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是抽象的,但其中又蕴藏着无尽的美。良好的数学素养是一个人一生持续发展的基础。但是心理学研究表明: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兴趣是思维的动因之一,兴趣是强烈而又持久的学习动机。只有学生热爱数学,才能产生积极而又持久的求学劲头。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因此,笔者在数学课堂上,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的美,体验学习数学的无穷乐趣,从而达到人人爱学数学、人人会学数学的课堂境界。
创设问题情境——在“疑”中学习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在教学时要精心设计问题,学生才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迅速进入紧张的思维状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如,笔者在教二年级上册“探索规律—图形的旋转”一课时,先给学生讲了一个小熊买饼的故事,接着提出问题,学生被故事吸引,自然乐于开动脑筋解决问题,如此寓教于乐的形式十分受同学欢迎。
创设歌谣情境——在“唱”中学习
数学的教学内容是比较枯燥的,没有生动形象的语言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笔者把语文中的“诵读古诗文、吟唱新童谣”引进到了数学课堂中。歌谣节奏感强,朗朗上口,学生手、口、脑并用,比单纯记忆字形当然更有效,而且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数学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事物紧密相联。此外,笔者还和学生一起背诵“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等诗句,让语文与数学有机整合,让学生感受到数字的神奇,大大增强了数感。
创设游戏情境—在“玩”中学习
好玩是儿童的天性。充满乐趣的数学课堂,学与玩应该是辩证统一的:学中玩,玩中学。学完10以内的加减法,笔者组织学生玩“母鸡下蛋”的游戏。两人一组,每人各执一白色棋子(鸡蛋),并选择三个数,如甲方1、4、7,乙方2、5、8或3、6、9。嘴里说着“母鸡下蛋”,同时伸出手指,再根据双方的手指数做加减法,若得数是1、4、7,甲方就向前走一步,反之则乙方走。谁最先走到目的地(母鸡窝),也就是“母鸡下了一个蛋”,谁就赢。单调乏味的计算演变成趣味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计算能力,轻松而又愉快。
创设故事情境——在“悟”中学习
学生爱听故事。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品味感悟,知晓其中的道理。笔者经常根据教材内容,有选择地向学生介绍一些形象生动的数学典故、趣闻轶事和中外数学家探索数学思维王国的奥妙的故事。如讲完有余数除法时,笔者给学生讲华罗庚的故事。华罗庚出生于江苏省金坛县一个小商人家庭,从小喜欢数学,而且非常聪明。可惜因为家庭经济困难,他不得不退学去当店员,一边工作,一边自学。18岁时,他又染上伤寒病,与死神搏斗半年,虽然活了下来,但却留下终身残疾——右腿瘸了。但他没有被困难吓倒,终于靠着顽强自学,成为国内外有名的数学家。讲完故事,笔者满怀激情地说:“同学们,只要你们认真学习,像华罗庚那样不怕困难,也许有那么一天,你们当中也会有人成为他那样的大数学家。”华罗庚、陈景润、高斯等中外名家的故事,启迪了学生的心灵,使他们精神大振,更加积极主动投入到数学学习中了。
创设活动情境——在“做”中学习
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教学做合一”的观点,在美国也流行“木匠教学法”,让学生找找、量量、拼拼……因为“你做了你才能学会”。“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数学。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如“七巧板”一课,笔者自始至终让学生沉浸在拼拼摆摆的乐趣中,这样的活动课,不仅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认识七巧板的神奇,也为日后学习用图形转换来推导周长、面积公式打下了烙印。
创设生活情境——在“用”中学习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性。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学以致用才达到了学的真正目的。如教学“元角分的认识”,笔者把教室布置成“小小超市”,学生自扮售货员和小顾客,拿着学具“人民币”去购买自己喜欢的玩具、食品或需要的学习用具,买时要认真计算。这样可以引导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既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能切实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到数学的价值。
创设成功情境——在“说”中学习
谁不渴望成功?“成功”是学生积极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引领他们勇往直前的鋪路石。每个学生受到成功的鼓励,都会心情愉悦;相反,经常遭受到挫折、失败,就会对学习产生恐惧感,导致厌学。因此,笔者在教学中总是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他们不同成功的享受,得到精神与心理上的满足,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爱学、愿学。
总之,笔者通过创设多种教学情境,使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在奥妙无穷的数学王国里亲身体验学习的快乐!
