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战略。广东省委书记李希指出要“举全省之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潮州市虽然不是粤港澳大湾区9+2的地域,但潮州市也是广东省沿海经济带中的一员,是海丝经济带的重要节点。主动对接、全方位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对潮州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发展机遇。要坚持特色发展、错位发展、协同发展,深入推进深化交通互联,产业共建、资源集聚、环境对标、文化融入,奋力把潮州市打造成沿海经济带特色精品城市和粤港澳大湾区重要拓展区。
关键词:潮州;粤港澳大湾区;特色精品城市
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战略。习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历史机遇,推动三地经济运行的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加快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促进人员、货物等各类要素高效便捷流动,提升市场一体化水平。省委书记李希指出要“举全省之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省委深刻把握广东发展阶段特征,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为新时代广东改革开放再出发的“纲”,纲举目张带动全省改革发展;坚持全省发展一盘棋,按照“一核一带一区”发展格局,提出把沿海经济带东西两翼地区打造成全省新的增长极。潮州市虽然不是粤港澳大湾区9+2的地域,但潮州市是广东省沿海经济带中的一员,是海丝经济带的重要节点。主动对接、全方位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对潮州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发展机遇。2020年2月,潮州市委主动对标《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各项要求,提出要坚持特色发展、错位发展、协同发展,全面推进潮州各项环境建设、实施创新驱动、突出潮州文化特色,奋力把潮州市打造成沿海经济带特色精品城市和粤港澳大湾区重要拓展区。
一、深化交通互联,实现与大湾区的无缝对接
厦深高铁潮汕站是全国地级市客流量最大的高铁站场,与紧邻的潮汕机场形成不可多得的空铁港区,潮汕站在“梅汕客专”、“广梅汕铁路增建二线”两条铁路切入之后将成为三条铁路交汇重要的枢纽站,使潮州由原来的“省尾国角”一跃成为粤东交通枢纽和粤闽赣“三省通渠”。接下来潮州要按照“现代化、集约化、特色化、循环化”的发展理念,构建以厦深高速铁路潮汕站为基点,以潮汕环线高速公路为纽带、以潮汕公路、金潮大道、外环西路延长线等域内道路建设为脉络,全面提高潮汕站区运营承载能力。抓住高铁直通香港、梅汕客专开通运营的契机,加快推进潮汕站扩容工程建设,着力提升高铁潮汕站建设水平,借助机场、高铁的空铁优势,积极配合上级抓好潮梅高速和南澳联络线高速公路等重点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的前期工作,多渠道、多层面对接联通大湾区“123交通圈”,逐步畅通连接大湾区与海西经济区的重要交通节点,缩短"融湾"时空距离。重点要要围绕打造粤东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大力推进高铁潮汕站扩容工程、疏港铁路、动车运用所、大潮高速、潮汕环线、宁莞高速潮州东联络线、滨海旅游公路以及炮浮线、S335至潮汕站连接线等重点项目建设,积极争取沿海高铁汕漳段在潮州境内设立潮州东站,形成内外连通、对接通畅的交通网络。加快推动梅州大埔至潮州港疏港铁路规划建设,形成内外联通、对接顺畅的交通网络。着力把交通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
二、深化产业共建,发挥品牌辐射作用
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必须结合潮州产业特色,落实高质量转型发展各项举措,聚焦大湾区产业溢出机遇,主动融入省“一核一带一区”、融入潮汕揭城市群建设,发挥中山对口帮扶合作的推动作用,争取大湾区产业链条相关环节与潮州特色产业结合,瞄准大湾区的先进理念、技术、人才和资金,与大湾区形成产业协作体系和产业转移承接关系,做好本地资源和特色产业与大湾区结合的文章,着力从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方面融入大湾区建设,打造经济新的增长点。要发挥中山对口帮扶合作的推动作用,主动承接好大湾区产业“溢出效应”。一要加快凤泉湖高新区、闽粤经济合作区、韩东新城、高铁新城等重大平台建设步伐,着力打造承接大湾区优质项目转移的产业发展载体,努力将潮州打造成为大湾区科技资源的承接地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区。