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如何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tz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碰到许多由于口头表达能力较差而不愿意发言,甚至厌恶在课堂发言的学生。为把学生从现在的羞于开口培养成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能说会道型人才,我们应强化学生“说”的意识,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为此,我在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策略和形式上不断地改革创新,力求使“说”的训练富有时代气息。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乐于表达
  教师可以通过实物、电教,让学生表演等形式为学生创设多样的情境,使学生饶有兴趣地主动投入到说话的训练中去,课堂才会生动有趣,学生才敢讲会讲。
  如:在教学“购物讲价”这一口语交际内容时,我让学生通过扮演售货员和顾客,模拟现场购物练习,使学生如临其境,学会有礼貌地购物讲价,在观察、思维、表达能力均得到发展的情况下积累了生活经验。
  二、活用教材,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课文是学生学习语言、积累语言和拓展知识的好范例,是培养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好“教材”。所以,教师要很好地活用这一源泉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服务。要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就得深入地发掘教材,对课文内容进行创新性的拓展和延伸。
  三、加强想象训练,提高表达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一定要加强学生们对口头想象能力的训练,进一步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小学生的思维活跃,富于想象,但是他们丰富的想象力的形成依赖于社会实践,依赖于教师的启发诱导。教师要引导学生多看、多听、多想,让他们的头脑里存储各种各样的表象,并且努力创造出想象的空间,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在创新的天地里翱翔,并能把想象的内容用语言表达出来。
  (一)教师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情感来唤起学生的想象
  情感与想象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可以说情感好比想象力的发酵剂,就像托起想象力翅膀的风。想象来源于现实,但由于时空限制,小学语文教材中有的课文与学生生活的实际相隔遥远,给学生学习造成了障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必要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从而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和情感的共鸣,这时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十分必要。
  (二)教师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填补作品中的空白去发散他们的想象,从而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所谓的“空白”指的是作品已书写描绘的部分向读者所提示或暗示的东西,也就是作品给读者留下的联想、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在课堂教学中,艺术地利用这些“空白”发散学生的想象,能有效的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1.用标点填补空白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不可缺少的部分,标点的丰富多样性为文章增添了许多内涵,而省略号的使用往往产生“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的感觉。教师可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把靜止的省略号变成延续的生活内容。如《秋天的怀念》一课中,有一句话是这样的“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母亲没有说完的话是什么?“我”应该怎样活才算是“好好儿活”?引导学生说说“我”在懂得母亲的话之前的生活,再想一想“我”懂得母亲的话之后的生活。这样,不仅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对关爱自己的母亲的怀念,又加强了语言的训练。
  2.抓住结尾想空白
  教材中的一些文章语言虽尽而意未绝,给读者留下了无穷的想象空间。这样的空白也可让学生通过想象去填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发掘他们的想象潜力。
  (三)教师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在观察插图中训练他们的想象力,提高表达能力
  画面是对现实情境的直观显示,它通过色彩、形象等再现着具体的事物,比起抽象的文字符号来,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更能诱发学生对现实情形的“再造”。因此,它是帮助学生进行形象思维的阶梯,也是启发、引导学生展开丰富想象的直接凭借。
  总之,在语文课程的口头表达能力教学中,教师能否提高口头表达能力的创造性,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关键在于教师是否具有创造意识。教师在口头表达能力教学中应努力为学生营造表达的学习氛围,注重阅读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环境、教学评价的开放性,倡导质疑、感悟学习,探索个性化教学方法和策略,这样就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我想只要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深入发掘教材,找出培养和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切入点,加强想象训练,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创造性地进行说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一定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其他文献
