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育专题研究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new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高中学生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
  高中学生的智力发展已接近成熟,其智力活动带有明显的随意性。比如,他们能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和稳定在毫无直接兴趣而又具有重要意义的学习任务上,能在比较复杂的学习活动中分配自己的注意力,观察事物也比较精确、深刻、全面。能通过表面现象发现事物的本质。在学习過程中,高中学生的意义识记已经占据主导地位,能按照一定的学习目的,力求分清主次,采取意义识记的方法来领会和掌握教材的基本内容,这一切都与他们的思维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由于高中学生知识经验的不断丰富和第二信号系统的发展,他们的思维活动能够逐步地摆脱具体形象和直接经验的限制,而借助于概念进行合乎逻辑的抽象思维活动,他们试图对各种经验作出规律性的说明,用理论把各种材料贯穿起来,不断地把知识系统化,进一步扩展自己的知识领域。他们在学习中喜欢探讨事物现象的根本原因,对别人的意见或教师的讲课,都不愿采取轻信盲从的态度,喜欢怀疑争论。他们在学习中喜欢独立思考,遇到问题表现出有一定的主见,在和别人讨论问题的时候,总希望对方的逻辑论证要具有说服力。
  高中学生的感情较深厚,他们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情感、责任感和荣誉感都有较高的发展。他们对友谊很重视、交朋友要求相互了解,有共同的志趣,并且在遇到困难时能互相帮助,不论遇到什么风波能相互谅解,永不动摇。但是,在现阶段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交朋友不讲原则,而是讲义气、重感情,搞狭隘的“小团体”,有结伙倾向,彼此感情用事,互相庇护,这种“同志友谊感”是不健康的,应及时地给予教育和引导。
  高中学生能意识到自己当前的学习和未来的升学、就业有着密切的联系,也清楚地了解到自己当前所掌握的各种知识是他们毕业后升入高等学校学习或参加未来工作的重要条件。高中学生的兴趣更加广阔。不但对文艺性的材料感到兴趣,而且对理论性的材料也感到兴趣;同时他们的学习兴趣具有明显的选择性。他们对某一门学科的兴趣,一方面与他们对这门学科的学习深入程度有关,另方面也与他们选择未来生活道路的志愿有关。如果教师能够积极地加以引导,高中学生常常对自己所喜爱的学科会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并且能够自觉地通过课外阅读,刻苦自学,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
  高中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很明显,处处表现出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很强。从研究所得的材料中可以看出,当代高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过程表现出明显缩短的趋势。
  二、高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矛盾与教育
  1.渴望别人理解与个人隐秘闭锁的矛盾
  高中学生由于社会知觉和情绪体验的增多,开始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内心世界上,从而意识到自己的情感、个性与其他人的区别。正是这种自我意识的发展,一方面促使他们愿意通过社会交往去求得别人的了解与同情,另一方面又使得他们不愿意把自己内心的一切秘密轻易地向不了解自己的人透露。特别是他们对异性产生的爱慕情谊是不会轻易流露的,就是对自己的父母也是严格“保密”,这种心理闭锁性,年龄越大表现越明显。其实,高中学生迫切期望与人交往,希望得到成人的理解,他们不是对所有的人都闭锁,比如,当他们和自己同龄知心者或者他敬仰的老师或长辈交谈起个人感受和愿望又是毫无“保留”。
  针对这一心理矛盾的特点,教师、家长不能只从他们的外部表情就对他们的思想、态度进行简单的推断,应从多方面进行观察和较长时间的了解,通过全面的分析研究,才能得出比较接近实际的结论,教师、家长要充分理解他们,不要轻易责怪他们,应在尊重信任的基础上给予启发和引导,而不能强制他们谈出内心的所谓“奥秘”,对于这种现象做不适当的批评和训斥是不妥当的。这只能使教师、家长和他们之间的感情距离越来越大,而不利于他们健康地成长。
  2.求知欲强与鉴别能力低的矛盾
  高中学生兴趣广泛,求知欲强,他们对社会生活中或自然界中的一切新事物都有兴趣,都想了解、想探索、想趋近、想尝试。他们希望自己成为知识渊博、能力超群的人,因为只有这样,将来才能自立于社会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但是社会生活领域很复杂,各方面的影响和各种知识都从不同的渠道传递给他们。而高中学生由于鉴别能力低,有时常常是良莠不分,瑕瑜不辨,把“毒草”当做“香花”,把“糟粕”当做“精华”,这样就使得他们强烈的求知欲与鉴别能力低之间产生了矛盾。高中学生喜欢独立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遇到问题不轻易请教别人,甚至讨论问题时对别人的意见不轻信盲从,随着思维独立性的发展,总是希望按照自己的需求与观点去理解知识和认识周围的一切。
  针对高中学生这个心理矛盾,家长和教师在对他们进行教育时,要向他们摆事实,讲道理,运用讨论疏导的方法,希望他们对知识的学习精心选择,特别是对课外读物,要争取教师的指导,以免在不知不觉中受到错误思潮的影响或污染。他们每天都面临着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诱惑,有的学生抵挡不住这些引诱和腐蚀而产生过失行为。因此对他们不仅要提供这方面的正面范例,还要通过反面典型引起他们的警觉。解决青年这对矛盾的根本办法,不是禁锢或消极防御,而是从正面帮助他们提高认识水平,培养鉴别能力。
  3.自我设计的趋前性与主客观条件实现可能性的矛盾
  高中学生由于对未来怀有热烈的向往和追求,想象非常丰富,往往脱离了现实条件而设想自己未来的前景,这样就形成了自我设计的趋前性。如果他们自我设计的向往水平过高,而在现实生活中不论客观条件或主观条件都不可能实现时,或者是客观条件比较有利而自己在行动上只是向往而缺乏周密的自我实现的方法和途径时,往往就会表现得时而热情高涨,时而情绪低落,时而兴高采烈,时而垂头丧气,时而信心百倍,时而心灰意冷,有的甚至会怨天尤人放弃理想,消沉起来。教师和家长应该引导他们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给予他们更多的实现自己愿望、表现自己能力的机会,使他们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认识到自己在集体或社会中的价值,了解自己的实际水平,缩短自我设计的超前性与主客观条件实现可能性之间的差距,使他们为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而不懈地努力,进而提高他们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自觉性。
