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对刘知白先生山水泼墨画用水技法的分析,试图管窥先生泼墨山水画人文特点的魅力。
关键词:刘知白;泼墨;水法;滋润;清透;浑厚;骨气
“读先生其人,单调又丰富,读先生的画繁丰而简略。”[1]读刘知白先生的泼墨画,最有特色者,水法也,即滋润、清透、浑厚、骨气。
中国宣纸具有“韧而能润、光而不滑、洁白稠密、纹理纯净、搓折无损、润墨性强”等特点,并有独特的渗透、润滑性能。写字则骨神兼备,作画则神采飞扬,成为最能体现中国艺术风格的书画纸。所谓“墨分五色”,即一笔落成,深浅浓淡,纹理可见,墨韵清晰,层次分明,这是利用宣纸的润水性,控制了水墨比例,运笔疾徐有致而达到的一种艺术效果。
(刘知白 雾霭林涧 纸本水墨)
刘知白先生深谙“水法”,创造了自家山水的玉骨,其实还是得益于他过人的传统功力。中国画的高度是讲究形质俱佳。我们可以从写生稿中看到先生对山石树木的精致表现。先生对贵州山形的独特面貌进行了深刻的研究,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先生笔下的山,受天光、云雾和生气的滋养,显得瓷样的光洁和秀劲。至于树木杂草亦生动鲜活,各得其所。
(刘知白 画稿之一 纸本墨笔)
滋润是万物旺盛的生命状态。滋润更是万物依据自生的需求而适度把握水的分量的结果。树木苍生,在刘知白先生的笔下,已然成为鲜活的精神语言,诉说着千百年来中国文人精神。中国山水画,认识到笔法、墨法,还有水法的重要性的黄宾虹先生,前两个他做到了,而对于水法还不够突出,直到刘知白先生的出现。知白先生承接了晚明徐渭的泼墨大写意的水墨花卉,其墨法之精妙,已经超过之后学习徐渭的郑板桥与齐白石,而且还是在山水画的转化上!在徐渭那里,“水法”得到淋漓尽致地自觉表现,知白先生的山水泼墨中精妙的控制笔墨和水分,让植物的形状有着生趣,保持生长蔓延,更为柔和,尤其出现了有着瓷感的“灰色”,超越了传统的墨分五色体系,创造了个体生命视觉张力的极致优雅。
《庄子·天道》曰:“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万余之本也。……静而圣,动而王,无为也尊,素朴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知白先生的“知白守黑”,是在白与黑之间,契合了中国传统审美的标准,知白先生大大加强了灰色在画面中的比例。这种灰色(无色之色),是通过长期细致的审视和选择,大胆进行画面创造的结果。通过水法的奇妙尝试,水的恣意流淌乃是生命的自由倾吐。先生作画,是在一块并不宽阔的墙上,用笔方式的异于常人。因此,对水分的把握精而又精,水在竖幅的纸上受到重力的作用,形成了流淌的痕迹,在流动中与墨色的融合,以及经过那不可预测的包含方向不同的纤维时形成了沟沟壑壑,生命的奇迹产生了。知白先生的泼墨山水画上,则是在墨渍的渍迹处,墨笔勾勒的轮廓山形上,以及隐约透露的树草之间,还有整体丘壑的布局中,都被水的流淌与晕化所覆盖,所模糊,都是通过灰色的精细过渡来调节。这主要是水法的妙用,知白先生在水将干未干之际,层层以墨来罩染,又不同于龚贤的积墨,而是以水再次泼墨渲淡,而伴以散锋用笔的扫抹,以对水之比例以及浓淡的细微控制,以呈现出的“灰色”调节出那种还在晕化的烟云,似乎召唤我们的双手去抚摸,去平息,画面上那种流动的灰色就犹如个体生命呼吸的节奏,是黑白之间的灰色形成了画面的整体灰度,这迷人而带有呼吸感的灰度,一方面减弱了浓墨可能的呆滞;另一方面与画面的空白产生呼应,这是先生名字的密码:“知其白守其黑”!而扩展出一个具有无限微妙变化的中间型的灰度情态,这灰度是现代性的色晕,这一片片的灰色,在晕化渗染之际,酣畅淋漓,宛若一朵朵盛开的花,山已非山,而是一直在盛开,还在生长,在化生,是一股股还在绵延的生气在流动!
