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路遥是我国当代作家,其作品多反映城乡交叉地带的生活。他关注时代的变化,充满了责任感和使命感,他的作品感动了许多读者,而他独特的人生经历也对他的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主要从人生经历方面对路遥小说《人生》进行解读。
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路遥是一位风格独特的作家,他的作品多反映城乡交叉地带的生活,饱含着对黄土大地以及农民的赞颂。在他并不丰富的创作时间中,他总是用传统的现实主义表现手法记录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过程。他的作品打动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拥有着巨大的艺术魅力。当然,这也与他的人生经历是分不开的,丰富的人生经历给予他创作的灵感,路遥的作品带有强烈的自传色彩。
一、路遥的人生经历
1949年12月2日,路遥出生于陕西省清涧县王家堡村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他的出生给父母带来了短暂的欢乐,从路遥一岁后,母亲又先后为他生了四个弟弟妹妹。弟弟妹妹的出生为这个原本贫困的家庭增加了负担,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全国百废待兴,路遥家庭生活条件异常困难。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年幼的路遥异常懂事,照看弟弟妹妹,夏天寻猪草,冬天砍柴,总是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但是,即使最大限度地节衣缩食,这个家庭连最基本的温饱问题也不能解决,因此,父母只好在路遥七岁的时候将他过继给延川的大伯家。
早熟的路遥为了上学只得在大伯家住了下来,路遥在延川上了小学,但他是学校的“半灶生”,常常饿着肚子。到了中学,大伯家也实在拿不出钱来继续支持他读书,但倔强的路遥为了证明自己的实力还是坚持走进了考场,在延川县一千多名考生中,他考取了第二名,被分到了尖子班。路遥想尽一切办法继续上学,可他家实在是太困难了,班上的同学大多是干部子弟,路遥在延川的生活比小学时还困难,他常常饿得发晕,没课的时候在城郊的土地上疯狂地寻觅着酸枣、野菜、草根等一切能吃的食物。路遥在学校学习努力,爱看小说,喜欢文学,经常到县文化馆阅览室看报,到新华书店翻书,尽自己一切所能汲取着关于文学的知识,这也为他日后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1973年,全国高校普遍恢复招生,路遥经过推举进入延安大学中文系读大学。在校期间,路遥抓住宝贵时间如饥似渴地读着中外名著,并尝试进行文学创作。由于在校成绩优异,并且先后发表过几篇短篇小说,路遥在毕业后便进入《延河》杂志社担任编辑,这也标志着他正式走上了文学活动的道路。
二、《人生》中的自传色彩
(一)人物形象的设置
在《人生》这部小说中,路遥一共描写了四类人物形象,分别是青年知识分子、传统的男性长者、女性群体和基层干部。
第一类青年知识分子,如高加林。他出生于贫寒之家,渴望读书,进入县城读书之后同样面临着饥饿这个难题,可是他没有放弃,学习刻苦。在他身上,人们可以看到那种不屈的奋斗精神,可以说他就是路遥青年求学时的缩影。后来,高加林被人举报发配回农村,路遥也有着同样的经历。在高加林的身上,人们能看到路遥的理想人格和精神追求。
第二类是传统的男性长者,如高玉宽、高玉德两兄弟。他们生活在农村,宽厚、老实,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这也就是路遥父亲和大伯的缩影。虽然父亲把路遥过继给大伯,但路遥理解父亲的难处,父亲和大伯与陕北黄土地千千万万的农民一样,沉默寡言却用肩膀撑起整个家庭。从他们身上,人们也可以看出路遥对父爱的渴求,对家乡、对陕北土地的怀念。
