菠萝

来源 :滇池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c90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棹,本名杨搏,河北邯郸人,本科毕业于云南大学中文系,研究生毕业于华侨大学,现任泰国国立纳瑞宣大学中文系讲师,泰国华文作家协会会员,泰国小诗磨坊成员。文学作品散见《泰华文学》《文迅》《文综》等中泰期刊杂志。
  我害怕看到菠萝,每次路过卖水果的摊子,只要看到红绿相间的群果中挤着几个金黄色的菠萝,都会手脚冰凉一阵子,有几次甚至扭头就走,清楚地听到摊主冲着我的背影嘟囔:这人是神经病吧?
  神经病?!
  这三个字更让我全身僵硬,而行走着的双腿一瞬间犹如棉絮般无力,自己是怎么飘回家的都不知道。
  菠萝曾经是我最喜欢的水果,以至于菠萝味儿的糖果,菠萝味儿的冰棍,菠萝味儿的汽水儿等等都是能让我感受到幸福的食物。在昆明,虽然是高原,但从版纳或越南来的热带水果很是常见:木瓜、番荔枝、山竹、菠萝蜜等。相比于这些水果,菠萝浓郁而又不刺激的香甜更能让我感到别样的热带气息,在脑海浮想联翩,看到自己穿着花衬衫行走在一片“菠萝地海”,有时是徜徉在海浪轻吻的白色沙滩。我已经记不得人生中第一次吃菠萝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但我亲爱的姥姥,是那个让我再也不愿吃菠萝的人,让我恐惧菠萝的人。小学五年级的一天,妈妈突然来学校接我放学回家,一般都是我自己坐公交车回家的。她带我上了一辆驶向我家相反方向的公交车。我问妈妈我们去哪里呀,她沉默地看著窗外一会儿才扭头回答我说:菠萝村,你姥姥家。
  我当时的心情是很难描述的,我长这么大从来没有去过姥姥家,她来昆明看过我们一次,一进门就和妈妈吵了起来。我记得姥姥说彝语,汉话说得颠三倒四,和姥姥交流很费劲,所以我宁愿在空荡荡的家里玩电子游戏,等着做生意的回家倒头便睡的父母,也不愿意去姥姥家。但我听到菠萝村的时候还是有点小兴奋,原来姥姥的村子里都是种菠萝的人家吗?怎么以前没听妈妈讲过呢?
  我一路怀着激动的心情,对妈妈微红憔悴的双眼以及突然带我去姥姥家的原因都抛到脑后,不停地想象着那飘满菠萝香甜味儿的美丽村庄,那简直就是天堂的模样吧!
  然而现实很快就狠狠打了我一巴掌,下了车,只看到一个昆明的普通郊县模样,楼房比城里矮了一大截,拉客的三轮车破破烂烂,公交车一停它们就像一群嗅到腐食的蟑螂一样挤了过来。妈妈带我上了一辆就要散架的三轮车,颠颠撞撞扬尘而去。这里根本和菠萝没一点关系,理智也让我清醒过来,昆明号称春城不是夏城,而且下雨即是冬,它的温度要种植菠萝是不可能的,最起码也要到滇南的亚热带西双版纳呀,芒市呀等地区嘛,我可真傻!
  推开姥姥家的木门,姥姥正坐在院子里的石桌旁,桌子上放着一只崭新的瓦猫,她用一块白布蘸着水擦洗瓦猫的八颗尖牙。我妈没有说话,只是叹了一口气转身就要走,我也赶快跟上她,但她扭头阻止了我,说:陈小翔,你不能跟我回去,你现在这里跟姥姥住一段时间,妈妈和爸爸有些事情要处理,处理好了再来接你!我跟你姥姥说过了,你以后放学了就坐车来这里,咱们家就先别回去了。
  姥姥这时候抬起了头,用不太标准的汉语说:告诉过你早就,辣个蓝人嫁不得,鬼迷日眼得很,你就是八听,哼,我要在房顶装这只石猫猫,冲一哈晦气!
  我妈听了就举起发抖的手,撸了撸稍微凌乱的头发,走了。
  我很清楚家里一定是发生了大变故,我看着妈妈的背影走了,走远了,消失了,心中的失落感就像是突然变成了被抛弃的孩子那样。我看着面前陌生地专注擦洗瓦猫的彝族老人,再看看身后门外嘈杂错落的村子,一下子不知该怎么迈出脚步。姥姥这时候擦完了瓦猫,抱着回了房间,就像抱着一个刚出生的婴儿那样小心翼翼。就在不知所措的我眼泪要涌出之际,姥姥出现在房间门口大声说:还不进来做啥子?婆婆给你开了菠萝罐头,吃完写作业!