先生面容清癯,“对他的第一印象是瘦弱;对话中,他使用的词汇、他思维的活跃像篝火一样飘动,跟他脸上的皱纹同样清晰。那伤痕累累的皱纹,纵横交错,深浅不一,又笼罩着无可奈何的协调,显示他与坎坷久久较量,彼此意识到对方的倔强和软弱,似乎暂时处于不战、不和、不降的独立状态,一种平常的守静状态。”[1]知白老人,有着洞察时代的智慧,知白老人淡定、恬逸,细品其画,当参透多少禅机。陈传席先生曾品论:刘知白的泼墨山水,用墨清亮深沉。他的点很有变化,代表了很多内容。它的线条入纸、有骨,有内在的变化。他的画很静,有一种清气。董其昌提出画贵在有“苍茫之感”,他的画就有这种“苍茫之感”。刘知白先生的泼墨作品,最常表现的山石和树木烟云,均能受光照和大气所包裹,这种“光感”即用水使然,此得其清;先生一生绘画近80年,点画精熟,其力透纸背,中骨之强,非朝暮能及,此得其透。
观先生泼墨画作,多采用竖幅构图和高远视角,使山形大气磅礴,尽得浑穆之境。例如,《夏山欲雨》画面墨色尽黑,面积之大前所未有,然先生却能自出机杼,在画面的左上部分流出空间,把更广阔的视野拓展出去,与画面下部的水面形成对比,让观者的视觉进行流转,最后眼睛定格欣赏群山的云雨任意流淌。又如《丘壑独存》,群山峻岭之间,一条白练当空而下,把山衬托得雄伟、深沉,同时把两边的山拉得很远,时空感顿然。此类还有《静夜幽云》《卷云留美》《烟云筑郊》等,其妙处均得于水与墨的比例调和。
先生晚年的泼墨作品,大多近于混沌抽象,乍看无石、无水、无树,只有泼洒的团块和点线的笔痕,但细观仍可辨认云、山、坡岸、林木的大致结构。先生这类作品的整体性是浑厚的,虽然灰色是主调,灰白的对比加上少量的墨,画面强烈得让人感觉到空气的流动,也能感觉到生活的节拍、潜流,生生不息。画面虽空灵,却能有如此大的容量,带给我们很多启示。例如,莲老人,舍弃了所有的具体交代,只给我们一股山的灵气扑面而来,我们感觉到一种满足,那是审美的满足,是我们曾经见过而没有发觉的一种新的、或许是永恒的美感。观先生作画得知先生在泼画这些作品之前,先做必要的形象勾画,然后再泼墨,把具体形象破掉;或者是先做淡墨的泼写,然后再以干墨笔破掉,这种反复出现的肌理效果,这些物象通过先生的破笔散锋或以成群的墨线或以单独的短线,加强物象的外形特征,观者可以通过联想和想象与真山实水对接,我谓先生的方法是借用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精华,运用通感的方法正是先生泼墨的核心价值。也就是说,他的泼写仍以笔写为基础,其无形仍以有形为前提。即他的放纵是有控制、他的自由是有限度,他的随意是有理性背景的。先生的画面结构虽不见一草一木,但分明又见百草百木,这些形块的盘结交错,形成了画面的气骨,在黑黑白白之间,自然生气应运而生,有始有终,坚不可摧。先生的泼写,其画面的物象结构仍然是以线或者团块出现的,就像照相机的焦距没有调准把物象照模糊了,但是物象的位置和形象甚至动感力度却依然能够被我们感知,通过联想达成对作品的理解。或者说,他的纵情泼写,并没有脱离以中和为特色的传统画学的边界。先生的画淋漓混沌,不复辨物象之所在,体现了清和与虚静,达到了真正的“形式美”。先生的画,美在用水,但他用得这么自然、这么美妙!
(刘知白 夏山欲雨 纸本水墨)(刘知白 雨岫生烟 纸本水墨)
(刘知白 苍岭浮翠 纸本水墨)
参考文献:
[1] 柯文辉.刘知白山水清音 柯文辉观画独白[M].2012.