二要充分利用中山市对口帮扶潮州的政策机遇,深化中潮区域合作机制创新,主动承接港澳及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项目,推动与大湾区形成分工合理、梯度发展、优势互补的产业协作体系。三要鼓励支持潮州企业参加粤港澳地区的各类经济合作交流会,积极推动潮州食品产业“走出去”,要加大对潮州外资企业在港澳地区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为外资企业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把众多“老字号”的金字招牌擦得更亮、叫得更响。四是要以高端服务业为重点,深化港澳企业与潮州企业的沟通对接、合作交流,积极承接港澳地区加工贸易方面的产业转移。要结合中山对口帮扶工作,强化与中山、佛山、深圳等地合作,借脑发展、借梯登高,引进更多优质企业到潮州来,助力潮州加快发展。
三、深化资源集聚,形成发展新动能
潮州在港澳和泛珠三角等城市有着丰富的商会资源,不少出色的潮人潮商对家乡有着深厚的感情。潮州可以将这些商会集中起来,利用好自身的人脉优势和人文历史优势,充分发挥潮州文化的感召力量,充分利用好国内外潮人潮商众多的人脉资源,推进实施“乡贤回归工程”,组织开展“潮人招潮商”、“潮州文化海外行”、“潮州节”等系列活动,广泛发动潮籍乡亲参与潮州建设发展,推动更多优质项目、优质企业落户潮州、投资潮州。特别要积极组织参加大湾区各类展会,借助港澳的海外商業网络和海外运营经验,扩大在港澳的营销网络,更好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助推外贸转型升级。做好高铁新城的规划调整修编、土地征收储备和配套设施建设,着力提升营商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布局好华师教育城、红星美凯龙等一批项目,逐步嵌入商务办公、商贸会展、住宅小区、公寓酒店、医疗教育等城市功能,构建“文旅商游住”全产业链体系,推动产城融合。深度参与沿海经济带建设,重点抓好益海嘉里、碧桂园智能卫浴、万达潮人文旅城等世界500强企业投资的实体经济项目以及华瀛、华丰等一批百亿级别的临海重大产业项目,推动潮州港粮油产业一体化融合发展,致力打造粤东食品加工产业集群。 四、深化环境对标,提升营商服务水平
要深度对接大湾区营商环境规则,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进政府依法行政,强化服务扶持,推动潮州由“政策洼地”向“环境高地”转变。一是以“放管服”改革、“数字政府”建设为带动,按照“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的要求,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按照事务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目标,简化服务事项网上申请、受理、审查,决定,充分利用“网上服务大厅、手机APP、微信公众号、微信小程序”多渠道平台,进一步减少行政审批事项,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办事效率,确保“一网通办、全程在线、过程留痕”,促使事项审批更透明,事项办事更快速便捷。二是要不断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的商事规则衔接,建立完善符合国际通行规则的市场管理体系推广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推动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各资源要素无障碍流动,着力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三是利用潮州持续开展“暖企行动”的契机,深化领导干部挂钩联系县区企业机制,真正做到问需于企,为企解忧,心中有数。创新招商引资宣传方式,聯合传统和新兴媒介积极开展对外宣传报道,提升宣传沟通效果。四是推进一批创客空间、创新工程基地、双创项目建设,鼓励各类中介机构、行业技术中心、质检机构、孵化器等发展,努力打造成为大湾区科技资源的承接地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区。引导民营企业以市场为导向延伸价值链条、提升发展层次、创建区域品牌,逐步形成大企业为龙头、中小企业“专、尖、特、精”,大中小企业密切配合、专业分工、协作完善的特色产业集群。五是大力推进“人才+产业转型”工程,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计划,建立校企“双元制”人才培养机制,推进“人才+创新创业”工程,深化拓展与科研院所、知名高校的合作,培养引进一批“高、精、尖”人才,加快潮州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强人才阵地建设,积极围绕“人才链”构建“服务链”,充分发挥好“人才咖啡”、“高层次人才联谊会”、“人才驿站”等服务载体,畅通人才服务绿色通道,切实解决好人才的社会保障、学术交流、健康医疗、子女入学等实际困难,让各类人才、创业者和外来务工人员无后顾之忧。