俗话说,字写得好坏是一个人的脸面。英语书写也是如此。英语作为一门学科,在小学阶段书写是否规范对今后的学习很重要。《小学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在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初级阶段,让学生学会规范的书写格式、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对将来的英语书写美观与否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一、小学生书写之现状  在经历了几年的教学后发现:小学生的书写极不规范,不只是刚开始接触英语书写的三年级学生存在这样的问题,四五年级的学生书写问题
期刊
孔子日“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可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尤为重要。教师应从创设课堂情境下功夫,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作为老师,在做课程设计之前,必须充分的了解学生。提出的问题要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而且要非常具体,要有新意和启发性。情境的内容和形式的选择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对于低年级学生,颜色、声音、动作有着极大的吸引力,要多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如运用讲故事,做游戏,模拟表演,直观演示等形式;到了高年级
期刊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作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写好作文的重要前提,学生只有学会细致、有意、有序、多角度的去观察事物,才能在脑中形成鲜活的表象,才会做到胸中有物,落在纸上也才会言之有物,作文的内容才会饱满,才会具体、生动、有趣。那么,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呢?笔者认为应该注重如下几点:  一、注重引导学生有意观察  小学生注意力持续时间短,观察没有目的,随意性比较强。周围的事物,学生
期刊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提出了“手脑并用”的理论,强调了手指的运动,有利于儿童智力的发展。这些理论也表明了培养儿童的动手能力意义非凡。怎样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动手能力呢?  一、美术教学中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要面向全体学生  《美术课程标准》对课程性质有这样的定义:“美术课程具有实践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运用传统媒介或新媒体创造作品,发展想象
期刊
《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成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真正使学生在情感,能力,知识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为了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那就要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教师要做到转变,学生要实现互动。  一、教师的转变  在课堂标准理念下的教学创新是每一位教师应当思考和实践的任务,同时也是为了适应今天学生的学习需要。
期刊
得一首诗中写道:“注意你的行动,它会变成你的习惯;注意你的习惯,它会变成你的性格;注意你的性格,它会决定你的命运。”可见,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育学生就是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本学期我又一次“重头再来”与初一新生执手相约,从习惯入手规范新生。下面记录着我与学生共成长的故事。  暑假期间,学校进行了装修。教学楼内棚顶、墙壁粉刷一新,走廊的墙壁贴上了
期刊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學会观察任务的顺序和方法,并用一段话写下来。  2.学会使用常见的标点符号。  3.学会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教学重难点:  语句流利,会使用简单的标点符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谈话:同学们,和你关系密切的人有很多吧,今天,你想写一写吗?  2.出示题目:我的  二、新课  1.引导学生把文题补充完整。可以是以下内容,如:我的
期刊
随着社会发展,信息技术深受广大教师的喜爱与关注,为数学教师提供了教学的展示平台。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让数学更直观,让学生有主动参与学习数学的冲动,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本质,达到优化数学的课堂教学的效果。  一、创设情境,温故而知新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巧妙成功的导入一堂课,能使学生的注意力很快集中到课堂教学的内容上去,在课堂教学开始,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创设逼真的情境,就能形成一种主动积极
期刊
十一年前,怀着青春的美丽梦想,我走上了中职学校的三尺讲台。台下,几十双眼睛注视着我——这些学生,都是成绩不好,没有考上高中的孩子,学业上的失败,使她们的眼神看上去有些复杂,难以捉摸,无形中给我增加了更大的心理压力。本来就不自信的我,紧张得双腿发抖、声音打颤。加上平时不习惯说普通话,一开口,就冒出一句土里土气的滕州方言,学生们像看笑话一样,拍着桌子哄堂大笑……我的脸红了,羞愧得抬不起头。我执教的第一
期刊
时代和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同时整个社会的关系也是复杂而多变的。当代中学生就生活在这么一个大变革的时代中。青少年时期的中学生的心理系统中存在许多矛盾。中学生课外阅读一向作为课内阅读的延伸和补充,其实它可以在维护增进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下面就中学生课外阅读,谈谈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与他们心理健康发展的关系。  一、课外阅读指导在中学生健全人格形成中的作用  中学生独立地进行课外阅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