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塑造学生心灵具有重要作用。为了弘扬美育精神、促进学生健康成长,针对当前乡村学校美术教育存在的不足,提出提高思想认识、遵循美育特点、营造良好氛围、改进教学方法、丰富实践活动等优化策略。
【关键词】乡村学校 美术教育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9-0220-01
2012年9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意见指出农村中小学要配齐美术教学器材和美术课程教师,认真落实新修订的课程标准,并不得挤占美术课时,学校要以素质教育为导向,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经过几年的努力,乡村学校美术教学條件得到了极大改善,学校不仅建设了美术专用器材室、活动室,而且还配齐了美术教师和美术器材。有了这些基础,学生学习兴趣空前高涨,美术教学质量大幅提升,整个校园处处洋溢着美的气息。
十九大以来,中国进入了新时代,教育发展也进入了一个以美育为重点的新时期。2018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央美院老教授的回信中指出,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塑造美好心灵具有重要作用。对于乡村学校的美术教师而言,如何遵循美育特点,优化美术教学方法,弘扬美育精神,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为了新时期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一、乡村学校美术教育现状
目前,乡村学校由于受传统思维、客观条件、教师素质等各方面的影响,美术教育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亟待我们认真思考和总结。
1.学校和家庭对美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由于美术不是考试科目,在师资紧张的情况下,美术课程安排往往不受学校重视。在学生家长心目中,美术教育根本不重要,孩子学不学无所谓。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都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2.教师对美术教育和学生情况认识不足
乡村学校的条件比较艰苦,优秀的美术教师往往呆的时间不长。留下的兼职教师或新进教师,往往对美术教育的特点和当地学生的情况认识不足,导致教学出现偏差,学生学习不连贯、不系统,知识掌握不全面。
3.教师的教学形式单一、方法落后
乡村学校的美术教师由于受地域、环境、专业的影响,往往没有太多的机会接受系统的教育培训,新教学理念、新教学手段应用不足,采用的教学形式比较单一、方法落后,没有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教学效果不理想。
4.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未得到充分发挥
受教学环境、教师素质等因素影响,乡村学校的学生往往只能在教室里被动地接受一些枯燥、简单的知识,课外活动开展较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得到充分的调动,认知能力、欣赏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也得不到充分的发挥。
二、乡村学校美术教育优化策略
新时期为了弘扬美育精神、促进学生健康成长,针对当前乡村学校美术教育现状,提出提高思想认识、遵循美育特点、营造良好氛围、改进教学方法、丰富实践活动等一系列优化策略。
1.提高美术教育认识,创造优质学习条件
美术教育是学校重要的教育活动,是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美术教育,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认识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审美潜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美术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美术教育活动、参加各级举办的美术大赛,让学生充分参与的同时不断提高学校和家长对美术教育的重视程度,积极为学生创造优质学习条件。
2.遵循美术教育特点,彰显学生主体地位
开展美术教育,必须遵循美术教育特点,彰显学生主体地位。美术教师是实施美术教育的关键,首先自身应具备高品质的审美修养。同时,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考虑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认识和身心发展规律, 围绕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结合地方特色和学生个性,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设计和活动安排, 持续改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从而实现美术教育的价值。
3.营造良好美育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仅仅是美育的一个方面,乡村学校应充分利用校园文化建设,构建以美育为中心的校园文化环境,如设计美术长廊展现各类绘画、书法、雕塑、陶艺、剪纸等美术作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美育氛围,陶冶情操、激发兴趣,提高学生对美术特征、美术表现、美术贡献的认识,引导学生传承优秀美术传统,参与世界文化交流,增强学生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4.改进美术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多方面能力
新时期美术教育应引进现代教育技术,采用灵活教学方法,实施开放式教学,唤醒学生创新意识,发展学生审美个性,增强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和自信心。同时,教师通过深层次的教导,引导学生对美术作品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认识和评析,在课内课外开展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互动交流、思想碰撞,激发学生创造潜能。通过改进教学方法,努力培养学生审美、感知、思维、创造等方面的能力。
5.丰富课外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课外实践是拓展学生思维、训练学生技能、检验学习效果的有效形式。美术教师可以借助地方特色和农村优势,组织形式多样的课外实践活动,如参观、写生等,引导学生在不同环境下感受美好事物,丰富审美情感,提高美术素养。同时,通过实践活动,也能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不足,从而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促进学生阳光、积极、健康的成长。
参考文献:
[1]谢赠生.营造美育氛围提高学生美术素质[J].课程教育研究, 2018(23)
[2]乔丽艳.营造良好美育氛围,推进农村美术教育[J].中外交流, 2018(30)
[3]吴红.优化教学策略,让美术课堂“美”不胜收[J].美术教育研究, 2019(12)
[4]胡焱倬.小学美育教育的实践和策略[J].教育专线, 2019(4)
