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国内出版业虽冷清单调,但私人生活史、口述史的译著却如火如荼,叫好叫座。此类书籍的井喷或曰市场热点,或曰新史学、年鉴学派西学东渐,诸般原因都耐不住推敲。美国学者理查德•桑内特或许能够提供别样的解读法,即大众过度沉湎于个人生活,与之同步的是从非人格领域节节撤退,可称“公共人的衰落”。
公共生活危机由来已久,《公共人的衰落》也不是桑内特关于公共生活的处女作,他早在试啼之作《肉体与石头》导论中勾勒出公共生活衰败的社会图景。
桑内特在《公共人的衰落》中爬梳且全面展现公共生活兴衰的过程,对建筑学、服饰学、戏剧、文学、历史和政治经济理论等学科资料信手拈来。桑内特把公共生活分作三个阶段:古代政制时期、公共生活混乱的19世纪、亲密性社会(即现代)。18世纪上半叶欧洲贸易扩张和城市人口剧增导致未知陌生人涌现,身份断裂屡见不鲜,姓氏、社会关系和风俗习惯无助于确定他们的身份,城市需要确立一套新标准进行界定,如严禁任何阶层中的成员穿戴其他阶层的服饰,涂在鼻头、脸颊的红色颜料,饰有水果篮、模型船的夸张假发,从而施加一种社会秩序。身体客体化为服装模特,裸露的乳房只是钻石项链的背景;赤裸的上身仅为烘托蕾丝花环;恭维是否能取悦于人,在于其组织是否精心或机智,没人在乎是否真心。公共生活和个人生活之间严格分界,公共言论是一种和自我保持距离的表达,人们公开决斗,但并不破坏他们的私交;一个拈花惹草的人可以靠政治立场与行动赢得尊重与爱戴。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泾渭分明,这赋予前者以充分的自由,也让后者更自由、公正、广阔。
伴随世俗主义与达尔文进化论、实证主义、心理学等的联姻,及马克思所谓的商品拜物教的崛起,人格开始蚕食公共生活,服饰不再被当作阶层的标志,不再与自我保持距离,而成了揭示私人情感的线索。当今亲密性社会便滥觞于此。人们开始把是否真诚当作社会交往的至高标尺,所有的社会现象必须和人格挂钩才有意义,所有的共同体都以彼此揭露自我来建立,非人格空间退缩一隅。齐泽克《伊拉克:借来的壶》援引列宁对最恶毒之神甫的定义:即明火执杖暴虐的神甫并不是最值得警惕,对你推心置腹的才最危险。
让桑内特忧心忡忡的则是由此导致的世俗卡里斯玛政治的猖獗,这是一种催眠术与健忘症,人们可以因为政治家的动情演说或与底层工人联欢,从而忘却了对自己利益造成损害的政策或政治家的百万贿赂。人格政治成为一种稳定日常生活的力量。专制不仅是高压、监视、监牢、催泪瓦斯,也可以是眼泪、房贷、威士忌、香烟、家居用品、朝九晚五,可以如此亲密无间与微妙,桑内特称之“亲密性专制”。
桑内特认为电子媒体是亲密性专制的催熟剂,且无法改变。大众传媒如巨型章鱼将原本可以走出私人生活圈子的人牢牢抓住,造就了无数分散的观众、被动的见证者,让他们看到更多、交往更少。电子媒体单向度的信息流通扼制了观众的反应,人们沉迷于对人格的探险,且深深满足于此,遗忘了去侦察背后的故事,遗忘了政治家泪水遮蔽下的政治内容。
当大多数人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自己隶属“沉默的大多数”、并对此无可奈何时,桑内特却唤起了人们对失语前呐喊呼号的激情的记忆。公共空间其实就是公共的发声系统,它的每处设计每个构造都必须有利于各种声音的无碍传播,否则便是对“机械决定论”的顺从——对康德而言,这与任何一种自由一种道德都不相容的,也是错的。
《公共人的衰落》作者:[美]理查德•桑内特译者:李继宏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8.07