(作者单位:北京市门头沟区和南街小学)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因此,笔者在数学课堂上,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的美,体验学习数学的无穷乐趣,从而达到人人爱学数学、人人会学数学的课堂境界。
创设问题情境——在“疑”中学习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在教学时要精心设计问题,学生才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迅速进入紧张的思维状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如,笔者在教二年级上册“探索规律—图形的旋转”一课时,先给学生讲了一个小熊买饼的故事,接着提出问题,学生被故事吸引,自然乐于开动脑筋解决问题,如此寓教于乐的形式十分受同学欢迎。
创设歌谣情境——在“唱”中学习
数学的教学内容是比较枯燥的,没有生动形象的语言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笔者把语文中的“诵读古诗文、吟唱新童谣”引进到了数学课堂中。歌谣节奏感强,朗朗上口,学生手、口、脑并用,比单纯记忆字形当然更有效,而且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数学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事物紧密相联。此外,笔者还和学生一起背诵“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等诗句,让语文与数学有机整合,让学生感受到数字的神奇,大大增强了数感。
创设游戏情境—在“玩”中学习
好玩是儿童的天性。充满乐趣的数学课堂,学与玩应该是辩证统一的:学中玩,玩中学。学完10以内的加减法,笔者组织学生玩“母鸡下蛋”的游戏。两人一组,每人各执一白色棋子(鸡蛋),并选择三个数,如甲方1、4、7,乙方2、5、8或3、6、9。嘴里说着“母鸡下蛋”,同时伸出手指,再根据双方的手指数做加减法,若得数是1、4、7,甲方就向前走一步,反之则乙方走。谁最先走到目的地(母鸡窝),也就是“母鸡下了一个蛋”,谁就赢。单调乏味的计算演变成趣味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计算能力,轻松而又愉快。
创设故事情境——在“悟”中学习
学生爱听故事。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品味感悟,知晓其中的道理。笔者经常根据教材内容,有选择地向学生介绍一些形象生动的数学典故、趣闻轶事和中外数学家探索数学思维王国的奥妙的故事。如讲完有余数除法时,笔者给学生讲华罗庚的故事。华罗庚出生于江苏省金坛县一个小商人家庭,从小喜欢数学,而且非常聪明。可惜因为家庭经济困难,他不得不退学去当店员,一边工作,一边自学。18岁时,他又染上伤寒病,与死神搏斗半年,虽然活了下来,但却留下终身残疾——右腿瘸了。但他没有被困难吓倒,终于靠着顽强自学,成为国内外有名的数学家。讲完故事,笔者满怀激情地说:“同学们,只要你们认真学习,像华罗庚那样不怕困难,也许有那么一天,你们当中也会有人成为他那样的大数学家。”华罗庚、陈景润、高斯等中外名家的故事,启迪了学生的心灵,使他们精神大振,更加积极主动投入到数学学习中了。
创设活动情境——在“做”中学习
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教学做合一”的观点,在美国也流行“木匠教学法”,让学生找找、量量、拼拼……因为“你做了你才能学会”。“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数学。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如“七巧板”一课,笔者自始至终让学生沉浸在拼拼摆摆的乐趣中,这样的活动课,不仅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认识七巧板的神奇,也为日后学习用图形转换来推导周长、面积公式打下了烙印。
创设生活情境——在“用”中学习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性。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学以致用才达到了学的真正目的。如教学“元角分的认识”,笔者把教室布置成“小小超市”,学生自扮售货员和小顾客,拿着学具“人民币”去购买自己喜欢的玩具、食品或需要的学习用具,买时要认真计算。这样可以引导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既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能切实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到数学的价值。
创设成功情境——在“说”中学习
谁不渴望成功?“成功”是学生积极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引领他们勇往直前的鋪路石。每个学生受到成功的鼓励,都会心情愉悦;相反,经常遭受到挫折、失败,就会对学习产生恐惧感,导致厌学。因此,笔者在教学中总是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他们不同成功的享受,得到精神与心理上的满足,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爱学、愿学。
总之,笔者通过创设多种教学情境,使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在奥妙无穷的数学王国里亲身体验学习的快乐!
(作者单位:北京市门头沟区和南街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