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银川市西夏区金波路以西、同心路以东、怀远路以北、学院路以南的矩形地带,集中了宁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等16所大中专院校和研究设计机构,被称为“大学城”。大学城是一个集知识密集、人才密集、科技创新为一体的优质的人力资源重镇,是支撑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智力基地。目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西夏区按照银川市“全域银川”产城一体化的发展思路,抢抓“两区建设”和打造宁夏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机遇,提出“西夏突破”发展的新思路,进一步明确了加快建设商贸物流城、新型工业城、现代大学城、文化旅游城、运动休闲城“五城”,着力打造镇北堡葡萄影视文化旅游明星镇、兴泾镇首府回乡风情卫星镇“两翼”,着力构建银川西中心的空间战略发展定位。“五城一心两翼”新格局的顺利实施,迫切需要大学城提供强有力的科技和智力支撑,也是西夏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平台。如何将西夏区经济社会发展与大学城建设融为一体,促使大学城的科技、人才和教育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对推进西夏区打造银川新的经济增长极,推动西夏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一、大学城基本情况
大学城于2009年规划建设,常驻居民11万人,在校学生超过10万人。在大学城范围内,除宁夏大学、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宁夏财经学院等大中专院校之外,还设有宁夏社会科学院、自治区党校等研究机构。目前,大学城共有科技创新平台29个,国家部委级重点实验室5个、部委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6个,自治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其中能源化工重点实验室、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葡萄种植与酿酒工程技术中心以及西夏学研究院和回族学研究中心等10多个科技创新平台,已成为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创新成果来源。现有民族学、水利工程、草学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能源化工、设施农业、生物技术、生态恢复、土建与水利工程、草畜产业等9个自治区院士工作站。平均每年完成科研项目500多项。
二、大学城在发挥经济带动作用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大学城在宁夏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但目前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大学城经济辐射和带动作用未能充分显现。
依托大学城经济带动优势,西夏区近年来大力发展了生活服务业、房地产业和休闲服务业,但休闲服务与生活服务业发展目前还没有形成产业聚集优势,对大学城10万大学生的服务还没有到位,尚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电子商务、研究开发、文化创意等知识密集型服务业还没有充分发展起来,房地产业发展还不够强劲,物流、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还很薄弱,大学城对西夏区经济辐射与带动优势尚未充分显现。
(二)政产学研合作机制缺乏,大学城科技创新驱动乏力。
由于忽视政府引导作用,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不了解企业的技术和人才需求,企业也不了解研究机构和高校研发的创新成果,使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大批研究成果脱离市场需求,不能及时转化。目前,大学城高校与我区经济合作项目比较少,并多为短期合作项目,尚未形成产业化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产学研尚未建立长期合作机制。
(三)大学城人才培养及科研与地方经济发展需求脱节。
大学城是在文化教育院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优势专业及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不相适应,对地方产业欠缺科技与人才支撑,缺乏技能型人才和实用型人才,缺少相应的技术研发,尤其缺少当前产业转型升级支持发展的新能源、新材料和先进装备制造业等优势专业及人才输送。而另一方面,企业在经济转型中研发力量普遍薄弱,科技成果非常短缺,大学城的科研经费与科研资源存在浪费,不能被市场共享。
三、发挥大学城优势作用带动西夏区经济发展的建议
(一)进一步加大对服务业和运动休闲产业的支持力度。
按照西夏区“一核两圈两城两带十大专业市场”的部署,突出发展餐饮、住宿、文化娱乐、休闲购物、美容美发、医疗保健等服务业,以满足广大师生衣食住行和学习、娱乐等生活需求。适应大学生创业就业需要,在大学城周边区域应大力发展楼宇经济,鼓励建设适合学生使用的公寓。依托贺兰山体育场和银川市体育馆,发展适宜大学师生消费的休闲健身体育产业。建设适应年轻人消费特点的军训、体育运动及娱乐基地。
(二)大力发展研发设计、电子商务等知识密集型服务业。
一是大力发展研发设计等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充分挖掘利用大学城的智力资源,以801文化创意产业园、西部影视城为平台,在大学城周边大力培育市场营销、策划咨询、广告设计、信息处理、软件设计、影视创作、动漫创作、电子游戏开发等高附加值、高层次服务业;以文昌北街、文萃北街、贺兰山路为轴线大力发展建筑设计、矿山设计、工业设计、检验检测、评估认证、会计服务等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在贺兰山东麓葡萄酒长廊周边区域发展葡萄酒研发设计、检验检测、评审认证、包装印刷、企业策划咨询等服务业。
