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针对个性化学习是教育发展的趋势,核心素养是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关键,《论语》个性化学习是素养提升的抓手,提出了研究问题。运用信息技术平台,开展调查,了解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现状。在前置、课堂、课后学习中,开展《论语》个性化阅读,发现不同学生的兴趣点;通过课型探究与开展个性化学习活动,促进不同层次学生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提升。
关键词:审美鉴赏与创造《论语》;个性化学习
一、问题提出
(一)教育现代化浪潮中个性化学习备受关注
21世纪的社会是知识经济社会,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而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先决条件,因此,21世纪的学习,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个性化学习。
(二)个性化学习的实施以学科核心素养的个性化发展为抓手
个性化学习要为学生量身定制不同于别人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让学生有效学习,终身发展。而终身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各学科必须从自己的特性中提取本学科最有价值的作为核心素养,发挥独特贡献,聚合成学生强大的发展核心素养。
(三)《论语》是提升素养的个性化学习的有效载体
《论语》是语录体散文,是人教版必修一的必读名著,其内容广泛,价值深厚,代表孔子的思想智慧,而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还涉及“礼”“义”“智”“信”等中国儒家思想,其丰富的内涵为学生开展个性化阅读提供了多样的选择,有利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核心素养。
二、概念界定
语文个性化学习
它指的是根据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知识和能力的差异,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提升为抓手,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为目的的分层次的、分类型的、个别化的学习模式。
审美鉴赏与创造
它指的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通过审美体验、评价等活动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与鉴赏品位,并在此过程中逐步掌握表现美、创造美的方法。
三、开展调查,了解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现状
运用学科测试与分析平台测评出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现状,在调查中,了解到我校高2018级学生在审美鉴赏和创造素养的情况,各项指标得分情况如下:
审美体验与感悟30分,审美欣赏与评价30分,美的发现与创造40分。审美欣赏与评价得分率最高,平均17分,得分率56.7%。美的发现与创造较好,平均21.5分,得分率53.7%。审美体验与感悟得分最低,平均3.5分,得分率11.7%。说明我们要在审美体验与感悟、美的发现与创造加大力度。根据班级学生得分情况,分别将班级分为一、二、三层次。要求所有学生完成《论语》鉴赏任务,对于不同层次班级在课堂选择不同课型,在课后针对性的参加活动。
四、前置学习:开展整本书阅读,发现不同学生的兴趣点
运用FEG未来教育系统开展前置学习。布置《論语》整体书学习任务,为学生提供关于《论语》的微课、鲍鹏山讲《论语》的视频,研究论文,通读《论语》,做好摘抄积累,完成线上检测练习,选择感兴趣的主题,引导质疑问难,梳理问题。
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梳理了以下八个主题:孝敬、仁爱、忠恕、中庸、教育、学习、交友之道,由学生选择感兴趣的主题深入学习。
五、课堂学习:通过课型探究,促进不同层次学生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提升
运用FEG未来教育系统,开展课堂个性化学习。
(一)主题梳理课,促进所有学生审美体验与感悟素养提升
1.精读文本
让学生围绕主题的选文精读文本,理解内容。
2.标注重点
寻找重点内容并在书上用不同的符号标注出来,用直线标注重点或值得注意的内容,在精彩的内容旁画五星。用曲线标注难点或不太明白的内容,在疑问的内容旁画问号。写下感悟性评注。
3.绘制导图
在课前让学生自学了做思维导图的方法,在计算机室上该种类型的课。让学生一边阅读一边添加更多的内容细节,进一步完善。一边读一边做思维导图,会显示出知识的展开与深入的模式,并集中自己的注意力,深入理解学习主题的内涵。
4.交流分享
学对学习主题有不同的理解,以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全班分享,取长补短,更深入的理解《论语》的思想与内涵。
(二)探究质疑课,促进一层次学生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提升
1.回顾质疑
选择主题,读原文与注解,对一些译文提出自己的见解。
2.对比阅读
分析自己与语言学家杨伯峻先生译文的异同。找出译文的差异,再在原文中找出引起翻译不同的关键词。