《品味奢华——晚明的消费社会与士大夫》
作者:巫仁恕
出版社:中华书局2008.08
本书透过具体而细致的实证研究,探讨晚明的消费社会与士大夫的消费文化,希冀打开晚明消费史的多元面向,丰富这段历史。全书的两大主轴,其一是尝试把近代早期中国的消费史,放在世界史的脉络下,观察晚明时期的重要性。作者指出晚明已形成“消费社会”的现象,以修正英国史学家关于“消费革命”的解释。本书另一个主轴是士大夫的消费文化。从消费文化的角度,一方面可以看到晚明社会结构的变动,特别是士、商关系的变化;另一方面士大夫也透过消费文化,塑造消费品味与流行时尚,来重新建构他们的身份地位。
《孔子与当代中国》
编者:陈来、甘阳
出版社:三联书店2008.07
20世纪文化论争的焦点,始终围绕在孔子、儒家思想传统与中国现代化之关系等问题上面。有关“传统和现代”的文化讨论,是1915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时期知识分子文化讨论的中心,也是80年代“文化热”运动中知识分子热烈争论的主题。在21世纪中国崛起复兴的今天,人们对中国现代化前景的那种焦虑,那种由于国家经济发展缓慢落后而产生的对传统的愤懑已经大大缓解,传统文化的回归似乎颇有气候。然而,这并不等于说深刻把握现代性问题、透彻认识传统文化的任务已经完成。
《苦难与风流——老三届人的道路》(修订版)
编者:金大陆
出版社:上海社科院 2008.08
“老三届”指1966年、1967年、1968年的初高中毕业生。这是由当代中国特殊历史造就的一群,这是当代中国特殊的一群。“老三届”人的命运轨迹不正是当代中国命运的轨迹吗?所以,顺沿“老三届”人的道路,即从这代人的遭际出发去看当代中国的变迁,或许能够对十七年教育、“文化大革命”(包括上山下乡),改革开放,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关联获得新的研究视角和感悟。本书共收集了114篇“老三届”人的文章(上编)和41篇社会各界人士谈“老三届”的文章(下编)。
《北京苦住庵记——日中战争时代的周作人》
作者: [日]木山英雄译者:赵京华出版社:三联书店2008.08
本书以思想传记的形式考察1937年到1945年期间周作人的个人经历和思想演变。除了依据大量取自台湾、香港和大陆的文献资料外,还通过咨询和走访当时活动于沦陷区北京的一些日本人当事者,获取了重要的第一手材料,为分析周作人抗战时期从一步步“落水”到与占领者既合作又抵抗的复杂过程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证依据。同时,作为发动侵略战争而导致周作人悲剧的日本国民,木山英雄本着反省本民族历史的态度,采取了从史实和材料入手尽量客观公正地描述周作人思想经历的实证方法,力图对那段复杂的历史作出基于研究者学术道义和良心的解释与判断。
《刘伯温与哪吒城——北京建城的传说》
作者:陈学霖出版社:三联书店2008.07
民国初年以来就流传着一个神奇怪诞的民间故事:说北京在建城之前,是苦海幽州孽龙的地盘,燕王想在这里建城,就请刘伯温和姚广孝分别做出规划。结果,两人不约而同地画出了一座“八臂哪吒城”。这个故事显然是虚构的,因为明北京城是永乐年间建造的,刘伯温早已谢世,姚广孝亦无参与,而且哪吒是个佛教和小说中的神异童子,怎会与规划京城发生关系?然则,这个传说是怎样产生的,有什么历史根据,何故能引人入胜、家喻户晓、久而不衰?本书作者研究刘伯温的传说经年,钩稽史籍文集、释典及小说笔记,追索故事的来龙去脉,以浅白的文字呈现学术考证。
