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路遥小说《人生》中的自传色彩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lfmi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路遥是我国当代作家,其作品多反映城乡交叉地带的生活。他关注时代的变化,充满了责任感和使命感,他的作品感动了许多读者,而他独特的人生经历也对他的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主要从人生经历方面对路遥小说《人生》进行解读。
  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路遥是一位风格独特的作家,他的作品多反映城乡交叉地带的生活,饱含着对黄土大地以及农民的赞颂。在他并不丰富的创作时间中,他总是用传统的现实主义表现手法记录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过程。他的作品打动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拥有着巨大的艺术魅力。当然,这也与他的人生经历是分不开的,丰富的人生经历给予他创作的灵感,路遥的作品带有强烈的自传色彩。
  一、路遥的人生经历
  1949年12月2日,路遥出生于陕西省清涧县王家堡村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他的出生给父母带来了短暂的欢乐,从路遥一岁后,母亲又先后为他生了四个弟弟妹妹。弟弟妹妹的出生为这个原本贫困的家庭增加了负担,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全国百废待兴,路遥家庭生活条件异常困难。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年幼的路遥异常懂事,照看弟弟妹妹,夏天寻猪草,冬天砍柴,总是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但是,即使最大限度地节衣缩食,这个家庭连最基本的温饱问题也不能解决,因此,父母只好在路遥七岁的时候将他过继给延川的大伯家。
  早熟的路遥为了上学只得在大伯家住了下来,路遥在延川上了小学,但他是学校的“半灶生”,常常饿着肚子。到了中学,大伯家也实在拿不出钱来继续支持他读书,但倔强的路遥为了证明自己的实力还是坚持走进了考场,在延川县一千多名考生中,他考取了第二名,被分到了尖子班。路遥想尽一切办法继续上学,可他家实在是太困难了,班上的同学大多是干部子弟,路遥在延川的生活比小学时还困难,他常常饿得发晕,没课的时候在城郊的土地上疯狂地寻觅着酸枣、野菜、草根等一切能吃的食物。路遥在学校学习努力,爱看小说,喜欢文学,经常到县文化馆阅览室看报,到新华书店翻书,尽自己一切所能汲取着关于文学的知识,这也为他日后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1973年,全国高校普遍恢复招生,路遥经过推举进入延安大学中文系读大学。在校期间,路遥抓住宝贵时间如饥似渴地读着中外名著,并尝试进行文学创作。由于在校成绩优异,并且先后发表过几篇短篇小说,路遥在毕业后便进入《延河》杂志社担任编辑,这也标志着他正式走上了文学活动的道路。
  二、《人生》中的自传色彩
  (一)人物形象的设置
  在《人生》这部小说中,路遥一共描写了四类人物形象,分别是青年知识分子、传统的男性长者、女性群体和基层干部。
  第一类青年知识分子,如高加林。他出生于贫寒之家,渴望读书,进入县城读书之后同样面临着饥饿这个难题,可是他没有放弃,学习刻苦。在他身上,人们可以看到那种不屈的奋斗精神,可以说他就是路遥青年求学时的缩影。后来,高加林被人举报发配回农村,路遥也有着同样的经历。在高加林的身上,人们能看到路遥的理想人格和精神追求。
  第二类是传统的男性长者,如高玉宽、高玉德两兄弟。他们生活在农村,宽厚、老实,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这也就是路遥父亲和大伯的缩影。虽然父亲把路遥过继给大伯,但路遥理解父亲的难处,父亲和大伯与陕北黄土地千千万万的农民一样,沉默寡言却用肩膀撑起整个家庭。从他们身上,人们也可以看出路遥对父爱的渴求,对家乡、对陕北土地的怀念。
  第三类女性群体,如刘巧珍和黄亚萍。刘巧珍就是黄土地中女性的代表,她善良淳朴,就算被爱人抛弃也毫无怨言,总是默默付出,她们是路遥在学校和在家乡中接触到的农村女性。而黄亚萍则算是新式女性,她有知识,敢爱敢恨,机敏果敢,在她的身上,人们能看到路遥的初恋林红和妻子林达的影子。