二是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打造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发挥大学城智力资源优势,依托淘宝中国宁夏馆电子商务建设,大力拓展具有宁夏地方特色的农副产品、葡萄酒、旅游产品、手工艺品、民族服饰等电子商务,培育一批骨干电商企业。大力支持发展第三方电子商务公共平台和行业电商联盟公共服务平台。依托职业技术学院,加强对宁夏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培训,建设初、中级电商培训基地,整合提升宁夏现有电子商务资源,逐步把西夏区培育成为宁夏的电子商务示范基地。
(三)充分发挥大学城科技创新驱动作用。
一是加大政府引导力度。搭建并利用好各类科技平台,促进企业研发机构与大学城合作,促进高校研究开发重点从“做学问”向“做技术”转变,推进科技成果的孵化、转化,形成以创新成果转化为核心的发展机制。二是共建科研成果转化平台。每年定期组织部门、行业和企业负责人到高校参观考察,了解专业优势及技术研究成果;引导高等学校的科研基础设施和科技资源进一步面向企业开放,开展知识产权评估工作,政府合理引导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产业化项目,吸引社会资本投入,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三是培育科技市场,共建研发基地。搭建企业与高校联系桥梁,定期举办“科技订货会”“成果交易会”“校企对接会”,不断培育和壮大科技市场。鼓励高校院所与地方企业合作共建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培育建设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葡萄种植与酿酒、现代物流、生态环境保护等技术研发中心。四是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和专业教学团队,开展技术攻关。
(四)建设大学科技园,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
发挥大学城农学专业的优势,由政府引导辖区内葡萄酒、枸杞产业有实力的大企业与大学城合作开发建设大学科技园(分园),提升我区葡萄酒产业和枸杞产业科技研发能力,积极打造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集群。科技园建设可一园多区,采取政府、学校、社会投资控股的管理模式,由企业运营开发,政府整体规划,分片实施,滚动发展,成为培育技术创新、高新技术企业孵化、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科技基地。鼓励大中专院校师生设立个人研究室、工作室,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自带创新成果创办或领办科技型企业,培育一批地方中小科技企业。
(五)增强地区经济对大学生创业就业吸纳能力。
一是建设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整合已建成的银川西夏大学生创业就业孵化基地和北方民族大学创业孵化园的优势资源,提升大学生创业就业孵化基地的建设水平,在大学城周边建设一批大学生创业就业孵化基地,加大大学城与地方产学研合作,培养宁夏经济转型升级急需的复合型人才和创新型创业人才。二是建设学生实训基地。加强实训教学,共建一批企业与高校合作的学生实习实训基地,为高校学生实习实训提供岗位,实现实习实训与就业一体化。三是引导企业与高等院校加强协作。与高校合作共建各类培训机构,促进职业院校在专业和课程的设置上和企业需求及时对接,批量培养对口实用的人才。
(作者单位:西夏区科技局)
责任编辑:杨建虎
一、大学城基本情况
大学城于2009年规划建设,常驻居民11万人,在校学生超过10万人。在大学城范围内,除宁夏大学、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宁夏财经学院等大中专院校之外,还设有宁夏社会科学院、自治区党校等研究机构。目前,大学城共有科技创新平台29个,国家部委级重点实验室5个、部委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6个,自治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其中能源化工重点实验室、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葡萄种植与酿酒工程技术中心以及西夏学研究院和回族学研究中心等10多个科技创新平台,已成为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创新成果来源。现有民族学、水利工程、草学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能源化工、设施农业、生物技术、生态恢复、土建与水利工程、草畜产业等9个自治区院士工作站。平均每年完成科研项目500多项。
二、大学城在发挥经济带动作用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大学城在宁夏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但目前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大学城经济辐射和带动作用未能充分显现。
依托大学城经济带动优势,西夏区近年来大力发展了生活服务业、房地产业和休闲服务业,但休闲服务与生活服务业发展目前还没有形成产业聚集优势,对大学城10万大学生的服务还没有到位,尚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电子商务、研究开发、文化创意等知识密集型服务业还没有充分发展起来,房地产业发展还不够强劲,物流、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还很薄弱,大学城对西夏区经济辐射与带动优势尚未充分显现。
(二)政产学研合作机制缺乏,大学城科技创新驱动乏力。