《英国个人主义的起源》
作者:[英]艾伦•麦克法兰 译者:管可秾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2008.07
英格兰的历史是一个缓慢而又稳定的经济增长过程,是一个转型的过程:始于一个小规模的“农民”社会,而在16世纪这个“农民”社会逐渐瓦解,最后在其废墟之上诞生了第一个工业化国家。据此,关于巫术指控,作者解读为托尼和韦伯所描述的转型在精神和社会方面的伴生物。经济——社会的个人主义,这一全新态度当时正在颠覆以村庄为基础的共同体社会,那些伴生物便是其结果。市场和现金渗入了一度是直接交换的生存社会,经济力量与传统的伦理规范之间便发生了冲突,由此产生了巫术审判当中显而易见的罪孽感和焦虑情绪。
《历史学家与电影》
作者:[法]克里斯蒂昂•德拉热、樊尚•吉格诺
译者:杨旭辉、 王芳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06
自上世纪末电影诞生以来,在历史研究的发展进程中,历史学家就开始全部或者部分地引用电影资源。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无论是法国国内还是国外,电影资源始终不登大雅之堂,对电影资源的研究也不被看作是科学研究。人们普遍认为印刷文献本身已经足够满足科研需求,因此印刷文献的科研地位一直高于画面语言,但他们对画面语言的蓬勃发展还是心有余悸,唯恐对其失去控制。马克•费罗说:“20世纪80年代初,谁要是对电影感兴趣,就会遭到同行半是打趣半是怜悯的关心。我在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的研究团队一直没有扩大,究其原因,正是因为电影一直以来被蔑视。”本书就是讲述了电影和历史学家们不为人知的渊源……
《电影和历史》
作者:[法]马克•费罗译者:彭姝祎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08
电影,作为真正的历史代言人,以其独特的方式发挥着作用。今后,史学家们会懂得,电影能通过其鲜明的话语,使人探知言下之意;并且,无论纪实的还是虚构的,电影都构成了一座毋庸置疑的资料宝库。从《大幻灭》到《拉孔布•吕西安》、从《犹太人苏斯》到《第三个人》、从《M》到《共荣之路》,马克•费罗展示了历史与电影之间的种种相互介入,从而使我们更好地了解现代和古代社会。
《欧洲的抗争与民主(1650-2000)》
作者:[美]查尔斯•蒂利
译者:陈周旺、李辉、熊易寒
出版社:格致出版社2008.07
本书是新政治经济学译丛系列。作者查尔斯•蒂利尝试对欧洲的民主化进程提出一个新的解释,同时把目光投向全球历史的发展趋势。这部恢宏的著作引用了大量文献,对欧洲的民主化提出了一些宏大的、非传统的及引人注目的观点。尽管作者的中心观点贯穿于本书,但本书几乎每一页都包含了迷人的分论点、富有洞见的比较、争议性的推测或具有启发性的资料。
《沿着古代中亚的道路:斯坦因哈佛大学讲座》
作者:奥里尔•斯坦因
译者:巫新华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8
斯坦因在1900—1901、1906—1908、1913—1915年先后三次到中国新疆及河西地区进行探险。第四次探险因中国学术界的抵制和反对而夭折,最后他综合前三次探险写了一本《沿着古代中亚的道路》的通俗著作。书中事实叙述简洁而重点突出,对于中亚历史上各种问题的解读与评述也基本上得到学术界的认可。
为自由隐忍偷生
横云