  第四类基层干部,如高明楼。虽然他也是农民,但他活跃在行政基层,自有一套为官的哲学,在朴实、善良的背后也不乏世故、圆滑的特点。这些基层干部是路遥在农村和后来工作中接触到的干部形象。
  (二)情节场景的设置
  在《人生》中,情节场景的设置带有鲜明的地域和自传色彩,如窑洞、县文化馆,还有高加林与黄亚萍的爱情等。
  窑洞是西北黄土高原上居民的居住形式,在小说中,路遥多次都对窑洞进行了细致的描写。例如,贫穷的高玉德夫妇居住在土窑洞里,而高明楼、刘立本等村里的能人则居住的是石窑洞,许多农民辛勤劳作一生,最基本的愿望就是修建几孔窑洞。路遥从小生在窑洞,自然对窑洞充满独特的情感。
  在小说中,高加林在县城读书期间经常去县文化馆的阅览室读书看报,即使最后回到农村到县里去卖馒头,碰到老同学怕丢人,也躲到了县文化馆。对于路遥来说,县文化馆就如同一个精神的庇护所,路遥在这里看到了外边的世界,孜孜不倦地为自己的文学创作积累了素材。
  还有高加林与黄亚萍的爱情,也是路遥与初恋林红的写照。林红与黄亚萍一样,都是城里的女孩,他们有知识、有文化,都爱上了农家子弟。可是具体到现实生活中,城里人和乡下人还是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因此黄亚萍与高加林的爱情最终走向了悲剧,而现实中林红与路遥的恋情也没有坚持到最后。
  (三)社会历史背景的设置
  《人生》这部小说中的历史背景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正值我国改革开放初期。路遥往返于城市和乡村,可以说他最为熟悉的是城乡之间的“交叉地带”。在高加林的身上,人们可以看到青年求学时路遥的心路历程,路遥也和高加林一样,努力读书就是为了有一天能真正融入城市,做一个真正的城里人。
  路遥不仅看到了城市的飞速发展,也看到了农村的变化。现代化的发展同样影响到了落后的农村,像小说中巧珍这样的保守农村女性也敢为了爱人大胆地刷牙。路遥对于农村和城市的飞速发展变化是深有体会的,正是因为他熟悉这样的生活,熟悉城乡间的交叉地带,因此才能写出打动人心的作品。
  三、隐藏在作品中的性格自传
  (一)自强、坚韧是高加林主要的性格特征
  高加林作为农民的儿子,努力考入县城读书,他积极乐观,自立自强,即使高考没有成功,自己作为民办教师的职务被别人顶替也不怨天尤人,就算是生气也选择拿起镢头到田中苦干发泄,即便血水染红了镢把也不在乎。可以说自强、坚韧是高加林的主要性格特征,可这又何尝不是路遥的性格呢?艰苦的求学经历让路遥早早地看透了生活,而摆脱农村进入城市则一直是他的一个目标。他为了求学、为了写作,克服了许多常人无法克服的困难,自立自强一直是他的人生信念。
  (二)自卑、敏感是高加林的隐性性格特征
  高加林虽然坚韧、自强、不服输,外表潇洒,但骨子里自卑敏感。初到县城,他渴望与黄亚萍交往,却也敏感地看到了自己与她之间的巨大差距。而这也是来源于路遥自身的思想观念,他从小到县城求学,同学大多又是干部子弟,从衣着到吃饭,路遥都显得与周围人格格不入,虽然早熟的他理解家里的难处,但这种自卑敏感的性格不可避免地形成了。
  (三)善良、宽厚是作品中人物性格的主要特征
  《人生》当中巧珍淳朴、善良,她处处为高加林着想,节省下来的钱也全都给了他,想让高加林吃得好一点。即使最后被高加林所抛弃,她也没有一句怨言,高加林被人举报发配回农村,她还帮着求情,希望能给他一个民办教师的职位。还有打了一辈子光棍的善良的德顺老汉,省下来的一些好吃的全都给了村里的娃娃们。在他们身上,人们能看到陕北農民热情、善良、宽厚的可贵品质,而这也体现了路遥对于养育自己的陕北黄土地的颂扬之情以及农村人质朴品质的赞美之情。
  作为当代一位重要的现实主义作家,路遥的创作为人们留下了丰厚的精神遗产。路遥贫苦的童年、青年的求学经历以及中年的人生经历都对他以后的精神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他的作品也有着鲜明的自传色彩。他的作品体现了历史的发展、农村和城市生活的变迁,迸发出震撼人心的精神力量。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艺术的需求不再停留于功能性,而是开始追求艺术带来的视觉感受与心理感受。超现实主义的出现无疑为平面设计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方向和展现形式,因此平面设计师把超现实主义和平面设计结合起来,完美体现了当代人对于个性化的追求,使得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拥有更加丰富的视觉、心理体验。  一、超现实主义  超现实主义是一种现代西方文艺美学流派,在视觉艺术领域中影响深远。它形成在第一次世界大
期刊
