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人文教育现状与发展建议

来源 :教育前沿·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shiye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盲目追求教育指标化的思想观念下,人文教育对青少年成长所起的潜移默化的作用被忽略了,青少年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实用主义、个人主义的不良思想趁虚而入,削弱了国家未来建设必需的精神动力,因此,强调人文教育,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势在必行。
  
  人文教育是关于人何以为人的教育,是“育人”而非“制器”的教育,它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教育理想,是实用主义大行其道的当下最缺乏的教育。它坚持以下的理念:既有知识和技能,又有人文关怀的人,才是人格健全的人、和谐的人;这样的人组成的社会,才是和谐的社会。
  然而在崇尚物质至上、片面重视技术教育的今天,人文教育却被显著地忽略了。主要表现为,在中学阶段,学校难以突破以升学为导向的培养模式,除了与升学有关的课程,很少关心学生在其他方面的兴趣,学生被迫埋头于习题堆里,成了名副其实的“考试机器”。以至于有些大学老师发现,踩过“独木桥”的学生基本上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课堂上比较“老实”,不敢发言,和老师关系也较为淡漠。同时,在大学里,学生又受到实用主义的影响,仅专注于和就业有关的课程,而文史哲、语言以及艺术类等人文学科却少有涉及,学校也通常将其作为选修课或根本不开设。这样,在青少年思想品德与价值观念形成的最关键时期,赋有重要使命的人文教育却备受冷遇。由此导致的结果是,青少年学到了技能却“没有文化”,成为不懂历史、不懂审美、缺乏道德、缺乏信仰和合作精神的一代人。
  有一个故事,一位中学教师在上课时问学生:“一天下大雨,一位女士在一个屋檐下焦急地避雨,过来一位打着伞的男士,他们交谈几句后就一起打着伞离开了,请问这位男士这样做的原因有几种可能?”学生们纷纷发言说,“他们是夫妻”,“他俩刚好同路”,“他想要追求她”,“他是推销伞的”,甚至还有人说,“他想骗她的钱”。老师问,“难道不可能他只想帮助一位有困难的陌生人吗?”学生们很不屑,“现在哪还会有这么傻的人”。老师沉思了一下说:“那个人就是我,在我年轻的时代,人人都会这样做”。可以看出,“雷锋精神”对于现在的青少年,不仅仅是陌生,甚至成为“傻”的代名词了,“舍己为人”、“甘于奉献”、“乐善好施”的人经常被称为“脑子有病”。试看,现在还有几个孩子能做到“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里面”呢?
  青少年求新求异的心理也导致他们对越是宣扬的东西就越是摒弃,传统教育中越是赞美的,他们越是怀疑。我们灌输“努力学习,服务社会”,他们却信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我们教育“书中自有黄金屋”,他们却认为“网中更有颜如玉”;我们常唱“学习雷锋好榜样”,他们却称“超女才是我偶像”。旧的价值观被抛弃,新的价值观却尚未形成。社会上各种良莠不齐的思想观念通过现代媒体的传播侵占着青少年尚未成熟的心灵,造成目前乃至未来整个社会精神力量的弱化。这种现状是由于当前片面看重技术教育,忽视人文教育所导致,当然,这也和我们落后的教育方法有关系,在强大的网络媒体的影响下,我们训导式的教育方式显得那么苍白而单薄。
  传统的未必是糟粕,现代的也未必都是良玉。我们有必要帮助青少年建立起正确的信仰,采取易于接受的方法,让他们对社会上的各种思想意识加以鉴别。首先,我们应当坚持正确的传统观念。中国几千年来的“忠、孝、仁、义、礼、信、爱”是整个中华民族的道德基石,决不能舍弃,这也是人文教育要实现的目标,虽然其中的字眼已不同于过去,而被赋予了时代的含义。其次,要为当代青少年树立新的榜样。张海迪、雷锋、董存瑞、保尔、盲女海伦等英雄人物与杰出青年曾经激励过一代人,虽然现在的青少年对他们已不再熟悉,但他们身上所体现出的自强不息、勇于奉献的精神却永远不会过时,我们要做的只是为这种精神寻找新的更具时代特点的载体。
  体现这种教育理念的具体实施方法可以有如下两种:
  一、课堂教育。应当将人文教育作为中学以至大学的基础任务,不应将它作为一种装饰或点缀,附庸于所谓的专业教育上;通过建立起完备、科学的课程体系,将人类思想的精华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形成系统的认识。同时保证课时,适当增加人文课程的学分和学习时间,做到一学期至少学习一到两门人文课程;上课的形式不应局限在单纯的讲授,而应当和个别发言、集体讨论、写读书笔记、鼓励个人创作等形式结合起来。
  二、阅读书籍。读书是接受知识、陶冶情操的最好方式,应当使青少年培养起读书的习惯。如果自觉地阅读很难实施,可以通过布置阅读作业来帮助他们克服惰性。通过阅读经典著作,可以使学生与历史建立起亲切对话,从人类以往的思考那里获取生活的灵感。关于这一点,美国大学的人文教育模式值得借鉴。比如,哥伦比亚大学的“人文经典”课包括了从柏拉图到尼采、马克思等由古至今的经典著作。斯坦福大学的“文学与艺术”课则规定阅读以下著作:荷马史诗《奥德赛》、古希腊悲剧一种、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作品选读、《基督教圣经》、奥古斯丁的《忏悔录》、维吉尔的《罗马史诗》、古希腊女诗人萨福的诗歌、中世纪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但丁的《神曲》,另外还有“孔子选读”和“中国道家哲学”等。我们国家优秀的青少年读物也出版了很多,可以给学生列出读书清单,让他们有选择性地进行阅读。