比如“学习之道”主题中,引起差异的词有“习”“朋友”“不知”等。
3.举证探因
从《论语》相关主题中有这些关键词的例句,逐一分析。结合《说文解字》中的解释。适当引申其他古文经典中类似含义或不同含义的用法。结合自身经历,举例说明对关键词含义的理解。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创新性鉴赏素养。
比如“交友之道”主题中,“朋”“友”的不同含义,让学生结合所学,从现实及历史中说说哪些人物之间属于朋,哪些人物之间属于友?讲一讲自己的“朋”与“友”。最后写成研究小论文,《〈论语〉“朋”“友”之辨》等。
(三)展示升华课,促进二层次学生审美欣赏与评价素养提升
让学生分组学习,开展研究,每个组根据自己研究的方向设计成果展示的内容与方式。
1.主题溯源
从《说文解字》中探寻议题本源,让学生更多地接近事物的本源理解主题的含义。
比如关于“仁爱之道”中关于仁的本源,109次提到“仁”,58章谈到“仁”,诸多语义和思想都和“仁”关系密切。而孔子所生活的时代“礼崩乐坏”,为什么孔子对“仁”情有独钟?通过探究《说文解字》中“仁”的三种写法,让学生体会到“仁”的本源是“爱人、推己及人、丧祭之礼”等。 2.交流分享
交流方式丰富多彩,既有串讲、诵读,还有课本剧表演、讲故事与分析思想相结合,古今中外,生活百态穿插其中,教师适时点评,升华对主题的理解。
3.互动升华
每个组选择其他组点评,从以下角度点评:一个优点、一个建议,写在讨论记录表里,拍照上传。
当学生有了深入的理解之后,教师再引入关于主题的材料,结合视频或其他拓展材料,引导学生升华对议题的理解,学习内化《论语》的精神。
比如在“仁爱之道”的学习中,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真正的仁者?观看纪录片《孔子》中,孔子用仁的思想救小奴的片段,理解什么是真正的仁者。仁者助人,仁者之志是天下大同。即是孔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天下归仁的思想。
4.学习心语
写下关于主题的感悟,组内同学交流,小组推荐优秀的拍照上传,全班分享。在交流中加深对主题的理解并创造性表达。
(四)感悟品鉴课,促进三层次学生审美欣赏与评价素养提升
1.质疑问难
课前梳理文本,质疑问难,课堂共同解决问题。通过问题探讨深入理解文本。
2.读经悟道
课堂师生围绕共性问题,通过读经、讨论,深入理解主题的内涵,联系当今实际,辩证分析主题中的精华与商榷之处,培养学生的审美欣赏与评价素养。
3.自省行道
学生对主题的内涵有了理性的认识,再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经历,分享一则发生在自己或身边关于主题的小故事,把对主题的感悟,用一句精练的语言写在书签上,阐释生活中怎样修炼自我,弘扬优秀的儒家文化。
4.积淀升华
让学生积累阅读方法,课后继续阅读,选择主题展开探究,撰写研究小论文。
六、课后学习:开展个性化学习活动,促进不同层次学生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提升
(一)开展读写联动竞赛,促进所有学生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提升
对于论语中的主题,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阅读,课后每位学生都要开展自主阅读活动。为了让学生更有效的阅读,开展竞赛活动。读写联动要求:课堂圈点勾画批注——课后笔记思考质疑——课后阅读拓展文章——撰写主题文章。
比如,在学习了“中庸之道”后,教师补充了朱瑞芬先生编著《人生智慧海——<论语>今读》里的文章《“贵和”与现代竞争》;学习了教育之道后,补充《“不愤不悱”与创新思维》。
(二)分类开展活动,促进不同层次学生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提升
1.学生个体录制微课运用FEG未来教育系统交流,提升三层次学生的审美体验与感悟素养
学生选择《论语》中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录制微课,教师予以指导。如“仁者情怀”等微课,将各组研究微课上传到FEG未来教育系统,学生选择感兴趣的学习与交流。
2.开展“《论语》之道与生活”研讨会,提升二次层学生审美鉴赏与评价素养
每个组根据主题确定论题,如从交友之道提出“义与利”,从治世之道提出“德治与法治”,从中庸之道提出“中和与斗争”,从学习之道提出“谦让与进取”等。以班为单位召开研讨会,研讨会按照主题分为若干单元,每个单元选出一名主持人负责本单元研讨的组织。
3.开展课本剧编演,提升一层次学生美的发现与创造素养
让学生根据《论语》主题,改编课本剧,如关于学习之道的改编为《孔子问学》、关于教育之道的改编为《沂水春风》、关于治世之道的改编为《孔子于楚》。学生进行舞台设计,分小组演出。在过程中,学生加深了理解,感受到《论语》的博大精深,了解至圣先贤的伟大精神,接受人文精神熏陶,提升美的发现与创造素养。
七、研究效果
(一)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阅读兴趣增强,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提升
学生在《论语》個性化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经典的魅力,阅读兴趣增强了,通过前后测对比分析,学生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都得到了提升。
(二)学生个性化学习特点日益彰显
学生在个性化学习中的主体性与内驱力都有所提升;主动提出问题、多角度解决问题的学生增加;共享学习资源同学增多。
(三)教师个性化育人理念优化
