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提高初中思品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ann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思想品德课传统的教学方法基本上是“满堂灌”,具有重教师主导作用,轻学生主体作用;重知识灌输,轻养成教育;重群体教育,轻个体教育;重课堂教育,轻社会实践;重学校教育,轻社会教育等诸多特征。因此要改革教学方法,就必须彻底打破这种封闭、单项、机械的教学模式。下面结合本人的一些实践经验,谈谈对政治课教学方法的一些想法。
  1 思想品德课要尊重实践,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我时常结合教科书的内容,有针对性地讲解许多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社会现象和事例,特别是就当今社会发生的大事要事,国际新闻、时政热点与书本中抽象的理论知识生动形象地结合。这样学生不仅接受所学知识,而且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对此,我采取了以下做法:一是指导学生阅读各类书刊如《半月谈》、《中学生时事报》、《时事》杂志等;二是每天让学生收看《新闻》和《焦点访谈》,并作好摘记;三是开展社会调查,撰写政治小论文,进行年段评比。这样,思想品德课教学逐步将小课堂与大社会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积极性大大提高。思想品德课有不同于其他课程的特点,即理论性强、政策性强、时效性强、针对性强等。恩格斯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条,而是方法。从这意义上说,掌握理论就是掌握正确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著名的教育家斯卡特金说:“理想的教学主要是讲授基本的、少量的知识,而在这些知识中,支架着科学的联系。”我们认为,他说的“联系”既是知识的内在联系,也是作为知识形态的理论与实际之间的联系。而且,后一种联系显得更为重要,因为,这等于给学生一把开启生活之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钥匙。过去的应试教育只满足于学生对观点的死记硬背,以记得牢、会答题作为衡量教学效果的唯一标准。而实际上,这必然出现那种考试完了,脑子里的死记硬背的东西也就随“分”而去,不留任何痕迹了。
  2 切实把学生当成课堂的主体
  人本观念要求在一切管理活动(包括教学管理)中都必须解决好人的问题,即应解决好人的思想、认识、情感以及知识、技能等问题。用人问题是管理活动的根本着眼点,即任何管理都必须以人为本。所以,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应当大胆尝试实践教学,把学生看作教学主体,努力唤醒、激励其“主体参与”意识,与教师共同参与教学活动。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应树立“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学意识和教学观念。“主体参与”,是指不仅把学生作为学的主体,而且要看作教学过程的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发挥其主动性、能动性,达到锻炼学生能力、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比如,在课堂上,我鼓励学生谈自己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当众提出来,然后发动同学们一起“会诊”,从课本中寻找“药方”,运用心理品质的有关知识解决学生实际生话中的许多烦恼。诸如:人际关系、考试焦虑、心理障碍等。法律知识也能帮同学们解决日常生中发生的一些纠纷,诸如:消费纠纷等。同学们都说想不到平日以为枯燥无味的思想品德课还真这么有用,能解决许多实际问题,能为人生指明正确的航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起来。
  3 结合课改要求,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
  除了常规方法外,还可运用直观感知的教学法(图片、图画演示、幻灯、录音、录像等)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信息技术于教学中去。此外参观法、实际训练法及以探究的方式教学和以情感体验的教学法都值得尝试。
  4 在教学中必须将群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结合起来
  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应坚持“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生活经历、性格气质、兴趣爱好的学生,进行多侧面、多样化的个别教育。调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智慧和才能,并发展他们的兴趣、爱好、特长,把群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结合起来,通过群体教育个人,群体能给人以智慧和力量,给人以温暖和信心,使集体成员间互相激励,促进个人的进步。
  5 教学中以良好行为习惯养成作为思品教学的最终目的
  传统的思想品德课教学认为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就可以了,事实上这是远远不够的。严格来说,学生除了基础理论知识外,还应懂得运用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姆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思想品德课要优化教学过程,必须改变单向灌输,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因为这种教学模式没有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的活动中,他们只是一个被动的受体,这样的方法不但严重地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压制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开发,而且助长了学生的学习依赖性,阻碍了学生素质的提高。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我们在努力探索师生互动,以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的教学方法。培养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启发、引导学生善于把不同知识重新组合解决问题,善于从不同角度来观察、分析问题,开拓思维,大胆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等。坚持把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最终目的,力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他文献
