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导言:当听到《生育制度》这本书的名字时,从字面意思理解以为就是单单针对人类繁殖的相关规则、制度问题的研究。读了之后才发现,费孝通老先生关注的不仅仅是生育本身,而且更多的是生育—抚育—继替这中间的社会过程。此书中,作者是以严密的逻辑从功能主义的角度出发,站在保持社会结构完整性的立场上,探讨从性爱—生殖—抚育—继替的整个社会性过程。而且内涵丰富,涉及了婚姻、家庭结构、社会结构等诸多问题的研究。笔者通过深入解读,将本书连贯性很强的十六个章节依据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生育制度与种族绵续、生育制度与社会结构完整性以及社会继替。下面将详细从这三个方面分别论述。
一、 生育制度与种族绵续
“当前的世界上,我们到处可以看见男女们互相结合成夫妇,生出孩子来,共同把孩子抚育成人。”费孝通老先生把这一套活动称之为生育制度。这既然是一套社会活动的体系,它就必然要满足社会特定的需要、发挥一定的功能。万物总有一死,因此要不断地有新个体产生出来代替旧个体的位置,这样整个世界的生物链才能维持下去。这种循环式的新个体的产生代替旧个体的死亡的过程称为种族绵续。为了种族持久地绵续下去,必须有一定的人为的制度的保障。而生育制度的任务就是产生新的社会分子,因此,它就自然而然地扮演了保障种族绵续的角色。这一过程包括两个过程,即生殖和抚育。首先,要产生新的个体,即从性爱到生殖的过程。我们知道,性爱乃人之本性,但是有性爱并不一定等于生殖,特别是现代避孕药具的广泛使用,使性爱与生殖明显隔离开来。可是,生殖却是性爱的必然结果,就是说,要产生新的个体,必须先有性爱。因此,种族绵续的首要前提就是有新生命产生,这个产生的过程可以概括为:生殖细胞的成熟—性爱的冲动—雌雄交配—生殖细胞的结合—新个体的产生。但是,新个体的产生并不能保证种族绵续。一个新生命产生后能否在这世界上生存、在它死后能否再有新个体的产生就不是生殖的功能范围了。就此,我们引入了抚育。生殖是新生命的造就,抚育是生活的供养、教育。人不同其它动物,人具有社会性,他不能个别地向自然去争取生存,而得在人群里谋生活。因此,虽然新出生的个体在生理上可以说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但是还要一个更长的时期去学习在社会生活中所需的一套行为方式,社会知识的传递对于一个人的生活至关重要。一个没有学得这一套行为方式的人没和生理上有欠缺一般,不能得到健全的生活,他也就没有能力为人类种族绵续贡献力量。因此,社会性的抚育对于孩子的成长,新的社会分子的培养以及种族的绵续至关重要。因此,从这两方面讲,生育制度就是种族绵续的人为保障,但是,社会具有一定的结构,社会生活的维持需要各个社会成员的有效配合,因此,要完成人们之间的分工体系的有效配合、达到保持社会的完整性,就必须有一种文化的力量进行干涉,使这生物现象产生社会新陈代谢的作用。下面,笔者将从婚姻的确立、双系抚育到家庭三角结构谈谈生育制度与社会结构的维持之间的关系。
二、生育制度与社会结构的完整性
人为了个人生活的健全必须维持社会结构的完整,因之,任何社区都得预备一个新陈代谢的机构,以维持人口的安定。这个机构最初和最直接的形式是是家庭这个小团体。前面讲生育制度包括生殖和抚育,就是说一个人要成为完整意义的社会人,不但要得到适当的营养,还要得到适当的教育。因此,社会赋予了承担这个责任的最重要的主体—父母。之所以将这个重任交给父母,而不是父或母单个人,即双系抚育而不是单系抚育的原因就在于,社会结构的维持靠分工合作来完成,而性别的分工正是这所有分工的基础。两性因为心理上和生理上的差别而进行分工合作,组成一个基本生活单位,也只有这种单位才能负担起全部抚育的责任。因此,两性分工是形成双系抚育的一个重要条件。但是仅仅从两性生殖演化的结果确立双系抚育的责任并不是全面的。因为,婚姻不一定导致生殖、生殖也不一定要结婚,可以说婚姻与生殖并没有必然联系。这就要求社会为了保障双系抚育的正常进行,必须以一种文化的手段约定以永久共处的方式来共同担负抚育子女的责任,这个文化手段就是所谓的婚姻。婚姻是社会为孩子确立父母的手段,是为了确立社会性的亲子关系,它要保证这个团体不仅能供给孩子们生活上的需要,而且还要能传给他们自己独立在社会上谋生时所需的一套基本技术、知识和态度及物质凭借。从本质上来说,就是社会借用家庭这个新陈代谢机构来维持社会结构的完整和正常生活的运行。此外,婚姻的意义就在于建立社会结构中的基本三角,即由父母和子女所构成。在这个基本的三角结构中,社会为了达到个体的行为与社会整体行为规范的相符,就赋予了父母责任和权力,以代表征服孩子不合于社会的本性,因此生物和社会的冲突最终化为亲子间的冲突。再加上社会的变迁,父与子生活环境的不同,两代人之间就产生了隔膜,最终是“要飞的,终于飞了!”在这个过程中,子方习得了一套新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家庭这个暂时的团体破裂,产生新的家庭。这也正是社会想要达到的目的,即由抚育来实现独立的社会分子去继替社会结构中的缺额。因此,基本三角的破裂正是它功能的完成,正是种族绵续的需要。