第三类女性群体,如刘巧珍和黄亚萍。刘巧珍就是黄土地中女性的代表,她善良淳朴,就算被爱人抛弃也毫无怨言,总是默默付出,她们是路遥在学校和在家乡中接触到的农村女性。而黄亚萍则算是新式女性,她有知识,敢爱敢恨,机敏果敢,在她的身上,人们能看到路遥的初恋林红和妻子林达的影子。
第四类基层干部,如高明楼。虽然他也是农民,但他活跃在行政基层,自有一套为官的哲学,在朴实、善良的背后也不乏世故、圆滑的特点。这些基层干部是路遥在农村和后来工作中接触到的干部形象。
(二)情节场景的设置
在《人生》中,情节场景的设置带有鲜明的地域和自传色彩,如窑洞、县文化馆,还有高加林与黄亚萍的爱情等。
窑洞是西北黄土高原上居民的居住形式,在小说中,路遥多次都对窑洞进行了细致的描写。例如,贫穷的高玉德夫妇居住在土窑洞里,而高明楼、刘立本等村里的能人则居住的是石窑洞,许多农民辛勤劳作一生,最基本的愿望就是修建几孔窑洞。路遥从小生在窑洞,自然对窑洞充满独特的情感。
在小说中,高加林在县城读书期间经常去县文化馆的阅览室读书看报,即使最后回到农村到县里去卖馒头,碰到老同学怕丢人,也躲到了县文化馆。对于路遥来说,县文化馆就如同一个精神的庇护所,路遥在这里看到了外边的世界,孜孜不倦地为自己的文学创作积累了素材。
还有高加林与黄亚萍的爱情,也是路遥与初恋林红的写照。林红与黄亚萍一样,都是城里的女孩,他们有知识、有文化,都爱上了农家子弟。可是具体到现实生活中,城里人和乡下人还是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因此黄亚萍与高加林的爱情最终走向了悲剧,而现实中林红与路遥的恋情也没有坚持到最后。
(三)社会历史背景的设置
《人生》这部小说中的历史背景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正值我国改革开放初期。路遥往返于城市和乡村,可以说他最为熟悉的是城乡之间的“交叉地带”。在高加林的身上,人们可以看到青年求学时路遥的心路历程,路遥也和高加林一样,努力读书就是为了有一天能真正融入城市,做一个真正的城里人。
路遥不仅看到了城市的飞速发展,也看到了农村的变化。现代化的发展同样影响到了落后的农村,像小说中巧珍这样的保守农村女性也敢为了爱人大胆地刷牙。路遥对于农村和城市的飞速发展变化是深有体会的,正是因为他熟悉这样的生活,熟悉城乡间的交叉地带,因此才能写出打动人心的作品。
三、隐藏在作品中的性格自传
(一)自强、坚韧是高加林主要的性格特征
高加林作为农民的儿子,努力考入县城读书,他积极乐观,自立自强,即使高考没有成功,自己作为民办教师的职务被别人顶替也不怨天尤人,就算是生气也选择拿起镢头到田中苦干发泄,即便血水染红了镢把也不在乎。可以说自强、坚韧是高加林的主要性格特征,可这又何尝不是路遥的性格呢?艰苦的求学经历让路遥早早地看透了生活,而摆脱农村进入城市则一直是他的一个目标。他为了求学、为了写作,克服了许多常人无法克服的困难,自立自强一直是他的人生信念。
(二)自卑、敏感是高加林的隐性性格特征
高加林虽然坚韧、自强、不服输,外表潇洒,但骨子里自卑敏感。初到县城,他渴望与黄亚萍交往,却也敏感地看到了自己与她之间的巨大差距。而这也是来源于路遥自身的思想观念,他从小到县城求学,同学大多又是干部子弟,从衣着到吃饭,路遥都显得与周围人格格不入,虽然早熟的他理解家里的难处,但这种自卑敏感的性格不可避免地形成了。
(三)善良、宽厚是作品中人物性格的主要特征
《人生》当中巧珍淳朴、善良,她处处为高加林着想,节省下来的钱也全都给了他,想让高加林吃得好一点。即使最后被高加林所抛弃,她也没有一句怨言,高加林被人举报发配回农村,她还帮着求情,希望能给他一个民办教师的职位。还有打了一辈子光棍的善良的德顺老汉,省下来的一些好吃的全都给了村里的娃娃们。在他们身上,人们能看到陕北農民热情、善良、宽厚的可贵品质,而这也体现了路遥对于养育自己的陕北黄土地的颂扬之情以及农村人质朴品质的赞美之情。
作为当代一位重要的现实主义作家,路遥的创作为人们留下了丰厚的精神遗产。路遥贫苦的童年、青年的求学经历以及中年的人生经历都对他以后的精神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他的作品也有着鲜明的自传色彩。他的作品体现了历史的发展、农村和城市生活的变迁,迸发出震撼人心的精神力量。