五、深化文化融入,推进全域旅游新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潮州古城牌坊街考察时指出,潮州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潮州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支脉。以潮绣、潮瓷、潮雕、潮塑、潮剧和工夫茶、潮州菜等为代表的潮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积极培养传承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潮州有充足的底气和实力,做好“特、精、融”文章,把潮州深厚的文化底蕴转化为发展软实力,促进“产城人文旅”各功能有机结合,力争成长为粤东旅游跨越式发展与创新标杆、国内古城旅游样榜、世界潮文化体验旅游目的地。一是加快推进笔架山宋窑遗址公园建设以及仙洲岛的旅游开发,将古城区的民宿客栈、酒楼茶舍等资源整合打包,打造潮文化特色婚庆旅拍线路,提升潮州文化旅游传播力。二是规划建设一批精品乡村旅游线路、文化体验区和美丽田园综合体,打造潮味精品乡村旅游线路。三是统筹“海、陆、滩、岸、岛”五大要素开展旅游立体开发,将饶平县海湾、沙滩、海岛、渔村串联起来,发展以特色渔业文化为载体的现代观光渔业,建设最美渔村、休闲渔业特色小镇,建设大型滨海旅游渡假区。四是利用北部山区作为绿色生态安全屏障的优势,发掘温泉、功夫茶、畲族文化等旅游元素的应用,建设康养服务基地,打好“叶落归根”“记住乡愁”的情感牌,增强广大华侨华人和港澳潮籍乡亲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绿色生态后花园。
总之,潮州要抢抓国家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重大战略机遇,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人文优势,主动全力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和长三角经济区重要走廊的连接点、地方特色产业产品集散地、富有吸引力的潮文化体验目的地、休闲旅游业重要承载区和生态绿色康养后花园,推动潮州实现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显未.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的影响因素与实施机制[J].特区经济,2020(10):36-38.
[2]廖萍康.关于粤东西北地区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思考[J].广东经济,2019(08):24-29.
(作者单位:中共潮州市委党校)
关键词:潮州;粤港澳大湾区;特色精品城市
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战略。习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历史机遇,推动三地经济运行的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加快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促进人员、货物等各类要素高效便捷流动,提升市场一体化水平。省委书记李希指出要“举全省之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省委深刻把握广东发展阶段特征,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为新时代广东改革开放再出发的“纲”,纲举目张带动全省改革发展;坚持全省发展一盘棋,按照“一核一带一区”发展格局,提出把沿海经济带东西两翼地区打造成全省新的增长极。潮州市虽然不是粤港澳大湾区9+2的地域,但潮州市是广东省沿海经济带中的一员,是海丝经济带的重要节点。主动对接、全方位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对潮州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发展机遇。2020年2月,潮州市委主动对标《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各项要求,提出要坚持特色发展、错位发展、协同发展,全面推进潮州各项环境建设、实施创新驱动、突出潮州文化特色,奋力把潮州市打造成沿海经济带特色精品城市和粤港澳大湾区重要拓展区。
一、深化交通互联,实现与大湾区的无缝对接