[2] 夏可君.现代水墨的起点——知白守黑 如莲化境[Z].2013.
关键词:刘知白;泼墨;水法;滋润;清透;浑厚;骨气
“读先生其人,单调又丰富,读先生的画繁丰而简略。”[1]读刘知白先生的泼墨画,最有特色者,水法也,即滋润、清透、浑厚、骨气。
中国宣纸具有“韧而能润、光而不滑、洁白稠密、纹理纯净、搓折无损、润墨性强”等特点,并有独特的渗透、润滑性能。写字则骨神兼备,作画则神采飞扬,成为最能体现中国艺术风格的书画纸。所谓“墨分五色”,即一笔落成,深浅浓淡,纹理可见,墨韵清晰,层次分明,这是利用宣纸的润水性,控制了水墨比例,运笔疾徐有致而达到的一种艺术效果。
(刘知白 雾霭林涧 纸本水墨)
刘知白先生深谙“水法”,创造了自家山水的玉骨,其实还是得益于他过人的传统功力。中国画的高度是讲究形质俱佳。我们可以从写生稿中看到先生对山石树木的精致表现。先生对贵州山形的独特面貌进行了深刻的研究,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先生笔下的山,受天光、云雾和生气的滋养,显得瓷样的光洁和秀劲。至于树木杂草亦生动鲜活,各得其所。
(刘知白 画稿之一 纸本墨笔)
滋润是万物旺盛的生命状态。滋润更是万物依据自生的需求而适度把握水的分量的结果。树木苍生,在刘知白先生的笔下,已然成为鲜活的精神语言,诉说着千百年来中国文人精神。中国山水画,认识到笔法、墨法,还有水法的重要性的黄宾虹先生,前两个他做到了,而对于水法还不够突出,直到刘知白先生的出现。知白先生承接了晚明徐渭的泼墨大写意的水墨花卉,其墨法之精妙,已经超过之后学习徐渭的郑板桥与齐白石,而且还是在山水画的转化上!在徐渭那里,“水法”得到淋漓尽致地自觉表现,知白先生的山水泼墨中精妙的控制笔墨和水分,让植物的形状有着生趣,保持生长蔓延,更为柔和,尤其出现了有着瓷感的“灰色”,超越了传统的墨分五色体系,创造了个体生命视觉张力的极致优雅。
《庄子·天道》曰:“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万余之本也。……静而圣,动而王,无为也尊,素朴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知白先生的“知白守黑”,是在白与黑之间,契合了中国传统审美的标准,知白先生大大加强了灰色在画面中的比例。这种灰色(无色之色),是通过长期细致的审视和选择,大胆进行画面创造的结果。通过水法的奇妙尝试,水的恣意流淌乃是生命的自由倾吐。先生作画,是在一块并不宽阔的墙上,用笔方式的异于常人。因此,对水分的把握精而又精,水在竖幅的纸上受到重力的作用,形成了流淌的痕迹,在流动中与墨色的融合,以及经过那不可预测的包含方向不同的纤维时形成了沟沟壑壑,生命的奇迹产生了。知白先生的泼墨山水画上,则是在墨渍的渍迹处,墨笔勾勒的轮廓山形上,以及隐约透露的树草之间,还有整体丘壑的布局中,都被水的流淌与晕化所覆盖,所模糊,都是通过灰色的精细过渡来调节。这主要是水法的妙用,知白先生在水将干未干之际,层层以墨来罩染,又不同于龚贤的积墨,而是以水再次泼墨渲淡,而伴以散锋用笔的扫抹,以对水之比例以及浓淡的细微控制,以呈现出的“灰色”调节出那种还在晕化的烟云,似乎召唤我们的双手去抚摸,去平息,画面上那种流动的灰色就犹如个体生命呼吸的节奏,是黑白之间的灰色形成了画面的整体灰度,这迷人而带有呼吸感的灰度,一方面减弱了浓墨可能的呆滞;另一方面与画面的空白产生呼应,这是先生名字的密码:“知其白守其黑”!而扩展出一个具有无限微妙变化的中间型的灰度情态,这灰度是现代性的色晕,这一片片的灰色,在晕化渗染之际,酣畅淋漓,宛若一朵朵盛开的花,山已非山,而是一直在盛开,还在生长,在化生,是一股股还在绵延的生气在流动!