教师逐渐养成关注引导学生通过个性化学习来系统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的理念,更加注重学生的未来发展与个性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春华、彭海蕾.聚焦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国际经验与借鉴[J].当代教育科学,2020,No.(02)
关键词:审美鉴赏与创造《论语》;个性化学习
一、问题提出
(一)教育现代化浪潮中个性化学习备受关注
21世纪的社会是知识经济社会,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而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先决条件,因此,21世纪的学习,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个性化学习。
(二)个性化学习的实施以学科核心素养的个性化发展为抓手
个性化学习要为学生量身定制不同于别人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让学生有效学习,终身发展。而终身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各学科必须从自己的特性中提取本学科最有价值的作为核心素养,发挥独特贡献,聚合成学生强大的发展核心素养。
(三)《论语》是提升素养的个性化学习的有效载体
《论语》是语录体散文,是人教版必修一的必读名著,其内容广泛,价值深厚,代表孔子的思想智慧,而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还涉及“礼”“义”“智”“信”等中国儒家思想,其丰富的内涵为学生开展个性化阅读提供了多样的选择,有利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核心素养。
二、概念界定
语文个性化学习
它指的是根据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知识和能力的差异,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提升为抓手,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为目的的分层次的、分类型的、个别化的学习模式。
审美鉴赏与创造
它指的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通过审美体验、评价等活动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与鉴赏品位,并在此过程中逐步掌握表现美、创造美的方法。
三、开展调查,了解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现状
运用学科测试与分析平台测评出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现状,在调查中,了解到我校高2018级学生在审美鉴赏和创造素养的情况,各项指标得分情况如下:
审美体验与感悟30分,审美欣赏与评价30分,美的发现与创造40分。审美欣赏与评价得分率最高,平均17分,得分率56.7%。美的发现与创造较好,平均21.5分,得分率53.7%。审美体验与感悟得分最低,平均3.5分,得分率11.7%。说明我们要在审美体验与感悟、美的发现与创造加大力度。根据班级学生得分情况,分别将班级分为一、二、三层次。要求所有学生完成《论语》鉴赏任务,对于不同层次班级在课堂选择不同课型,在课后针对性的参加活动。
四、前置学习:开展整本书阅读,发现不同学生的兴趣点
运用FEG未来教育系统开展前置学习。布置《論语》整体书学习任务,为学生提供关于《论语》的微课、鲍鹏山讲《论语》的视频,研究论文,通读《论语》,做好摘抄积累,完成线上检测练习,选择感兴趣的主题,引导质疑问难,梳理问题。
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梳理了以下八个主题:孝敬、仁爱、忠恕、中庸、教育、学习、交友之道,由学生选择感兴趣的主题深入学习。
五、课堂学习:通过课型探究,促进不同层次学生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提升
运用FEG未来教育系统,开展课堂个性化学习。
(一)主题梳理课,促进所有学生审美体验与感悟素养提升
1.精读文本
让学生围绕主题的选文精读文本,理解内容。
2.标注重点
寻找重点内容并在书上用不同的符号标注出来,用直线标注重点或值得注意的内容,在精彩的内容旁画五星。用曲线标注难点或不太明白的内容,在疑问的内容旁画问号。写下感悟性评注。
3.绘制导图
在课前让学生自学了做思维导图的方法,在计算机室上该种类型的课。让学生一边阅读一边添加更多的内容细节,进一步完善。一边读一边做思维导图,会显示出知识的展开与深入的模式,并集中自己的注意力,深入理解学习主题的内涵。
4.交流分享
学对学习主题有不同的理解,以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全班分享,取长补短,更深入的理解《论语》的思想与内涵。
(二)探究质疑课,促进一层次学生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提升
1.回顾质疑
选择主题,读原文与注解,对一些译文提出自己的见解。
2.对比阅读
分析自己与语言学家杨伯峻先生译文的异同。找出译文的差异,再在原文中找出引起翻译不同的关键词。
比如“学习之道”主题中,引起差异的词有“习”“朋友”“不知”等。
3.举证探因
从《论语》相关主题中有这些关键词的例句,逐一分析。结合《说文解字》中的解释。适当引申其他古文经典中类似含义或不同含义的用法。结合自身经历,举例说明对关键词含义的理解。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创新性鉴赏素养。