亲爱的宝贝:  你好啊,再过一个月你就要出生了,也不知道你是男孩,还是女孩?不过,这个问题的答案对于我而言并不是非常重要,因为无论你是男孩还是女孩,都是我和你爸爸的宝贝,我们俩非常希望你可以健健康康地存活于这个并不充满希望,但也绝不令人失望的世界。  宝贝,你是上帝赐给我的福音,因为你,让我再次获得做母亲的殊荣,让我更加清醒地看清自己所处的环境以及未来仍将面对的种种坎坷。有些话也不知当讲不当讲,可
期刊
在连绵数千公里的荆山山脉的腹地,坐落着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落。它就是老将坪——我的故乡,一个让我常在梦里回望的地方,一个又让我回不去的地方……  老将坪其实跟“老将”没有半点关系,村志上也未曾有任何关于军事的记载。有人说,老将坪,其实是老荒坪,老黄坪的谐音。但我固执地认为,老将坪其实是有历史渊源的。在村人的口口相传中,老将坪边上的王子山曾经是晋代落草为寇,最终被朝廷封王的某位绿林好汉的营地。而这位
期刊
福建莆田的雕塑不管是石雕、木雕,还是其他雕塑,在历史上就很有名,而且技艺很精湛。本文拟就莆田佛像雕塑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的主要类别及历史、主要代表性企业和代表性传承人的非遗艺线(工程案例)等方面,阐述莆田宗教雕塑非遗的类别与概况。同时,剖析了莆田寺院古建营造木作非遗最突出的龙头企业福建仙游龙威工艺品有限公司在古建营造木作与铜雕方面的非遗艺绩。  莆田佛像雕塑文化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和厚
期刊
遥远的山间有一湾清清的水,我就在那山山水水间自然地长大。那里是云贵高原上最远的乡,乡里最远的村,村里最穷的寨。寨里有我,我有一个梦,而这个梦缘于我的父亲。我的父亲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庄稼人,他的童年和青年都在土地上度过。童年时代,虽然食不果腹,但是我的爷爷卖了一袋大米供我父亲上学。上到三年级,我父亲就跑回家,一把抱住我爷爷的腿,哭哭啼啼,死活不愿再去学校。我的爷爷是个爽快的人,便问我父亲要上学还是要放
期刊
出发吧,开始一场生命的旅行。  让心载上流动的白云自由地飞翔,让思绪驰骋在广袤的蓝天下无虑地猖狂。走过城市,走过阡陌,走过喧嚣,走过静寂,走过热情洋溢的似锦繁花,走过生机盎然的如海绿荫。氤氲的雨,不散的烟;厚重的历史,旖旎的风光;未吐露的言语,在山涧跳跃。不同的旅途变幻着不一样的风景。脚印,是一个符号;路途,是一种命运。人在路上,心就在路上;心在路上,激情就在路上。  走吧,走上路去。不拒绝烈日的
期刊
黄山,是中国十大名山之一。  无梦徽州,千古黄山,早已在我心里构成了一幅幅波澜壮阔的动人画卷。这种意境在心海掀起对祖国河山无限热爱与憧憬的层层涟漪,我很想饱览无峰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的盛景。  搭乘同事清明节回乡祭祖的便车,我被带入了满是山川绿意的世界。人间四月,承载着岁月的沧桑和如诗的心语。汽车沿着包茂高速公路,跃过秦巴山区,进入河南洛阳。其间,我特意观赏了声名远扬的洛阳牡丹园。然后,汽车又
期刊
傩又称跳傩、傩舞和傩戏,是我国非常古老的一种传统文化信仰,是一种需要扮演者佩戴定制面具的原始祭礼。傩文化从远古图腾崇拜跨越三千多年的漫长岁月发展到今天,具有极高的民俗和艺术研究的活化石意义。南丰傩面具是赣傩面具的代表之一,人们要积极探索南丰傩面具传承与旅游工艺品开发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大力开展创新设计研究,最终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发展。笔者来自江西南丰,十分热爱家乡文化。因此,笔者通过查阅大量民间面具
期刊
老周巷是父亲工作过的地方。  老周巷镇不大,一条东西向的小街很短,两边房子挨着房子,住着一户一户人家。走在街上,每家洗碗刷盆的响动声声入耳,做饭烧菜的味道随处飘散,谁家吃什么菜了,闻闻就知道。街面不宽,只要敞开着门,对面邻居相互间一览无余,两家的主妇常在屋里一边忙着手头的活计,一边没完没了地隔着街聊天闲扯。  每天大清早,粮站这段街的两边就摆满了摊子,逢到赶集的日子人气更旺,有卖瓜果蔬菜、鲜鱼活虾
期刊
冯梦龙是明代搜集民歌、笑话、编撰白话小说,受民俗文化影响最深,推崇俗文学最积扱,贡献最大的高产通俗文学家和理论家。在其重要作品“三言”中,通过大量民俗生活的描写,冯梦龙深刻而全面地展示了晚明真实的社会风貌。民俗文化在“三言”故事中有着改造作品思想内容、设置故事情景、熔铸通俗风格的重要功用。  在以儒家正统思想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民俗与市井细民的生活始终处于边缘地位。在文学创作中,世俗生活的文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