三、 社会继替
生育制度的功能在于保障种族绵续,而种族绵续的过程又是一个世代继替的过程,即新的社会分子想纳入就必须等社会结构中有人出缺,才能填补进去。这里就牵扯到社会结构的容量和人口规模之间的相互关系。一个结构所容纳的分子必须有地位安置,社会里的个人并不是堆积而是组合,因此,社会的人口容量受结构的限制。而且,在一定的社会分工结构中,职位是一定的,新分子的进入必须由旧分子把他的职位让出来,这就是继替过程,但这个过程必须有一定的规则,有特定的继替机构、按着一定的原则,使社会职位,包括对物和对人的各种义务和权利和所担任的工作,在规定和公认的方式中,一代一代地传递下去,使社会的新陈代谢有条不紊地进行,不影响社会的完整和个人的生活。在继替方式中,采用最多的可能就是亲属体系,特别是单系继替。从本质上说,这种单系偏重的继替方式就是为了维持社会秩序和促进社会团体,除此之外,继替过程中还有世代和世系形式,表现为“以多继少”。这里就不详细论述了。
总之,从内容上看,费孝通老先生通过《生育制度》这本书,清晰地呈现了从种族延续的起点—生育到个体生命的终结这中间一个漫长而又完整的社会过程,而这一过程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生育过程,而是一个从婚姻—家庭—夫妇配合—亲子关系—代际传承的过程。正是这一完整过程保证了社会结构的完整和新陈代谢作用的持久进行。最后,从本书的结构来看,费老先生的论述逻辑清晰、章节之间的衔接连贯,让读者可以梳理出一条清楚地主线以产生更深刻的印象!
参考文献:
[1]李明建.从婚姻、家庭、生育到社会——对《生育制度》的认识[J].法制与社会,2008(07).
[2]陶格斯.“以多继少”到“以少继——费孝通先生的《生育制度》[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7(6).
[3]李敏嘉,李枫.读《生育制度》的诸多启发和思考[J].法制与社会,2009(11).
[4]解韬,郭未,罗松盛.社会结构完整性与生育制度——费孝通先生《生育制度》的阅读启示[J].人口与发展,2010(16).
(作者简介:罗凌云(1991.10-),女,甘肃人,武汉大学社会学系09级本科生,研究方向:社会学理论及社会问题。)
一、 生育制度与种族绵续
“当前的世界上,我们到处可以看见男女们互相结合成夫妇,生出孩子来,共同把孩子抚育成人。”费孝通老先生把这一套活动称之为生育制度。这既然是一套社会活动的体系,它就必然要满足社会特定的需要、发挥一定的功能。万物总有一死,因此要不断地有新个体产生出来代替旧个体的位置,这样整个世界的生物链才能维持下去。这种循环式的新个体的产生代替旧个体的死亡的过程称为种族绵续。为了种族持久地绵续下去,必须有一定的人为的制度的保障。而生育制度的任务就是产生新的社会分子,因此,它就自然而然地扮演了保障种族绵续的角色。这一过程包括两个过程,即生殖和抚育。首先,要产生新的个体,即从性爱到生殖的过程。我们知道,性爱乃人之本性,但是有性爱并不一定等于生殖,特别是现代避孕药具的广泛使用,使性爱与生殖明显隔离开来。可是,生殖却是性爱的必然结果,就是说,要产生新的个体,必须先有性爱。因此,种族绵续的首要前提就是有新生命产生,这个产生的过程可以概括为:生殖细胞的成熟—性爱的冲动—雌雄交配—生殖细胞的结合—新个体的产生。但是,新个体的产生并不能保证种族绵续。一个新生命产生后能否在这世界上生存、在它死后能否再有新个体的产生就不是生殖的功能范围了。就此,我们引入了抚育。生殖是新生命的造就,抚育是生活的供养、教育。人不同其它动物,人具有社会性,他不能个别地向自然去争取生存,而得在人群里谋生活。因此,虽然新出生的个体在生理上可以说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但是还要一个更长的时期去学习在社会生活中所需的一套行为方式,社会知识的传递对于一个人的生活至关重要。一个没有学得这一套行为方式的人没和生理上有欠缺一般,不能得到健全的生活,他也就没有能力为人类种族绵续贡献力量。因此,社会性的抚育对于孩子的成长,新的社会分子的培养以及种族的绵续至关重要。因此,从这两方面讲,生育制度就是种族绵续的人为保障,但是,社会具有一定的结构,社会生活的维持需要各个社会成员的有效配合,因此,要完成人们之间的分工体系的有效配合、达到保持社会的完整性,就必须有一种文化的力量进行干涉,使这生物现象产生社会新陈代谢的作用。下面,笔者将从婚姻的确立、双系抚育到家庭三角结构谈谈生育制度与社会结构的维持之间的关系。