厦深高铁潮汕站是全国地级市客流量最大的高铁站场,与紧邻的潮汕机场形成不可多得的空铁港区,潮汕站在“梅汕客专”、“广梅汕铁路增建二线”两条铁路切入之后将成为三条铁路交汇重要的枢纽站,使潮州由原来的“省尾国角”一跃成为粤东交通枢纽和粤闽赣“三省通渠”。接下来潮州要按照“现代化、集约化、特色化、循环化”的发展理念,构建以厦深高速铁路潮汕站为基点,以潮汕环线高速公路为纽带、以潮汕公路、金潮大道、外环西路延长线等域内道路建设为脉络,全面提高潮汕站区运营承载能力。抓住高铁直通香港、梅汕客专开通运营的契机,加快推进潮汕站扩容工程建设,着力提升高铁潮汕站建设水平,借助机场、高铁的空铁优势,积极配合上级抓好潮梅高速和南澳联络线高速公路等重点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的前期工作,多渠道、多层面对接联通大湾区“123交通圈”,逐步畅通连接大湾区与海西经济区的重要交通节点,缩短"融湾"时空距离。重点要要围绕打造粤东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大力推进高铁潮汕站扩容工程、疏港铁路、动车运用所、大潮高速、潮汕环线、宁莞高速潮州东联络线、滨海旅游公路以及炮浮线、S335至潮汕站连接线等重点项目建设,积极争取沿海高铁汕漳段在潮州境内设立潮州东站,形成内外连通、对接通畅的交通网络。加快推动梅州大埔至潮州港疏港铁路规划建设,形成内外联通、对接顺畅的交通网络。着力把交通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
二、深化产业共建,发挥品牌辐射作用
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必须结合潮州产业特色,落实高质量转型发展各项举措,聚焦大湾区产业溢出机遇,主动融入省“一核一带一区”、融入潮汕揭城市群建设,发挥中山对口帮扶合作的推动作用,争取大湾区产业链条相关环节与潮州特色产业结合,瞄准大湾区的先进理念、技术、人才和资金,与大湾区形成产业协作体系和产业转移承接关系,做好本地资源和特色产业与大湾区结合的文章,着力从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方面融入大湾区建设,打造经济新的增长点。要发挥中山对口帮扶合作的推动作用,主动承接好大湾区产业“溢出效应”。一要加快凤泉湖高新区、闽粤经济合作区、韩东新城、高铁新城等重大平台建设步伐,着力打造承接大湾区优质项目转移的产业发展载体,努力将潮州打造成为大湾区科技资源的承接地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区。二要充分利用中山市对口帮扶潮州的政策机遇,深化中潮区域合作机制创新,主动承接港澳及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项目,推动与大湾区形成分工合理、梯度发展、优势互补的产业协作体系。三要鼓励支持潮州企业参加粤港澳地区的各类经济合作交流会,积极推动潮州食品产业“走出去”,要加大对潮州外资企业在港澳地区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为外资企业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把众多“老字号”的金字招牌擦得更亮、叫得更响。四是要以高端服务业为重点,深化港澳企业与潮州企业的沟通对接、合作交流,积极承接港澳地区加工贸易方面的产业转移。要结合中山对口帮扶工作,强化与中山、佛山、深圳等地合作,借脑发展、借梯登高,引进更多优质企业到潮州来,助力潮州加快发展。
三、深化资源集聚,形成发展新动能
潮州在港澳和泛珠三角等城市有着丰富的商会资源,不少出色的潮人潮商对家乡有着深厚的感情。潮州可以将这些商会集中起来,利用好自身的人脉优势和人文历史优势,充分发挥潮州文化的感召力量,充分利用好国内外潮人潮商众多的人脉资源,推进实施“乡贤回归工程”,组织开展“潮人招潮商”、“潮州文化海外行”、“潮州节”等系列活动,广泛发动潮籍乡亲参与潮州建设发展,推动更多优质项目、优质企业落户潮州、投资潮州。特别要积极组织参加大湾区各类展会,借助港澳的海外商業网络和海外运营经验,扩大在港澳的营销网络,更好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助推外贸转型升级。做好高铁新城的规划调整修编、土地征收储备和配套设施建设,着力提升营商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布局好华师教育城、红星美凯龙等一批项目,逐步嵌入商务办公、商贸会展、住宅小区、公寓酒店、医疗教育等城市功能,构建“文旅商游住”全产业链体系,推动产城融合。深度参与沿海经济带建设,重点抓好益海嘉里、碧桂园智能卫浴、万达潮人文旅城等世界500强企业投资的实体经济项目以及华瀛、华丰等一批百亿级别的临海重大产业项目,推动潮州港粮油产业一体化融合发展,致力打造粤东食品加工产业集群。 四、深化环境对标,提升营商服务水平