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路遥是一位风格独特的作家,他的作品多反映城乡交叉地带的生活,饱含着对黄土大地以及农民的赞颂。在他并不丰富的创作时间中,他总是用传统的现实主义表现手法记录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过程。他的作品打动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拥有着巨大的艺术魅力。当然,这也与他的人生经历是分不开的,丰富的人生经历给予他创作的灵感,路遥的作品带有强烈的自传色彩。
一、路遥的人生经历
1949年12月2日,路遥出生于陕西省清涧县王家堡村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他的出生给父母带来了短暂的欢乐,从路遥一岁后,母亲又先后为他生了四个弟弟妹妹。弟弟妹妹的出生为这个原本贫困的家庭增加了负担,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全国百废待兴,路遥家庭生活条件异常困难。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年幼的路遥异常懂事,照看弟弟妹妹,夏天寻猪草,冬天砍柴,总是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但是,即使最大限度地节衣缩食,这个家庭连最基本的温饱问题也不能解决,因此,父母只好在路遥七岁的时候将他过继给延川的大伯家。
早熟的路遥为了上学只得在大伯家住了下来,路遥在延川上了小学,但他是学校的“半灶生”,常常饿着肚子。到了中学,大伯家也实在拿不出钱来继续支持他读书,但倔强的路遥为了证明自己的实力还是坚持走进了考场,在延川县一千多名考生中,他考取了第二名,被分到了尖子班。路遥想尽一切办法继续上学,可他家实在是太困难了,班上的同学大多是干部子弟,路遥在延川的生活比小学时还困难,他常常饿得发晕,没课的时候在城郊的土地上疯狂地寻觅着酸枣、野菜、草根等一切能吃的食物。路遥在学校学习努力,爱看小说,喜欢文学,经常到县文化馆阅览室看报,到新华书店翻书,尽自己一切所能汲取着关于文学的知识,这也为他日后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1973年,全国高校普遍恢复招生,路遥经过推举进入延安大学中文系读大学。在校期间,路遥抓住宝贵时间如饥似渴地读着中外名著,并尝试进行文学创作。由于在校成绩优异,并且先后发表过几篇短篇小说,路遥在毕业后便进入《延河》杂志社担任编辑,这也标志着他正式走上了文学活动的道路。
二、《人生》中的自传色彩
(一)人物形象的设置
在《人生》这部小说中,路遥一共描写了四类人物形象,分别是青年知识分子、传统的男性长者、女性群体和基层干部。
第一类青年知识分子,如高加林。他出生于贫寒之家,渴望读书,进入县城读书之后同样面临着饥饿这个难题,可是他没有放弃,学习刻苦。在他身上,人们可以看到那种不屈的奋斗精神,可以说他就是路遥青年求学时的缩影。后来,高加林被人举报发配回农村,路遥也有着同样的经历。在高加林的身上,人们能看到路遥的理想人格和精神追求。
第二类是传统的男性长者,如高玉宽、高玉德两兄弟。他们生活在农村,宽厚、老实,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这也就是路遥父亲和大伯的缩影。虽然父亲把路遥过继给大伯,但路遥理解父亲的难处,父亲和大伯与陕北黄土地千千万万的农民一样,沉默寡言却用肩膀撑起整个家庭。从他们身上,人们也可以看出路遥对父爱的渴求,对家乡、对陕北土地的怀念。
第三类女性群体,如刘巧珍和黄亚萍。刘巧珍就是黄土地中女性的代表,她善良淳朴,就算被爱人抛弃也毫无怨言,总是默默付出,她们是路遥在学校和在家乡中接触到的农村女性。而黄亚萍则算是新式女性,她有知识,敢爱敢恨,机敏果敢,在她的身上,人们能看到路遥的初恋林红和妻子林达的影子。