二、生育制度与社会结构的完整性
人为了个人生活的健全必须维持社会结构的完整,因之,任何社区都得预备一个新陈代谢的机构,以维持人口的安定。这个机构最初和最直接的形式是是家庭这个小团体。前面讲生育制度包括生殖和抚育,就是说一个人要成为完整意义的社会人,不但要得到适当的营养,还要得到适当的教育。因此,社会赋予了承担这个责任的最重要的主体—父母。之所以将这个重任交给父母,而不是父或母单个人,即双系抚育而不是单系抚育的原因就在于,社会结构的维持靠分工合作来完成,而性别的分工正是这所有分工的基础。两性因为心理上和生理上的差别而进行分工合作,组成一个基本生活单位,也只有这种单位才能负担起全部抚育的责任。因此,两性分工是形成双系抚育的一个重要条件。但是仅仅从两性生殖演化的结果确立双系抚育的责任并不是全面的。因为,婚姻不一定导致生殖、生殖也不一定要结婚,可以说婚姻与生殖并没有必然联系。这就要求社会为了保障双系抚育的正常进行,必须以一种文化的手段约定以永久共处的方式来共同担负抚育子女的责任,这个文化手段就是所谓的婚姻。婚姻是社会为孩子确立父母的手段,是为了确立社会性的亲子关系,它要保证这个团体不仅能供给孩子们生活上的需要,而且还要能传给他们自己独立在社会上谋生时所需的一套基本技术、知识和态度及物质凭借。从本质上来说,就是社会借用家庭这个新陈代谢机构来维持社会结构的完整和正常生活的运行。此外,婚姻的意义就在于建立社会结构中的基本三角,即由父母和子女所构成。在这个基本的三角结构中,社会为了达到个体的行为与社会整体行为规范的相符,就赋予了父母责任和权力,以代表征服孩子不合于社会的本性,因此生物和社会的冲突最终化为亲子间的冲突。再加上社会的变迁,父与子生活环境的不同,两代人之间就产生了隔膜,最终是“要飞的,终于飞了!”在这个过程中,子方习得了一套新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家庭这个暂时的团体破裂,产生新的家庭。这也正是社会想要达到的目的,即由抚育来实现独立的社会分子去继替社会结构中的缺额。因此,基本三角的破裂正是它功能的完成,正是种族绵续的需要。
三、 社会继替
生育制度的功能在于保障种族绵续,而种族绵续的过程又是一个世代继替的过程,即新的社会分子想纳入就必须等社会结构中有人出缺,才能填补进去。这里就牵扯到社会结构的容量和人口规模之间的相互关系。一个结构所容纳的分子必须有地位安置,社会里的个人并不是堆积而是组合,因此,社会的人口容量受结构的限制。而且,在一定的社会分工结构中,职位是一定的,新分子的进入必须由旧分子把他的职位让出来,这就是继替过程,但这个过程必须有一定的规则,有特定的继替机构、按着一定的原则,使社会职位,包括对物和对人的各种义务和权利和所担任的工作,在规定和公认的方式中,一代一代地传递下去,使社会的新陈代谢有条不紊地进行,不影响社会的完整和个人的生活。在继替方式中,采用最多的可能就是亲属体系,特别是单系继替。从本质上说,这种单系偏重的继替方式就是为了维持社会秩序和促进社会团体,除此之外,继替过程中还有世代和世系形式,表现为“以多继少”。这里就不详细论述了。
总之,从内容上看,费孝通老先生通过《生育制度》这本书,清晰地呈现了从种族延续的起点—生育到个体生命的终结这中间一个漫长而又完整的社会过程,而这一过程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生育过程,而是一个从婚姻—家庭—夫妇配合—亲子关系—代际传承的过程。正是这一完整过程保证了社会结构的完整和新陈代谢作用的持久进行。最后,从本书的结构来看,费老先生的论述逻辑清晰、章节之间的衔接连贯,让读者可以梳理出一条清楚地主线以产生更深刻的印象!
参考文献:
[1]李明建.从婚姻、家庭、生育到社会——对《生育制度》的认识[J].法制与社会,2008(07).
[2]陶格斯.“以多继少”到“以少继——费孝通先生的《生育制度》[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7(6).
[3]李敏嘉,李枫.读《生育制度》的诸多启发和思考[J].法制与社会,2009(11).
[4]解韬,郭未,罗松盛.社会结构完整性与生育制度——费孝通先生《生育制度》的阅读启示[J].人口与发展,2010(16).
(作者简介:罗凌云(1991.10-),女,甘肃人,武汉大学社会学系09级本科生,研究方向:社会学理论及社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