富尔克曾说,“正义和自由互为表里,一旦分割,两者都会失去。”电影《监狱生活》讲述的却 是一个自由与正义以外的故事。一个普通工薪阶层的男人,为了保护家人不受伤害,失手击毙了夜闯民宅的盗贼。他因此被判处3年有期徒刑。在随后的监狱生活中,外界社会的道德准则通通被抛弃,囚犯间的帮派斗争、愤世嫉俗的狱警小头目、暴力而非人性的刑罚让他成为角斗士一般的人物,为了家庭和自由,在这个看似被社会刑法机制异化而扭曲的监狱生活中顽强地生存下去。
影片以囚犯之间赤裸裸的厮杀、密集的帮派之争和狱警报复式的暴力惩罚展示了监狱生活中鲜为人知的残酷且非正常的潜规则。如何改造罪犯是每个社会都面临的问题,影片反映的是美国的监狱生活。 美国的监狱制度发源于17世纪80年代的宾夕法尼亚州。18世纪末期和19世纪初期创立的“独居制”和“沉默制”的理念和规则,曾在世界范围内对监狱事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世纪之交,美国监狱制度又出现了新变化:改造或矫正罪犯成为主要行刑目的之一,监狱和押犯数量不断增加,私营监狱占了一定规模。女犯和老年犯未受到应有的关注,矫正措施越来越丰富,监狱经营活动活跃,重犯率上升。
如影片所表达的,20世纪以来,美国监狱已不再是作家欧•亨利笔下警察的赞美诗和轻度罪犯的避风港,也不是获得重新做人的机会之地,而是真真切切是惩戒犯人的处所。20世纪前期,占据主流的美国民主党认为,贫穷、种族歧视、社会压迫等社会环境因素是造成犯罪的根源,因此改造罪犯就是要让犯罪人“重新社会化”。在30年代和40年代,美国政府建造了一些新型的社会化的罪犯改造场所。但是,这并没能提高罪犯改造的效果。20世纪中期以后,共和党人的“威慑理论”逐渐在美国社会占了上风。他们认为减少犯罪的最好方法就是把罪犯都“锁起来”,并且用监狱来威慑那些潜在的犯罪人。于是,美国又增建了许多高保安度的监狱,但社会上的犯罪仍有增无减。70年代后期,一些学者又开始强调对罪犯的“人格改造”和“道德教育”。而影片中角斗场一样的囚禁和看守,暴露了美国的监狱人满为患,已失去了教育的功能。
西奥多•罗斯福也说,“没有自由的秩序和没有秩序的自由,同样具有破坏性。”美国监狱的爆满,需“归功”于官商勾结下的监狱体系:他们降低法律认定犯罪的门槛,刑罚从重从严,尽力延长犯人的服刑时间;严格对囚犯的管理制度,挑刺找茬,争取让犯人“超期服役”。监狱成了商业经济的一部分。许多监狱和一些企业勾结起来,无情地压榨这些“超廉价劳动力”,囚犯过着奴隶般的生活,严厉的刑法也使许多官员通过监狱达到了致富的目的。影片中作为执法者的两个狱警在高薪的收入中,也愿意继续保持非正义和在高压力下的暴力执刑。而影片的主人公便是在这样的重负之下,家人不堪窘迫的生活而彷徨挣扎,几乎放弃等候;他自身也身陷囹圄和绝境,几乎要放弃对自由的希望和向往。而在监狱这个和外界隔离的特殊世界,生存的本能更加简单纯粹,对信念对世界对人生的理解更加接近生命的本质。也就是这样的单纯欲望和期待,支撑着主人公回到妻儿身边、回到自由身边。
《监狱生活》 导演:Ric Roman Waugh
主演:瓦尔•基尔默斯蒂芬•多尔夫
《梅兰芳》
导演: 陈凯歌
主演:黎明 章子怡 陈红 孙红雷 钟欣桐
梅兰芳是我国最杰出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导演陈凯歌说电影《梅兰芳》为他提供了一个触摸梅兰芳心灵的机会:“好奇是最大的驱动力。我要找寻一个人,一个在历史红尘中被泯没的人。”不知道陈凯歌会呈现怎样一个梅兰芳。
《大明宫》
导演:金铁木
