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品德与生活同行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ifengang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理念倡导品德教学回归生活,强调以儿童现实生活为课程基础。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因此在品德教学中我们要特别关注儿童正在进行中的现实生活,使品德教育有实效性、针对性。
  1 教学资源生活化
  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实教学内容”和“拓展教学空间”的要求。教材不是教学的唯一资源,学生的生活世界、直接经验、感知体验都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在品德教学中,我尽力做到把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生活资源成为学生有效教材的一部分。《品德与生活》教材在贴近儿童生活方面有明显的特点。整套教材都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按照儿童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家乡(社区)生活,以及儿童与祖国、儿童与世界等生活领域的不断扩大为主线来设计教材的体系结构。如在教学《家庭、学校和社区》一课时,在课前进行布置,要求学生自己回到生活中去观察、搜集、调查邮局、医院、小卖店、镇政府、广场等的资料,在课中,交流讨论这些服务场所是如何为我们服务的,分享接受服务的经历及感受。因为这些都是和学生息息相关的地方,所以学生畅所欲言:到广场休闲的快乐;到医院看好病时的舒心;有的同学还带来了照片。学生通过搜集、交流更加深切感受到了社区的温暖。将教材中的原有材料与儿童现实生活中的鲜活材料相结合,拉近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距离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教学资源生活化还可以联系当地实际情况和儿童的实际生活,补充本乡本土的“活”材料,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活动以后,许多孩子的爷爷奶奶反映孩子更懂事了,懂得关心爷爷奶奶,懂得在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样,通过“从生活到课堂,再从课堂到生活”的一系列教学活动,将教材内容与儿童现实生活相结合,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2 教学活动生活化
  活动是儿童认识的源泉,是儿童发展的基础,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儿童天性爱玩、生性好动,喜欢活动是儿童的天性。《品德与生活》课程目标主要是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的。品德教学要做到“生活化”,教学活动的设计要贴近儿童的现实生活,让生活走进课堂,再从课堂走向生活,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在教学《规则有什么用》时,我组织学生模拟了公共汽车上下车的场景,把学生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在车内(教室内)想下车,一部分在车外(教室外)想上车。以口令为车停,让学生按自己的目标行事,结果,两伙人挤在一起,下的人下不去,上的人上不来,学生被挤得苦不堪言,僵持在一起,四五分钟各自的目标都没有实现。第二次活动,我先宣布规则:先出后进,结果口令一下,两分钟之内全部实现目标。学生在生活化的活动中很容易就明白了规则的作用,明白了在生活中遵循规则会使生活更美好。这种生活化的活动有效地提高了品德课教学的实效性。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通过生活化的活动可以得到更好地实现。学生品德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渐进的过程。在教学中,必须在立足课堂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模拟”生活,让品德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拓展教学时空。
  3 教学延伸生活化
  英国学者麦克菲尔指出:“任何道德教育课程如果局限于教室里,不指向社会现实,实质上不是道德教育而是非道德教育。”教学内容应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课堂应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品德与生活》教学要做到生活化,至少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教学活动由课堂向社会的延伸,从多方面加强教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要尽可能地创设条件,让学生以恰当的方式与社会生活广泛地接触;二是教学活动与其他学科和教育活动相结合,相互促进,资源共享。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要善于联系课堂内的生活与课堂外的生活,教学应从课堂生活拓展到儿童的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最大限度地、立体地整合各种教育资源。
  教学《我的责任》一课,学生通过照镜子的活动看到了一些同学不负责任的一面,明确了自己的责任,但这还是仅仅停留在懂得的层面。“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为了使学生的认识落实到行动中来,使孩子担当起自己的责任,我联合班主任、家长开展了“我是小主人”的评比活动。在学校做到对班级负责:做好值日生,为老师和同学服务,自己爱护学校卫生等。在家里做到对自己对家人负责: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能够帮助家人做事。通过老师、同学、家长的监督评选确立学生们学习的榜样,激励学生们做一个勇于承担责任的小主人。正是在这富含生活性的情境引导下,把儿童与其真实的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有意识地把儿童带回到真实生活中,去观察、感受、体验、分析、反思他们的生活,使我们的品德教学能更加贴近儿童的生活,体验回归生活、高于生活、引导生活的理念,实现品德教育的最终目的。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教师要树立一种“教学即生活”和“生活即教育”,以丰富多彩的实际生活为内容,以密切联系儿童现实生活的活动为载体,以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为教学空间,让生活走进儿童,让儿童走进生活,让品德与生活同行,实现《品德与生活》教学有效性。