  关注人文教育就是关注青少年的未来,要相信人文教育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遭遇困境并不是历史的必然,它的出路是可以选择的。只要将人文教育提到首席课程的位置,并且从课程设计、学分分配、考核方式等教学制度上给予强有力的支持,人文教育必将取得成功,从而反馈给社会德艺双馨、素质优良的一代新人。
其他文献
我国随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为顺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浙江省教育主管部门顺应时代发展的步伐,及时提出教育的现代化与信息化,特别是教育装备的现代化,采用了许多现代化的教育技术装备,如多媒体设施、设备,闭路电视系统、智能广播系统、电子阅览室、远程教育的设施、数字实验室等等;中小学实验教学与管理作为教育装备的重要部分,相比之下,显得明显滞后,仍停留在原始的手工记帐式的管理。自从应用浙江教育装备管理系
民办高校的大学生是当代大学生群体中比较特殊的一部分,他们既有当代普通大学生所具有的共同特点,又有其比较鲜明的特殊性。搞好班级建设对民办高校的学生管理是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的,而且班级建设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侧重点。    当前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多以专业为单位拆分为班。班是学校教学和教育的基本单位,班级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培养人才的质量。但是针对不同年级,不同时期班集体建设的侧重点也不一样。因此本
虽说素质教育的提出已经十多年了,但在此很有必要重温一下它的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因为在这么多年的大讨论之中仍然还存在着背景不清、笼统谈论,思维偏差、认识片面,心态失衡、行为摇摆的表现,总之是缺少理性思考与合理批判和高处着眼与低处入手;加之随着素质教育地全面推进,国家教育部又提出了“创新教育”这一深化教育改革的新命题,这就更有必要对创新教育的含义与特质、内容与价值有所了解,并通过学习、实践,掌握其实施
课程改革是一项既艰巨而又富有挑战性的任务,尤其是农村小学的课改更是举步维艰。如何打造出适合农村小学自身课改的特色,现已成为农村小学教师实施课改的重点和难点。    因地制宜,注重实际,把握阅读教学的课改新基调    本校地处农村,教学条件与城区相比仍有一些差距,在此情况下,我因地制宜,在小学阅读教学课改中注重从自身实际出发,把握课改新基调,做到以下几点。  (一)情境的创设。如教学《赤壁之战》时,
在教育青少年过程中,我们常常发现他们中间有人时常表现出一种冷淡、深沉、怠惰、萎靡、不在乎、无所谓等冷漠情绪和消极态度。比如在生活中表现出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对于老师的苦心教导、父母的苦苦哀求无动于衷,已近乎于一种麻木的状态等等。  其实,青少年出现的这种冷漠心态是一种不良性格特征的体现。所谓冷漠,是指青少年学生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对引起思想挫折的对象无法攻击,又无适当替代现象可借攻击时
男女两性在心理健康方面的差异,历来有不同的说法。我们采用CMI量表对450名国内外不同环境中的人员进行了调查,发现在心理健康方面男女各自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女性的心身症状高于男性,而男性心理损害程度却重于女性。其原因是由于男女双方紧张认知的程度不同、所承受压力的质与量不同、心理防卫方式不同,以及两性的生物基础不同所致。    对象及方法    调查对象:①日本爱媛地区居住的中国人240名(其中男性1
如何把握新课程的理念,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尤其是关键,教师作为教育者肩负着历史重任,与时代同步、共呼吸。如何引导学生探求新知识,掌握和理解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文化
我所自1979年起,选择不同类型,开展了小麦施磷肥适宜深度及其对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影响的研究,初步探索出在等量磷肥水平下,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适宜深度,为科学施用磷肥提供
PCR技术自1985年建立以来,发展到今天已经有20多年的时间了,技术不断的发展进步,使它已经成为分子生物学研究中不可缺的一项实验技术。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也表现出了它所具有的不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