要深度对接大湾区营商环境规则,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进政府依法行政,强化服务扶持,推动潮州由“政策洼地”向“环境高地”转变。一是以“放管服”改革、“数字政府”建设为带动,按照“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的要求,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按照事务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目标,简化服务事项网上申请、受理、审查,决定,充分利用“网上服务大厅、手机APP、微信公众号、微信小程序”多渠道平台,进一步减少行政审批事项,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办事效率,确保“一网通办、全程在线、过程留痕”,促使事项审批更透明,事项办事更快速便捷。二是要不断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的商事规则衔接,建立完善符合国际通行规则的市场管理体系推广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推动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各资源要素无障碍流动,着力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三是利用潮州持续开展“暖企行动”的契机,深化领导干部挂钩联系县区企业机制,真正做到问需于企,为企解忧,心中有数。创新招商引资宣传方式,聯合传统和新兴媒介积极开展对外宣传报道,提升宣传沟通效果。四是推进一批创客空间、创新工程基地、双创项目建设,鼓励各类中介机构、行业技术中心、质检机构、孵化器等发展,努力打造成为大湾区科技资源的承接地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区。引导民营企业以市场为导向延伸价值链条、提升发展层次、创建区域品牌,逐步形成大企业为龙头、中小企业“专、尖、特、精”,大中小企业密切配合、专业分工、协作完善的特色产业集群。五是大力推进“人才+产业转型”工程,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计划,建立校企“双元制”人才培养机制,推进“人才+创新创业”工程,深化拓展与科研院所、知名高校的合作,培养引进一批“高、精、尖”人才,加快潮州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强人才阵地建设,积极围绕“人才链”构建“服务链”,充分发挥好“人才咖啡”、“高层次人才联谊会”、“人才驿站”等服务载体,畅通人才服务绿色通道,切实解决好人才的社会保障、学术交流、健康医疗、子女入学等实际困难,让各类人才、创业者和外来务工人员无后顾之忧。
五、深化文化融入,推进全域旅游新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潮州古城牌坊街考察时指出,潮州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潮州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支脉。以潮绣、潮瓷、潮雕、潮塑、潮剧和工夫茶、潮州菜等为代表的潮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积极培养传承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潮州有充足的底气和实力,做好“特、精、融”文章,把潮州深厚的文化底蕴转化为发展软实力,促进“产城人文旅”各功能有机结合,力争成长为粤东旅游跨越式发展与创新标杆、国内古城旅游样榜、世界潮文化体验旅游目的地。一是加快推进笔架山宋窑遗址公园建设以及仙洲岛的旅游开发,将古城区的民宿客栈、酒楼茶舍等资源整合打包,打造潮文化特色婚庆旅拍线路,提升潮州文化旅游传播力。二是规划建设一批精品乡村旅游线路、文化体验区和美丽田园综合体,打造潮味精品乡村旅游线路。三是统筹“海、陆、滩、岸、岛”五大要素开展旅游立体开发,将饶平县海湾、沙滩、海岛、渔村串联起来,发展以特色渔业文化为载体的现代观光渔业,建设最美渔村、休闲渔业特色小镇,建设大型滨海旅游渡假区。四是利用北部山区作为绿色生态安全屏障的优势,发掘温泉、功夫茶、畲族文化等旅游元素的应用,建设康养服务基地,打好“叶落归根”“记住乡愁”的情感牌,增强广大华侨华人和港澳潮籍乡亲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绿色生态后花园。
总之,潮州要抢抓国家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重大战略机遇,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人文优势,主动全力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和长三角经济区重要走廊的连接点、地方特色产业产品集散地、富有吸引力的潮文化体验目的地、休闲旅游业重要承载区和生态绿色康养后花园,推动潮州实现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显未.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的影响因素与实施机制[J].特区经济,2020(10):36-38.
[2]廖萍康.关于粤东西北地区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思考[J].广东经济,2019(08):24-29.
(作者单位:中共潮州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