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灰质炎病毒概况及其相关免疫

来源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pei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对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属性和相关免疫做了概述;并且针对两种类型的疫苗--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和脊髓灰质炎病毒灭活疫苗做了比较,就它们各自的优点总结了病毒防治方面的策略,同时对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以及所产生的VDPV循环问题做了综述, 最后简要介绍了近年来关于脊髓灰质炎病毒有关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脊髓灰质炎病毒 减毒疫苗 灭活疫苗
  【中图分类号】 R51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8801(2014)05-0362-02
  1 脊髓灰质炎概况
  1.1 脊髓灰质炎(Poliomyelitis)俗称小儿麻痹症,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Poliomyelitis Virus, PV)引起的以肢体麻痹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性肠道传染病。
  1.2 致病机理
  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首先从口进入,在咽、肠等部位繁殖,随后进入血液,入侵中枢神经系统(本病毒具有嗜神经毒性),病灶有散在和多发不对称的特点,可涉及大脑、中脑、延髓、小脑及脊髓,以脊髓损害为主,脑干次之,尤以运动神经细胞的病变最显著。脊髓以颈段及腰段的前角灰白质细胞损害为多,故临床上常见四肢瘫痪;大部分脑干中枢及脑神经运动神经核都会受损,以网状结构、前庭核及小脑盖核的病变为多见。[1]
  1.3 临床表现
  脊髓灰质炎典型的临床经过依次为潜伏期、前驱期、瘫痪前期、瘫痪期、恢复期和残留麻痹六个阶段。潜伏期一般为5-14天;前驱期有1-3天的低热及咽痛、咳嗽、腹泻等症状;瘫痪前期病毒已侵犯神经系统,由于病损广泛而轻微,患者表现不安、嗜睡、多汗、脑膜刺激症、肌肉疼痛、皮肤感觉过敏,维持时间较短;瘫痪期多发生在病程2-7天,发热及肌肉疼痛达到高峰时突发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热退后瘫痪停止进展;恢复期1-2年,仍不恢复视为残留麻痹。
  2 病毒属性
  脊髓灰质炎病毒(PV)为小核糖核酸病毒科的肠道病毒属。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病毒呈小的圆球形,直径为24~30nm,呈圆形颗粒状。内含单股核糖核酸,核酸含量为20%~30%。病毒核壳由32 个壳粒组成,每个微粒含四种结构蛋白,即VP1~VP4。VP1 与人细胞膜受体有特殊亲和力,与病毒的致病性和毒性有关。
  2.1 抗原性质
  利用血清中和试验可分为Ⅰ、Ⅱ、Ⅲ三个血清型。每一个血清型病毒都有两种特异性抗原,一种为D(dense)抗原,存在于成熟病毒体中,含有D 抗原的病毒具有充分的传染性及抗原性;另一种为C(coreless)抗原,存在于病毒前壳体内,含C 抗原的病毒为缺乏RNA 的空壳颗粒,无传染性;病毒在中和抗体的作用下,D 抗原性可转变为C 抗原性,失去再感染细胞的能力。
  2.2 脊髓灰质炎的临床诊断:
  临床诊断主要从以下四个层次检查:脑积液、周围血象、病毒分离或抗原检测、血清学检查。还可以通过神经电图对脊髓灰质炎的早期诊断
  3 关于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免疫