比如“交友之道”主题中,“朋”“友”的不同含义,让学生结合所学,从现实及历史中说说哪些人物之间属于朋,哪些人物之间属于友?讲一讲自己的“朋”与“友”。最后写成研究小论文,《〈论语〉“朋”“友”之辨》等。
(三)展示升华课,促进二层次学生审美欣赏与评价素养提升
让学生分组学习,开展研究,每个组根据自己研究的方向设计成果展示的内容与方式。
1.主题溯源
从《说文解字》中探寻议题本源,让学生更多地接近事物的本源理解主题的含义。
比如关于“仁爱之道”中关于仁的本源,109次提到“仁”,58章谈到“仁”,诸多语义和思想都和“仁”关系密切。而孔子所生活的时代“礼崩乐坏”,为什么孔子对“仁”情有独钟?通过探究《说文解字》中“仁”的三种写法,让学生体会到“仁”的本源是“爱人、推己及人、丧祭之礼”等。 2.交流分享
交流方式丰富多彩,既有串讲、诵读,还有课本剧表演、讲故事与分析思想相结合,古今中外,生活百态穿插其中,教师适时点评,升华对主题的理解。
3.互动升华
每个组选择其他组点评,从以下角度点评:一个优点、一个建议,写在讨论记录表里,拍照上传。
当学生有了深入的理解之后,教师再引入关于主题的材料,结合视频或其他拓展材料,引导学生升华对议题的理解,学习内化《论语》的精神。
比如在“仁爱之道”的学习中,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真正的仁者?观看纪录片《孔子》中,孔子用仁的思想救小奴的片段,理解什么是真正的仁者。仁者助人,仁者之志是天下大同。即是孔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天下归仁的思想。
4.学习心语
写下关于主题的感悟,组内同学交流,小组推荐优秀的拍照上传,全班分享。在交流中加深对主题的理解并创造性表达。
(四)感悟品鉴课,促进三层次学生审美欣赏与评价素养提升
1.质疑问难
课前梳理文本,质疑问难,课堂共同解决问题。通过问题探讨深入理解文本。
2.读经悟道
课堂师生围绕共性问题,通过读经、讨论,深入理解主题的内涵,联系当今实际,辩证分析主题中的精华与商榷之处,培养学生的审美欣赏与评价素养。
3.自省行道
学生对主题的内涵有了理性的认识,再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经历,分享一则发生在自己或身边关于主题的小故事,把对主题的感悟,用一句精练的语言写在书签上,阐释生活中怎样修炼自我,弘扬优秀的儒家文化。
4.积淀升华
让学生积累阅读方法,课后继续阅读,选择主题展开探究,撰写研究小论文。
六、课后学习:开展个性化学习活动,促进不同层次学生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提升
(一)开展读写联动竞赛,促进所有学生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提升
对于论语中的主题,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阅读,课后每位学生都要开展自主阅读活动。为了让学生更有效的阅读,开展竞赛活动。读写联动要求:课堂圈点勾画批注——课后笔记思考质疑——课后阅读拓展文章——撰写主题文章。
比如,在学习了“中庸之道”后,教师补充了朱瑞芬先生编著《人生智慧海——<论语>今读》里的文章《“贵和”与现代竞争》;学习了教育之道后,补充《“不愤不悱”与创新思维》。
(二)分类开展活动,促进不同层次学生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提升
1.学生个体录制微课运用FEG未来教育系统交流,提升三层次学生的审美体验与感悟素养
学生选择《论语》中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录制微课,教师予以指导。如“仁者情怀”等微课,将各组研究微课上传到FEG未来教育系统,学生选择感兴趣的学习与交流。
2.开展“《论语》之道与生活”研讨会,提升二次层学生审美鉴赏与评价素养
每个组根据主题确定论题,如从交友之道提出“义与利”,从治世之道提出“德治与法治”,从中庸之道提出“中和与斗争”,从学习之道提出“谦让与进取”等。以班为单位召开研讨会,研讨会按照主题分为若干单元,每个单元选出一名主持人负责本单元研讨的组织。
3.开展课本剧编演,提升一层次学生美的发现与创造素养
让学生根据《论语》主题,改编课本剧,如关于学习之道的改编为《孔子问学》、关于教育之道的改编为《沂水春风》、关于治世之道的改编为《孔子于楚》。学生进行舞台设计,分小组演出。在过程中,学生加深了理解,感受到《论语》的博大精深,了解至圣先贤的伟大精神,接受人文精神熏陶,提升美的发现与创造素养。
七、研究效果
(一)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阅读兴趣增强,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提升
学生在《论语》個性化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经典的魅力,阅读兴趣增强了,通过前后测对比分析,学生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都得到了提升。
(二)学生个性化学习特点日益彰显
学生在个性化学习中的主体性与内驱力都有所提升;主动提出问题、多角度解决问题的学生增加;共享学习资源同学增多。
(三)教师个性化育人理念优化
教师逐渐养成关注引导学生通过个性化学习来系统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的理念,更加注重学生的未来发展与个性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春华、彭海蕾.聚焦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国际经验与借鉴[J].当代教育科学,2020,No.(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