  后来我才知道,菠萝村其实是根据彝语发音找来的汉语词,真正的意思是年年丰收的地方。虽然丰收的不是菠萝,但我还是慢慢爱上了这个地方。首先村子的名字的确很让人产生美好的联想,再有就是也许是妈妈告诉了姥姥,我每天放学回来,桌子上不是放着切好的新鲜菠萝就是菠萝罐头,或者五毛钱一大包的菠萝水果糖。就连姥姥说的汉话也没那么难懂了,我知道姥姥不喜欢我爸爸,但没想到她却这么爱我,我们俩渐渐也有些话题可以聊几句了。我最想问的是姥爷去哪里了?我才刚问完,她就发火了,用彝语嚷了我几句,然后说:死了死了,跟你爸一样鬼迷日眼的,不许再说!
  安放瓦猫的日子选好了,被称为端公的巫师也请来了,姥姥还请来了瓦猫店的驼子,他店里那几百只大大小小的瓦猫都是他亲手做的。端公抓着姥姥早就买来的一只红公鸡的翅膀,呜呜哇哇念了好长一阵咒语后,张开有点发黑的双唇用牙齿咬破鸡冠,把拼死挣扎的公鸡递给驼子,驼子将血滴在瓦猫的眼、鼻、口、耳、身上。大家相信如能请到制作瓦猫的工匠来滴第一滴血的话,瓦猫将更能显灵,然后端公也滴了一遍。这时姥姥说:小翔,伸手!她往我手里塞了松子、瓜子、高粱、稻子、麦子五样种子,让我放到瓦猫嘴里。大人们烧黄纸,端公亲手把已经有气无力的鸡宰了,放入锅煮了半熟拿出来,直立放到一个瓷盆中,让鸡头仰视天空,端公点香祭了一遍后,把梯子架到屋顶,那只瓦猫就被安安稳稳地放到了屋脊上了。姥姥摸着我的头说:小翔,婆婆就是给你去晦气撒!我听了就用双臂搂住她的柔软的腰,那天她穿很优雅彝族服装,一些叮当作响的银饰把我的脸压的很疼。
  但我的晦气还是不经意间到来了。一天学校因为某些原因要登记住址,老师在班里点名,学生们站起来回答。轮到我的时候,原本可以报上在市里的我家小区地址,但少年那种爱炫耀爱招人注目的心理让我激动地报出了姥姥家的地址,那个在我心中无比美好的地方。我洋洋得意地大声说,我住在菠萝村!然而我并没有看到羡慕的眼神,也没有听到激动的赞叹声,班里一片寂静,不久就爆出了一阵哄笑声,这让我既疑惑又惊慌,到底怎么了?有这么好笑吗?为了缓解尴尬,我只好陪着大家笑。后来我才知道原来昆明精神病院就在菠萝村,如果说一个人是精神病人,昆明人会说那人是住在菠萝村的!可怜后知后觉的少年时期的我呀!   从此以后,同学们渐渐不再叫我陈小翔,而是戏谑地叫我“菠萝村来的”!这个外号逐渐传遍了全校,高年级和低年级的学生也会三五成群地跑来我的教室,在窗户外指指点点,然后就听有一个人说:对,就是那个倒数第二排靠窗户的,那个就是菠萝村来的!一阵嘻嘻哈哈笑声过后他们就满足地走了。我被这件事搞得焦头烂额,还和几个叫我这个新名字过于勤奋的人打了一架。我经常闷闷不乐地坐车回姥姥家,每次司机报出站名:“嘿,菠萝村到了嘎,下车快下!”我都一阵头皮发麻,我看着司机的笑脸,越看越像坏笑,怀疑他是否也在心里想着:哈哈,这群人住在菠萝村!