  3.1 两类疫苗的比较
  3.1.1 减毒疫苗
  优点:① 类似自然感染过程,在机体内可复制增殖,免疫作用时间长,一次免疫可产生持久的免疫;② 免疫的效果牢固,可形成局部和全身免疫;③ 除注射接种(通常为皮下注射)外,可采取自然感染的途径(如口服、喷雾等)进行免疫。
  缺点:① 不稳定,不易于保存和运输;易受光和热影响;② 疫苗中可能污染不利的因子;③ 受循环抗体、病毒等因素影响,所由干扰病原微生物在体内繁殖的因素,都可引起疫苗免疫失败;④ 在体内由毒力返祖的潜在危险;⑤ 免疫缺陷患者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病人可引起严重或致命的反应。
  3.1.2 灭活疫苗
  优点:① 稳定、易于保存和运;② 不受循环抗体影响;③ 安全性好,能杀灭任何可能污染的生物因子。
  缺点:① 在灭活过程中可能损害或改变有效的抗原决定簇,需多次注射,并要进行加强免疫;② 产生免疫效果维持时间短,不产生局部抗体;③ 只能通过注射方式(通常为肌内注射)接种。
  3.2 免疫过程
  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免疫力有两个时期:粘膜相和全身相。咽部和可能的肠道中的分泌型脊髓灰质炎病毒抗体IgA是粘膜免疫的主要成分,能中和脊髓灰质炎病毒,起到预防及限制感染的作用。血清抗体也能提供保护,其水平与对疾病的免疫力有关。
  注射脊髓灰质炎病毒病毒疫苗(IPV)和口服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OPV)对自然感染性疾病都能产生全身免疫力[2];而局部免疫力只能由OPV产生,IPV后脊髓灰质炎病毒野毒株仍能在肠道复制,即使血清有抗体存在。
  3.3 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
  机体接种OPV后,疫苗株病毒在体内复制过程中碱基发生变异,经过多次复制后,导致神经毒力回升,与原始疫苗株病毒相比,VP1区全基因序列的差异介于1%~15%,即通过遗传突变和重组,OPV可产生具有神经毒力的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VDPVs能在免疫水平较低的人群中循环,并导致脊髓灰质炎的爆发,而这些VDPVs的不断出现是源于脊髓灰质炎病毒内在的遗传不稳定性。
  从OPV免疫机制来看,只要使用OPV,就不可避免出项VDPV,不过VDPV仅存在或导致单个病例,暂时不构成重大威胁;但是一旦出现cVDPVs,就可能引起疾病爆发或流行,在我国属于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3]。世界卫生组织(WHO)正在制定相应策略,最大限度地减少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麻痹病例危险,其中停止使用OPV是消灭脊髓灰质炎后期相关策略的基础[4]。
  4 近年来对脊髓灰质炎病毒的一些研究进展
  4.1 (Cancer Res 2007;67:2857-2864.)杂志上的一项报告,减活脊髓灰质炎病毒可以治疗有免疫小鼠的成神经细胞瘤。这对将来成神经细胞瘤的治疗提供了一个好的思路。
  4.2 美国研究人员通过重新排列脊髓灰质炎病毒的遗传密码,制造出毒性较弱的“假”病毒,注入老鼠体内。结果显示,老鼠对真病毒免疫力提高。“假”病毒发挥了一般用灭活性病毒制造的疫苗效果。
  参考文献
  [1]贾庆梅. 脊髓灰质炎病毒继发感染诱导细胞病变[J]. 河南医学研究, 2004, 13(2): 97-102.
  [2]宋凯军, 张学化, 赵小冬等. 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病例识别及处理[J].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2011, 12(8): 703-705.
  [3]王陇德.预防接种实践与管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57.