以历史研究和考古发现为依托,复原大唐帝国的权力中心——大明宫的盛景,重现西元七世纪的世界大都会——如梦如幻的唐朝长安城。通过讲述大明宫的故事,寻找大唐帝国曾经的辉煌和荣耀;在再现大明宫盛景和讲述大明宫故事的基础上,昭示大唐盛世的文化内涵。
公共生活危机由来已久,《公共人的衰落》也不是桑内特关于公共生活的处女作,他早在试啼之作《肉体与石头》导论中勾勒出公共生活衰败的社会图景。
桑内特在《公共人的衰落》中爬梳且全面展现公共生活兴衰的过程,对建筑学、服饰学、戏剧、文学、历史和政治经济理论等学科资料信手拈来。桑内特把公共生活分作三个阶段:古代政制时期、公共生活混乱的19世纪、亲密性社会(即现代)。18世纪上半叶欧洲贸易扩张和城市人口剧增导致未知陌生人涌现,身份断裂屡见不鲜,姓氏、社会关系和风俗习惯无助于确定他们的身份,城市需要确立一套新标准进行界定,如严禁任何阶层中的成员穿戴其他阶层的服饰,涂在鼻头、脸颊的红色颜料,饰有水果篮、模型船的夸张假发,从而施加一种社会秩序。身体客体化为服装模特,裸露的乳房只是钻石项链的背景;赤裸的上身仅为烘托蕾丝花环;恭维是否能取悦于人,在于其组织是否精心或机智,没人在乎是否真心。公共生活和个人生活之间严格分界,公共言论是一种和自我保持距离的表达,人们公开决斗,但并不破坏他们的私交;一个拈花惹草的人可以靠政治立场与行动赢得尊重与爱戴。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泾渭分明,这赋予前者以充分的自由,也让后者更自由、公正、广阔。
伴随世俗主义与达尔文进化论、实证主义、心理学等的联姻,及马克思所谓的商品拜物教的崛起,人格开始蚕食公共生活,服饰不再被当作阶层的标志,不再与自我保持距离,而成了揭示私人情感的线索。当今亲密性社会便滥觞于此。人们开始把是否真诚当作社会交往的至高标尺,所有的社会现象必须和人格挂钩才有意义,所有的共同体都以彼此揭露自我来建立,非人格空间退缩一隅。齐泽克《伊拉克:借来的壶》援引列宁对最恶毒之神甫的定义:即明火执杖暴虐的神甫并不是最值得警惕,对你推心置腹的才最危险。
让桑内特忧心忡忡的则是由此导致的世俗卡里斯玛政治的猖獗,这是一种催眠术与健忘症,人们可以因为政治家的动情演说或与底层工人联欢,从而忘却了对自己利益造成损害的政策或政治家的百万贿赂。人格政治成为一种稳定日常生活的力量。专制不仅是高压、监视、监牢、催泪瓦斯,也可以是眼泪、房贷、威士忌、香烟、家居用品、朝九晚五,可以如此亲密无间与微妙,桑内特称之“亲密性专制”。
桑内特认为电子媒体是亲密性专制的催熟剂,且无法改变。大众传媒如巨型章鱼将原本可以走出私人生活圈子的人牢牢抓住,造就了无数分散的观众、被动的见证者,让他们看到更多、交往更少。电子媒体单向度的信息流通扼制了观众的反应,人们沉迷于对人格的探险,且深深满足于此,遗忘了去侦察背后的故事,遗忘了政治家泪水遮蔽下的政治内容。
当大多数人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自己隶属“沉默的大多数”、并对此无可奈何时,桑内特却唤起了人们对失语前呐喊呼号的激情的记忆。公共空间其实就是公共的发声系统,它的每处设计每个构造都必须有利于各种声音的无碍传播,否则便是对“机械决定论”的顺从——对康德而言,这与任何一种自由一种道德都不相容的,也是错的。
《公共人的衰落》作者:[美]理查德•桑内特译者:李继宏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8.07
《品味奢华——晚明的消费社会与士大夫》
作者:巫仁恕
出版社:中华书局2008.08