  姥姥发现了我只顾着闷头写作业,也不再问彝族的传说,也不怎么吃她削好的菠萝了。她那时候牙齿还可以,就把剩下的菠萝都吃了,一边吃一边问:小翔,咋个了嘛?这头菠萝是婆婆新买的撒!香甜得很哟!我就问她:我们村子里有精神病院吗?姥姥就不吃菠萝了,她肯定知道我是什么意思,一声不响地看着我,过了一会儿她继续啃那块菠萝,但牙缝里挤出我听不懂的彝语,最后才用汉话说道:是呢撒,有,里面都是一群鬼迷日眼的人。
  姥姥洗了盘子回来,毫不在意地说:娃娃们现在开玩笑太不像话了嘛,改天我请他们吃菠萝,让他们不要再烦到你了。我听了继续做作业,不是每个人都像我一样喜欢吃菠萝嘛,我本想说给姥姥听,但想想算了,姥姥也是随口说说而已。
  一天下午,语文课大家上得昏昏欲睡,教室门外突然一阵嘈杂,只见数学、英语、美术、体育几位老师簇拥着一位彝族老人走到窗外,我定睛一看吃了一惊,姥姥怎么跑到我学校了!?语文老师走出去问:哎,张老师李老师刘老师王老师,你们,这是怎么了?怎么都抱着一个大菠萝啊?
  几位老师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班主任张老师说,这位老人家要给咱们班全班同学发菠萝,我们好说歹说拦也拦不住啊!这不就过来了。
  语文老师还没来得及说话,姥姥就把一个金黄的大菠萝塞到她沾满粉笔灰的手里,然后用沧桑淳朴的眼神看着她。语文老师被这一下子弄的摸不着头脑,就说:好的好的,那就发吧发吧,正好还有一篇课文是关于水果的。哎,刘老师,等一下轮到你美术课了,直接让学生都素描菠萝算了。
  姥姥弯下腰,从地上背起一个只比她矮一头的竹背筐,那是她上山捡菌子或者打柴用的,但如今却装满了黄澄澄的蜜汁饱满的菠萝,一些绿色的菠萝叶子还从竹背筐的缝隙中挤了出来,仿佛在探头探脑看着我们这一班被惊到的孩子们。
  姥姥的腰几乎弯到了90度,她慢慢地挪了进来,一边走一边把菠萝一个一个地放在每个学生的桌子上,放好了还冲那个学生微笑着点点头,她身上的银饰随着她沉重的脚步叮叮当当响着。她最后走到我面前,我站起来,叫了一声:“婆婆!”
  她说:小翔,最后一个菠萝了给你后面这个娃娃,不能给你了,你回家再吃!她说完就把最后一个菠萝放在我身后的同学桌子上,然后背起竹筐,和老师们摆摆手,走出了教室。几位老师们抱着菠萝在门口窃窃私语,同学们在教室里每个人都盯着自己桌子上的菠萝,很多人都低下了头。后来语文老师进来了,把教鞭往桌子上狠狠一敲,大家都吓了一跳,她大声地说,你们以后谁再乱给同学起外号,乱讲话,我就把这竹条子甩到他嘴上去,看他能掉几颗牙!
  语文老师走了,美术课来了,我趴在桌子上,眼泪不停流,根本没法画出一个完整的菠萝的轮廓,一整页厚厚的速写纸都被我的眼泪浸湿了。从那以后再也没有人叫我“菠萝村来的”了。
  又过了几天,在外逃债的爸爸妈妈回来了,他们想方设法还清了债务,把我也接回家了。走的时候,姥姥关着门,她不想见到我爸爸,也懒得理我妈妈。我在门外叫:婆婆,婆婆,我要走了,你见见我撒!她就是不开门,在里面说:走吧走吧,不要变得鬼迷日眼就好!我知道她又在骂我爸爸。我就这样走了,我看了一眼屋檐上的瓦猫,不知道它是在咧着嘴哭还是笑,我爸爸媽妈也抬头看,我爸爸从气管里提了一口浓痰,狠狠地吐在了门口的石砖上。
  上初中高中大学,一到放假或者空闲,我就坐车去看姥姥。她见我来了,就去街上的水果摊上买菠萝,回来后,戴着老花镜,举着一把砍柴用的刀,细细地割掉菠萝的眼睛,然后在盐水里泡泡,就拿给我吃。后来不只买菠萝,还有牛肉干巴、花生米、杨林肥酒,甚至还买了一包不贵也不便宜的红河烟,我说我不吸烟,她就硬塞到我衬衫兜里,让我送给朋友吸吸。