  [4]Aylward RB,Sutter RW,Heymann DL.Policy:OPV cessation-the final step to a “polio-free”world [J].Science,2005,310(5748):625-626.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 评价涡轮钻拔牙法对下颌阻生牙拔除的临床使用价值;方法 通过随机抽样法,抽取数据库300病例作样本,统计分析对使用涡轮钻拔牙在拔除下颌阻生牙的术中、术后效果分级评价。结果 涡轮钻拔牙法在下颌阻生牙拔除时,适用各种类型的下颌阻生牙,适用范围较广,操作简单、方便、安全,术中术后并发症少。结论 下颌阻生牙拔除使用涡轮钻拔牙方法值得推广  【关键词】 下颌阻生牙 拔牙 涡轮钻 术后并发症 
期刊
【摘 要】 目的 将波姆光引用于犬咬伤伤口,旨在破坏狂犬病病毒生存环境,减少被狂犬病病毒感染机会;保持伤口干燥,促进伤口愈合.方法 在使用波姆光治疗犬咬伤伤口时,每一个伤口采用功率25W,时间10分钟,距离伤口30厘米照射治疗,每天治疗一次,连续7次.结果由于到我中心门诊时伤口已经缝合,按狂犬病处理规范伤口暂时不能缝合.该病例因为是撕脱伤,伤口在上级医院已经缝合,预防狂犬病的任务相当艰巨.上波姆光
期刊
【摘 要】 目的 研究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术对纵形劈开宫颈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我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期间收治的因为各种良性妇科疾病而需要实施子宫全切术的50例患者,行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术,手术过程中转为阴式手术的患者都进行纵形劈开宫颈处理。结果 50例患者中有1例患者因术中出血太多而中转开腹,中转率为2.0%。平均手术时间为(120.2±32.8)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7
期刊
【摘 要】 目的:分析腹腔手术患者切口感染因素,探讨预防对策。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IM)、营养状况(白蛋白水平)、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Ⅲ类手术、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的差异。结果:感染组患者年龄、BIM、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Ⅲ类手术、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均高于无感染组,白蛋白水平低于无医院感染组。结论: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较高,必须采用有效的预防性护理措施,以减少
期刊
【摘 要】 目的:一氧化氮(NO)主要起到血小板黏附和抑制其活化的作用,此外还可以抑制平滑肌细胞增生,主要是通过所释放的NO聚合物材料起到较为良好的抗血栓等性能。本文对释放NO聚合物的制备法以及最近几年来其在生物医疗器械领域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  【关键词】 一氧化氮(NO) N-diazeniumdiolates 可释放NO聚合物 生物医疗器械  【中图分类号】 R197.39 【文献标识码】
期刊
【中图分类号】 R69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8801(2014)05-0356-01  1 尿路感染的病因  非复杂性尿路感染80%由大肠杆菌引起,10~15%由葡萄球菌和克雷白氏杆菌引起,仅2~5%是由变性杆菌所致。而复杂性尿路感染的细菌谱则要广的多,大肠杆菌仍为主要致病 菌,但许多其它的革兰氏阴性细菌如变性杆菌、沙雷菌属、克雷白菌及假单孢菌属等,均可致复杂性尿路感
期刊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小心脏综合征 猝死  【中图分类号】 R54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8801(2014)05-0345-02  小心脏综合征(small heart syndrome,SHS)是指心脏先天性发育不全所引起的心血管综合征,病理形态学主要表现为心脏外形相对细小、重量相对减轻,伴或不伴有冠状动脉发育不全,临床上主要以运动时出现心悸、气短、胸闷、心前区疼
期刊
(1.衡阳市中心医院儿科,湖南 衡阳,421001;2.长沙市中心医院儿科,湖南 长沙,410004)  【摘 要】 目的:探讨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对策。方法:回顾我院儿科门诊在2013年4月-2013年8月期间抢救的32例高热惊厥患儿的处理方法,首先保证呼吸畅通,再使用药物控制、针刺穴位方法止惊,必要时及时采用药物止惊,同时配合给养、物理降温等对症治疗方法进行处理。结果:32例患儿全部治愈,其中采
期刊
【摘 要】 目的:研究分析低剂量螺旋CT扫描对于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8年2月到2013年12月我们在选择在我院进行就诊医治的疑似活动性肺结核病例中,挑选了70例活动性肺结核疑似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实验组40例患者,在螺旋CT扫描时采用低剂量,对照组30例患者螺旋CT扫描时采用常规剂量,对两组活动性肺结核疑似病例螺旋CT扫描的图像清晰度、诊断出活动性肺结核的人
期刊
【摘 要】 目的 探讨镇静镇痛评分系统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 方法 比较在镇静镇痛评分指导下作镇静镇痛的54例患者(实验组)和未在镇静镇痛评分指导下作镇静镇痛的54例患者(对照组)的非计划性拔管、机械通气时间以及镇静镇痛药物用量。结果 治疗组的机械通气时间及镇静剂平均每日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机械通气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镇静药物用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