第四类基层干部,如高明楼。虽然他也是农民,但他活跃在行政基层,自有一套为官的哲学,在朴实、善良的背后也不乏世故、圆滑的特点。这些基层干部是路遥在农村和后来工作中接触到的干部形象。
(二)情节场景的设置
在《人生》中,情节场景的设置带有鲜明的地域和自传色彩,如窑洞、县文化馆,还有高加林与黄亚萍的爱情等。
窑洞是西北黄土高原上居民的居住形式,在小说中,路遥多次都对窑洞进行了细致的描写。例如,贫穷的高玉德夫妇居住在土窑洞里,而高明楼、刘立本等村里的能人则居住的是石窑洞,许多农民辛勤劳作一生,最基本的愿望就是修建几孔窑洞。路遥从小生在窑洞,自然对窑洞充满独特的情感。
在小说中,高加林在县城读书期间经常去县文化馆的阅览室读书看报,即使最后回到农村到县里去卖馒头,碰到老同学怕丢人,也躲到了县文化馆。对于路遥来说,县文化馆就如同一个精神的庇护所,路遥在这里看到了外边的世界,孜孜不倦地为自己的文学创作积累了素材。
还有高加林与黄亚萍的爱情,也是路遥与初恋林红的写照。林红与黄亚萍一样,都是城里的女孩,他们有知识、有文化,都爱上了农家子弟。可是具体到现实生活中,城里人和乡下人还是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因此黄亚萍与高加林的爱情最终走向了悲剧,而现实中林红与路遥的恋情也没有坚持到最后。
(三)社会历史背景的设置
《人生》这部小说中的历史背景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正值我国改革开放初期。路遥往返于城市和乡村,可以说他最为熟悉的是城乡之间的“交叉地带”。在高加林的身上,人们可以看到青年求学时路遥的心路历程,路遥也和高加林一样,努力读书就是为了有一天能真正融入城市,做一个真正的城里人。
路遥不仅看到了城市的飞速发展,也看到了农村的变化。现代化的发展同样影响到了落后的农村,像小说中巧珍这样的保守农村女性也敢为了爱人大胆地刷牙。路遥对于农村和城市的飞速发展变化是深有体会的,正是因为他熟悉这样的生活,熟悉城乡间的交叉地带,因此才能写出打动人心的作品。
三、隐藏在作品中的性格自传
(一)自强、坚韧是高加林主要的性格特征
高加林作为农民的儿子,努力考入县城读书,他积极乐观,自立自强,即使高考没有成功,自己作为民办教师的职务被别人顶替也不怨天尤人,就算是生气也选择拿起镢头到田中苦干发泄,即便血水染红了镢把也不在乎。可以说自强、坚韧是高加林的主要性格特征,可这又何尝不是路遥的性格呢?艰苦的求学经历让路遥早早地看透了生活,而摆脱农村进入城市则一直是他的一个目标。他为了求学、为了写作,克服了许多常人无法克服的困难,自立自强一直是他的人生信念。
(二)自卑、敏感是高加林的隐性性格特征
高加林虽然坚韧、自强、不服输,外表潇洒,但骨子里自卑敏感。初到县城,他渴望与黄亚萍交往,却也敏感地看到了自己与她之间的巨大差距。而这也是来源于路遥自身的思想观念,他从小到县城求学,同学大多又是干部子弟,从衣着到吃饭,路遥都显得与周围人格格不入,虽然早熟的他理解家里的难处,但这种自卑敏感的性格不可避免地形成了。
(三)善良、宽厚是作品中人物性格的主要特征
《人生》当中巧珍淳朴、善良,她处处为高加林着想,节省下来的钱也全都给了他,想让高加林吃得好一点。即使最后被高加林所抛弃,她也没有一句怨言,高加林被人举报发配回农村,她还帮着求情,希望能给他一个民办教师的职位。还有打了一辈子光棍的善良的德顺老汉,省下来的一些好吃的全都给了村里的娃娃们。在他们身上,人们能看到陕北農民热情、善良、宽厚的可贵品质,而这也体现了路遥对于养育自己的陕北黄土地的颂扬之情以及农村人质朴品质的赞美之情。
作为当代一位重要的现实主义作家,路遥的创作为人们留下了丰厚的精神遗产。路遥贫苦的童年、青年的求学经历以及中年的人生经历都对他以后的精神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他的作品也有着鲜明的自传色彩。他的作品体现了历史的发展、农村和城市生活的变迁,迸发出震撼人心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