作者简介:
杜婧(1986-),女,汉族,四川邻水人,本科,研究方向:美术教育。
【关键词】乡村学校 美术教育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9-0220-01
2012年9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意见指出农村中小学要配齐美术教学器材和美术课程教师,认真落实新修订的课程标准,并不得挤占美术课时,学校要以素质教育为导向,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经过几年的努力,乡村学校美术教学條件得到了极大改善,学校不仅建设了美术专用器材室、活动室,而且还配齐了美术教师和美术器材。有了这些基础,学生学习兴趣空前高涨,美术教学质量大幅提升,整个校园处处洋溢着美的气息。
十九大以来,中国进入了新时代,教育发展也进入了一个以美育为重点的新时期。2018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央美院老教授的回信中指出,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塑造美好心灵具有重要作用。对于乡村学校的美术教师而言,如何遵循美育特点,优化美术教学方法,弘扬美育精神,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为了新时期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一、乡村学校美术教育现状
目前,乡村学校由于受传统思维、客观条件、教师素质等各方面的影响,美术教育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亟待我们认真思考和总结。
1.学校和家庭对美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由于美术不是考试科目,在师资紧张的情况下,美术课程安排往往不受学校重视。在学生家长心目中,美术教育根本不重要,孩子学不学无所谓。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都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2.教师对美术教育和学生情况认识不足
乡村学校的条件比较艰苦,优秀的美术教师往往呆的时间不长。留下的兼职教师或新进教师,往往对美术教育的特点和当地学生的情况认识不足,导致教学出现偏差,学生学习不连贯、不系统,知识掌握不全面。
3.教师的教学形式单一、方法落后
乡村学校的美术教师由于受地域、环境、专业的影响,往往没有太多的机会接受系统的教育培训,新教学理念、新教学手段应用不足,采用的教学形式比较单一、方法落后,没有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教学效果不理想。
4.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未得到充分发挥
受教学环境、教师素质等因素影响,乡村学校的学生往往只能在教室里被动地接受一些枯燥、简单的知识,课外活动开展较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得到充分的调动,认知能力、欣赏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也得不到充分的发挥。
二、乡村学校美术教育优化策略
新时期为了弘扬美育精神、促进学生健康成长,针对当前乡村学校美术教育现状,提出提高思想认识、遵循美育特点、营造良好氛围、改进教学方法、丰富实践活动等一系列优化策略。
1.提高美术教育认识,创造优质学习条件
美术教育是学校重要的教育活动,是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美术教育,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认识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审美潜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美术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美术教育活动、参加各级举办的美术大赛,让学生充分参与的同时不断提高学校和家长对美术教育的重视程度,积极为学生创造优质学习条件。
2.遵循美术教育特点,彰显学生主体地位
开展美术教育,必须遵循美术教育特点,彰显学生主体地位。美术教师是实施美术教育的关键,首先自身应具备高品质的审美修养。同时,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考虑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认识和身心发展规律, 围绕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结合地方特色和学生个性,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设计和活动安排, 持续改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从而实现美术教育的价值。
3.营造良好美育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仅仅是美育的一个方面,乡村学校应充分利用校园文化建设,构建以美育为中心的校园文化环境,如设计美术长廊展现各类绘画、书法、雕塑、陶艺、剪纸等美术作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美育氛围,陶冶情操、激发兴趣,提高学生对美术特征、美术表现、美术贡献的认识,引导学生传承优秀美术传统,参与世界文化交流,增强学生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4.改进美术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多方面能力
新时期美术教育应引进现代教育技术,采用灵活教学方法,实施开放式教学,唤醒学生创新意识,发展学生审美个性,增强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和自信心。同时,教师通过深层次的教导,引导学生对美术作品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认识和评析,在课内课外开展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互动交流、思想碰撞,激发学生创造潜能。通过改进教学方法,努力培养学生审美、感知、思维、创造等方面的能力。
5.丰富课外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课外实践是拓展学生思维、训练学生技能、检验学习效果的有效形式。美术教师可以借助地方特色和农村优势,组织形式多样的课外实践活动,如参观、写生等,引导学生在不同环境下感受美好事物,丰富审美情感,提高美术素养。同时,通过实践活动,也能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不足,从而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促进学生阳光、积极、健康的成长。
参考文献:
[1]谢赠生.营造美育氛围提高学生美术素质[J].课程教育研究, 2018(23)
[2]乔丽艳.营造良好美育氛围,推进农村美术教育[J].中外交流, 2018(30)
[3]吴红.优化教学策略,让美术课堂“美”不胜收[J].美术教育研究, 2019(12)
[4]胡焱倬.小学美育教育的实践和策略[J].教育专线, 2019(4)
作者简介:
杜婧(1986-),女,汉族,四川邻水人,本科,研究方向:美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