本书透过具体而细致的实证研究,探讨晚明的消费社会与士大夫的消费文化,希冀打开晚明消费史的多元面向,丰富这段历史。全书的两大主轴,其一是尝试把近代早期中国的消费史,放在世界史的脉络下,观察晚明时期的重要性。作者指出晚明已形成“消费社会”的现象,以修正英国史学家关于“消费革命”的解释。本书另一个主轴是士大夫的消费文化。从消费文化的角度,一方面可以看到晚明社会结构的变动,特别是士、商关系的变化;另一方面士大夫也透过消费文化,塑造消费品味与流行时尚,来重新建构他们的身份地位。
《孔子与当代中国》
编者:陈来、甘阳
出版社:三联书店2008.07
20世纪文化论争的焦点,始终围绕在孔子、儒家思想传统与中国现代化之关系等问题上面。有关“传统和现代”的文化讨论,是1915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时期知识分子文化讨论的中心,也是80年代“文化热”运动中知识分子热烈争论的主题。在21世纪中国崛起复兴的今天,人们对中国现代化前景的那种焦虑,那种由于国家经济发展缓慢落后而产生的对传统的愤懑已经大大缓解,传统文化的回归似乎颇有气候。然而,这并不等于说深刻把握现代性问题、透彻认识传统文化的任务已经完成。
《苦难与风流——老三届人的道路》(修订版)
编者:金大陆
出版社:上海社科院 2008.08
“老三届”指1966年、1967年、1968年的初高中毕业生。这是由当代中国特殊历史造就的一群,这是当代中国特殊的一群。“老三届”人的命运轨迹不正是当代中国命运的轨迹吗?所以,顺沿“老三届”人的道路,即从这代人的遭际出发去看当代中国的变迁,或许能够对十七年教育、“文化大革命”(包括上山下乡),改革开放,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关联获得新的研究视角和感悟。本书共收集了114篇“老三届”人的文章(上编)和41篇社会各界人士谈“老三届”的文章(下编)。
《北京苦住庵记——日中战争时代的周作人》
作者: [日]木山英雄译者:赵京华出版社:三联书店2008.08
本书以思想传记的形式考察1937年到1945年期间周作人的个人经历和思想演变。除了依据大量取自台湾、香港和大陆的文献资料外,还通过咨询和走访当时活动于沦陷区北京的一些日本人当事者,获取了重要的第一手材料,为分析周作人抗战时期从一步步“落水”到与占领者既合作又抵抗的复杂过程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证依据。同时,作为发动侵略战争而导致周作人悲剧的日本国民,木山英雄本着反省本民族历史的态度,采取了从史实和材料入手尽量客观公正地描述周作人思想经历的实证方法,力图对那段复杂的历史作出基于研究者学术道义和良心的解释与判断。
《刘伯温与哪吒城——北京建城的传说》
作者:陈学霖出版社:三联书店2008.07
民国初年以来就流传着一个神奇怪诞的民间故事:说北京在建城之前,是苦海幽州孽龙的地盘,燕王想在这里建城,就请刘伯温和姚广孝分别做出规划。结果,两人不约而同地画出了一座“八臂哪吒城”。这个故事显然是虚构的,因为明北京城是永乐年间建造的,刘伯温早已谢世,姚广孝亦无参与,而且哪吒是个佛教和小说中的神异童子,怎会与规划京城发生关系?然则,这个传说是怎样产生的,有什么历史根据,何故能引人入胜、家喻户晓、久而不衰?本书作者研究刘伯温的传说经年,钩稽史籍文集、释典及小说笔记,追索故事的来龙去脉,以浅白的文字呈现学术考证。
《英国个人主义的起源》
作者:[英]艾伦•麦克法兰 译者:管可秾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2008.07