  我工作了,去看她少了。一两个月去一次。
  我结婚了,去看她更少了,三四个月去一次。
  我有孩子了,去看她非常少了,一年去一次。
  但我每次去,都有甜美的菠萝吃,有醇厚的杨林肥酒喝,她坐在院子里的石桌边看我吃。我吃的多,她就劝我少吃点,少喝点酒,注意身体。我吃的少了,她又不停地给我倒酒,不停催我吃菠萝,怕我吃不爽。她问我很多家里的事情,给我很多生活上的意见,最后还要来一句:我看你这个娃子比你爸强多了!我只能无奈地笑笑,哎,真不知道姥姥看不上我爸爸哪一点儿。
  我要走了,姥姥就把我送到车站,菠萝村的站牌换了好几次,她总怕我找不到车站在哪里,其实就那么点地方,随便问个路人就知道了,但她偏不,偏要送我到站牌下,看我上车。
  我上去以后,随着移动的车向她挥手,看着她的身影还站在原地,变成了一条线,一个点,消失了。今年我来看她,要走的时候,她只送我到门口,还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以后你不会来吃菠萝了!我就反驳她说,怎么会呢婆婆,我有了孩子是来的少了,但我肯定还会来的撒!我每走一段,就回头向她挥手,让她进屋去吧,但她仍倚靠着木门,弯着腰,抬起右边的胳膊,用衣袖擦拭眼泪。这是我从来没见过的!我心想,老人就是怕孤独,以后还是常来看姥姥吧!
  但还没有等到我准备好再去看望她,菠萝村医院的电话打了过来,说姥姥突然不行了,送到医院后抢救无效,家属过来准备后事吧。我终于明白姥姥最后说给我的那句话是什么意思了。
  姥姥按照彝族传统火葬了,木柴摆放成井字型,垒了7层,姥姥就被放在最上面,头向北方,面朝西方。火苗烧起来了,浓烟也腾起来了,村里的亲友们用苍凉的嗓音唱着彝族送葬歌:“腾飞的大鹏鸟会死呀,美丽的孔雀也会死,掌印的大皇帝会死呀,人终究也会死!滚石不可阻挡,死路不可堵塞,有生必有死!”我看着姥姥化作一缕烟尘,飘向了辽远的天空,飘向了遥远的银河。
  姥姥去世了,我再也无法面对自己的懒散,也无法再亲近菠萝的香甜。我开始害怕吃菠萝,只要把它放进嘴中,哪怕只有指尖那么大的一小块,我都会嚼着嚼着,静静地不停地流泪。
其他文献
吴娱:两篇小说《一个被收留的夜晚》《饥饿的草》中都有与题目相关的具有鲜明隐喻性的意象——夜晚和草。它们看上去有两层属性,其一,它们是自然物,带着自然里未知的神秘力量;其二,它们都和小说中的人物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像是从人物体内钻出来的欲望、贪婪、妄求的聚合体。但无论怎样,它们似乎都能主宰、掌控、左右人物的生活,使人物的行动看上去总是处于被动。在你看来它们是什么?是否无法反抗?  周燊:就象征意义来说
期刊
长毒疮的眼睛  我七八岁的时候,得了一种怪病。  成年以后,父亲母亲老是说,我从小营养不良,大大的脑袋,黄唧唧的头发,深陷下去的眼眶,又细又长的脖颈,一副弱不禁风病殃殃的样子,着实让人担心。在那些日子里,我经常发恶心,成天不停地流着哈喇子。只要静静地坐下来,过不上三五分钟,我的面前准会留下一大滩清口水。  为这事,愁坏了我的父亲母亲。  父亲不止一次带着我上医院看医生。那位戴着厚厚的眼镜,唇上的胡
期刊
加西亚·马尔克斯说过,他可以倒背胡安·鲁尔福《佩德罗·巴拉莫》。汉语成语“倒背如流”,多半是一种比喻的意思,而马尔克斯所言,却在事实上流传为西班牙语文学美谈。我曾经尝试过“倒瓶子校对法”,就是校对时,从最后一个字倒过来开始,发现任何生机勃勃的文字都将死气沉沉,此种方法极其严苛、冷酷。所以,读到马尔克斯这句话,我不禁毛骨悚然,他和鲁尔福有仇吗?为什么要这样对待《佩德罗·巴拉莫》?我后来写过女式鞋的文