随着新课程改革实验的不断深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已经成为当前教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课堂教学是以实现学生的发展为目标,任何学习行为的产生都受学习者自身的需要与有明确的目标相结合的动机支配。有效教学是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的,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的。这就要求教师定位好自己的角色,树立服务意识,在教学实践中实施“准确把握教材,合理定位目标;创设有效情景,实现有效合作;关注学生情感,满足合理
期刊
(本刊记者 姜德生 孙玉林)编者按:权利失去监督和制约必然产生腐败;腐败必然导致悲剧的发生。下面这篇报导反映的是哈尔滨市中级人民法院在执法过程中虎头蛇尾,致使哈尔滨市呼兰区水泥厂、哈尔滨市呼兰区居民袁淑芬、陆晓东的合法财产离奇失踪的内情。这些事实,在法治、和谐社会的今天,确实为善良的人们所无法想象,相信它给人们带来震惊的同时,必然会给人们带来更多的思考与关注……  上访人哈尔滨市呼兰区水泥厂与黑
期刊
勾股定理涉及到几何教学的很多问题。因此,要引导学生全面深刻掌握这方面的知识。  《周髀算经》上是怎样记载勾股定理的?我国古代把直角三角形中较短的一条直角叫做“勾”,把较长的一条直线叫做“股”,把斜边叫做“弦”,《周髀算经》(成书于公元1世纪)中指出:“昔者周公(注: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的大臣)问于商高(注:学者)曰:‘窃闻科大夫善数也,请问古者包牺立周历度。夫天不可阶而升,地不可得尺寸而度,请问数
期刊
目前,随着课改如火如荼的开展,历史课堂也在发生着变化,变得充满生机,富有活力。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来看,发生变化的表现是从讲堂到学堂的空间转变,从灌输到探究的教学方法的转变,从接受到合作的师生关系的转变。在一系列的变化中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预习这一环节的落实。预习是求知过程的一个良好开端,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我认为关键在于把握以下几个环节:  1 制定预习提纲,让学生明确预习要求  
期刊
新课程理念倡导品德教学回归生活,强调以儿童现实生活为课程基础。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因此在品德教学中我们要特别关注儿童正在进行中的现实生活,使品德教育有实效性、针对性。  1 教学资源生活化  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实教学内容”和“拓展教学空间”的要求。教材不是教学的唯一资源,学生的生活世界、直接经验、感知体验都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在品德教学中,我尽力做
期刊
新课程强调教师与学生都是课程的创生者和主体。因此,在教学中,要构造以学生为主体且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从而解放学生的思想,让他们去真正的去按自己的意志去思考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要做到这些:教师必须应用教育学、心理学和新课程理念作为自己的思想指南,改变落后的思想观念,认真研究教材、研究学生。只有这样,才能彻底的转变自己传统的教学方式,才能实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高
期刊
【摘 要】 制造业是一国经济的主要支柱,其生存、发展和壮大离不开技能型人力资本。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是一国或地区制造业发展的核心资源,要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使中国真正成为制造业强国,高级技能型人才是必不可少的核心要素和资源。而高职教育承担高级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任务。本文针对此问题,提出了高等职业教育应对现代制造业发展的主要对策。,从而确保高技能人才的供给,为我国现代制造业成长壮大提
期刊
【摘 要】 随着中学生体育课堂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的落实,各地方学校实施了新的体育健康标准。在教改部分教师把学生的选择性教育与“放羊式”教学等同起来,出现课堂教学的懒散、放任,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降低,产生怨学、逃学的现象,体育教学无法完成。在此,笔者提出“营养体育”的思想教育理念与各位同行进行探讨。  【关键词】 营养体育 营养物质 物质代谢    1 “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呼唤“营养体育”
期刊
(本刊记者:姜德生 孙玉林)友爱互助,扶弱济困,乐善好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对雷锋精神的最好诠释,更是企业领导者的社会责任、展示时代风采的具体体现。当我们看到一幅幅贫困家庭的照片,看到那些身患重疾却无钱医治的家庭,我们无不为之心痛。大庆市邮政储蓄银行银亿支行刘璐行长向职工发起“奉献爱心、点亮希望”的捐款倡议,就是让广大职工更好地理解雷锋精神,学习雷锋精神,实践雷锋
期刊
第一步:创设情景,激趣导入。“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一个好的开头是师生间建立感情的第一座桥梁,它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整节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开头,使整个教学活动进行得生动、活泼、自然。创设情境,生态导入是课堂导入模式的一大特点,就是以多种具有生动形象的历史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使学生乐于参与活动。创设历史情景的方法很多,如,展现实物、音乐渲染、电视、电影和课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