英格兰的历史是一个缓慢而又稳定的经济增长过程,是一个转型的过程:始于一个小规模的“农民”社会,而在16世纪这个“农民”社会逐渐瓦解,最后在其废墟之上诞生了第一个工业化国家。据此,关于巫术指控,作者解读为托尼和韦伯所描述的转型在精神和社会方面的伴生物。经济——社会的个人主义,这一全新态度当时正在颠覆以村庄为基础的共同体社会,那些伴生物便是其结果。市场和现金渗入了一度是直接交换的生存社会,经济力量与传统的伦理规范之间便发生了冲突,由此产生了巫术审判当中显而易见的罪孽感和焦虑情绪。
《历史学家与电影》
作者:[法]克里斯蒂昂•德拉热、樊尚•吉格诺
译者:杨旭辉、 王芳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06
自上世纪末电影诞生以来,在历史研究的发展进程中,历史学家就开始全部或者部分地引用电影资源。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无论是法国国内还是国外,电影资源始终不登大雅之堂,对电影资源的研究也不被看作是科学研究。人们普遍认为印刷文献本身已经足够满足科研需求,因此印刷文献的科研地位一直高于画面语言,但他们对画面语言的蓬勃发展还是心有余悸,唯恐对其失去控制。马克•费罗说:“20世纪80年代初,谁要是对电影感兴趣,就会遭到同行半是打趣半是怜悯的关心。我在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的研究团队一直没有扩大,究其原因,正是因为电影一直以来被蔑视。”本书就是讲述了电影和历史学家们不为人知的渊源……
《电影和历史》
作者:[法]马克•费罗译者:彭姝祎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08
电影,作为真正的历史代言人,以其独特的方式发挥着作用。今后,史学家们会懂得,电影能通过其鲜明的话语,使人探知言下之意;并且,无论纪实的还是虚构的,电影都构成了一座毋庸置疑的资料宝库。从《大幻灭》到《拉孔布•吕西安》、从《犹太人苏斯》到《第三个人》、从《M》到《共荣之路》,马克•费罗展示了历史与电影之间的种种相互介入,从而使我们更好地了解现代和古代社会。
《欧洲的抗争与民主(1650-2000)》
作者:[美]查尔斯•蒂利
译者:陈周旺、李辉、熊易寒
出版社:格致出版社2008.07
本书是新政治经济学译丛系列。作者查尔斯•蒂利尝试对欧洲的民主化进程提出一个新的解释,同时把目光投向全球历史的发展趋势。这部恢宏的著作引用了大量文献,对欧洲的民主化提出了一些宏大的、非传统的及引人注目的观点。尽管作者的中心观点贯穿于本书,但本书几乎每一页都包含了迷人的分论点、富有洞见的比较、争议性的推测或具有启发性的资料。
《沿着古代中亚的道路:斯坦因哈佛大学讲座》
作者:奥里尔•斯坦因
译者:巫新华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8
斯坦因在1900—1901、1906—1908、1913—1915年先后三次到中国新疆及河西地区进行探险。第四次探险因中国学术界的抵制和反对而夭折,最后他综合前三次探险写了一本《沿着古代中亚的道路》的通俗著作。书中事实叙述简洁而重点突出,对于中亚历史上各种问题的解读与评述也基本上得到学术界的认可。
为自由隐忍偷生
横云
富尔克曾说,“正义和自由互为表里,一旦分割,两者都会失去。”电影《监狱生活》讲述的却 是一个自由与正义以外的故事。一个普通工薪阶层的男人,为了保护家人不受伤害,失手击毙了夜闯民宅的盗贼。他因此被判处3年有期徒刑。在随后的监狱生活中,外界社会的道德准则通通被抛弃,囚犯间的帮派斗争、愤世嫉俗的狱警小头目、暴力而非人性的刑罚让他成为角斗士一般的人物,为了家庭和自由,在这个看似被社会刑法机制异化而扭曲的监狱生活中顽强地生存下去。