其他文献
【背景介绍】  我班学生志轩,他性格内向,平时不愿意跟同学们打交道。在人面前不苟言笑,上课从不主动举手发言。面对激烈的竞争,同学们都嘲笑他。他自己也觉得自己这儿也不行,那儿也不如别人,缺乏竞争勇气和承受能力,导致自信心的缺乏。在课堂上不能集中精力听讲,喜欢做小动作。由于父母忙于快递公司的工作,很少与他进行沟通交流。低年级时,父母无暇过问他的功课,他的学习基础很差。升入六年级,课业难度加大,他更无法
期刊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进行概括和间接的反映,它借助语言,以知识为中介来实现,思维是智力发展的核心。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说:“没有一种方式比师生之间的对话更能提高沟通能力,更能启发思维技能。”教学对话,它是指教师、学生、又本之间的一种精神上的沟通,心灵上的碰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课堂教学活动不再是单纯的接受被动活动,而是师生之间相互关系、相互交往的互动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师幼均
期刊
《国家英语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创造的设计教学过程,要正确认识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然而在现实教学中却是教师以相同的方式对待每一位学生,每一个学生以相同的方式学习同一个科目,然后以相同的测验接受统一的评价……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教育现状使得”个性化教学“呼声越来越高。  一、个性化教学内涵及存在
期刊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六课时(48页-49页)  【教材简析】:乘法分配律是一节比较抽象的概念课,是学生以后进行简便计算的前提和依据。教材中呈现的步骤是:发现问题-提出假设-举例验证-归纳规律。所以教学的重点放在探索过程的指导上,在关键处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出乘法分配律,初步理解和掌握其结构特征。在读懂教材的基础上,尊重编写者意图,紧紧依托教材,采用书中情境图创设情境,在孩
期刊
据调查发现,家庭教育受地方家长对教育观点较为严重。当代家庭教育存在三大误区。  误区一: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近年来,在教育领域对家长误导最严重的一句话是“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对城市部分家庭教育影响尤为严重。一些家长由于担心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惜花重金以及大量的精力,通过各种培训班给孩子灌输与其年龄不同步的知识,揠苗助长。  倘若将人生形容为一场竞赛,“起跑线”的比喻是恰当的。但
期刊
语文教学是一门精妙的艺术。从事语文教学近20年,却依旧走在摸索的路上。常常会想,我们究竟该给孩子们一个怎样的课堂?如何能让书面上的文字活起来,并植根于学生的心中呢?在信息化教学日益普遍的趋势中,这些困惑多时的难题似乎已经迎刃而解了。印象最深的是讲解《大江保卫战》一课时,为了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信息化的介入立下了汗马功劳。  一、高调的导入出神入化  精妙的导入可以奠定整堂课的基调,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期刊
中国梦,一个带有及其浓厚的爱国色彩与伟大梦想的词语,涵盖了中华名族广大人民对祖国的美好期盼与憧憬,是十三亿中华儿女共同拥有的伟大梦想。  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中国梦,各有不同,习近平总书记说,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这是最响亮的中国梦。对于我一个及其普通的当代大学生来说,从小到大,随着不同时期对这个世界有着不同的看法。  在看到的一篇让人难以忘记的文章,我有一个梦想,地球人
期刊
《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艺术领域中明确指出:“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有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因此,幼儿在艺术创造时,教师要对幼儿的艺术表现给予充分的理解与尊重,为幼儿进行创造活动提供支持。不能用自己的审美标准去评判幼儿,更不能为追求结果的“完美”而对幼儿进行千篇一律的训练,以免扼杀其想象和创造的萌芽。  一、对区域艺术创造活动
期刊
设计意图:学案教学法是一种以学案为依托,极力倡导主体(学生)先行,并体现教师的主导性,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开发学生智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式。《雾凇》学案是“学案教学法”得以实施的基础,它的功能是: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确保学生学习中主体地位的落实,实现学生学习的最大效益,最大限度地为师生“互动——探究”提供课堂时空。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够用学过方法
期刊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认识钟表》第一课时(84-85页)认识整时。  教材分析:  一年级学生已经储备了一些认识钟表的生活经验,因此大多数孩子会看整时,但这些只是粗浅的,感性的。教材安排了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情景,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时间。  学情分析:  钟表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时间的知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都离不开,学生每天起床、吃饭、上课、下课都要按照一定的时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