由于忽视政府引导作用,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不了解企业的技术和人才需求,企业也不了解研究机构和高校研发的创新成果,使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大批研究成果脱离市场需求,不能及时转化。目前,大学城高校与我区经济合作项目比较少,并多为短期合作项目,尚未形成产业化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产学研尚未建立长期合作机制。
(三)大学城人才培养及科研与地方经济发展需求脱节。
大学城是在文化教育院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优势专业及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不相适应,对地方产业欠缺科技与人才支撑,缺乏技能型人才和实用型人才,缺少相应的技术研发,尤其缺少当前产业转型升级支持发展的新能源、新材料和先进装备制造业等优势专业及人才输送。而另一方面,企业在经济转型中研发力量普遍薄弱,科技成果非常短缺,大学城的科研经费与科研资源存在浪费,不能被市场共享。
三、发挥大学城优势作用带动西夏区经济发展的建议
(一)进一步加大对服务业和运动休闲产业的支持力度。
按照西夏区“一核两圈两城两带十大专业市场”的部署,突出发展餐饮、住宿、文化娱乐、休闲购物、美容美发、医疗保健等服务业,以满足广大师生衣食住行和学习、娱乐等生活需求。适应大学生创业就业需要,在大学城周边区域应大力发展楼宇经济,鼓励建设适合学生使用的公寓。依托贺兰山体育场和银川市体育馆,发展适宜大学师生消费的休闲健身体育产业。建设适应年轻人消费特点的军训、体育运动及娱乐基地。
(二)大力发展研发设计、电子商务等知识密集型服务业。
一是大力发展研发设计等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充分挖掘利用大学城的智力资源,以801文化创意产业园、西部影视城为平台,在大学城周边大力培育市场营销、策划咨询、广告设计、信息处理、软件设计、影视创作、动漫创作、电子游戏开发等高附加值、高层次服务业;以文昌北街、文萃北街、贺兰山路为轴线大力发展建筑设计、矿山设计、工业设计、检验检测、评估认证、会计服务等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在贺兰山东麓葡萄酒长廊周边区域发展葡萄酒研发设计、检验检测、评审认证、包装印刷、企业策划咨询等服务业。
二是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打造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发挥大学城智力资源优势,依托淘宝中国宁夏馆电子商务建设,大力拓展具有宁夏地方特色的农副产品、葡萄酒、旅游产品、手工艺品、民族服饰等电子商务,培育一批骨干电商企业。大力支持发展第三方电子商务公共平台和行业电商联盟公共服务平台。依托职业技术学院,加强对宁夏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培训,建设初、中级电商培训基地,整合提升宁夏现有电子商务资源,逐步把西夏区培育成为宁夏的电子商务示范基地。
(三)充分发挥大学城科技创新驱动作用。
一是加大政府引导力度。搭建并利用好各类科技平台,促进企业研发机构与大学城合作,促进高校研究开发重点从“做学问”向“做技术”转变,推进科技成果的孵化、转化,形成以创新成果转化为核心的发展机制。二是共建科研成果转化平台。每年定期组织部门、行业和企业负责人到高校参观考察,了解专业优势及技术研究成果;引导高等学校的科研基础设施和科技资源进一步面向企业开放,开展知识产权评估工作,政府合理引导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产业化项目,吸引社会资本投入,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三是培育科技市场,共建研发基地。搭建企业与高校联系桥梁,定期举办“科技订货会”“成果交易会”“校企对接会”,不断培育和壮大科技市场。鼓励高校院所与地方企业合作共建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培育建设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葡萄种植与酿酒、现代物流、生态环境保护等技术研发中心。四是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和专业教学团队,开展技术攻关。
(四)建设大学科技园,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
发挥大学城农学专业的优势,由政府引导辖区内葡萄酒、枸杞产业有实力的大企业与大学城合作开发建设大学科技园(分园),提升我区葡萄酒产业和枸杞产业科技研发能力,积极打造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集群。科技园建设可一园多区,采取政府、学校、社会投资控股的管理模式,由企业运营开发,政府整体规划,分片实施,滚动发展,成为培育技术创新、高新技术企业孵化、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科技基地。鼓励大中专院校师生设立个人研究室、工作室,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自带创新成果创办或领办科技型企业,培育一批地方中小科技企业。
(五)增强地区经济对大学生创业就业吸纳能力。
一是建设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整合已建成的银川西夏大学生创业就业孵化基地和北方民族大学创业孵化园的优势资源,提升大学生创业就业孵化基地的建设水平,在大学城周边建设一批大学生创业就业孵化基地,加大大学城与地方产学研合作,培养宁夏经济转型升级急需的复合型人才和创新型创业人才。二是建设学生实训基地。加强实训教学,共建一批企业与高校合作的学生实习实训基地,为高校学生实习实训提供岗位,实现实习实训与就业一体化。三是引导企业与高等院校加强协作。与高校合作共建各类培训机构,促进职业院校在专业和课程的设置上和企业需求及时对接,批量培养对口实用的人才。
(作者单位:西夏区科技局)
责任编辑:杨建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