其他文献
“对话”理念变革着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对话意味着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主体地位的重视,但是教育教学实践中有教师对此认识存在着一些偏差。如将“对话”仅仅看成是一种形式,忽视了对“对话”本质的思考,缺乏对学生思想情感的真正重视,缩小了“对话”构成者的范围,将对话仅仅理解为“师生”之间的互动,忽视了“生生对话”、“人机对话”、“生文对话”等其他的对话因素。将对话理解为外在的“对答”,而不考虑学生内在
期刊
1 教材分析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鄂教版教材第七册第5单元中的第一篇阅读课文。本单元围绕“读书故事”这个话题安排课文,让学生思考自己读书的目的,检讨自己读书的态度和同学交流自己读书的方法与读书的乐趣。这篇课文是一篇人物传记,记叙了少年时代的周恩来立志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故事。课文共9个自然段,可按时间为线索将课文分为3部分。1~7自然段是第1部分,写周恩来在沈阳读小学时就立志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期刊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但是近些年来的一些公开课,课堂上虽也是书声朗朗,气氛热烈,孩子们的情感也很投入。可一节课终了,细细品味,却不知学生到底收获了什么语文知识。这样的课堂突出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却让工具性倍受冷落。崔峦曾说过:“语文学习应该是掌握交际工具和吸收民族文化同步进行的过程。”而我们教学生的载体是一篇篇的课文,因此,就应该先让学生浸润于语文所描绘的
期刊
许多学者认为,“学习效果基本取决于学生对教学活动的态度。积极的情感是人的一切活动,无论是体力活动还是脑力活动,积极的情感都是强有力的发动者和鼓舞者”,学习动机是精神的动机,而这首先得是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注重课堂活力的激发,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小学生具有好奇,好胜的特点,求知欲特别强,新异的刺激能引起他们的探索心理,如果教学方法不断变更,就可以有效的激发他们去探索,如果总是采用一成不变
期刊
初中《思想品德》新教材使用已经四年了,新教材体现了改革、继承和创新,是一部好教材。新教材知识量和知识点的选择贴近学生实际,更具亲和力。有利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强调师生互动,突出师生的交流合作,注重隐性知识的传递,注重学生的真实体验,尊重教师对教材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教师的发展。但在使用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待于解决的新问题。  1 新教材使用中遇到的问题有学生方面的,教师方面的,还有教育评价方面的 
期刊
教会学生学习,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学法指导的研究始终是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热门课题,也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当前,数学的应用越来越广,地位越来越高,作用越来越大。  1 实施数学学习方法指导  中学生数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如,学习懒散,不肯动脑;不会听课,事倍功半;死记硬背,机械模仿;不懂不问,一知半解;不重基础,好高骛远;赶做作业,不会自学等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数学学法指导的途径和方法,如
期刊
随着新课程改革实验的不断深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已经成为当前教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课堂教学是以实现学生的发展为目标,任何学习行为的产生都受学习者自身的需要与有明确的目标相结合的动机支配。有效教学是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的,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的。这就要求教师定位好自己的角色,树立服务意识,在教学实践中实施“准确把握教材,合理定位目标;创设有效情景,实现有效合作;关注学生情感,满足合理
期刊
(本刊记者 姜德生 孙玉林)编者按:权利失去监督和制约必然产生腐败;腐败必然导致悲剧的发生。下面这篇报导反映的是哈尔滨市中级人民法院在执法过程中虎头蛇尾,致使哈尔滨市呼兰区水泥厂、哈尔滨市呼兰区居民袁淑芬、陆晓东的合法财产离奇失踪的内情。这些事实,在法治、和谐社会的今天,确实为善良的人们所无法想象,相信它给人们带来震惊的同时,必然会给人们带来更多的思考与关注……  上访人哈尔滨市呼兰区水泥厂与黑
期刊
勾股定理涉及到几何教学的很多问题。因此,要引导学生全面深刻掌握这方面的知识。  《周髀算经》上是怎样记载勾股定理的?我国古代把直角三角形中较短的一条直角叫做“勾”,把较长的一条直线叫做“股”,把斜边叫做“弦”,《周髀算经》(成书于公元1世纪)中指出:“昔者周公(注: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的大臣)问于商高(注:学者)曰:‘窃闻科大夫善数也,请问古者包牺立周历度。夫天不可阶而升,地不可得尺寸而度,请问数
期刊
目前,随着课改如火如荼的开展,历史课堂也在发生着变化,变得充满生机,富有活力。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来看,发生变化的表现是从讲堂到学堂的空间转变,从灌输到探究的教学方法的转变,从接受到合作的师生关系的转变。在一系列的变化中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预习这一环节的落实。预习是求知过程的一个良好开端,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我认为关键在于把握以下几个环节:  1 制定预习提纲,让学生明确预习要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