若一个人,他能给老百姓很多好处,这可以算是仁人了吧?”孔子说:“岂止是仁人,简直是圣人了!”我们千万不要天真地以为,这便是“仁”之结论。
关于“仁”的核心内涵,是由孔子的學生有子之口说出的,即“孝顺父母、顺从兄长”。推而及之,官员就是老百姓的父兄,民众对上也必须孝顺,那才叫“仁”。从后来流行“父母官”一说,可见“仁”对中国文化影响之深重。
而从“仁”的内涵中,也很难衍生出平等、公正等符合现代社会价值观的思想。
善 意
晨 曦
几个旅行者跟随反盗猎志愿者走进可可西里。一只可爱的小藏羚羊,忽闪着好奇的眼睛,尾随着一行人。萌萌的小家伙打动了旅行者,他们纷纷拿出食物给小藏羚羊吃。就在此时,志愿者一声大吼,吓跑了正欲吃食的小藏羚羊。
游客们向志愿者表达了不满,而志愿者的回答令他们震惊——藏羚羊不能习惯你们的善意,在这里它们面对的人中,很多是盗猎者——那些人的所谓善意不过是诱饵,只有让它们习惯远离人类,才能安全。
曾听某位老先生回忆“文革”经历,说每次批斗他时,领导发言批判,总要说老半天,以至于别人没有批斗的机会。他说,后来他知道有人被批斗至死时,他才明白,领导是为了保护他。
不 敬
黄 鹤
孟德斯鸠研究中国古代法律,对最高罪行“大不敬”很疑惑——法律居然没有明确规定什么叫“不敬”,于是任何事情都可被作为借口,用于剥夺任何人的生命,甚至灭绝任何家族。
没有精确的标准和要件,那时的所谓法律其实只是松紧带,最终造成权大于法,所以古代从来没有过法治社会。 真可怕
张建云
王夫之说:“习气熏人,不醪而醉。”生活里最可怕的东西不是贪财、好色和酗酒,而是庸俗、低俗和恶俗的“习气”。为什么“酒色财气”把“气”排在最后?因为习气最可怕。可怕的原因是让你感觉不出来可怕。如同自己放不下手机,偏呵斥孩子放下手机……
犹 豫
王鼎钧
“犹豫”本是一种野兽,生性多疑,只要听见一点风吹草动,马上爬到树顶避难。可是,这棵树保险吗?如果敌人不在地面而在空中怎么办?它回到地上,东张西望,惴惴不安,忽而认为时机紧迫,赶快再爬上另一棵树。它的生活方式就是整天爬上爬下,累死,或者累得筋疲力尽,被猎人捉去。
这种兽族早已灭绝。它们的名称能够流传下来,是因为人们要拿它们的多疑和寡断引以为戒。一种生物,只有别人“以此为戒”时才有一提的价值,未免太悲哀了!
想到下一个人
松浦弥太郎
上厕所的时候,要想到下一个使用的人。扔垃圾的时候,要想到将垃圾送到垃圾场的人、回收运输的人、处理垃圾的人。做出版工作的,要想到校稿的人、印刷的人、装订的人、将书运到书店的人、卖书的人,以及读者。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要忘记他人的存在。
我想牢记这一点做事。
人与草
静 水
见几个大人跟孩子围着一个下水道的钢盖,心生好奇,走近一看——钢盖缝隙间长着一丛草。
“人比草幸运,不满意受不了,还可以挪一下。”“命运是不能掌控的,人和草都太渺小,所有努力都显得滑稽可笑。”大人嘛,多自以为是,好像一经他们说出,就是至理名言,声音也就大得夸张。我也听到了孩子们的议论,小而清脆。
“能不能长出来是你的事,长在哪里是老天爷的事,做好你自己的事就行了。”“灿灿烂烂地活几天,总比漆黑一辈子好。赞一个。”
孩子们满心满眼的理解与疼惜,让我欣慰。
一丛草,长在哪里都是小事;人呢?
用心,不要用心计
Ring
用心,不怕被对方识破;而用心计,不仅害怕对方,而且一旦被对方识破,你今后就算真心待他,也会被认为是在用心计。
用心计,只能让对方相信你一阵子;用心,可以让对方信任你一辈子。
用心,是带着情与爱来思考问题,是以尽可能有的善意与诚意来处理事情;用心计,则是用瞒与骗的方式来耍花招,是用说起来做起来很好听很好看的方式,来隐藏自己并不美好的思想与行为。
心与心,总是相通的;心计与心计,总是相克的。
古人说,人心都是肉长的。彼此用心,才能做到血肉相连,生死与共。用心计算计对方,是最可怕最可恶的人心不古。
彼此用心,就是在心与心之间铺路搭桥;彼此用心计,就是在心与心之间设陷阱。
在任何情况下都用心,是对爱的自信,也是对爱的坚守。在这样的人面前,心计用得越多,越显出自己的渺小与丑陋,越不得人心。
贵在“明得”
至 善
学生问王阳明,读书却总记不住,该怎么办?王阳明说:“只要晓得,如何要记得?”就是说,理解即可,为什么非要记住呢?他还说,理解其实也是次要的,读书的关键在于荡涤心灵,净化灵魂,而并不是记住某个词、某句话。
读书的目的,是发现并重塑自我精神世界,這便是“明得”,也即“致良知”。显然记得、晓得与明得,是读书的表象与内涵的关系。然而,从古至今,很多人过分注重表象,却往往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内涵。
比如,有些所谓读书人,张口闭口引经据典,称得上满腹经纶;但其读过的书,只不过是他用于显摆才学和追逐名利的工具而已,对于其内心世界的改造作用微乎其微。以阳明先生的观点,这种人能够“记得、晓得”,却根本不能“明得”。他们读的书再多,无非是只知而不行,不能做到“知行合一”,读书也就没什么意义了。
意外所得
崔 鹏
如果有一部分钱被认为是意外所得,那么占有这笔钱的人花起它来就会非常痛快。如果你打麻将赢了一笔钱,那最先被花掉的很可能就是它。
对大多数人来说,意外所得包括彩票中奖所得以及别人白送给你的钱——男朋友、父母给的钱。有一句话要提醒父母,不要给孩子太多金钱奖励,这会让孩子误以为那些钱是自己的意外所得。他们会不珍惜那些钱,也会不珍惜你的赠予所赋予的爱。
孙国基、若子荐自《广州日报》《今晚报》《山西农民报》等 王温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