期刊
胡倌儿看着地上的死羊,心里腾起一股火,这股火比太阳都亮,因为死羊的眼睛正直勾勾地瞪著太阳,太阳可能是害怕了,脸煞白。他仔仔细细地检查羊的死因,什么都没有发现。胡倌儿想不通,好好的羊怎么说死就死了?那四只指天的蹄子让别的羊惧怕不已。他里外检查了一遍,得到这样的结论:  草吃羊了!胡倌儿望着地上的干草得出这个推断。可是草为什么吃了他的羊呢?想来想去,胡倌儿觉着是因为草不认识他,所以要吃也是最先吃他的羊
期刊
飞行的镰刀  雨水浸泡过的镰刀并未锈蚀,它们在天空中闪耀着麦子的金黄,弥漫着麦子的馨香。哦,麦子熟了,枇杷黄了,天空湛蓝,一碧如洗。  这里是古都金陵的初夏。  它们早已退却高空寒冷的束缚,飞掠人间,一展轻盈的身姿,有如闪电侠,敏捷地穿越城市的高层建筑,挥舞着熠熠闪光的镰刀,于天空收割美好的季节,寻找与人类共同成长的空间。其实,你已然猜到我说的是飞行的精灵——雨燕。它们欢乐而自由的滑翔,带着天性的
期刊
曹锐平总觉得自己曾弄丢过一个十分重要的夜晚,就像遗弃了某个已经被遗弃过一次的孩子一样,他把那个可怜的夜晚甩在了身后,在漫天大雪中决绝转身。即使他说自己不是故意的,说自己当时只是拐了个弯,那个“孩子”就不见了,他依然在每个日落时分感到愧疚和惆怅。  他为了避免接触夜晚,晚上一个人睡觉的时候,总会把每一盏日光灯都打开,许多无孔不钻的飞蛾和蜢虫便紧紧缠绕着灯管,那些来自黑暗的生命一口口地咀嚼着光明,刺耳
期刊
正如同我们要想真正地看清楚既往历史的面目需要有足够的时间沉淀一样,要想真正地把握判断某一部文学作品的意义和价值,也需要有一个相应的时间沉淀过程。所谓文学史的意义和价值,也正突出地体现在这一点上。但请注意,即使是所谓的文学史,也并不会自动生成,也有一个相当复杂甚至可以说是带有一定暧昧色彩的生成过程。在其中,实际上存在着各种无形力量的争斗与博弈。从这个角度上说,那些以不屑的语词而过于轻视带有强烈现场感
期刊
宁经榕 广西钦州人,1990年生。小说见于《广西文学》《滇池》《红豆》及《上海文学》等刊。小说《刺猬》获 2020年广西文学新人奖。  岭南靠海一带有大量高烟囱,大部分是砖厂用来排气的。这地区地势低平,房屋也不高,很多年轻人喜欢爬烟囱,站到顶上大嚎大叫。经济不景气后,大量砖厂倒闭,烟囱也跟着被推倒。年轻人没东西可爬,就跑去爬高压铁塔。  那天,高压铁塔下聚着一群人,都支着脖子往天上看。我三伯窦亮德
期刊
杨玲,祖籍中国广东潮汕,作品发表于泰外报刊。现任世界微型小说学会副秘书长、泰华作家协会副会长、《泰华文学》编委。2012年出版泰文小说翻译集《画家》,2013年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微型小说集《曼谷奇遇》,2019年四川文艺出版社再版。  差纳,泰文的意思是胜利,差纳的人生则是一败涂地,浪子是否能回头,实在难于移山。  差纳是一名东北佬仔(注一)兄,中等个子,五官还算端正,但是一双眼睛贼不溜秋,带有邪
期刊
盆地  昨夜我梦见古皖之地的冶溪镇阔美、润圆。周遭无边荡荡的山峦、森林、悬崖似要倾扑擒伏——雨滴的音符铮铮绿亮,而法术的野兽、山妖、神仙以游鱼出没不定之勢,集体调整着暗黑中的身姿与呼吸。荆棘山道逼仄崎岖,月光啁啾,铺满银杏、古槠、香樟、枫香、紫柳、桂花,恍若舞衣锦绣斑斓,沿山而上,又是山鬼似的寂寂杉木、柳杉、马尾松、栓皮栎、青冈栎、黄檀层层包抄,围拥出驳杂奢侈、闪闪发光的扁头鲢一样腥凉的气息……一
期刊