先生面容清癯,“对他的第一印象是瘦弱;对话中,他使用的词汇、他思维的活跃像篝火一样飘动,跟他脸上的皱纹同样清晰。那伤痕累累的皱纹,纵横交错,深浅不一,又笼罩着无可奈何的协调,显示他与坎坷久久较量,彼此意识到对方的倔强和软弱,似乎暂时处于不战、不和、不降的独立状态,一种平常的守静状态。”[1]知白老人,有着洞察时代的智慧,知白老人淡定、恬逸,细品其画,当参透多少禅机。陈传席先生曾品论:刘知白的泼墨山水,用墨清亮深沉。他的点很有变化,代表了很多内容。它的线条入纸、有骨,有内在的变化。他的画很静,有一种清气。董其昌提出画贵在有“苍茫之感”,他的画就有这种“苍茫之感”。刘知白先生的泼墨作品,最常表现的山石和树木烟云,均能受光照和大气所包裹,这种“光感”即用水使然,此得其清;先生一生绘画近80年,点画精熟,其力透纸背,中骨之强,非朝暮能及,此得其透。
观先生泼墨画作,多采用竖幅构图和高远视角,使山形大气磅礴,尽得浑穆之境。例如,《夏山欲雨》画面墨色尽黑,面积之大前所未有,然先生却能自出机杼,在画面的左上部分流出空间,把更广阔的视野拓展出去,与画面下部的水面形成对比,让观者的视觉进行流转,最后眼睛定格欣赏群山的云雨任意流淌。又如《丘壑独存》,群山峻岭之间,一条白练当空而下,把山衬托得雄伟、深沉,同时把两边的山拉得很远,时空感顿然。此类还有《静夜幽云》《卷云留美》《烟云筑郊》等,其妙处均得于水与墨的比例调和。
先生晚年的泼墨作品,大多近于混沌抽象,乍看无石、无水、无树,只有泼洒的团块和点线的笔痕,但细观仍可辨认云、山、坡岸、林木的大致结构。先生这类作品的整体性是浑厚的,虽然灰色是主调,灰白的对比加上少量的墨,画面强烈得让人感觉到空气的流动,也能感觉到生活的节拍、潜流,生生不息。画面虽空灵,却能有如此大的容量,带给我们很多启示。例如,莲老人,舍弃了所有的具体交代,只给我们一股山的灵气扑面而来,我们感觉到一种满足,那是审美的满足,是我们曾经见过而没有发觉的一种新的、或许是永恒的美感。观先生作画得知先生在泼画这些作品之前,先做必要的形象勾画,然后再泼墨,把具体形象破掉;或者是先做淡墨的泼写,然后再以干墨笔破掉,这种反复出现的肌理效果,这些物象通过先生的破笔散锋或以成群的墨线或以单独的短线,加强物象的外形特征,观者可以通过联想和想象与真山实水对接,我谓先生的方法是借用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精华,运用通感的方法正是先生泼墨的核心价值。也就是说,他的泼写仍以笔写为基础,其无形仍以有形为前提。即他的放纵是有控制、他的自由是有限度,他的随意是有理性背景的。先生的画面结构虽不见一草一木,但分明又见百草百木,这些形块的盘结交错,形成了画面的气骨,在黑黑白白之间,自然生气应运而生,有始有终,坚不可摧。先生的泼写,其画面的物象结构仍然是以线或者团块出现的,就像照相机的焦距没有调准把物象照模糊了,但是物象的位置和形象甚至动感力度却依然能够被我们感知,通过联想达成对作品的理解。或者说,他的纵情泼写,并没有脱离以中和为特色的传统画学的边界。先生的画淋漓混沌,不复辨物象之所在,体现了清和与虚静,达到了真正的“形式美”。先生的画,美在用水,但他用得这么自然、这么美妙!
(刘知白 夏山欲雨 纸本水墨)(刘知白 雨岫生烟 纸本水墨)
(刘知白 苍岭浮翠 纸本水墨)
参考文献:
[1] 柯文辉.刘知白山水清音 柯文辉观画独白[M].2012.
[2] 夏可君.现代水墨的起点——知白守黑 如莲化境[Z].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