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新时代下,无论哪一学科,对学生的自主学习都提出更高的要求,都更加注重学生的自学能力、综合素养的提升。因此,各学科的学习普遍想到的方法是课前预习、课前自主学习、探索等,无论是魏书生老师的学生自主课堂,还是钱梦龙老师的课前功课,无不在强调预习。为做好学生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笔者在强化课前预习的基础上,就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进行了有效衔接探究,前后结合、互相补充,取得了小学数学教学的良好效果。
关键词 农村小学;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数学;有效衔接
中图分类号:A,C9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28-0113-02
自孔子讲学开始,两千多年的时间,对课前预习每一学科都进行了实践探究。随着课程的不断改革,课前预习从笔者求学时期的单纯提醒,逐渐变为现在更加科学地设置导学案,可以说课前预习有了很大发展,本文所谈及的课前预习,即是在笔者实践过程中,通过设置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导学案下的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同样是每一学科在结束一节课或结束一段课程内容的讲解后,通过老师的主导,大多是以作业题的形式开展复习,小学数学尤其如此,结合笔者的实践经验,本文所谈及的课后复习主要是经过课前预习、课上师生沟通交流后,学生结合课前预习、课中交流问题开展自主复习的过程,将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进行前后对比,从而开展系统性的、更加深入的深度理解,于这一方面而言,尚未有系统性的深入研究。
一、当前小学数学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的现状
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年龄等普遍老龄化,虽然经过了一定的课程改革,但是对于教学的内在方式方法还是停留在相对传统的一方面。例如小学数学的课前预习,在结束一天的课程后,数学老师只是单纯地要求学生回家后预习下一节课内容,但预习具体内容是什么、如何进行预习、怎么才算是比较合格的预习?学生并没有一定的标准。相对较好的一些预习情况,是老师与学生说清需要看的内容,标出看不懂的,上课时进行小组交流、讨论,但是较少的出现为学生设置导学案、使学生明白要预习的具体内容。
课后复习同样存在这样的情况,在农村小学中,数学老师课后一般都是将所讲内容的配套作业留给学生,以此作为复习加深学生印象的措施,同时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这样的方式防范,于复习而言浮于形式,于学生而言被动、被迫,无法提高学生在课下的积极探究力度,课前、课中和课后不能形成串联,效果相对较差。
二、培养学生小学数学预习兴趣,自主进行小学数学课前预习
1.据实设计难度适宜的导学案。在农村小学中,大部分学生家长难以为学生预习提供有效的指导,小学数学的学科特殊性,更为学生课前预习增加了难度。因此,对于学生在小学数学学科的课前预习,要实行循序渐进的方式,科学合理设置导学案,使学生能够真正开展自主预习,并在此过程中,逐步提高自身预习能力、自学能力,从内心深处激发学生对小学数学学科的自学兴趣、预习兴趣。如,在小学数学中,小数乘法的预习中,由于有了前面两位数和多位数的乘法基础,此时老师要根据实际情况,设计的导学案建立在对已有知识的经验基础上。教材中以例题的形式,为学生展示了计算方法,可以说已经为学生提供了较为科学的预习平台,而大部分学生通过例题基本能够明确小数乘法与其他乘法的主要区别在于最后小数点的确定。在这样的基础上,设置的导学案可以以同样的例题,但以文字的形式进行表达,从而使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即把知识掌握的更深。
需要注意的是,基于是课前预习,农村家长无法提供切实指导的前提下,课前预习导学案难度要适宜,尤其是导学案在发给学生的同时,给予必要的指导、解释,一般为一两句话,切实分清预习与讲课的区别,保证绝大部分学生的预习效果。
2.强化科学分类的小学数学课前预习方法指导。课前预习是整个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就是这个道理,可以说占到近一半的作用。但是学生并不全是所谓“天才”一看就会、一听就懂,笔者认为大部分的孩子,尤其是农村小学的孩子,需要更多的指导。课前预习同样需要一定的方法,只有如此才能既科学又高效,结合笔者的经验,探索了“四步”预习法,以笔者实践经验来看,收到了良好效果。第一步,读。所有的知识来源于教材,学生将要学习什么、从哪里学得,最基础的东西是来源于教材,因此第一步是让学生通读教材,比如对概念的熟悉,对教材上图片的观察等,都可以从学生自身视角获取一定的理解,在这一方面大多数农村小学数学老师对学生自读教材的认识不高,需要一定的注意。第二步,思。思是思考,对于数学而言,有着较多的例题,有些例题通过学生自主预习可以完全理解,但需要学生付出一定的思考,比如方程解答应用题,对于刚开始接触的简单方程应用例题来说,学生通过以前的解答应用题基本思路完全可以解答出来,但是通过学生的思考,便能够对方程解答有更深一步的理解。第三步,练。对于练的预习,是相对比较难的小学数学课前预习部分,基础较好的学生能够自行找一些类似题目进行练习,从而完全理解预习的内容,但是也有很大一部分同学不能找到类似练习题,农村小学尤甚。在这一方面来说,需要农村小学数学老师在设置导学案的时候给予一些提醒,但是需要注意不要直接在导学案上给出练习题,否则导致学生产生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压力,结果适得其反。第四步,问。问是预习后最重要的效果,也是前文提到的预习目的。通过预习,自身完全能够明白的,已经不需要更深的老师辅助、解读,但是通过预习還有一些学生自身没能完全吃透的知识,则需要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记录下来,并根据自身的理解形成问题,放到课堂上进行重点讨论和沟通,可以说“问”是整个预习的最终形式,是在“读、思、练”后对存在疑问知识的归纳总结,使学生感受到自身问题的存在,形成问题意识,推动学生带着小学数学问题到课堂上去努力探索并解决。总之,在预习的过程,使得学生通过预习形成对问题“理性——理性”或“感性——理性”的提升。