影片以囚犯之间赤裸裸的厮杀、密集的帮派之争和狱警报复式的暴力惩罚展示了监狱生活中鲜为人知的残酷且非正常的潜规则。如何改造罪犯是每个社会都面临的问题,影片反映的是美国的监狱生活。 美国的监狱制度发源于17世纪80年代的宾夕法尼亚州。18世纪末期和19世纪初期创立的“独居制”和“沉默制”的理念和规则,曾在世界范围内对监狱事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世纪之交,美国监狱制度又出现了新变化:改造或矫正罪犯成为主要行刑目的之一,监狱和押犯数量不断增加,私营监狱占了一定规模。女犯和老年犯未受到应有的关注,矫正措施越来越丰富,监狱经营活动活跃,重犯率上升。
如影片所表达的,20世纪以来,美国监狱已不再是作家欧•亨利笔下警察的赞美诗和轻度罪犯的避风港,也不是获得重新做人的机会之地,而是真真切切是惩戒犯人的处所。20世纪前期,占据主流的美国民主党认为,贫穷、种族歧视、社会压迫等社会环境因素是造成犯罪的根源,因此改造罪犯就是要让犯罪人“重新社会化”。在30年代和40年代,美国政府建造了一些新型的社会化的罪犯改造场所。但是,这并没能提高罪犯改造的效果。20世纪中期以后,共和党人的“威慑理论”逐渐在美国社会占了上风。他们认为减少犯罪的最好方法就是把罪犯都“锁起来”,并且用监狱来威慑那些潜在的犯罪人。于是,美国又增建了许多高保安度的监狱,但社会上的犯罪仍有增无减。70年代后期,一些学者又开始强调对罪犯的“人格改造”和“道德教育”。而影片中角斗场一样的囚禁和看守,暴露了美国的监狱人满为患,已失去了教育的功能。
西奥多•罗斯福也说,“没有自由的秩序和没有秩序的自由,同样具有破坏性。”美国监狱的爆满,需“归功”于官商勾结下的监狱体系:他们降低法律认定犯罪的门槛,刑罚从重从严,尽力延长犯人的服刑时间;严格对囚犯的管理制度,挑刺找茬,争取让犯人“超期服役”。监狱成了商业经济的一部分。许多监狱和一些企业勾结起来,无情地压榨这些“超廉价劳动力”,囚犯过着奴隶般的生活,严厉的刑法也使许多官员通过监狱达到了致富的目的。影片中作为执法者的两个狱警在高薪的收入中,也愿意继续保持非正义和在高压力下的暴力执刑。而影片的主人公便是在这样的重负之下,家人不堪窘迫的生活而彷徨挣扎,几乎放弃等候;他自身也身陷囹圄和绝境,几乎要放弃对自由的希望和向往。而在监狱这个和外界隔离的特殊世界,生存的本能更加简单纯粹,对信念对世界对人生的理解更加接近生命的本质。也就是这样的单纯欲望和期待,支撑着主人公回到妻儿身边、回到自由身边。
《监狱生活》 导演:Ric Roman Waugh
主演:瓦尔•基尔默斯蒂芬•多尔夫
《梅兰芳》
导演: 陈凯歌
主演:黎明 章子怡 陈红 孙红雷 钟欣桐
梅兰芳是我国最杰出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导演陈凯歌说电影《梅兰芳》为他提供了一个触摸梅兰芳心灵的机会:“好奇是最大的驱动力。我要找寻一个人,一个在历史红尘中被泯没的人。”不知道陈凯歌会呈现怎样一个梅兰芳。
《大明宫》
导演:金铁木
以历史研究和考古发现为依托,复原大唐帝国的权力中心——大明宫的盛景,重现西元七世纪的世界大都会——如梦如幻的唐朝长安城。通过讲述大明宫的故事,寻找大唐帝国曾经的辉煌和荣耀;在再现大明宫盛景和讲述大明宫故事的基础上,昭示大唐盛世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