关键词 农村小学;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数学;有效衔接
中图分类号:A,C9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28-0113-02
自孔子讲学开始,两千多年的时间,对课前预习每一学科都进行了实践探究。随着课程的不断改革,课前预习从笔者求学时期的单纯提醒,逐渐变为现在更加科学地设置导学案,可以说课前预习有了很大发展,本文所谈及的课前预习,即是在笔者实践过程中,通过设置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导学案下的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同样是每一学科在结束一节课或结束一段课程内容的讲解后,通过老师的主导,大多是以作业题的形式开展复习,小学数学尤其如此,结合笔者的实践经验,本文所谈及的课后复习主要是经过课前预习、课上师生沟通交流后,学生结合课前预习、课中交流问题开展自主复习的过程,将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进行前后对比,从而开展系统性的、更加深入的深度理解,于这一方面而言,尚未有系统性的深入研究。
一、当前小学数学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的现状
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年龄等普遍老龄化,虽然经过了一定的课程改革,但是对于教学的内在方式方法还是停留在相对传统的一方面。例如小学数学的课前预习,在结束一天的课程后,数学老师只是单纯地要求学生回家后预习下一节课内容,但预习具体内容是什么、如何进行预习、怎么才算是比较合格的预习?学生并没有一定的标准。相对较好的一些预习情况,是老师与学生说清需要看的内容,标出看不懂的,上课时进行小组交流、讨论,但是较少的出现为学生设置导学案、使学生明白要预习的具体内容。
课后复习同样存在这样的情况,在农村小学中,数学老师课后一般都是将所讲内容的配套作业留给学生,以此作为复习加深学生印象的措施,同时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这样的方式防范,于复习而言浮于形式,于学生而言被动、被迫,无法提高学生在课下的积极探究力度,课前、课中和课后不能形成串联,效果相对较差。
二、培养学生小学数学预习兴趣,自主进行小学数学课前预习
1.据实设计难度适宜的导学案。在农村小学中,大部分学生家长难以为学生预习提供有效的指导,小学数学的学科特殊性,更为学生课前预习增加了难度。因此,对于学生在小学数学学科的课前预习,要实行循序渐进的方式,科学合理设置导学案,使学生能够真正开展自主预习,并在此过程中,逐步提高自身预习能力、自学能力,从内心深处激发学生对小学数学学科的自学兴趣、预习兴趣。如,在小学数学中,小数乘法的预习中,由于有了前面两位数和多位数的乘法基础,此时老师要根据实际情况,设计的导学案建立在对已有知识的经验基础上。教材中以例题的形式,为学生展示了计算方法,可以说已经为学生提供了较为科学的预习平台,而大部分学生通过例题基本能够明确小数乘法与其他乘法的主要区别在于最后小数点的确定。在这样的基础上,设置的导学案可以以同样的例题,但以文字的形式进行表达,从而使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即把知识掌握的更深。
需要注意的是,基于是课前预习,农村家长无法提供切实指导的前提下,课前预习导学案难度要适宜,尤其是导学案在发给学生的同时,给予必要的指导、解释,一般为一两句话,切实分清预习与讲课的区别,保证绝大部分学生的预习效果。
2.强化科学分类的小学数学课前预习方法指导。课前预习是整个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就是这个道理,可以说占到近一半的作用。但是学生并不全是所谓“天才”一看就会、一听就懂,笔者认为大部分的孩子,尤其是农村小学的孩子,需要更多的指导。课前预习同样需要一定的方法,只有如此才能既科学又高效,结合笔者的经验,探索了“四步”预习法,以笔者实践经验来看,收到了良好效果。第一步,读。所有的知识来源于教材,学生将要学习什么、从哪里学得,最基础的东西是来源于教材,因此第一步是让学生通读教材,比如对概念的熟悉,对教材上图片的观察等,都可以从学生自身视角获取一定的理解,在这一方面大多数农村小学数学老师对学生自读教材的认识不高,需要一定的注意。第二步,思。思是思考,对于数学而言,有着较多的例题,有些例题通过学生自主预习可以完全理解,但需要学生付出一定的思考,比如方程解答应用题,对于刚开始接触的简单方程应用例题来说,学生通过以前的解答应用题基本思路完全可以解答出来,但是通过学生的思考,便能够对方程解答有更深一步的理解。第三步,练。对于练的预习,是相对比较难的小学数学课前预习部分,基础较好的学生能够自行找一些类似题目进行练习,从而完全理解预习的内容,但是也有很大一部分同学不能找到类似练习题,农村小学尤甚。在这一方面来说,需要农村小学数学老师在设置导学案的时候给予一些提醒,但是需要注意不要直接在导学案上给出练习题,否则导致学生产生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压力,结果适得其反。第四步,问。问是预习后最重要的效果,也是前文提到的预习目的。通过预习,自身完全能够明白的,已经不需要更深的老师辅助、解读,但是通过预习還有一些学生自身没能完全吃透的知识,则需要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记录下来,并根据自身的理解形成问题,放到课堂上进行重点讨论和沟通,可以说“问”是整个预习的最终形式,是在“读、思、练”后对存在疑问知识的归纳总结,使学生感受到自身问题的存在,形成问题意识,推动学生带着小学数学问题到课堂上去努力探索并解决。总之,在预习的过程,使得学生通过预习形成对问题“理性——理性”或“感性——理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